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滅蝗策

劉德聽到蝗蟲兩個字,眼皮子一動,他知道,是他站出來爲君父排憂解難的時候了。

蝗蟲這玩意,可謂是中國曆代王朝的死敵,自夏商周以來,對於蝗蟲的恐懼深深的刻進了漢民族的記憶中。

實在是蝗蟲這東西破壞力太大了,一旦某地出現蝗蟲,須臾,就是鋪天蓋地,寸草不留,對於農耕文明來說,蝗災的破壞力超越一切災害。

後世直至唐玄宗之時,纔在姚崇的提倡下,破除了百姓和官員對於蝗蟲的恐懼。

在那之前,蝗蟲被視爲是上蒼的災厄使者,老百姓甚至只能眼睜睜看着蝗蟲吃光自己的莊稼,卻不敢對蝗蟲進行報復,甚至還要給蝗蟲們祭祀,希望這些傢伙今年吃飽了,明年就不用來了。

可惜,通常事與願違,來年只要光照合適,氣溫恰當,蝗蟲的幼蟲就會從土壤中鑽出來,繼續它們的父輩們的事業。

還好就是,今年的蝗災連續幾波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因爲爆發在六月到八月之間,這段時間是鳥類繁殖的季節,像燕子什麼的,所以,這幾波蝗災都被大自然自己控制住了,沒有擴散成全國性的災害。

但就算如此,這幾波蝗災也讓漢家元氣大傷,特別是河東郡的蝗災,直接導致了明年吳楚之亂爆發後,長安糧價高漲,竇嬰出征居然還要跟高利貸商人借錢。

而且,河東倘若跟前世一樣受災嚴重。導致不能輸糧入關,必然會產生連鎖反應,讓劉德今年的五銖錢計劃泡湯。

於是。劉德站起來道:“父皇請且稍等,兒臣以爲,蝗災並不可怕,只要措施得當,就能控制住!”

還好,這是在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之前,現在還沒有人推崇什麼天人感應。

所以。劉德這麼說,風險很小。

而且,最重要的是……

高皇帝的皇位和天下是馬上得來的!

所以至今爲止。漢家的天子跟朝臣們,相信拳頭和事實比相信不靠譜的老天爺更多一些。

只是話所如此,天子劉啓跟大臣們對劉德的這個說法還是有些不相信……

自戰國以來,諸子百家先賢。也沒那個拍着胸脯說過能對付得了蝗災啊!

劉德也知自己找不到先例。於是他低頭奏道:“父皇可令河東太守驅趕五千只家禽,至飛蝗之地,就可知兒臣所言非虛!”

他進一步跪下來道:“再令民衆夜間于田間聚篝火,也可滅蝗!”

見劉德說的這麼肯定,天子劉啓不由得好奇了起來,問道:“你怎麼知道?”

劉德擡頭衝着自己老爹咧嘴一笑,答道:“回稟父皇,無它。察之爾!”

“禮曰:格物致知,所以倉頡創字。燧人氏鑽木取火,文王演八卦,而周公作易,小子愚鈍,不及古聖人之萬一,卻也知道,蝗蟲蝗蟲不過是蟲子,既是蟲子,自有天敵相剋,家禽蛙鳥食蟲爲生,此乃天定,故兒臣以爲驅家禽可滅蝗,且蝗蟲天性想必與飛蛾一般,好光喜火,民衆夜間生火,想來也可滅蝗!”

聽劉德這麼一說,天子劉啓也覺得好像似乎是這麼回事。

想了想,反正就算用劉德之計就算沒有效果,估計也壞不到哪裡去,更何況,萬一倘若成功了,就能解脫他失德招致老天爺憤怒,降下蝗災懲罰的罪名了。

這麼一來,齋戒沐浴什麼的似乎可以往後推推,看看到底情況如何?

於是他道:“丞相,制詔河東太守,着其依劉德之議!”

劉德這纔在心中放下一塊大石,同時劉德也知道,估計以後,董仲舒要跟他沒完沒了,因爲他這兩個滅蝗計一出,就要動搖目前董仲舒宅在家裡自己腦補出來的天人感應理論了。

蝗蟲若能靠人力制服,那豈非是說明很多災害都可以靠人力來扭轉了?

劉德搖了搖頭,董仲舒怎麼想,他可管不着!

劉德當然很清楚,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與其說是一種迷信思想,倒不如說是儒家實在沒辦法了,纔想出的這麼一個把皇帝的權力關進籠子裡的不是辦法的辦法。

只不過這個籠子是紙做的,最後皇帝沒關起來,反倒把整個中國的思想界給關了進去。

天子劉啓又道:“劉德你跟朕來一下!”

說完就離開御座,羣臣連忙跪下來道:“恭送吾皇!”

劉德一聳肩膀,乖乖的跟上老爹的腳步,他知道,這是要算賬了!

果然,跟着便宜老爹走進後殿之後,便宜老爹就揮手揮退了左右侍從宦官,對劉德道:“你給朕過來!”語氣之中已是很不耐煩的樣子。

劉德馬上就乖乖的過去,跪下來道:“父皇可是有教誨?”

“劉德你膽子越來越大了啊!”天子劉啓氣呼呼的坐到榻上問道:“都敢瞞着朕跟皇后私相授受,以爲朕就沒辦法了是嗎?”

劉德趕緊道:“回父皇,兒臣豈敢如此?”

