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烏真超哈

“狗奴才,叫你偷懶!!叫你偷懶!”

一條馬鞭在空中揮舞,帶着風聲抽打在地上一名包衣身上,響起接連不斷的啪啪聲響,張忠旗狀若瘋狂連抽十多下,感覺累了才停下來,望着周圍的一羣包衣怒道:“誰落在後面,老子就殺了誰。”

一羣包衣顫抖着答應,忙不迭的推起小車或扛起兵器趕路,張忠旗喘了幾口氣後遊目四顧,周圍旌旗飛揚,連綿不絕的行軍隊伍正在往南行進,身着銀甲插着背旗的巴牙喇在隊列見飛馳,傳遞着命令。

這裡是廣寧舊城西邊的官道,後金軍八月三日從瀋陽出兵,八月九日到達廣寧北面白土廠,與蒙古各部在此匯合,喀喇沁、察哈爾、科爾沁各部落兵合計出兵一萬餘人,早已在此地等候。

皇太極在此與各部來會的臺吉相見,搞了一番賞賜或處罰,先統一了軍心。

然後匯合後的大軍一分爲二,一部由嶽託、阿濟格、德格類率領,總兵力一萬餘人,取廣寧至義州大道往義州前進,他們將從西南面插入錦州與大淩河之間,主力由皇太極親領,經廣寧大道前往大淩河城,兩支大軍分進合擊,利用兩條大道運送兵力,預定匯合於大淩河城下。

張忠旗所在的正藍旗便歸屬皇太極所領主力,除了滿洲五旗之外,還有大部蒙古附庸軍,滿洲各部除了真夷之外。還帶了大量的包衣。而且特別要求他們帶上耕地的工具。

張忠旗現在是擡旗的餘丁,他們的牛錄額真對他很不錯,不但在墩堡中給他分了屋子,還給了他分了一百畝地和兩個包衣,使他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因爲他救過牛錄額真的命,所以這位主子對他很信任,牛錄額真這次出征也帶上了他,答應給他分配一個搶掠的漢人女子,他現在管理的便是牛錄額真直屬的七八個包衣,當然他不知道爲何要讓這些人帶上農具。他自己私下猜測是準備挖護城河,或是等打下大淩河後佔據那座城池,讓他們在附近耕地。

包衣中有三人扛着長長的木杆長矛,長度足有一丈四五尺。還有幾名包衣則揹着三眼銃,張忠旗在固安和灤州曾親眼看到過明軍的火器威力,他對這些鏽跡斑斑的火器沒有多少信心。

正藍旗的隊伍一路行進,無數的人腳馬蹄揚起滾滾煙塵,路上到處散落着刺鼻的馬糞味道,各種車輛的木輪發出吱吱的聲響。

越過一道乾枯的河道之後,前方一條岔路上出現一支打黑旗的隊伍,那些士兵大多精神不振,形體枯瘦,他們並未走上官道。而是一直在岔道上等着,

張忠旗發現了他們隊列後面有不少火炮,特別顯眼的是兩門形體粗壯的火炮,炮架上有四個輪子,各用十二頭壯牛牽引,後面是連綿不絕的小型火炮和車輛,大多用牛或驢拉。牛在後金是最普遍的家畜,也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張忠旗看到塔克潭正走在前面不遠,趕上去幾步,陪着笑道:“塔克潭主子。那邊的是不是烏真超哈?”

塔克潭轉過頭看到是張忠旗,麻子臉上現出親熱的笑臉,他對這個前包衣的印象不錯,“應當是,牛錄額真大人說他們叫黑旗兵。應當是這夥人,還有。你別叫我主子,你現在開戶了,我又沒有官職,叫主子不合適。”

張忠旗抹一下臉上的灰塵,對塔克潭道:“還是叫主子習慣些,聽說這些人都是尼堪,他們那炮可大,不知比起灤州的蠻子火炮咋樣。”

塔克潭同樣在灤州遭受了心理創傷,他一回憶起城牆上地動山搖的情景便心頭髮顫,好一會才狠狠道:“怕是差不多,但灤州的蠻子炮隔得太遠,咱們都沒看清,但我覺着沒有咱們的炮大,這次讓那些蠻子也嚐嚐大炮的味道。”

張忠旗聽塔克潭如此說,心頭踏實不少,舔舔嘴脣道:“這次去大淩河,咱們能搶到東西不?”

