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節 自取滅亡

出了那家店鋪,劉徹帶着人,坐上馬車,離開直市。

“陛下,奴婢有罪!”一上車,王道就撲通一聲跪下來。

劉徹笑了笑,沒有接話。

只是對在外面駕車的劇孟說道:“奉車都尉,中車侍郎累了,你派人將他送回未央宮吧……”

王道聞言,立刻就不斷的磕頭。

他很清楚,這個決定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他,從此,一文不值!

宮廷裡曾經有過太多太多類似的先例了。

身爲宦官,失去皇帝的信任,幾乎就是等於自絕於天下。

但劉徹這次卻是鐵了心了。

“還不快回宮?”劉徹冷眼看着他:“非要在這丟人現眼嗎?”

於是,王道只好重重叩首,然後哭着走下馬車,然後在兩個侍中的押送下,踏上回宮之路。

這條路,對他而言,肯定不是那麼好走的。

“朕早就說過,不要貪,不要拿,更不要想揹着朕玩花樣!”王道走後,劉徹彷彿是對着天花板說道:“可總有些人聽不進去!”

“跟不上朕的,朕不會等他!”

這句話明顯是說給薄世和劇孟聽得。

兩人哪裡聽不明白?

“先帝衣冠哪裡不是還缺個侍奉的宦官嗎?”劉徹命令道:“告訴太常,讓王道去給先帝侍奉衣冠吧!”

“諾!”立刻有宦官興高采烈的領命。

王道的倒下,意味着一個新的巨頭將要崛起。

大家都有機會!

至於王道會不會起復?

這個可能性約等於零。

原因很簡單,有史以來,所有被天子懲罰去侍奉先帝衣冠的宦官,沒有一個能起復的。

他們永遠被束縛在先帝的陵寢和神廟之中,在孤寂和默默無聞中死亡。

“陛下,這是不是有些過了……”劇孟終究是個講義氣的人,他見到王道這個下場,莫名的也有些兔死狐悲。

在外界的眼裡,他和王道是一類人。

他是倖臣,王道是宦官。

都是爲士大夫所不容,被輿論所蔑視的羣體。

今天王道的下場如此悽慘,明天他也可能會落到這樣。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劉徹淡淡的打斷了劇孟的勸說:“朕不是唐明皇,他王道,也不是高力士!”

薄世和劇孟聞言紛紛低頭,不敢再多嘴了。

唐明皇和高力士是誰?

他們不清楚。

但他們知道,天子的意思和態度已經很明顯。

敢揹着他搞小動作的人,決不饒恕!

“看來,朕以後要隔三差五的出來看看了……”劉徹說道:“朕要不出來看看,不知道要多少事情,要被人瞞着!”

宦官和官僚們聯手,封鎖某些消息和刷掉一些情報,不讓皇帝知道。

有史以來,就屢見不鮮。

最典型的就是趙高哄騙秦二世,讓他以爲天下昇平,壓根就沒有什麼農民起義,不過是些盜匪。

等陳勝吳廣勢大難制時,秦二世才發現:我曹,什麼情況?

但農民起義軍那個時候已經逼近關中了……

所以,野史說,趙高是爲了復仇,這並非空穴來風。

而在漢室的歷史上,也發生過宦官聯手封鎖情報的事情。

那一次,造成了武帝培養了數十年的太子劉據自殺,巫蠱之禍牽連無數,大漢帝國差點因此滅亡。

有這兩個故事在,劉徹怎麼容得下,王道居然對他封鎖消息和情報?

“出城吧!”劉徹不想再提這個事情,他對着劇孟吩咐:“去城外的作坊看看……別告訴朕,你不知道這些商人的作坊所在地!”

“諾!”劇孟當然是清楚的。

劉徹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導致他的親信王道,居然敢瞞他,作爲他的耳目的繡衣衛也不報告——要知道,在繡衣衛的體制設計中,劉徹定下了一個名爲直奏的制度:假如某位繡衣衛的指揮使,覺得事關重大,但他的報告卻沒有批覆,那他就可以申請直奏君前,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有繡衣衛指揮使申請直奏,哪怕劉徹當時正在女人肚皮上,也會立刻接見。

但是,繡衣衛上下八位指揮使,包括專責監察長安的三人,沒有一個人申請直奏。

這意味着什麼?

劉徹再清楚不過了——有人不想他這個皇帝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而且,這個人手眼通天,居然能打通關係,真的埋下了這個事情!

這纔是最恐怖的!

