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歷三年,是一個祥和的年份,除了年初對倭國臺島用兵之外,並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當然,西南與西北邊疆有一些局部戰爭,這是地方軍區自己在小打小鬧,對內地省份並無太大影響。
國家安定,這中百姓是最希望看到的事,因爲只有國家安定了,他們才能安居樂業,而百姓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視的,不用官府跟他們說什麼大道理,他們自己就知道努力生產,爭取過上好日子。
而在這年中,大華民國的經濟重心就開始發生了轉移,浙江省後來居上,生產總值超越了北平省,成爲經濟第二大省,而經濟第一大省是遼東省,因爲它地大物博,又是重工業的中心,冶金業造船業發達,這是浙江沒法比的。
除了浙江之外,廣東省的發展勢頭也很猛,珠三角地區成爲了一個新的商品生產基地,製糖業和陶瓷加工業都十分發達,再加上平南鐵路修通,使之與內陸各省的聯繫更加緊密,這裡儼然已經成爲對南洋貿易的第二大出海口。
經濟恢復和發展,百姓也有了些積蓄,國內的消費市場也在復甦,需求日見旺盛,不管是國內自產的各國質優商品,還是來自海外的洋貨,都很受歡迎,對外貿易大規模的順差不再出現,趨向於平衡。
貿易順差不再,這對大華民國來說,並非是什麼壞事,因爲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都是能收關稅的,而且國內金銀等貴重金屬的儲量已經很足,累計約值四十五億銀元,國家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是時候進行調控,免得大量金銀流入,造成貨幣貶值,影響到金融穩定。
國富民安,百姓溫飽之餘,自然也需要精神上的消費,各類書籍報刊需求量增大,滿足百姓的知識需求。而各大小城鎮的茶樓酒肆中說書彈唱也受人熱捧,百姓閒暇之餘總愛聽上幾曲,一些大戶人家過節過壽,還會請人到家中唱大戲。
看書聽書聽曲看大戲,這還算是比較健康的精神消費。所謂溫飽思淫。欲,在盛世之下,總是有一些不和諧的事情發生,在各大城市中,青樓文化開始復甦,還有很多地下賭場出現,一些人開始迷戀上這種吃喝嫖賭的糜爛生活,世風見侈。
吃喝嫖賭,這是爆發戶心理在作祟,是斷然要不得的,不過萬磊也知道,妓院與賭場的存在伴隨着人類歷史的進程,是無法用法律來禁絕的,所以,萬磊專門發了一份總統令,承認妓業的合法化,並給一些正規的青樓頒發營業執照,還給那些風塵女子發許可證。
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妓女合法化看起來很不光彩,也不符合傳統的道德觀,可是越是遮掩,生存在陰暗面下妓業,反倒會成爲各種犯罪的溫牀。
而妓業合法化,不等於是放任不管,大華民國的刑律中明確規定嚴禁買賣人口的,而且強迫他人賣。淫也是犯罪,只有自願從事妓業的人才是合法。另外,有執照的妓女要定期到醫院體檢,身體有問題的就要被吊銷執照,這樣能有效地防止姓病的傳播。
另外,妓業合法化不等於說鼓勵**交易,官員任用法中,明確規定官員與公務人員,除了辦案的巡警之外,是不可以出現在**場所的,一經發現就嚴肅處理,嚴重的立即免職,永不敘用。
在嚴禁官員**的同時,也要大力宣傳**的壞處,倡導禮義廉恥,大力開發新的精神產品,增加優秀書籍期刊出版,讓百姓讀得起書,讀得上好書。與此同時,培育新的娛樂業,如戲曲雜劇歌舞說唱等,讓百姓有喜聞樂見的休閒娛樂節目。
在萬磊的支持與籌措下,北平城內第一所面向平民開放的大劇院。國家大劇院正式落成,這座大劇院位於華園西北部,建在太液池中的一座島嶼上,佔地五萬多平米,高十八米的立方體式建築,從外表上看,並無奇特之處,不過內部的裝修可謂細緻入微,可容納一千多名觀衆入座。
國家大劇院耗資二十七萬銀元,並非由政府財政支出,所有款項都是萬磊出面募集而來,而這一座劇院屬於平民劇院,每逢節假日都會有夜場演出,按座位的好壞,門票從二十銅錢到一個銀元不等,一般的百姓都消費得起。
而劇場交由國家藝術學院管理,每月最少有六場大型演出,演員與道具都由藝術學院負責,門票收入也歸藝術學院所有,用以傳承與發揚傳統民樂與曲藝。
十二月初一,又是一年年關到,北平城內年味漸濃,從各省來北平商旅見多,大街小巷上擠滿了人,而每一個街口的公告排上,都張貼着海報,寫着國家大劇院將有大型匯演,甚至還特別強調萬大總統會攜妻兒出席首演儀式。
行人看到這些海報,頓時沸騰了,人流擠向國家大劇院所在的方向,門票幾乎被一搶而空,甚至連站票也賣光了,羣衆如此熱情,倒不是去看戲的,而是衝着總統一家去的。
傍晚時分,一輛馬車從華園來到大劇院外,萬磊果然攜妻兒如約到來,並且排隊入席,這引起廣大觀衆的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給大總統讓道,不過萬磊依舊站在隊伍中,依次進場,萬大總統都不搞特殊化,這讓觀衆更是感受到其人格魅力,進場的過程中安靜有序。
晚上七點半,觀衆已經全部就座,萬磊一家坐在一個不算顯眼的地方,與一般的觀衆坐在一起,有幸坐在他們附近的觀衆都激動不已,這或許不是領袖崇拜,不過絕對是纓服於萬磊的人格魅力。
八點正,演出開始,這一次是歌舞劇匯演,主題爲《喋血北平》,數十位專業的演員用歌舞的形式,重現當年北平守衛戰中那刀光血影的悲壯,回顧往夕創業之維艱,在座的老北平人觀之,都不禁潸然淚下。
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事非經過不知難,當年保衛北平的那一場場殊死大戰,早已深深地嵌刻在老北平人的腦海中,舉城數十萬人誓死衛城,用血流成河的代價,硬是擋住了多股敵人的輪番攻擊,最終在艱難困苦中浴火涅磐。
“一晃十餘年匆匆而過,宛如一夢。”傅闈低嘆一聲,不由得握緊了丈夫的手。
“唉,歲月催人老,我們都快老了。”萬磊也是輕聲一嘆,他還記得當年親自披掛上陣殺敵的情景,那個時候雖然刀光血影,但是他從來就沒有畏懼過,現在江山一統,他沒有了上陣殺敵的機會,反倒是覺得有一種落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