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節 坑

一場大雨過後,長安的氣溫驟降了起碼十度。

梧桐樹的葉子也幾乎掉光了。

劉徹漫步走在未央宮的走廊中,天氣開始轉涼了,所以,劉徹的天子衣冠也相應的厚實了起來。

“廢太妃那邊,記得送些禦寒的衣物和使喚的下人過去伺候……”劉徹望着那滿地的落葉,對身邊的人吩咐了起來。畢竟,再怎麼說,王家姐妹還是先帝的女人,雖然已被先帝廢黷,但,因爲她們有着子嗣,所以,必要的待遇還是少不得的。

“諾!”身邊的王道連忙點頭答應。

劉徹伸手抓住一片掉在了走廊的欄杆上的樹葉,呵呵的笑了一聲。

他哪裡是什麼大度的人?

王娡前世給他的羞辱,又豈會輕易淡忘?

有句話說的好:看到仇人過的不好,我就很開心了。

劉徹現在就是這麼一個感覺。

他拿着那片樹葉,嘿笑了一聲問道:“阿彘最近功課做得怎樣?”

王道愣了一下,區區一個廢妃之子,在宮中幾乎就是被遺忘的。

倘若不是太皇太后隔三差五的會過問一下那位皇十弟和皇十一弟的近況,怕是那兩兄弟死了,都不會有人上報。

王道,自然也不會去關心這個事情。

但他身邊自有知道的人。

考舉後,王道的情報系統充實了上百人,這些才幹能力有高有低,參差不齊,但卻都有着文化,這些人一進入情報系統,立刻就給這個死水一般的封閉系統注入了不少活力,最起碼,王道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去事事關心,有的是過目不忘的能人幫他記下這些瑣事,方便他隨時詢問。

現在,在王道身邊就跟着一位通過考舉,進入情報系統,成爲漢室秘密設置的‘繡衣衛’一員的士子。

此人名叫白思文,名字倒是文縐縐的,可惜尊容令人難以直視。

而偏偏,在漢室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最基本的一條,長的不帥的沒人權!

譬如過去的察覺制度,除了考覈被舉薦人的德、孝、廉、才之外,還要看儀容,就是長相、禮儀、身高。

漢室官場上,有一條潛規則就是,身高不及七尺,五官不正者,除非你是蕭何曹參那樣的大能,名聲傳遍天下,否則,你到死都不會被舉薦。

所以,在過去,實際上平民的出頭機會是很少很少的。

寒門士子,不花個幾代人改良基因,培養出個帥哥來,很難在官場上有什麼作爲。

這次考舉也不例外,各衙門選人的時候,遇到長相實在對不起觀衆的,成績再好也是直接退貨。

於是,白思文這個通過了三輪考舉,名列所有參考士子前百的人才,才這樣輕易的落到了王道手中,成爲了天子鷹犬。

另外還有些長相對不起世界的士子,在無可奈何之下,進了軍隊。

往後,漢室的政治鬥爭,估計會在帥哥與挫男之間展開。

不過,這位白思文腦子、智商還有記憶力都與他的相貌成反比——不然也不會在短短的時間裡就迅速爬到了‘繡衣衛使者’的高度,還深的王道看重。

“都督!”王道現在身上有一個新差遣就是‘都督繡衣衛’,望文釋義,自然就是統領‘繡衣衛’的意思。

這是劉徹新開的一個衙門,負責整個情報系統。

在將來,或許會拆分成類似北鎮撫司與東廠西廠一類的機構。

但在現在,他們還是一體。

因此,此刻,白思文作爲繡衣衛這個新衙門的一員,自然要喊王道的職位。

白思文低頭微微沉思,就道:“根據下面的人報告,十殿下聰明乖巧,頗爲早熟……一應功課,都做的不錯,深的各位博士的喜愛!”

王道將這些話轉述給劉徹。

劉徹聽了,冷笑了兩聲:“頗爲早熟?嘿嘿!”

小豬當然早熟啦!

四歲不到,就敢當着大人的面,撒下‘金屋藏嬌’的謊言,誰敢說他不早熟?

他的母親王娡,那更是少數在漢室歷史上能留下自己大名的女性!

上一個如此如雷貫耳的人還是呂后呂雉!

劉徹可從來都不敢小瞧這一家子!

“等朝鮮全境拿下,朕或許可以效仿一下週成王一葉封桐……”劉徹在心中冷笑着。

王娡這一家子,就這麼放在長安,肯定不是個事情!

外面的人也會說閒話。

但真安置出去,在什麼地方給他分封一國,那也不妥。

索性乾脆丟去朝鮮跟樑王的兒子爲伴!

朝鮮半島地方那麼大,足夠割成好幾個諸侯國的領地了!

而且,有了小豬這個榜樣,以後再分封其他宗室,也就容易多了。

西南夷、三越還有未來的匈奴、西域等殖民地,都可以分封一些劉氏子孫。

朕連弟弟都封去了夷狄,你們還唧唧歪歪個什麼?

