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

時隔將近七個月,張未央再次來到了鮮卑山腳下。

上次來到這裡,張未央是被人裹脅着甚至可以說是綁架着來的。

所以,心情很忐忑,也沒來得及仔細觀察附近地理情況。

但,這次不同。

鮮卑人對張未央這個‘老朋友’的到來,非常歡迎,甚至有騎兵,在張未央剛剛踏入鮮卑地界的時候,就來迎接。

只是,看着眼前的一切,張未央卻開心不起來。

上次來到鮮卑山時,還是冬天,大雪紛飛,整個世界都被厚厚的積雪所掩埋。

但張未央這次再來時,卻正是盛夏時節,漫山遍野,開滿了鮮花。

山巒腳下,平原之中,河流之畔,更是有着縱橫交錯,被人爲開墾和劃定出來的許多土地。

無數衣不遮體,最多隻穿了個草裙、獸皮的奴隸,在一些鮮卑人的驅趕下,在這些土地中耕作。

由於近來,懷化跟鮮卑與烏恆之間的貿易越發頻繁,所以,在這些土地裡,張未央看到了許多的農具。

譬如青銅耒和青銅耜這樣的在中國現在已經逐漸被淘汰出主流農具中的工具——當今天子極力推崇和鼓勵百姓使用鐵器,多次下詔說:朕嘉以惡金爲器者。

所謂惡金,就是鐵的學名,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曾經的王者,稱爲美金的青銅器。

在天子鼓勵下,加上鐵器確實比舊有的青銅農具堅固、耐用,當然最重要的是廉價。

因此,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大量青銅農具都被淘汰。

這些淘汰掉的青銅農具,在中國內地,買得起它們的人,不願意用它們,願意用它們的,又買不起……

於是。這些淘汰品,統統被商人們運出國界線。

賣給了南越、閩越甚至匈奴。

只要有人需要它們,並且出得起價錢。

商人們纔不管,這些客戶是哪裡的。又都是些什麼人呢?

“商賈果然盡爲五蠹,皆可盡殺之!”張未央看着這樣的情況,在心裡對商賈的感觀,不由得跌了無數個等級。

作爲一個軍人,張未央很清楚。

鐵兵器能殺人。青銅兵器也同樣能殺人。

在中國之外,夷狄之中。

這些潛在的敵人對中國軍隊,現在最大的威脅,就是他們的弓矢。

而青銅箭頭,正是夷狄們所使用的最好的箭頭,也是對漢軍士兵最大的威脅。

換句話說,這些商人,將青銅器輸出到夷狄之中。

在未來,很可能,讓夷狄。利用這些青銅器,重鑄成箭頭,反過來,打擊漢軍,造成同袍的傷亡!

只是,張未央很清楚,這種向外輸出青銅器的事情,不是他這樣一個小小的隊率能阻止的了。

甚至,就是都督,也可能無能爲力!

在這個買賣裡。不僅僅有商人蔘與其中,也有一些貴人在其中若隱若現。

“使者,我族大人,在石室恭迎使者……”

張未央在這些‘井田’前看了一會後。就有着鮮卑的貴族前來招呼他。

張未央聞言,點點頭,在心裡暗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了下來。

張未央有種直覺,這鮮卑人,在未來。可能成爲懷化的隱患。

跟着那個鮮卑貴族,張未央再次走上鮮卑山,然後,被帶到一個石室之中。

在石室的門前,張未央看到了一個恐怖的事物。

有幾個明顯是鮮卑人的男子的腦袋,被掛在了洞口的門前。

他們的血肉雖然已經風乾了,但頭上的髮型,無可置疑的告訴了張未央,他們是鮮卑人,而且是鮮卑貴族。

“這些是禿髮鮮卑的****,妄圖挑戰大人的威權,因此被大人懲罰,讓他們的靈魂,永生永世,在地獄中哀嚎,不得迴歸祖神的懷抱!”那個迎接張未央的貴族,看到張未央詫異的神色,因此得意洋洋的解釋着。

對他來說,或許,這是在漢朝的使者面前,宣揚自己的首領英明神武和強大的好機會。

但,張未央聽了,心裡卻是翻江倒海一般的滾動着。

他想起來了,這些腦袋中的某個人,去年他隨徐堅來此時還見過。

“他是禿髮鮮卑的大人……”張未央馬上就從記憶找出了那個當初跟丘可具似乎地位平等的鮮卑酋長的容貌。

“他被殺了嗎?”張未央在心裡思索着。

Wωω◆т tκa n◆¢ ○

若此事屬實,張未央知道,鮮卑不是可能會成爲隱患,而是一定會成爲隱患。

‘瘋王’丘可具,正走在諸夏的先王們曾經走過的道路上。

軒轅黃帝,先殺蚩尤,再敗炎帝,於是,一統諸夏,成爲始祖。

…………

丘可具,現在的心情是很好很好的。

他拿着手裡那本嶄新的《論語》如癡如醉的看着上面的內容。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袵!”他讚歎着:“夫子的教訓,真是每讀一次,都能令我有新的啓發!”

