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

1934年1月。比裡.帕儂榮代表暹羅的人民黨勢力,扎克拉彭親王、巴莫親王、薩瓦地瓦親王代表暹羅王室,範哈兒代表中國西南當局,三方共同簽署秘密協議,約定彼此結成利益同盟。一致保證:?

將致力抵消日本人在暹羅的勢力擴張,保證華人的地位和利益不再繼續受到損害,確保暹羅王的安全和地位不受破壞,並且爭取最終恢復暹羅王室的正常權益。?

其中範哈兒還在附屬協議中保證,如果暹羅軍政府繼續逼迫羅王,重慶政府將會在第一時間,接受國王的政治避難,並且給予一國元首所享用的所有正常待遇。而如果日本對暹羅進行利益侵佔,他也將站在暹羅一邊,爲他們聲張正義。?

這是一份極具建設性意義的密約。?

根據這份協議爲基準,隨後,一個名爲“自由泰”的反暹羅軍人**組織,正式在重慶成立。?

在比裡.帕儂榮抵達重慶之前,範哈兒其實已經和三位暹羅親王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答應幫助他們訓練一支暹羅流亡者組成的部隊。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給這些暹羅人部隊提供武器和物資,資助他們回國奪回失去的權力和其他一切。?

三位暹羅親王到訪後。其實也給範哈兒帶來一筆巨大的收益。?

在1932年立憲政變前,暹羅王室在英國有整整60噸黃金的儲備,但是自從政變之後,這筆黃金的動員權,就暫時落在了駐英國大使薩瓦地瓦親王手中。連續兩屆的暹羅政變內閣,都和薩瓦地瓦親王交涉想得到這筆黃金,卻最終同樣都沒有得逞。?

當然,由於這筆黃金的存在,知道的人實在太多,這位親王也不可能讓它們落入自己的口袋。所以趁着這次幾位親王和軍人政府的外交部長都在,四人秘密達成了共識,就是利用這筆黃金,成立一個組織,可以被用來培養反對軍人**政府,幫助暹羅國內使用。?

“自由泰”就是這個組織的名稱。?

三個月後,整整五頓黃金,被輾轉運送到了重慶,?

這個有錢又有勢的組織,在剛一成立的時候,就展現出了它不凡的實力,在1934年,暹羅王拉瑪七世無奈準備離開暹羅時,立刻動用手段派專機將他從暹羅接到昆明,然後又把他送到了重慶,並且爲他在重慶,修建了一棟豪華別墅暫時居住。?

這是後話,現在略過不提。?

當初範哈兒和三位暹羅親王的那一份秘密協議。當然是不能被比裡.帕儂榮這個人民黨領袖知道的。?

那位外交部長,能接受和範哈兒、三位暹羅親王一起反對軍人內閣,已經是猶豫很久後,才最終下的決心結盟的。如果知道還要幫助王室訓練軍隊,重新恢復國王和王族的權力,那他這個秉持民主原則的外交部長,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等到和範哈兒的秘密協議一簽署完成,比裡.帕儂榮纔開始正式的外交活動,和範哈兒在公開場合發表了一份正式的外交聲明。?

基本上是關於暹羅軍人政府,將會承諾不再繼續傷害華人權益,保證範哈兒將對暹羅進行的投資,其權益和安全絕對不會受影響等等。同時他也口頭聲明,軍政府當初和暹羅王室的約定不會改變。?

至於暹羅政府將會採取的具體友善措施和行動,在份聲明中沒有任何提及。?

真正懂得外交規則的人都知道,這份聲明,僅僅是在口頭或者形式上,對範哈兒的強硬態度表示服軟。意思就是承認原來做的事情是錯誤,以後不會再做更錯誤的事情了,但已經做了的,因爲某些原因,也不會就此取消等等。?

這份聲明中。真正對華人有利的措施,根本連一條都沒有。?