至於神州之類,以推恩令爲主,逐步消除分封諸侯國,將全境化爲郡縣。

正這樣盤算着,忽然,有宦官來稟報:“陛下,大喜啊!”

說着這宦官就跪下來,叩首道:“剛剛得到遼東郡八百里加急奏報:賴陛下洪恩,社稷之福,樓船將軍與護濊都尉已定朝鮮全境!”說着他就歡天喜地的捧着一個奏摺呈遞上來。

劉徹聞言也是一愣。

這也太快了吧?

衛氏朝鮮應該還沒有面到這樣的程度吧?

這樣快速的滅亡,全人類歷史上,大抵也就只有意呆利可以媲美了!

但周圍侍從和宦官卻不管這麼多,紛紛跪下來,恭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漢萬勝!”

劉徹卻狐疑着接過奏疏,拆開來一看之後,才笑了起來:“原來如此,居然是內訌了啊……”

奏疏是義縱送回來的,自然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寫在了上面。

只是……

劉徹看着奏摺上那位‘深明大義’‘大義滅親’率軍兵諫,終於勸服了已經‘久病失志’的衛準,使其‘幡然醒悟’面朝長安三叩九拜,口稱:如此臣準等死有餘罪。然後就伏劍自刎的朝鮮王子衛右渠的名字,嘴角呵呵的笑了起來。

“這衛右渠當朕是三歲小孩嗎?”劉徹冷笑着。

這樣的故事劇本,別說是劉徹了,三歲孩子都不信啊!

你以爲這是三國演義?隋唐英雄?

更何況,這位衛右渠,假如劉徹沒記錯的話,此君當是歷史上被小豬所滅的末代衛滿朝鮮君主。

這人在歷史上向來就是以反漢出名,以夷狄自居的作死小能手,不然小豬吃飽了撐着去打他?

但,這些話卻不能說出來,甚至,這位衛右渠還得好好安撫,給予厚待!

不然,以後誰還降漢?誰還肯當帶路黨?

正如後世米帝養的那幫二貨云云一樣,你當米帝不知道這幫貨就是在騙吃騙喝騙經費呀?

還不是爲了給天朝國內的帶路黨做榜樣立起來的牌坊?

只是……

劉徹也不想這麼便宜他。

“吃朕一擊‘山姆大叔之坑’”劉徹在心中冷笑一聲,然後就下令:“來人,制詔:朝鮮王子右渠,深明大義,朕心甚喜,其令其繼朝鮮王位,給賜王璽!”

朝鮮劉徹肯定是滅亡的。

末代的國王,那個有什麼好下場?

劉徹可不想學夫差,給毒蛇成長的空間。

當然,這詔令下去,天下人都會明白,劉徹的意思了。

所以,劉徹也不得不給自己洗白,他悠然道:“殺父之人,喪盡天良,幾與禽獸無誤,朕能赦其死罪,天不會赦!”

漢室以孝治天下!

孝悌就是政治正確!

別說殺父了,就是罵了老爹一句,一旦被捅到官府,罵人者肯定是一個死字!

第518節 昆明池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856節 撫卹(1)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569節 攪局者第401節 法統(1)第1027節 狂歡(1)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422節 狗腿子(2)第1533節 敲打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1590節 博弈(2)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56節 命名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632節 新學派?(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179節 直臣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852節 影響(2)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407節 裁決(1)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70節 早朝(3)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66節 決心第1585節 戰前(2)第1207節 撕逼!(3)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846節 善後(3)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166節 決心第1004節 漢三藏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757節 抵達(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104節 栽贓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章 復活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986節 動員(1)第865節 條件第837節 軍臣的條件(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1307節 嬰兒潮第31節 相信第1468節 在安東(1)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209節 新法家(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343節 屍山第354節 緣由第467節 家宴(1)第565節 風暴(1)第1533節 敲打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57節 抵達(1)第1203節 命運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01節 挑撥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131節 洗腦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916節 哭廟(2)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90節 新世界(6)
第518節 昆明池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856節 撫卹(1)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569節 攪局者第401節 法統(1)第1027節 狂歡(1)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422節 狗腿子(2)第1533節 敲打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1590節 博弈(2)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56節 命名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632節 新學派?(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179節 直臣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852節 影響(2)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407節 裁決(1)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70節 早朝(3)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66節 決心第1585節 戰前(2)第1207節 撕逼!(3)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846節 善後(3)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166節 決心第1004節 漢三藏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757節 抵達(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104節 栽贓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章 復活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986節 動員(1)第865節 條件第837節 軍臣的條件(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1307節 嬰兒潮第31節 相信第1468節 在安東(1)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209節 新法家(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343節 屍山第354節 緣由第467節 家宴(1)第565節 風暴(1)第1533節 敲打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57節 抵達(1)第1203節 命運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01節 挑撥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131節 洗腦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916節 哭廟(2)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90節 新世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