管仲是誰?丘可具大抵是聽說過的。

據說是漢朝古代一個國家的名臣,他輔佐當時的霸主齊國的國君,聯合諸侯,掃清夷狄的威脅,重塑了中國的地位和諸夏的自信。

“我如今,大抵與管仲的情況類似,黑山鮮卑和禿髮鮮卑,已經臣服,如同管仲擊敗楚國,壓服晉國一樣,接下來,我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讓所有鮮卑部族,皆服從我的號令!”

在這鮮卑山附近兩千裡的地盤裡,除了鮮卑和烏恆外,還生活着許多的野鮮卑和野烏恆。

這些部族,是過去鮮卑和烏恆內部鬥爭的失敗者,被驅逐出去的罪犯後代。

丘可具相信,只要能收復這些零散在廣大的羣山之中的野鮮卑,野烏恆甚至丁零人和扶余人,那他的力量,自然就會強大起來,到那個時候……

“先滅烏恆……”他的眼神望向遠方:“再伐匈奴……”

“將來,或許未嘗不能去長安。問問漢鼎之輕重……”

這樣想着,丘可具就忍不住的傻笑起來。

但,他很清楚,現在的鮮卑。別說是匈奴、漢朝,便是烏恆也可能打不過!

鮮卑人男女老少,全部加起來,可能也就十萬上下的人口。

而漢朝僅僅在所謂的安東都護府境內,就有着數十萬的人口。

若加上濊人、真番、韓國的臣服部族。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動員起一支人數比鮮卑人口還多的軍隊來!

而且,漢朝的軍隊,在裝備和素質上,都遠遠強於鮮卑!

甚至,就是鮮卑人過去賴以爲驕傲的身高以及體格的健壯,也不如漢人!

“大人,漢朝安東都護府都督使者到了!”

丘可具正在思考的時候,有人走近石室,對他說道。

“快請,快請!”丘可具馬上就露出一副像見到親人一樣的笑容。熱情無比的大聲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漢使遠道而來,真是讓鮮卑上下,蓬蓽生輝!”

然後,張未央高大健壯的身子,就出現在了這個石室中。

丘可具在見到這個漢使的瞬間,也一下子呆住了。

張未央今年還不到二十歲。

但他卻已經長到了足足八尺之高!

在來到新化後,良好的營養和經常的鍛鍊,讓這個過去邯鄲城裡瘦弱的小子,已經發育成了一個魁梧大漢。

至少。對身高普遍不足七尺的鮮卑人來說,八尺高的張未央,已經是個巨人!

更可怕的是,最近半年的軍旅生涯和長期鍛鍊。讓張未央的四肢肌肉,變得異常發達起來。

他身上穿着的甲冑,更在某些程度上,凸顯了他的身高和強壯。

“漢朝好像隨便一個軍官,都是這樣的強壯高大!”丘可具看着張未央的體型在心中感慨。

此時的中國,最好的丈夫。最優秀的人才,最聰明的才子,他們的第一選擇,都是入伍。

上至列侯,下至豪強地主士大夫,他們的後代,若是有條件向武將發展,那麼,全家都會投入一切資源來幫助他學習武藝,鍛鍊武術。

尤其是劉徹將兵家的名著當成白菜一樣大量刊印,出售給那些貴族士大夫家族後。

這種情況,就更是愈演愈烈。

這就造成了,中國的軍人,尤其是軍官的素質,冠絕全球。

所謂一漢當五胡。

可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差距

在這個世界上,決定戰爭勝敗的最終因素,只能是人,也唯有人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吾乃大漢安東都護府都督麾下卑將張未央!”張未央一進石室,就挺着胸膛,從懷中取出那封薄世親筆寫的信,遞給丘可具,說道:“奉都督之命,前來與貴族協商一件事情……”

丘可具接過信件,現在,漢話已經成爲了包括烏恆和鮮卑在內的整個東北方向諸多民族的通用語。

漢朝文字,也因此在這片土地傳播開來。

可能下層的奴隸、牧民甚至某些貴族,都還不會。

但是作爲一族之主,丘可具這樣的人物,卻不得不馬上跟上形勢的需要,學習和掌握。

更別說,丘可具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漢文化底蘊在。

所以,閱讀信件什麼的,對他毫無難度。

將信件看完,丘可具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漢朝的那位安東都督在信上倒是說的客氣,說什麼‘今日鮮卑若能助吾一臂之力,翌日,必有厚報。’

但……

對方的要求,卻有些超出了丘可具的接受範圍。

烏孫人就在這鮮卑山附近幾百裡的某個地方。

丘可具當然知道。

他也一直在努力的尋找着這些烏孫人的下落。

但,他只是爲了自己的勢力發展考慮在這麼做。

烏孫人,丘可具知道,並且清楚,他們有着高超的養馬技術和騎術。

而這兩樣東西,是鮮卑所需要的。

現在,漢朝的那個都督跑過來,說兩句好話,就想將他看中的烏孫人搶走?

這可能嗎?

