第9章 韓信出世

古城淮陰。

做爲淮河一線的重鎮,淮陰不但立城極早,而且各代也都設重兵拱衛,項梁攻佔淮陰後,與附近的另一重鎮淮安,各派三千軍兵鎮守,極爲重視。

天正下着大雪,青色的城牆遠遠看去,簡直完全變了顏色,一片雪白雪白的。

此時的淮陰北城門口,十餘名楚軍正在冰天雪地中值哨,檢查過往的百姓中是否有歹人或敵方探子。

忽然,一陣馬蹄聲響處,遠方奔來六七匹輕騎:馬上的騎士個個衣衫華貴、身背雪色披風,腰旁也都佩着長劍,顯然絕非凡人。

“幹什麼的,停下馬來!”一名楚軍卒長見數騎奔來,連忙喝止。

幾名騎士一聲大喝,馬匹紛紛長嘶一聲,在城門口停下了腳步。當下,爲首的一位約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向楚軍卒長拱了拱手道:“軍爺,我等都是齊人,從北上來淮陰探親,希望行個方便!”

“是嗎?”楚軍卒長看着幾人衣着不凡,有些想敲點竹扛:“可我看你們分明像是秦軍的探子!”中年男子陪笑道:“軍爺,秦軍離這裡遠着呢,陪着好多城池,哪裡會有探子跑到這裡來!”

楚軍卒長有些惱羞成怒道:“不是秦軍,就是其它諸侯的,總之,我看你就不像好人!”中年男子笑道:“明白,明白!軍爺,您看我這裡有些東西,可以證明我不是壞人!”說着,從袖子中伸出一隻手,重重地拍在了楚軍卒長的手中。

楚軍卒長感覺手心一重,然後眼前一道金光閃過,便知道是一塊金子,順手而又自然的迅速揣入懷中,心滿意足之下變臉極快。連忙笑道:“是啊,是啊。我看老兄也不是壞人,來啊,放行,放行!”中年男子向楚軍卒長拱了拱手,縱馬而入城中。

入了城,中年男子身後的一名侍從狠狠地向地上吐了口唾沫,輕輕地罵了聲:“王八蛋!”中年男子笑道:“不要計較了,小鬼難纏,自古如此!去做正事吧!”“是。老爺!”幾名侍從應了聲。

正說着,馬前來了個六七十歲的老大爺,拄着個柺棍,顫顫微微的,也不知道上哪裡去。中年男子連忙跳下馬來,向老者一躬掃地道:“老人家請留步,在下有事相請!”

老者見中年男子如此謙恭,連忙回了一禮道:“唉,不用客氣!你們遠來是客,有事儘管說!”中年男子恭聲道:“老大爺。我想問一下:城中有一個叫漂母的老婦人帶着一個年青人叫韓信的,住在什麼地方?”

老頭子聞言笑道:“知道,知道!你們一直向北走。到了城中心的城阻破廟附近,向東看。那裡有一座青磚紅瓦的小院,他們就住在那裡。那個漂母可是個好人,經常救濟城裡地窮人,城裡誰都認識她!”中年男子大喜道:“多謝老人家。在下還有要事,就告辭了!”

中年男子大喜,拜別老者,便自驅馬直奔城中。好在現在是大雪天。行人不多,淮陰也只是個縣城,不大,不過一會兒的功夫,衆人就來到了城陛廟附近。

“老爺,你看,那小院在那裡!”有個眼尖的侍從一眼看見了漂母和韓信所居的小院。“快,上前敲門!”中年男子大喜,連忙下馬,急步上前。

有一個眼快的侍從急走幾步,趕在中年男子之前,便自敲響了院門。“咚咚咚……的磕門聲在寂靜的雪天十分的響亮,很快,院內便傳來一聲婦人的聲音:“誰啊?稍等一下,就來!”