塔克潭想了想,那大淩河是剛修的城,裡面沒有什麼大戶,怕是沒有什麼好搶的,遲疑道:“怕是不多,但尼堪肯定不少的,聽說城裡還有川兵,這次定要爲阿瑪報仇。”

張忠旗點頭哈腰的贊同,轉身看到一個包衣略有落後,揮舞着鞭子跑過去驅趕,一羣包衣沒命的趕路,成千上萬的人和馬匹匯成滾滾洪流,往大淩河涌去……大淩河城,近三丈的城牆初見規模,大部分的城堞也已經修好,密密麻麻的班軍和民夫在關寧軍的監督下挑土搬石,又在城外挖掘城壕,源源不斷的騾馬和牛車從南而來,將大批糧食運進城中。

北面城牆上站滿衣甲鮮明的關寧軍,一丈八尺旗杆的紅色總兵旗高高飄揚,旗杆下是一羣體格雄壯的將官,被他們衆星捧月一般圍在中間的,便是大明少傅、掛徵遼前鋒將軍印總兵官、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祖大壽。

“少傅大人,義州和十三山驛附近都發現了建奴哨馬,夜不收已經與建奴打了幾次,估摸着建奴幾日後便該來了。”一個穿着精良鎖子甲的將官對祖大壽說道。

祖大壽的臉上現出冷笑,“城碟後日便可完工,我修城已畢,城中糧食數萬石,老奴在寧遠撞得頭破血流,新奴酋天啓七年又在寧錦無功而返,可見洪太不過爾爾,野地浪戰咱們或許不如建奴,但嬰城固守,卻不是這些蠻人可比。”

另一個年輕的將領對開先那人道:“何大人在永平之時便打得建奴狼狽逃竄。如今有何大人幫着祖少傅。建奴這次也是討不了好。”

何可綱神態親熱的看着那年輕將領,這便是祖大壽的長子祖澤潤,現任錦州副將,長相和祖大壽十分相似,何可綱哈哈笑道:“修築大淩河城乃各位上官高瞻遠矚,一得此城,大小淩河之間沃土無數,皆可爲我軍屯,正合孫大人以遼人守遼土之策。”

周圍一衆關寧軍軍官齊聲贊同,兩條河道之間的土地十分肥沃。又便於灌溉,是他們所期待的,有了這些土地,他們能招來更多的佃戶耕種。關寧軍重兵在握,又處於山海關附近這樣的戰略要地,自從己巳之戰後,他們越來越感覺到了自身對朝廷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他們的態度可以決定北京的安危。

加上祖大壽這個主心骨在,關寧軍抱團的趨勢越加明顯,通過聯姻等手段形成更牢固的利益羣體,對那些不太合作的將領則加以排斥,曹文詔便被他們踢出來去打流寇,而孫承宗帶來的茅元儀乾脆被屬下亂兵挾持。最後的處理結果反而是茅元儀發配充軍,即便孫大人現在對他們也是以感情籠絡爲主,輕易不敢處罰他們。

每年有數百萬遼餉,如果再有大量土地爲軍隊提供糧食,那麼關寧軍就更加象一個獨立王國,朝廷對他們的約束力將更進一步降低,他們的富貴權力也就有了保障,所以從關寧軍的角度來說,他們也願意打這一仗,通過寧遠和寧錦兩戰。他們對建奴的攻堅能力不屑一顧。

祖大壽等着衆人的聲音平息,淡淡道:“此戰仍當用堅城大炮之策,咱們有紅夷炮五門,大將軍炮十八門,二將軍炮二十餘門。三將軍炮二百餘門,大小弗朗機五百門。建奴不攻則罷,若是敢來強攻,定叫他們血流成河。”

他說完看向左側一個穿山文甲的軍將,“秦將軍將門虎子,不知對此戰還有何見解,請不吝賜教。”