丘可具在心中搖搖頭!

但,卻也不好拒絕。

漢人現在在鮮卑人心裡的形象,就是一個護短而且脾氣暴躁的巨人。

他們能爲了給自己的小弟出頭,不惜對匈奴這樣的強者,發出威脅,強迫匈奴人,殺掉他的堂哥。

也能因爲朝鮮的衛滿不恭敬,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舉將朝鮮王國從地球上抹去。

這樣的人,對現在的鮮卑來說,只能巴結,決不能得罪!

“使者請放心,貴國都督的要求,我知道了,我馬上就派人去找,找到了,一定第一時間轉告都督!”丘可具笑着說道。

當然,他說的是假話。

“反正,我是夷狄,夷狄無信無義,這是夫子說的!”丘可具在心裡得意洋洋的想着。

“那就麻煩大王了!”張未央見丘可具答應的非常爽快,心裡面對其感觀,也稍微好了一些。

“末將還要去一趟烏恆,就不叨擾大王了!”張未央躬身行了個禮,就告辭而去。

等張未央走後,丘可具的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下來。

“漢朝人,還會去聯絡烏恆人?”這個消息,對丘可具來說,簡直是夢魘。

因爲,丘可具對烏恆人的想法和態度,一無所知。

若是烏恆人幫着漢朝,找到了烏孫人,再將烏孫人送去懷化的邊牆之內。

那他豈非就要雞飛蛋打了?

“我該怎麼辦呢?”丘可具在心中想着。

烏孫的殘部本身,對鮮卑的幫助,可能不是那麼大。

但他們攜帶的優良馬種,卻是鮮卑未來崛起的不可或缺的東西。

“不行!”

“不能讓烏孫人進入漢朝邊牆之內!”

烏孫人一旦進入漢朝境內,馬上就會被漢朝人保護起來,到時候別說是鮮卑了,就是匈奴人,恐怕也只能望塵莫及,追悔不已。

但丘可具知道,他沒有辦法說服死敵烏恆跟他一起聯手找到烏孫的殘部,然後將他們瓜分掉。

歷代以來,鮮卑人要做的事情,烏恆人肯定要搗亂、破壞。

反之亦然。

烏恆與鮮卑之間,充斥着‘只要對方過的不好,我就很開心’這樣的情緒。

“既然我得不到,我就將他們毀了!”丘可具在心中惡狠狠地想着。

然後,他就下令:“來人,給本大人送一封信去匈奴單于庭!”

漢朝想要烏孫人是吧?

好!

我給你們!

丘可具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

“嘿嘿……匈奴人跟漢朝人只要打起來了,那我鮮卑的天命就來了!”丘可具興奮的想道。

丘可具很清楚,一旦匈奴單于庭知道,烏孫人逃到了漢朝境內。

那麼,以匈奴的性格,肯定會跟漢朝要人。

而漢朝人花了這麼多心思,搞到烏孫人,也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這樣一來,兩個當世的最強者,就將直接碰撞,甚至爆發全面戰爭。

到那個時候,鮮卑就可以在他的領導下,藉着雙方大戰的機會,發展壯大起來。

當年匈奴的崛起,不就是因爲東胡與月氏大戰嗎?(。)

PS:

等下還有~

第432節 廟算(4)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648節 殺放囚(2)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802節 入關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802節 入關第127節 馬屁第215節 漢鼎!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881節 設計(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26節 安排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494節 油脂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402節 法統(2)第149節 廷議第1130節 刷新第1158節 合縱(4)第913節 不虧第925節 授田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561節 左勾拳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1186節 轉折點第607節 定策(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519節 盤算第561節 左勾拳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275節 新思維(4)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324節 抉擇(2)第568節 災難!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342節 背鍋俠(2)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426節 換皮第608節 定策(2)第1021節 諜影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006節 繳文第333節 滅亡(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644節 懸賞第1492節 深海(2)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82節 狗咬狗第410節 考舉(3)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6節 推恩(中)第564節 司馬季主出仕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589節 新世界(5)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582節 籌備(2)第302節 亂起!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445節 歸一(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824節 影響第1010節 內閣(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457節 契機
第432節 廟算(4)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648節 殺放囚(2)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802節 入關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802節 入關第127節 馬屁第215節 漢鼎!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881節 設計(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26節 安排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494節 油脂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402節 法統(2)第149節 廷議第1130節 刷新第1158節 合縱(4)第913節 不虧第925節 授田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561節 左勾拳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1186節 轉折點第607節 定策(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519節 盤算第561節 左勾拳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275節 新思維(4)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324節 抉擇(2)第568節 災難!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342節 背鍋俠(2)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426節 換皮第608節 定策(2)第1021節 諜影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006節 繳文第333節 滅亡(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644節 懸賞第1492節 深海(2)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82節 狗咬狗第410節 考舉(3)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6節 推恩(中)第564節 司馬季主出仕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589節 新世界(5)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582節 籌備(2)第302節 亂起!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445節 歸一(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824節 影響第1010節 內閣(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457節 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