很快,“吱嘎”一聲,院門開處,現出一個六十多歲,慈眉善目的老大娘:雖然有些年老,但身體倍棒,腰不彎、腿不瘸、眼不耷、耳不花,而且面色十分紅潤。“你們是……?”漂母看上去很疑惑,面對着門前這些衣衫華麗地客人一臉的不安。

中年男子笑着對漂母道:“老人家,還記得我嗎!?十二年前的夏天,我陪我家公子來到淮陰,將年幼的韓信託付於您照顧。我叫無心,是公子的侍衛!”漂母仔細看了看無心,猛然想了起來,頓時大喜道:“想起來了,想起來了,你看我這老眼暈花的,剛纔竟然沒有認出你來!”

無心笑道:“呵呵,沒關係,大娘,畢竟已經有十多年了嗎!對了,我們進去談吧,外面很冷!”漂母連忙道歉道:“唉,請進,請進,你看我這老婆子,讓客人在外面落雪,真是不應該!”急忙將無心幾個人讓進院內。

有勤快的侍衛搶先幫漂母將院門關上,無心挽着漂母的胳膊,邁向院內,邊走邊笑道:“這麼多年來,韓信多虧您老人家照顧了,他還好嗎?”漂母連忙道:“好,好,早就成了一個壯小夥了。不僅比老婆子我要高出一個頭來,而且整日裡讀書識字,勤快得很呢!”

“那韓信現在在家嗎?”無心有些迫不及待。

“在,在後院讀書呢,我去喚他!告訴他恩人來了!”漂母也很高興。

“好,謝謝老人家!”

“韓信!韓信!你快出來,看看是誰來了!”漂母來到後院的屋門口,向內呼喚。

“母親,何人來了?把您高興得這樣!?”話音落處,屋門口走出一個身材高大、面容剛毅的年青人,一臉地微笑。其眉目間雖然依稀可見年少時的模樣,不過現在已經完全成人,行止間神采飛揚、自信而脫俗,完全是一個青年才俊的模樣!

“韓信,還認得我嗎?”無心看着已經長大成人地韓信,也是十分的高興。

韓信疑惑地打量了無心一眼,猛地想了起來,面色頓露狂喜,急忙一躬掃地道:“記得,記得,您是恩公地部下,韓信這廂有禮了!對了,恩公來了麼?”

無心笑道:“我叫無心。是公子的侍衛。公子有要事,不能脫身,只好讓我前來代他召喚於你!”說着無心拿出了一半的玉佩,正色道:“你還願意遵守你的諾言,服從公子地召喚嗎?”

韓信面上露出一絲失望之色,卻恭敬地接過玉佩道:“恩公對韓信有再造之恩,韓信自幼刻骨銘心,只要恩公召喚,韓信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是今日沒能看到恩公。使得韓信不能親自向恩公拜謝,實在有些遺憾!噢,先生請進!”韓信將無心幾人讓進室內坐下,漂母則趕緊爲無心等人奉上熱茶。

無心剛喝了一口茶,韓信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道:“先生,恩公相召韓信,不知有何要事吩咐?”無心不置可否地放下茶杯,答非所問地道:“不知你對目前天下的局勢有何看法?”

弗信愣了愣,知道無心是在考較自己這些年來的所學,自信地道:“目前。天下大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其中勢力最強者。莫於剛剛稱帝地新秦皇帝扶蘇,其人握有江南之地、巴蜀之糧、三川、南陽之地利。而且手握五十萬秦軍精銳,又有蒙恬三十萬大軍呼應,聲勢一時無兩!另外,秦帝胡亥雖然失去其南、北疆主力部隊。但是仍然握有關中、漢中、隴西等地,其百戰雄兵也依然有數十萬衆,正之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也不可小視!再往下便是剛剛在廣陵擊敗楚軍地項粱所部,現在挾大勝之威,應者雲從,又剛剛新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爲楚王,挾其名以令楚地,聲勢更見浩大,目前正派龍且領大軍進攻景駒,如果不出韓信意料,景駒崩潰是指日之間的事情,屆時項梁實力必然更見澎漲,也有一爭天下之力。而其他諸侯,目前依韓信看來,尚未顯露出可以足可爭雄天下的實力,都不足慮!”

無心心中暗贊,笑道:“那你認爲目前這最強的三方勢力,何人可能得勝,最終席捲天下?”