其他關寧軍將的臉上都擠出笑,但其中總有一絲傲慢,穿山文甲的軍將便是四川白桿兵此次的領兵將領秦翼明,他父親是秦良玉之兄秦邦屏,秦邦屏與周敦吉在渾河血戰中率先渡過渾河,石柱兵組織嚴明,士氣高昂,在北岸殺傷驕橫的八旗軍數千人,遭受投降炮手轟擊才退回南岸,最後力戰而亡,可謂雖敗猶榮,步戰絲毫不在建奴之下,一戰打出了白桿兵的赫赫威名。這些關寧軍將領的傲慢其實更多是一種妒忌和防備。

秦翼明來去年到關寧後也受到多方排擠,但崇禎和孫承宗對川兵十分重視,對他們還是十分關照,同時也有用川軍制衡關寧軍的意圖,把這支部隊當做鎮守山海關的最後一道保障。所以雙方的關係談不上融洽。

秦翼明對祖大壽客氣的說道:“有祖少傅在,此城固若金湯,唯一擔憂,便是建奴強攻不成,改爲圍困,誘我大軍來援,奴酋便可在最擅長之野戰中損耗我大明精兵。”

祖大壽讚許點頭,“秦將軍說得是不差的,圍總歸是能餓死,不過奴酋數攻遼西,都是搶了就跑,此次孫大人已令寧錦堅壁清野,建奴無糧可搶,是圍不了多久的,咱還沒餓死,奴兵就先餓死了。”

秦翼明回憶一下以前的情形,也確實入祖大壽所說,建奴從來沒有用過圍困之法,大淩河離瀋陽路途遙遠,看起來建奴可能沒有那個能耐運糧。他在心裡同意了祖大壽的說法,隨即想起一事,“少傅大人,先前督師大人派人告知建奴似已有紅夷炮,是登萊那邊報來的消息,下官認爲,城中需得多備修補城牆的石料。”

祖大壽一聽到登萊兩個字,臉色稍稍一變,周圍的將領露出不屑的表情,他們與東江鎮一向互相不順眼也就不說了,那個文登營的陳新去年公然和祖大壽唱對臺戲,那時他還只是個遊擊,就敢在孫承宗面前和祖大壽吵架,而且佔盡上風,絲毫沒把堂堂關寧軍放在眼裡。

後來文登營靠着灤州和固安的戰功得到皇帝的親睞,遼餉被分了不少給登萊,到現在接近百萬兩銀子,實在是挖他們的心頭肉。

更讓他們覺得不快的是,文登營和東江鎮兩月前在身彌島再建奇功,野戰獲勝並活捉正白旗固山額真,相比起關寧軍只能守城,差距不可道里計。

登萊一旦崛起,朝廷可以依靠的就不止是關寧軍,加上東江鎮和陳新都和關寧軍極不對付,那麼登萊真正成爲朝廷制衡關寧軍閥的力量,這纔是他們最擔心的。

祖大壽不想提起那個陳新,很快換上笑臉,“秦將軍未曾看過紅夷炮點放,那東西不是奴兵那樣的蠻人會用的。”

秦翼明還要再說,祖大壽不帶他開口就搶先道:“某先謝過秦將軍提醒,咱都記着了,秦將軍護翼大淩河築成,已是勞苦功高,樞輔大人昨日下令要調將軍回保山海關,另調遼鎮一部來此,此處有我遼鎮守着,比不會讓建奴得了好,建奴已是不遠,秦將軍都是步兵,可早些回軍。”

這次孫承宗派川軍目的是在修築過程中護衛,現在城基本修好了,關寧軍認爲守住大淩河不成問題,如果能有些首級,他們就能搞成另一個大捷,以此與登萊的身彌島軍功抗衡,表明遼鎮同樣很有戰力,所以他們不願川軍在此分了戰功和田地,祖大壽本人就曾給孫承宗連去了三封信,表示可以把川軍調走了。

秦翼明張張嘴,把想說的話吞了回去,遼鎮擺明是要獨佔軍功,其中有許多虛假之事,也不願他這個外人在場,他雖有些不甘心,但川軍畢竟是客軍,孫承宗又下了令,他對祖大壽等人拱手道別,走下城去。