但不管怎麼樣,這分西南聯盟和暹羅政府之間的正式聲明,還是讓暹羅華人大受感動,讓他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背後還是有一個祖國在關懷着他們的,如果暹羅軍政府對他們太過分了,完全不必擔心,後面還有祖國支持着你們。?

華僑們大多對祖國有一種特殊的眷念,而暹羅的華人,在經歷了這次暹羅排華事件後,也是認清了一個事情,那就是背後還是必須要有人依靠的才行。?

恰逢暹羅推行對華人不利的政策,在範哈兒干涉後仍舊不能取消的情況下,那些華裔、華僑,全都很乾脆的做了一個選擇,就是逐漸向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等地轉移一部分資產和產業。?

一時之間,雲南的海關通道,都是進駐回國的華人。?

這個消息傳出後,範哈兒對暹羅華人的援助,也讓部分中南半島其他地區華人,大受感動,他們中有小部分人,同樣選擇了前來範哈兒控制地區進行投資,以便將來他們在國外有事時,也能借此接受範哈兒集團的聲援、庇護。?

後來據範哈兒西南同盟共同對外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主要集中在1934年的上半年暹羅華人投資,共計銀元3000萬元,涉及的產業包括開辦農場、鋸木廠、榨糖廠、輕工業紡織工廠、無線電產品、水泥廠、造紙廠等等。中南半島其他國家的投資。總數也超過1000萬銀元。?

至於這些華人直接轉移的資金和貨物,據四省銀行和海關統計,僅外匯就超過五千萬美元左右,至於輸送進來的具體生產物資和原料,如生絲、稻穀、橡膠、棉花、水果之類的,價值同樣達到每月近千萬美元,並且呈持續遞增態勢。?

雖然這中間,難免也受到中南半島各現政府的反對和限制,但他們政策層面的限制,卻是怎麼也阻止不了華人回國投資的熱情,在他們自己的抗爭下,加上範哈兒連續幾次發表強硬聲明後,這種投資和迴歸,終於還是理性平靜的進行了下去。?

暹羅的政府披耶.帕鳳,剛開始差點出動軍隊阻止資金外流,但在華人團結在一起進行抵抗,並且範哈兒再次出面干涉後,他們最終選擇了退縮。?

這時候暹羅軍隊的現代化武裝進度纔剛剛開始,沒有實力對付那財大氣粗的華人和中國西南軍閥,想想讓這些強大的內部反對敵對分子離開也好,省得他們再在國內礙手礙腳的,所以披耶.帕鳳內閣,除了快速接收華人富豪們空出的賺錢行業和部分賤賣產業外。並沒再採取更強硬的措施。?

伴隨着金錢迴流,同時還有大批暹羅華人精英,在1934年陸續遷移回中國,他們主要都選擇昆明、成都和重慶、等西南大城市,作爲定居點。這些人在攜帶回來大量資金進行消費的同時,本身還是某方面高層的精英人才。?

範哈兒什麼都缺,但最缺的,就是人才,雖然現在已經有了部分美國技師僱工和猶太人移民,但他們的數量並不大,就算到了1934年。總人數也不到兩萬人,根本無法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而這一次回遷的華人,僅僅是各種精英人才,就多達幾千人,這還不包括那些普通打工的平民,以及並不出來工作的真正富豪們。?

這些意外的收穫,讓範哈兒欣喜若狂。?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中,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對四川進行了各種投資,但直到現在,累積的投資總金額,也沒超過3000萬銀元,就算加上哈同、沙遜兩大家族的投資,以及利用優惠政策,特意吸引來的美國和德國、上南京等地民間商人的投資,總數加起來,也不到5000萬銀元。但僅僅是這麼一次簡單的華僑回國行動,就讓他一下收穫了5000萬投資,他怎麼能不欣喜。?

範哈兒甚至覺得,如果這次的事情再來一遍,就算讓他出兵攻打暹羅,他都願意啊。?