韓信有些傲然道:“目前最大可能勝出者便是新秦皇帝扶蘇,不過他的對手是胡亥、項梁以及所有關東諸侯,樹敵太多,雖然實力強大,但若諸方勢力羣起而攻,勝負依然是未知之數。也就是說,胡亥和項梁目前仍然還有很大的機會,畢竟他們現在的周邊環境都要好於扶蘇。不過,只要某出手相助,無論助任何一方,前面所說的實力判斷都要重新改寫,韓信有信心助其席捲天下!”

“哈哈哈哈!”無心大笑!韓信也微笑道:“先生是在笑韓信過於狂妄!?”

無心微笑着搖了搖頭道:“不,不是!我是在爲我家公子能夠有你這樣的俊才相助而感到高興。我現在真對公子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他竟然早在十多年前就看出你地驚世才能!”韓信目光中精光一閃,興奮地道:“恩公是否也有逐鹿天下之願!?若有此願,韓信願意捨命相助!”

無心笑道:“這次,我正是奉我家公子之命來召喚於你,希望你能助他一統天下!”韓信大喜,自亂世一起,他早就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出世的機會,如今機會終於來了,不禁興奮地道:“韓信至今不知恩公尊姓大名,還請先生告知!”

無心笑道:“其實剛纔你已經提到了我家公子的名諱!”韓信愕然,大腦急速轉動,猛地吃驚道:“恩公竟然是新秦皇帝!?”無心笑道:“你怎不會認爲是胡亥或是項梁?”

韓信興沖沖地笑道:“當年韓信見到恩公時,胡亥還是個毛孩子,自不會是他;而且我早說聽說胡亥是個只知享受的蠢蛋,他哪裡有識人之明。項粱當年倒是和恩公年齡相當不大,不過,當時恩公的口音是趙音,你們幾個的口音則是齊音,而項梁則是地道的楚人,一口的楚音;而且當年楚亡後,恩公到處捉拿項梁叔侄,項梁藏都來不及,哪敢像恩公那樣率大隊人馬在楚地招搖過市!”“哈哈哈哈,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韓信,這裡是陛下的秘詔,你自己看吧!”

說着,無心取出一個紅色的圓筒,遞給了韓信。韓信激動地接過圓筒,擰開蓋子。取出了裡面地一捲黃凌。韓信看着黃綾,一時有些發呆,深吸了一口氣後纔將黃綾打了開來。聖旨曰:

韓信,自淮陰一別,聯十二年沒有見你了,現在你想必已經長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記得昔年聯對你說過嗎,待你長成之後,聯會爲你提供一個足夠讓你展示沖天才能的舞臺。如今,天下分崩,百姓痛苦。聯雖欲安天下,卻獨力難支,正需要你地幫助。

不久前,曹參、吳芮兩位將軍大敗於項梁、項羽之手,退居江南,短時期內已無力再牽制項梁的發展;而聯之主力又要開赴函谷、對抗關中由章邯統帥地三十餘萬僞秦軍,更無瑕顧級項梁勢力地發展,所以,聯打算將剿滅項梁、項羽甚至關東諸侯的使命交給你。這個重擔很重、很重,但聯知道。以你的志向和有恩必報地脾氣,你是不會推託的,而且聯也相信你也有擔當這個重任的能力。

爲了讓你能夠穩便地統率大軍。聯認你爲義子,爵封淮陰侯、大將軍。並託無心將多年相隨的豪曹神劍相贈。你在會稽軍中,一切事務可相機行事,聯絕不干預,如果軍中有不聽將令者。你可持此劍先斬後奏。聯已經下令蕭何、範天石、任囂等人馬上補充一部分兵力、糧草、輜重與你,雖然短期之內仍然抵不上項梁地力量,但聯認爲你能夠化弱小爲強大、化腐朽爲神奇,最終擊敗項梁。如此國之重事。不及細別,一切就拜託於你了!