作爲皇帝,最重要的事情有兩個。

第一:兩步之內,必須全是自己人,全是對自己忠心耿耿,沒有二心的人。

第二:耳聰目明,能掌握天下動態和情報,知道曾經發生過什麼,出現過什麼。

換句話說,是一切盡在掌握中。

但,現在有人破壞了劉徹的這兩個基本權利。

居然讓他如同瞎子聾子一般。

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

兩個時辰後,劉徹一行的馬車車隊,來到了長安城外,距離鴻固原約三十里左右的一處河流旁。

渭河滔滔奔流而下。

遠方的平原上,原本是阡陌連野的農田,已然消失。

這裡,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作坊運營中心。

劉徹僅僅舉目眺望,就發現了至少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作坊,林立於此。

無數的污水和廢棄物,被排入渭河中。

河裡面,一片渾濁。

許多的死魚,散發着腐臭味道,鬱積在一起。

遠方的山林中,甚至有濃煙升起,一個個聳立的煙囪,讓劉徹看了冷笑不已。

“這就是他們在瞞着朕的事情了……”劉徹只看一眼,就明白了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了。

講道理的話,現在的造紙和紡織,都是手工業。

手工業意味着污染小,可控制。

但是……

看着此地,劉徹覺得,這幫傢伙,肯定不止在玩手工業。

至少也是一個密集型的血汗工廠!

“朕能看到什麼?”劉徹問着身周的其他人:“包身工?奴工?童工?還是別的什麼?”

沒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

“九卿們知道嗎?”劉徹又問道。

“丞相和御史大夫知道嗎?”

依舊沒有人敢回答。

但沒有敢回答,正說明了問題。

“此地存在有多久了?”劉徹又問道。

“已經一年多了……”終於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了。

“一年多啊……”劉徹笑了起來。

莫名的,劉徹想起了他曾經看過的一部神劇《是,首相》。

他的心裡,冒出了一句名言:瞞上不瞞下。

現在,看來,這情況是包括他在內的高層(三公九卿)統統被瞞在鼓裡。

劉徹能理解,爲什麼要瞞着他了。

也能理解,爲什麼這些人要瞞着三公九卿了。

誰他媽敢把這個情報報告上來?

看看這一段的渭河吧!

這水裡的污染物和垃圾,多的能讓人作嘔。

這裡的水源,已經不再可以飲用了!

此事,要是被捅到朝堂上,要掉多少腦袋?

反正劉徹自己是數不清楚了。

但……

他們能瞞多久?

紙是包不住火的!

“這些傻瓜!”劉徹罵道:“這是自取滅亡啊!”

然而,這正是資本的本性。

爲了利益,他們能親自賣出絞死自己的繩索。

然而,這個爛攤子,劉徹卻不得不幫他們收拾了。

想要發展工業,尤其是大工業。

污染是必不可少的。

甚至可以說,污染就是工業化,工業化就是污染!

又想要發展,又想要環境。

那是做夢!

在沒有核聚變之前,人類想要純綠色無污染,這不是弱智就是腦殘。

但,眼前的這個情況,旁的不說,單單是這段河流中的情況,是不能被捅到朝堂上的。

一旦捅上去,不僅僅要掉一圈腦袋。

還會掀起一股反工業和反技術的潮流。

儒家和黃老派,肯定會扛起‘機變械飾’的旗號瘋狂攻擊墨家和少府引導出來的新技術和新器械。

更可怕的是,南陽的重工業基地,也要gg思密達。

中國的士大夫和傳統的思想輿論,必然不會接受,任何要破壞自己環境,還可能禍及子孫的工業化。(。)

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97節 太初曆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171節 投名狀第319節 投機第824節 影響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55節 糾纏(1)第1504節 接班(2)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85節 洗腦(1)第1349節 決戰(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78節 喜事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824節 影響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729節 圈錢第861節 杜仲膠第655節 無奈第651節 誘導(1)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021節 諜影第372節 警告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36節 張湯第458節 趙佗!第563節 貪婪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1432節 死間第325節 易手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792節 廟算(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943節 微行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774節 承諾(1)第355節 決定第977節 老朋友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576節 決定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432節 廟算(4)第632節 新學派?(1)第1187節 鼓舞第426節 換皮第543節 酷吏(3)第549節 比爛第43節 貓膩第327節 選秀(2)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310節 交易(2)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166節 決心第1197節 入場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754節 遠航(3)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728節 佈置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634節 新學派(3)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622節 恐嚇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505節 種子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425節 冬小麥(2)第548節 猶豫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326節 怎麼辦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796節 投軍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874節 未來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428節 戰爭!
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97節 太初曆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171節 投名狀第319節 投機第824節 影響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055節 糾纏(1)第1504節 接班(2)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85節 洗腦(1)第1349節 決戰(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78節 喜事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824節 影響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729節 圈錢第861節 杜仲膠第655節 無奈第651節 誘導(1)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021節 諜影第372節 警告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36節 張湯第458節 趙佗!第563節 貪婪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1432節 死間第325節 易手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792節 廟算(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943節 微行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774節 承諾(1)第355節 決定第977節 老朋友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576節 決定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432節 廟算(4)第632節 新學派?(1)第1187節 鼓舞第426節 換皮第543節 酷吏(3)第549節 比爛第43節 貓膩第327節 選秀(2)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310節 交易(2)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166節 決心第1197節 入場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754節 遠航(3)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728節 佈置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634節 新學派(3)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622節 恐嚇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505節 種子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425節 冬小麥(2)第548節 猶豫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326節 怎麼辦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796節 投軍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874節 未來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428節 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