而其他三大軍閥劉文輝、龍雲、王家烈等人,雖然在這次收穫中,僅佔了很小一部分,但對這樣的結果已經極爲滿意了。畢竟他們從始至終,可是什麼都沒做,現在直接從範哈兒那兒白分了一筆好處,怎麼也不能嫌少不是。?

尤其是雲南的龍雲,因爲地理位置更加靠近暹羅的原因,他接受的投資和物資,僅次於範哈兒控制的地區,比劉文輝和王家烈兩家加起來還多,這樣的結果,自然讓他對年前和範哈兒正式結盟,深爲慶幸。?

隨着這些投資到位,大量工廠開始生產建設,範哈兒控制區的經濟實力。在短短半年多時間裡,幾乎是充氣式的開始快速膨脹。即便西南其他地區,因爲暫時的和平,經濟也在快速發展中,但是和範哈兒控制地區相比,仍舊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差別。?

兩年時間內,兩個五千銀元的投資,那是什麼概念,換算成貶值後的美元,大概是三億美元左右,這樣鉅額的投資集中在一個省份,能夠產生什麼樣巨大的變化,那完全可以想象的。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等等,各方面都是來了一個躍進式發展。?

第289節 虛假和平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60節 初會戴笠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94節 報信第14節 彙報完畢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156節 中日推第263節 圍點打援第265節 擊落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45節 臺灣第264節 雷達實驗第276節 奪取第246節 勞軍第11節 名聲大振第44節 鋼盔第111節 干涉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58節 飛行大王休斯第134節 雷達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3節 檢閱部隊第90節 四大工廠第49節 提醒第49節 提醒第73節 首戰第1節 我是師長第119節 提議第55節 刺客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295節 隔岸觀火第154節 中央軍的實力第65節 索要好處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212節 拼刺刀第242節 復仇的炮火第4節 拿別人姨太太當人情第106節 遵義和會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355節 兩廣第128節 顧問第119節 提議第231節 南京的狙擊槍聲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359節 對日決議第一百八十二第87節 輪船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46節 政治投資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176節 論斷第195節 鏖戰第183節 兩線第103節 目標六盤水第323節 日本人的進攻計劃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231節 南京的狙擊槍聲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95節 行刺第68節 飛行隊第126節 中運一號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142節 豔照門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11節 名聲大振第122節 嚴令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366節 意見稿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146節 逼婚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252節 坦克第246節 英法美的強勢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55節 刺客第15節 劉湘有安排第41節 孟小冬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122節 嚴令第136節 全運會第61節 回川第94節 報信第367節 還都之議
第289節 虛假和平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60節 初會戴笠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94節 報信第14節 彙報完畢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156節 中日推第263節 圍點打援第265節 擊落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45節 臺灣第264節 雷達實驗第276節 奪取第246節 勞軍第11節 名聲大振第44節 鋼盔第111節 干涉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58節 飛行大王休斯第134節 雷達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3節 檢閱部隊第90節 四大工廠第49節 提醒第49節 提醒第73節 首戰第1節 我是師長第119節 提議第55節 刺客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295節 隔岸觀火第154節 中央軍的實力第65節 索要好處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212節 拼刺刀第242節 復仇的炮火第4節 拿別人姨太太當人情第106節 遵義和會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355節 兩廣第128節 顧問第119節 提議第231節 南京的狙擊槍聲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359節 對日決議第一百八十二第87節 輪船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46節 政治投資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176節 論斷第195節 鏖戰第183節 兩線第103節 目標六盤水第323節 日本人的進攻計劃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231節 南京的狙擊槍聲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95節 行刺第68節 飛行隊第126節 中運一號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142節 豔照門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11節 名聲大振第122節 嚴令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366節 意見稿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146節 逼婚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252節 坦克第246節 英法美的強勢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55節 刺客第15節 劉湘有安排第41節 孟小冬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122節 嚴令第136節 全運會第61節 回川第94節 報信第367節 還都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