韓信看完,面色凝重,雙目含淚,有些喃喃地道:“恩公真是的威震天下的英雄,我就知道恩公不是平常之人。十二年前,恩公再造韓信,十二年後又以如此重任傾心相托,韓信怎敢不效死命!”忽地,韓信擡頭,目光如電,注視無心,沉聲道:“先生,請轉告陛下,有韓信在,項梁、項羽二人不足懼!一年之內,韓信必取二人首級獻於帳下!”

無心撫掌大笑道:“好氣魄,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不過,你對陛下地稱呼是不是應該改口了,陛下可是很喜歡你啊,雖然這些年來征戰在後,可是一直都很掛念你!”韓信雙目中淚光隱隱,強忍住淚水,有些哽咽地道:“陛下待我恩同再造,韓信早就視陛下如父,就請先生回稟父皇,韓信必不負聖望!”

“好!”無心也是非常高興:“我一定轉告陛下!不過,如果陛下能夠親耳中聽見你叫他一聲‘父皇’,他一定會更高興!”韓信毅然道:“會的,這一天很快,我堅信!”說着,看了看一旁已經傻了的漂母,韓信忽地起身拜倒於前,淚水潸然而下:“母親,雖然您不是韓信的生母,但這些年來視韓信如同己出,處處給以無微不至的關懷,您就是韓信真正的母親。今日兒要遵從義父的召喚,去安定天下,馬上就要與母親分別,還請母親千萬保重!”

漂母這時也從驚愕中甦醒,也不禁老淚橫流,泣不成聲,抱住韓信的腦袋哭道:“娘此生無出,到老能有你這樣孝順、聰明的兒子陪伴在身邊十多年,也已經知足了。陛下是個好人,是個真正愛民的皇帝,你一定要聽話,要爲他爭氣。爭取能夠早日彌平戰亂,給百姓一個安寧地家園!”“是的,母親!”韓信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無心在一旁,也有些傷感,強笑着道:“韓信,你不必憂慮!陛下說了,漂母義舉足以感動天地,要我等親自接她老人家至洛陽養老。將來天下平定以後,要在淮陰爲她老人家豎碑立傳。也希望你到了會稽軍中,能夠不辜負陛下和漂母的期望!”

韓信大喜道:“太好了,這樣我就完全放心了!母親,軍情如火,事不宜遲,我等今日便收拾一下。來日我起程南下會稽,你便隨無心先生去洛陽,這樣兒也可以安心對敵!”漂母是深明大義之人,雖然十分不捨,但也老懷安慰地點了點頭。

當下,無心和幾名侍從便幫助漂母和韓信收拾行妝。漂母和韓信雖然有扶蘇贈與地巨資相助,平時生活卻一向比較清苦,家中並沒有什麼豪華的物事,更多地是成捆、成捆的書簡。這一點不讓無心暗暗點頭。

仁厚的漂母當晚託言遠遷,當家中的糧米、傢俱、無用地衣物等全部救濟了城中的窮人,就連房子也送給了一些無家可歸的窮人當作棲身之所,真是散盡餘財。

次日一早,無心買了兩輛大車,一輛由漂母乘座,帶着簡單的行李,由無心和四名侍衛護送,潛往洛陽。而韓信則裝了一車地書簡和簡單的幾身衣服,藏好聖旨和豪曹劍,便也在兩名侍從的護衛下直奔會稽而去。

函谷關下,新秦軍軍營。

此時正值夜晚,密密麻麻的營火像是天上的繁星一樣無邊無涯;而與之相比的是,陰沉沉的天空上墨黑一片,根本看不見幾顆星星,使得人們一時有了一種天地顛倒的錯覺。

淒冷的寒風中,屹立在一處小丘之上、被無數營盤如同衆星拱月般保護着的是一頂金碧輝煌的金帳。這是扶蘇行宮的所在,此時同樣也是燈火輝煌,裡面更是點燃了幾爐炭火,溫暖異常。但是,令人詫異的是,扶蘇卻並不在其中,而是站在帳外的寒風中遙望着函谷雄關。

“陛下,夜深了,該安歇了,您明天還有很多軍務、政務要處理!”扶蘇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扶蘇回過頭一看,是無涯和無傷二人,笑笑道:“聯有些心事,一時睡不着!”無傷笑笑道:“陛下是在擔心對章邯的離間計不能成功嗎?”扶蘇搖了搖頭道:“不,趙高那蠢材疑心太重,心中又隱藏有很深的自卑感,對誰都不放心,肯定會中計!”

