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流水席上的東西,五花八門,但唯獨沒有字畫和古籍善本,也就是吳臣喜歡的東西。一來可能不太方便展示,二來可能老闆和掌眼在這方面尤爲不精通。
“真東西確實不少,但確實也如我所料,真東西多是小東西,而且價格不含糊。”餘耀低聲道,“怕是沒什麼撿漏的機會了。”
“不要着急,兩場呢,這一場也只是上了幾道小菜。而且第二場,不一樣。”
“不一樣?”
“第一場上得快,上得多。第二場,一共才上幾件東西,而且開席前,可以觀摩半個小時左右!”
餘耀一聽,“這是他們玩的把戲吧?第二場烘托出‘重器’的感覺,只是更難辨認罷了。”
“肯定不全是。”楊銳湊近餘耀的耳朵,“去年冬天,有一件南朝時期的半身石雕觀音像,將近兩尺高,就被一個老爺子撿了漏兒!”
“半身?”
“嗯,有斷口。”
“那就是鑿下來的了?你們這也不查?”
“我要是不查,還不會這麼清楚呢!”楊銳應道,“當時這東西擺出來,都覺得是民國仿品,標的價兒吧,半高不高的,肯定是老闆也吃不準,來的也不貴。後來我回去一查,這東西,原來有出處啊!只不過原先的石刻羣在六七十年代被毀掉了,只剩殘跡。”
“噢?那也不能擺出來賣啊!”
“你聽我說啊,這觀音半身像不是那時候流出來的,是民國時期就被人偷鑿了,當時好幾件佛像佛頭都被運出了國門。九十年代的時候,這半身像是一個藏家從土耳其的咖啡館裡看到的,也不知道之前經歷了什麼樣的輾轉過程。”
“你調查夠細的啊!”
“那當然,要是受保護的文物,必須強行收回啊!但卻不是!”
“藏家費事費力迴流收藏了,怎麼又從手裡流出去了?”
“中間我也查不了太細,大體是這個藏家去世後,東西都被子女分了,有個遠房親戚小姑娘在他家幹保姆,不知怎麼的佛像就給她了;許是敗家子女不識貨,小姑娘又說她奶奶信佛。這觀音半身像,拿回小姑娘老家村裡,就一直供着。估計是她奶奶去世後,沒人在意,應該就是這麼收來的!”
“這也太離奇了!”餘耀擺擺手,“這樣的情況,也就是冷不伶仃碰上一回,咱們未必有這種運氣了。”
楊銳一扯餘耀的袖口,“你不會想走吧?”
“那倒不是,我只是不存僥倖心理。”餘耀笑笑。
“不走就好,慢慢看唄。”
又過了幾分鐘,重新開席,新一輪的三件東西被拿了上來。
這次上來的,都算是雜項類,也確實夠雜的。
一件是梨形的紫砂壺,泥是大紅袍。看來,這些人當中,喜好紫砂的寥寥,只有兩個人主要盯這件紫砂壺了。
餘耀瞅了兩眼,材料沒問題,工藝也不錯,但是從包漿和痕跡來看,年份太淺了,四五十年的光景,這也算古玩?
不過,紫砂壺這東西也不能純看年份,這種年份,也可能會有大師的作品。比如聲名遐邇的顧景舟大師,民國生人,九十年代去世,他的紫砂壺,千萬以上的高價也不稀奇。
這件紫砂壺標價三萬,料想可能是現代名家。
底款可以等到放倒再看,餘耀迅速掃了第二件東西。
這是一件大漆鑲嵌螺鈿的香盤。盤是方盤,大漆的底子,嵌了螺鈿(主要是夜光貝)構成圖案,圖案是亭臺樓閣。
香盤是香器的一種。古代焚香,香器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香爐,包含在爐瓶三事(香爐、香盒、箸瓶)之中;除此之外,還有還手爐、薰球、香囊、香插等等,都算香器。
香盤也叫香臺,一般是焚香用的承盤,常用來承託香插;香插是插線香用的,香灰就會落到香盤裡。
這個香盤是明代的,明代大漆的東西相對也比較多。保存還不錯,工藝也可以,價格也比行價低一些,買了肯定不虧。
但餘耀仍不打算出手。這不是一件精品,不值得收藏;而拿回去倒手的話,利太薄,且是冷門,喜歡的人不多,出手未必容易。
楊銳看起來也不好這口兒,他也一直在盯着剩下的那一件東西。
這是一件錫器。
瓜形罐,高十五釐米左右,瓜蒂巧做蓋鈕,溜肩、束頸、鼓腹、平底,帶着線條優美的瓜棱。
錫的質地雖然偏軟,但這麼複雜優美的造型,也需要很高明的鍛錫技術。
罐身還環繞刻了小字: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
行書,字體灑脫飄逸。
這幾句,是取自黃庭堅的詞,詠茶的。那麼,這個瓜形罐,應該就是一個茶葉罐。
餘耀看了之後,暗暗點頭,這東西最晚也能到清中期,而且絕非一般工手,必是名家所爲。
此時,楊銳直接附耳對餘耀說道,“這東西我很喜歡,但是也太貴了!”
這件錫制瓜形罐,標價確實不低,五十萬!
即便是名家工手,也得看是誰,錫器不是古玩大項,清代大部分名家的錫壺錫罐,這個價兒就算到頂了。
餘耀扭頭回應,“等會兒放倒,看看有無底款,若沒有,我看就算了。要是有,我再附耳建議。”
錫器因爲質地偏軟,便於製成各種形狀,而且氣密性好,無毒無味,所以被製成酒壺和茶葉罐的比較多。
錫器的出現很早,但普及大致是從宋代開始的,明代是個大發展時期,開始出現制錫名家;清代變化發展更大,詩畫刻印大量出現,承載了文人之風,藝術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餘耀剛對楊銳附耳說完,這個瓜形罐就被放倒了。
真有底款。四字篆書印款,陰文。
卻又不像是作者名款,很怪:
無肉亦歡。
放倒之後,還會有個一分鐘左右,老頭兒纔會宣佈“開席”。
楊銳不由眉頭緊皺。這算是個什麼落款兒啊?看着配合這是個茶葉罐,好像是在抒發愛茶的情緒。
不僅楊銳眉頭緊皺,圍在瓜形罐附近,似乎同有興趣的幾個人,也都露出了猶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