一個時辰後,一隊隊手持白木長槍或厚重刀劍的士兵從南門出城,隊列嚴整的往錦州方向行進而去。秦翼明走出數裡後,轉頭看看大淩河的城牆,無數的班軍和民夫仍在忙碌,將城牆繼續加固,四周的道路旁邊和山地險要處矗立着大大小小的堠臺,

看起來城防確實固若金湯,但他的心裡始終有種不踏實的感覺,臉上泛起一些憂慮。RS

第16章 擊潰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73章 空心方陣第105章 父子第9章 千戶離京第179章 走馬驛第76章 右勾拳第3章 錢莊總部第138章 俘虜營第12章 你是管家第17章 展開第188章 冒失第47章 爭取第45章 皮島第33章 戰局第142章 雙邊第85章 強軍第14章 告別第20章 揚州第183章 意外第25章 年前第23章 刺殺第40章 王徵第35章 葬禮第39章 重回天津第128章 攻心戰第8章 土地第74章 女人心第22章 商稅第49章 渡口第15章 戰略第79章 援遼第19章 推舉第26章 議和第43章 檄文第59章 靜夜傷逝第22章 新漢軍第4章 相親第35章 農兵第97章 英烈傳第25章 軍閥第7章 輕騎狗鬥第130章 手雷戰第32章 小島黃土第25章 年前第86章 掙扎第37章 兵額第36章 軍政第67章 人氣第48章 放血第37章 兵額第187章 大功第182章 逃竄第33章 戰局第75章 清客茶鋪第25章 大將之才第2章 冬天第12章 畫舫第15章 新的開始第55章 信使第29章 街頭羣毆第30章 人才第48章 放血第206章 可信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7章 考驗第174章 入邊第104章 T第45章 遼餉第6章 如此上書第59章 掃蕩第69章 烏真超哈第65章 決戰日第73章 塹壕戰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97章 英烈傳第49章 山雨欲來第108章 戰後登州第10章 質疑第67章 人氣第3章 錢莊總部第35章 農兵第84章 祝營官第86章 公關第71章 泰州學派第9章 千戶離京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74章 嫌疑第40章 好生意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25章 軍閥第180章 亂選第16章 伏路軍第150章 躡蹤第8章 名聲鵲起第7章 南京第56章 亂戰第11章 搶西邊第7章 人心惟危第117章 堅城
第16章 擊潰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73章 空心方陣第105章 父子第9章 千戶離京第179章 走馬驛第76章 右勾拳第3章 錢莊總部第138章 俘虜營第12章 你是管家第17章 展開第188章 冒失第47章 爭取第45章 皮島第33章 戰局第142章 雙邊第85章 強軍第14章 告別第20章 揚州第183章 意外第25章 年前第23章 刺殺第40章 王徵第35章 葬禮第39章 重回天津第128章 攻心戰第8章 土地第74章 女人心第22章 商稅第49章 渡口第15章 戰略第79章 援遼第19章 推舉第26章 議和第43章 檄文第59章 靜夜傷逝第22章 新漢軍第4章 相親第35章 農兵第97章 英烈傳第25章 軍閥第7章 輕騎狗鬥第130章 手雷戰第32章 小島黃土第25章 年前第86章 掙扎第37章 兵額第36章 軍政第67章 人氣第48章 放血第37章 兵額第187章 大功第182章 逃竄第33章 戰局第75章 清客茶鋪第25章 大將之才第2章 冬天第12章 畫舫第15章 新的開始第55章 信使第29章 街頭羣毆第30章 人才第48章 放血第206章 可信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7章 考驗第174章 入邊第104章 T第45章 遼餉第6章 如此上書第59章 掃蕩第69章 烏真超哈第65章 決戰日第73章 塹壕戰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97章 英烈傳第49章 山雨欲來第108章 戰後登州第10章 質疑第67章 人氣第3章 錢莊總部第35章 農兵第84章 祝營官第86章 公關第71章 泰州學派第9章 千戶離京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74章 嫌疑第40章 好生意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25章 軍閥第180章 亂選第16章 伏路軍第150章 躡蹤第8章 名聲鵲起第7章 南京第56章 亂戰第11章 搶西邊第7章 人心惟危第117章 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