“那陛下是在擔心年青的韓信能否鎮得住軍心,擊敗項梁和項羽了?”沉默的無涯忽地說道。扶蘇看了看無涯,點了點頭道:“無涯知我心也!韓信畢竟太年輕,聯雖然非常相信他的才能,可是我秦軍都是些驕兵悍將,駕駐不易,有些擔心啊!”

無傷笑道:“陛下不用擔心,那韓信可是個狠角色!陛下還記得嗎?當年他不過十三四歲,就在好幾個無賴的毒打下一聲都不吭,只顧拼死奮力反擊,現在他長大了,也沒理由怕那些刺頭,一定能想辦法收服軍心的!陛下這是關心則亂了!”

扶蘇聞言,忍不住笑道:“也許真如你所說,聯是關心則亂了!對了,蒙恬將軍處還沒有軍情送來嗎?”“沒有,”無傷搖了搖頭:“張良軍師沒有來過!不過,陛下應該安心,按時間來算,太原應該已經下了。畢竟三十萬黑衫軍攻打區區一個不過兩三萬人屯守的太原城,一個月時間應該足夠了!”

“但願如此吧!”扶蘇嘆了口氣,對遠方兩處局勢還是有些憂心。看來,沒有確切消息之前,扶蘇這幾日是別想睡個安穩覺了!

函谷關內,大將軍府。

此時,府內燈火通明。無數哨衛的舊秦軍士卒正在來往巡邏,端得是戒備森嚴。

章邯卻正在帥室之內,盯着一封書信發呆。那修長的眉長像蚯蚓似的彎了起來,俊朗的面容也佈滿疑惑之色。

忽地,高大而修長的章邯站了起來,猶似站起了一堵高牆,真是典型秦中關中大漢的身材。就在章邯在室中來回踱步時,忽然室外有親兵揚聲道:“司馬將軍、董將軍到!”

章邯一愣,擡頭處,司馬欣和董翳兩位副將闊步走了進來。

司馬欣大概在四旬左右。典型地秦人身材,也是十分高大,再加上方臉闊口、濃眉大眼的外表。配上秦軍淒厲的黑色鎧甲,顯得非常威猛。

而董翳的身材則中等而修長。面容剛毅而灑脫,再加上年僅三句的年紀,在黑色鎧甲的映襯下顯得精明而強悍!

“兩位將軍,這麼晚了。你們怎麼來了?”章邯有些意外,微笑着道。

司馬欣和董翳互視了一下,好像交換了一下眼色,司馬欣笑道:“別無他意。只是聽說章將軍最近與僞帝扶蘇有些書信往來,不知能否讓我等觀上一觀?”

章邯心中無鬼,便笑道:“自然可以!都是些尋常問侯之語,兩位將軍大可隨意觀看!”說着,章邯將最近扶蘇寫給他的五封信件白絹都交給了司馬欣和董翳二人。

司馬欣和董翳見章邯如此爽快,一時間面上皆有些異色,等到二人看完幾封信件以後,異色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濃了。

看着司馬欣和董翳二人神色不對,章邯有些疑惑道:“兩位將軍臉色有些難看,可是認爲信件內容有何不妥?”

司馬欣忍不住道:“章將軍,這裡五封信件,初看起來的確都是一些尋常問侯之語,聊一些無關軍情、國政之閒事,可是,爲何今日這一封信件於緊要之事盡皆用墨塗去!?難道章將軍有什麼事情不想讓我等知曉!?”

章邯聞言大怒,沉聲道:“司馬將軍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認爲章某和扶蘇有何瓜葛不成!?這或許是扶蘇一時馬虎、錯將草書寄來也未可知!”

董翳在一旁冷笑道:“章將軍何必自欺欺人!那扶蘇何許人,他人也許不知,我們身爲秦人難道還不清楚嗎!?他要是馬虎,那天底下估計就沒有比他更精明的人了!像這樣的精明地人你說可能會將草書當作正書寄人嗎!?”