劉德當然知道,便宜老爹能對他發火,說明,便宜老爹還是很看重的他,最怕就是那種一聲不吭,什麼表態都沒有,但轉頭就將劉德踢出長安。

而且發火好,發火了,就能熄火。

“你跟皇后是怎麼回事?”天子劉啓看着自己的這個兒子,真想一巴掌打死他!

私相授受其他事情也就罷了!

反正是宮廷內部的事情誰敢多嘴?

關鍵是過繼這個事情實在是犯忌諱啊!

當年呂后那麼強勢,強行殺了惠帝的寵妃,將其子過繼給宣平皇后,結果那位太子登基之後就對左右道:我未壯,壯必有變!

於是立刻釀成一場大禍,那位天子直接被呂后以‘不能奉宗廟’的名義廢除、幽殺,自此惠帝絕嗣。

因而,長久以來,歷代天子對宮廷內部的過繼都是敏感萬分,先帝之時,慎夫人那麼受寵,可因爲沒有子嗣,於是一直央求先帝過繼代王給其爲子,也好安養晚年,但先帝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殘酷的拒絕了。

難道是先帝不寵愛慎夫人嗎?

真正的原因,還不就是怕給人藉口,留人話柄嗎?

一般來說,就算過繼,也是隻能過繼未成年的皇子。像劉德這麼搞,將來天下人還不說閒話?劉德將來就算坐了天子,何以服衆?

劉啓心裡越想越憤怒,他道:“太后也是,跟着你們瞎胡鬧!”

事已至此,劉德也就由着他說了,只是非常聽話乖巧的道:“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只是看到母后孤苦無依,心中頓覺憐憫、親近,加之兒臣母妃膝下有三子,兒臣覺得,就算過繼給母后,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天子劉啓嘆了一聲,劉德所說,倒也符合情理,他自己都覺得皇后很可憐,那麼劉德覺得皇后可憐也就正常了。

木已成舟,他還能怎樣,只能捏着鼻子認下這事情,還要幫劉德跟皇后擦屁股。

他看着劉德,這個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心中思緒百般迴轉。

這個月的這場病讓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

作爲君王,當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很可能隨時出問題之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身後之事,諸子之中,現在看來,也就只有劉德能堪大任。

但這個繼任者,必須是完美的讓人沒有挑剔的登上皇位。

像劉德跟皇后搞的私相授受的過繼,肯定會給諸侯藉口,更會讓天下人說閒話。

“罷了,罷了,罪過讓朕一人承擔吧!”天子眼中閃爍着不明的神色,他站起來看着劉德道:“只此一次,下不爲例,再有下次,朕就對你失望了,你明白?”

“諾!”劉德連忙跪下來叩首道。

“好了,你先下去,皇后那邊,過繼的事情,你不要再提,朕自有打算!”天子劉啓淡淡的道,他的心中,決心已下。

ps:嗯,在天人感應理論出現前,漢代的皇帝對於老天爺基本是個有用就拿來用,沒用丟一邊的態度~

今天就這一章了,感覺頭又有點暈,我可不能再搞壞了身體,先好好調理身體吧~

咳咳~

現在票票比較少~我是個要面子的傢伙~咳咳~

第28節 竇嬰第1429節 在大夏(3)第463節 大朝儀(3)第498節 閱兵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856節 撫卹(1)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351節 決戰(3)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94節 制度(3)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1208節 諷刺第1596節 戰起(3)第1263節 上谷第272節 新思維(1)第828節 十面埋伏(2)第959節 猛將第1419節 鹿鳴宴(2)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411節 考舉(4)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674節 暖冬第461節 大朝儀(1)第682節 籠子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21節 諜影第1388節 聯盟(2)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293節 挖坑(2)第215節 漢鼎!第1227節 明道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281節 戰上谷(2)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191節 造假第419 長安諜影第1529節 刷經驗(1)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59節 猛將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474節 衆智(2)第509節 禍事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020節 秦直道!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381節 殖民(1)第1307節 嬰兒潮第880節 設計(1)第1129節 撫慰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648節 殺放囚(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419 長安諜影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464節 大朝儀(4)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022節 替死鬼(1)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59節 動員(1)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413節 相親(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463節 大朝儀(3)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445節 歸一(2)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462節 大朝儀(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
第28節 竇嬰第1429節 在大夏(3)第463節 大朝儀(3)第498節 閱兵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856節 撫卹(1)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351節 決戰(3)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94節 制度(3)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1208節 諷刺第1596節 戰起(3)第1263節 上谷第272節 新思維(1)第828節 十面埋伏(2)第959節 猛將第1419節 鹿鳴宴(2)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411節 考舉(4)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674節 暖冬第461節 大朝儀(1)第682節 籠子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21節 諜影第1388節 聯盟(2)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293節 挖坑(2)第215節 漢鼎!第1227節 明道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281節 戰上谷(2)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191節 造假第419 長安諜影第1529節 刷經驗(1)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59節 猛將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474節 衆智(2)第509節 禍事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020節 秦直道!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381節 殖民(1)第1307節 嬰兒潮第880節 設計(1)第1129節 撫慰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648節 殺放囚(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419 長安諜影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464節 大朝儀(4)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022節 替死鬼(1)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59節 動員(1)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413節 相親(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463節 大朝儀(3)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445節 歸一(2)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462節 大朝儀(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