章邯心中不禁怒火直冒,騰騰竄至頂樑,怒視司馬欣和董翳道:“不管你二人怎麼想,我章邯是問心無愧!我的家小都在咸陽,難道我會不顧妻兒安危,投敵求榮不成!?你們也別忘了,我纔是軍中的主將,輪不到你們來指責於我!”

司馬欣見再說下去要打起來了,連忙打個圓場道:“得,得,得,章將軍暫且息怒,算我們什麼都沒說好了吧!大家都是同僚,擡頭不見低不見,不要傷了和氣!”章邯和董翳互相看了一眼,都哼了一聲。

司馬欣嘆了口氣,對章邯道:“章將軍,你是主將,按理來說,我們作副手的不該找您的麻煩。我們二人也都知道您心裡對朝庭有些不滿,我二人又何嘗不是,這次出征也都不是自願的。可是,你我的家小、都在咸陽,平日裡做事就不能不小心一些,萬一您和扶蘇有書信往來的消息傳到咸陽,會有什麼後果可都很難說。今日,我二人言盡於此,不管章將軍和僞帝扶蘇有沒有什麼瓜葛,都希望此事到此爲止!”

章邯聞言。心知司馬欣和董翳二人也是好事,嘆了口氣道:“多謝兩位將軍提醒,章邯心中有數!”司馬欣和董翳二人互相看了看,笑道:“即如此,那我們就告辭了!”“不送!”

寒冬臘月,長江上寒風凜冽,波浪滔天。可是,現在卻有一葉小小的扁舟在江面上隨波逐流地浮現在波濤浪谷之間,頑強地向江南挺進。

韓信雙腳牢牢地盯立在船板上,揹負着雙手。迎着潮溼的江風傲然而立。雖然波浪滔大,我自巍然不動。隨行地兩名侍衛,雖然也通水性,可是在這樣的大風浪下,卻也只有扶着船幫,手忙腳亂的份了。

船老大面對這樣地江風,卻是十分的快活,只穿着一件赤膊地短褂就在寒風中唱起了漁歌、喊起了號子!

漸漸地,小舟駛近江南,靠近了秦軍會稽水陸聯營。

忽地。一艘秦軍哨船從江面上飛馳而來,幾名矮壯的閩越族水軍迎風大喊:“來者何人,趕快報名。否則弓箭侍候!”韓信看了看,揚聲道:“欽命淮陰侯、大將軍韓信前來接收軍權!速速回稟!”

幾名閩越軍士嚇了一跳。雖不知真假,卻也不敢怠慢,連忙道:“請給我們來,由我們引路進寨!”韓信點了點頭。示意有些驚訝的船老大跟着哨船划進了龐大的水師營寨。

劃過巨大而堅固地水師營柵,一艘艘舷舵鉅艦顯現在韓信的面前,禁不住讓韓信面露讚歎之色,不禁開始思索着什麼。

不一會兒。小舟隨着哨船靠上江岸,韓信賞了船老大,令軍士領路放回。便自在兩名閱越軍士的引領下大步流星地趕往帥帳。

剛到帥帳門口,有腿快的軍士已然向曹參、吳芮、無諸三人報信:有欽命大將軍前來接管軍權。三將不敢怠慢,便自出帳迎接,剛到帳口,便看到一名青年披風而來,神態傲然而威嚴。

曹參三人愣了:“此人就是新任大將軍!?也太年輕一些了吧,而且根本沒聽過此人啊!”皆有不信之色。

這也難怪,韓信是年,不過二十有五,正之所謂‘胎毛未乾,乳臭未退’!

曹參向韓信拱了拱手道:“末將曹參,恭爲軍中主將!敢問欽使奉命前來接管軍權,聖旨、印綬、兵符何在?”韓信面色沉穩,向身後揮了揮手,兩名侍衛將扶蘇聖旨、兵符以及‘淮陰侯’、‘大將軍’兩顆金印奉上。

曹參三人驗過地確不假,一時不禁愕然:扶蘇在聖旨中對這青年百般推崇,並收爲義子,顯然是對他愛護是狠了!不過,曹參三人打量了韓信幾眼,卻實在看不出韓信有什麼過人之處,或許外表看起來還像個人物!

韓信心中明白,微微一笑道:“請曹將軍擊鼓聚將,移交軍權!”“是,大將軍!”曹參雖然心中有些疙瘩,卻不敢違抗扶蘇之令。

很快,隆隆的戰鼓聲在秦軍水陸聯營上空驚天價般地響了起來,各主要將領開始紛紛向帥帳聚集。

而等到諸將入了帥帳之時,便愕然地看見坐在帥位上的已經不是曹參,而是一名非常年青、剛毅的青年。諸將一膽子疑惑,卻也不敢發問,只能默然地站在一旁。

三通聚將鼓罷,韓信看了看帳中已是濟濟一堂,向曹參微微一笑道:“曹將軍,諸將齊否?”曹參道:“齊了!”

www●ttκa n●Сo

“那便請曹將軍向衆將說明,並交接軍權!”韓信一點也不怯場。

“是!”曹參被韓信指揮來指揮去,面色有些襪紅,只得強忍着心中的不快,對諸將道:“各位將軍,陛下有旨下令淮陰侯、大將軍韓信爲軍中主帥,我已經驗過聖旨、兵符和金印,確係無誤!現在,便將軍權交於韓將軍,希望諸將以後謹遵將令,不得有誤!”說着,曹參將顯示着軍權的令箭等物移交給了韓信。

韓信起身接過,放于帥案之上,掃視諸將一眼,微然一笑道:“各位將軍,韓某年幼卻恭居如此大位,也許諸位將軍並不心服!這沒有關係,初時韓某也不希望大家心服,只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從號令!否則……!韓信請出豪曹劍,厲聲道:“有陛下佩劍豪曹在此,立斬無赦!”

諸將見韓信眨眼間從笑臉變成黑臉,又將扶蘇豪曹劍擡出,一時也有些驚懼,連忙道:“末將謹遵將令!”

韓信見狀,十分滿意,面帶微笑道:“前日一戰,我軍大敗於廣陵,折損頗大,想必諸位將軍一定都窩着一肚子火吧?”諸將見韓信一來就抓住衆人的痛腳,不禁變色,十分難堪。

韓信卻視而未見道:“廣陵之敗,非敗在謀略,而是敗在知已而不知彼:楚項之勇,項羽之威,都超乎了我軍的預料,故而大敗!不過,這場敗仗還是有些收穫的,就是讓我軍認清了敵我兩軍的優勢和缺點。”

吳芮有些忍不住道:“既然大將軍已經認識到了楚軍地優、缺點,莫非已有破敵之策?”韓信微然一笑道:“項梁精於戰術,不通謀略,且性格孤傲,容易對付;項羽雖然同樣精於戰術,甚至武勇雄冠天下,卻亦不過一匹夫耳,要對付亦不難。我來時,聽說,龍且現在已經攻佔九江大部,看來九江也會馬上落入楚軍之中。三月之內,我會先破龍且,半年之內破項梁、一半之內擒項羽,若不能勝,韓信願以人頭甘當軍令!”

衆人聞言愕然:這新來的大將軍雖然年輕,口氣卻好生不小!

曹參微微一笑道:“大將軍壯志凌雲,令人好生景仰,那我等就看來日大將軍大殿神威了!”韓信微笑道:“好說!曹將軍,陛下答應補充的兵馬、錢糧何時可到軍中?”

曹參道:“衡山等地新練大軍三萬,十天內可到!巴蜀和南越地兵馬約五萬並糧草輜重大約一個月內可到!”

弗信笑笑道:“夠了,一個月聚兵,一個月訓練,一個月打垮龍且,時間措措有餘!”諸將笑而不語。

散帳後,秦軍諸將紛紛聚在一起,議論四起,都覺得這個年青大將軍口氣太大,卻不知真材實料如何。還是久掌兵權的曹參一言軍心:“諸位將軍,陛下既然如此相信於他,想必他也有幾分本事,或許比我們高明也未可知。還是先聽他軍令,否則被豪曹劍砍掉腦袋卻也不值。待三個月後,他如果不能擊敗龍且,我等再與他計較不遲!”衆將皆以爲然。

第2章 立威二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31章 彭城之戰第7章 刺客第2章 烽起第2章 出生第5章 結義第3章 遠謀第10章 決戰匈奴第5章 爵士聲明第10章 神箭第2章 鉅子第7章 革新第7章 破陣第1章 序第7章 反撲二第6章 秦兵三第8章 博浪沙(下)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31章 彭城之戰第9章 統一第4章 恩威第19章 趙亡一第7章 郢城風雲第7章 蒙恬的智第7章 破襲二第10章 美人一第8章 圍殺第1章 烽起北疆第15章 天下風雲第1章 盛大加冕第15章 忠魂四第4章 會聚第4章 屯樂第5章 張良出世第4章 賢士第6章 徐福第5章 封禪二第2章 兵器二第8章 全面佈局第23章 東征前奏第8章 博浪沙(上)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9章 滅魏第9章 邊事第9章 絕殺第2章 兵器二第5章 張良出世第11章 磨刀第16章 忠魂五第10章 神箭第2章 策劃第7章 破陣第8章 博浪沙(下)第6章 登島第5章 鐵壁第4章 賢士第2章 出生第5章 鐵壁第16章 突襲第30章 齊國之亡第6章 秦兵三第8章 全面佈局第4章 拜師第6章 美人計二第4章 魚腹浦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5章 誰是贏家第28章 狡狐戲虎第4章 會聚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1章 渡河二第6章 驚變第5章 墨門二第8章 函谷烽火第4章 蛇戰第10章 行刺第11章 渡河二第15章 恐慌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9章 定甌第6章 回軍中原第3章 通途第5章 爭鋒第2章 淮陰第11章 章邯遭忌第14章 入秦第4章 封禪一第8章 駐屯第11章 磨刀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草原雄鷹第25章 穎川灌氏第11章 磨刀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1章 鬥智二第7章 血戰第10章 鬥智一第6章 登島
第2章 立威二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31章 彭城之戰第7章 刺客第2章 烽起第2章 出生第5章 結義第3章 遠謀第10章 決戰匈奴第5章 爵士聲明第10章 神箭第2章 鉅子第7章 革新第7章 破陣第1章 序第7章 反撲二第6章 秦兵三第8章 博浪沙(下)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31章 彭城之戰第9章 統一第4章 恩威第19章 趙亡一第7章 郢城風雲第7章 蒙恬的智第7章 破襲二第10章 美人一第8章 圍殺第1章 烽起北疆第15章 天下風雲第1章 盛大加冕第15章 忠魂四第4章 會聚第4章 屯樂第5章 張良出世第4章 賢士第6章 徐福第5章 封禪二第2章 兵器二第8章 全面佈局第23章 東征前奏第8章 博浪沙(上)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9章 滅魏第9章 邊事第9章 絕殺第2章 兵器二第5章 張良出世第11章 磨刀第16章 忠魂五第10章 神箭第2章 策劃第7章 破陣第8章 博浪沙(下)第6章 登島第5章 鐵壁第4章 賢士第2章 出生第5章 鐵壁第16章 突襲第30章 齊國之亡第6章 秦兵三第8章 全面佈局第4章 拜師第6章 美人計二第4章 魚腹浦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5章 誰是贏家第28章 狡狐戲虎第4章 會聚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1章 渡河二第6章 驚變第5章 墨門二第8章 函谷烽火第4章 蛇戰第10章 行刺第11章 渡河二第15章 恐慌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9章 定甌第6章 回軍中原第3章 通途第5章 爭鋒第2章 淮陰第11章 章邯遭忌第14章 入秦第4章 封禪一第8章 駐屯第11章 磨刀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草原雄鷹第25章 穎川灌氏第11章 磨刀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1章 鬥智二第7章 血戰第10章 鬥智一第6章 登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