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

仁川港,當今遠東地區第一大港。

整個港口,氣勢恢宏,規模龐大,僅僅是港口城市之中,常住人口就已經超過五萬。

至於港口本身,更是常年停泊了數百艘各色船舶。

有時候,巡弋於外海的樓船艦隊,也會入港修整,遮天蔽日的風帆,吸引了所有好奇的目光。

站在一艘怪物一般的鉅艦艦首,陳嬌撫摸着這艘鉅艦的舷木,內心之中充滿了激動。

腳下這艘鉅艦,是仁川船廠,在福船和樓船的基礎,根據海洋遠航需求,重新改進和設計的超級艦船。

全艦身長超過三十丈,寬達六丈,用最好的深山巨木爲龍骨。

主要動力,就是三面巨大的硬布風帆,在順風時,速度極快。

而艦體本身也運用了多種抗風浪以及平衡設計,更增加了水密艙,以穩定艦身,是目前大漢帝國最適合在海洋航行的艦船!

除此之外,此艦還是第一艘,完全爲了捕鯨而設計的艦船。

船上,甚至配備了提煉鯨魚油脂的坩爐,寬達的甲板,更是足以肢解大部分的鯨魚。

最重要的是,強大的絞盤,可以讓水手,能夠將捕殺的鯨魚拖到甲板上。

這艘鉅艦的出現,意味着,捕鯨艦隊,可以遠離母港,深入大洋,尋獵鯨羣。

這很重要!

比較,元海的鯨羣,總會被捕殺乾淨的一天。

哪怕是現在,其實很多時候,陳嬌的捕鯨船隊,也不是每次出海,也都能有所收穫。

這倒不是,元海鯨魚資源開始枯竭。

而是,懷孕的母鯨和哺乳期的幼鯨以及帶幼鯨的母鯨,全部都是禁止捕殺的。

這不僅僅是法律的規定,也是漁民們自發的行動。

上天有好生之德。

湯武網開三面,澤及鳥獸。

當今天下,一個人可以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但沒有人敢踐踏先王的教誨。

所以,陳嬌迫切的需要找到一個新的豐富的鯨羣資源。

而這艘名爲夸父的捕鯨船,則完全能夠滿足他的希冀。

此船的續航能力,極爲驚人,下水試航後,足足跑了上千裡,甚至去了倭奴列島南方的一個小島,給流放在那裡的廢王劉榮送了點補給品。

期間,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巨浪,都無法讓這艘鉅艦受傷。

“有此鉅艦,足可遠赴數千裡之外!”陳嬌得意洋洋的想着。

然後,他就看向了港口岸邊,前來觀禮的貴族官僚和藩國使者。

今天是夸父艦的入役儀式,陳嬌特意邀請了整個安東地區的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

很多人都很給面子,親自前來觀禮。

即使是朝鮮君和安東都護府都督,也都派來了代表。

這讓陳嬌特別有面子!

“哼,陳須不就打了個勝仗嗎?左右不過是欺負夷狄罷了……”陳嬌低聲冷哼着,內心有些不是滋味。

陳須的風光和豪氣,讓他羨慕嫉妒恨。

但偏偏又發作不得。

沒辦法,陳須的戰功,再怎麼貶低和無視,也是實實在在的。

坊間如今已經有傳聞了,大家都在說:當今聖王在位,故深澤左右,使頑石成寶。故有東成威,故有新化興,故有堂邑奮。

意思就是啊,如今聖天子在位,在其聖德感召之下,連頑石也能變成寶石。不信的話,你看東成候啊新化候啊堂邑候啊。

這些人,就是天子聖德感召之下從頑石變成寶玉的例子啊!

這讓陳嬌聽着,哪能舒服?

感情,勞資連頑石都不是了!

我去年買了個表!

www⊙ тt kān⊙ C ○

所以,他處心積慮的將這夸父艦入役搞得如此隆重,甚至,不惜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予以宣揚。

就是要告訴天下人——臣隆慮候嬌,比之仲兄,更爲優秀!

更是要明確將此事,告知天子:臣比臣兄,更加忠心王事!陛下看到了沒?臣連軍功也不要了,專心致志爲了您的扶桑夢而努力呢!

“司馬先生來了沒有?”陳嬌扭頭對着身側一人問道。

“回稟君候,按您的吩咐,犬子已經知會了司馬先生……”這人面帶微笑,低聲答道:“司馬先生應該已經到了……”

“等先生來了,立刻請到艦上,與我一敘……”陳嬌吩咐着。

“諾!”那人立刻拜道,但心裡面卻有些奇怪。

長安城每年來安東的遊學之士,以百計,其中兩千石子弟、列侯子侄甚至外戚數不勝數。也沒見有人能讓隆慮候如此慎重和忌憚。

這司馬遷,不過是一太史令之子,何德何能?

但他哪裡知道,司馬遷不僅僅是太史令之子。

在陳嬌眼裡,這司馬遷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司馬季主的關門弟子。

這層身份太了不得了!

作爲當世日者,司馬季主名滿天下之時,陳嬌連受精卵都不是。

甚至陳嬌的父母,也不是!

這個大學者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在學術界,更深入鄉間閭里,是天下人心目中的神算子。

哪怕當今天子,對於這位日者,也是敬而重之,命爲兩千石易經博士,託以天官書編纂之責。

一旦書成,則司馬季主立刻可以榮升爲先秦諸子一樣的大能,影響萬古。

更何況……

司馬遷本身就很特殊……

陳嬌可不會忘記,當年他在長安時,某次入宮,在石渠閣附近見到了正在天子身邊讀書的司馬遷。

當時的司馬遷,還是一個扎着總角辮的幼童。

陳嬌很奇怪,就問了一句。

結果天子告訴他:此朕將來的太史公,吾漢家之董狐也。

評價之高,讓陳嬌立刻就記住了那個幼童的名字。

試問,這樣一個背景深厚,家聲強大,而且被天子所關注和垂青的年輕人,來到安東,他陳嬌能不關心嗎?

………

半個時辰後,司馬遷與小夥伴們,在陳嬌的門客的盛情邀請下,登上了這艘鉅艦。

雖然,此艦沒有文賀說的那麼誇張。

但卻也是司馬遷和其他多數人,這輩子所見過的最大的艦船了。

巨大的桅杆,龐大的艦身以及那讓人望而生畏的風帆,讓衆人好奇不已,在甲板上走來走去,四處撫摸。

“此船恐怕光是造價,就是千萬了……”司馬遷看着腳下的甲板,感慨着。

這艦船,連甲板都是用的厚重而結實的榆木製成,足足可以並行四輛馬車!

這讓司馬遷想起了,他曾經在石渠閣的檔案讀到過,當初,南越王趙佗與吳王劉濞進行鉅艦競賽。

爲了擊敗吳王劉濞建造的樓船,趙佗讓人建造了一艘史無前例的鉅艦。

據說那艘鉅艦的甲板足可並行六輛馬車,可以讓騎手在甲板上奔馳!

不過……

那艘鉅艦的下場很悲慘……

因爲太大了,所以,它在試航時,直接傾覆在長江裡……

但眼前這艘鉅艦,看上去卻非常適合航行。

這讓司馬遷嘖嘖稱奇,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此艦造價沒有一千萬……”一個聲音在司馬遷耳邊響起:“總造價是八百二十五萬錢……”

司馬遷擡頭,就見到了那張熟悉的臉龐——正是陳嬌。

想不認識他都難!

這位大漢帝國的隆慮候,西北都尉,天子的小舅子,是一個特別騷包之人。

他爲了讓人們記住他的模樣,免得衝撞到他身上,所以,他在仁川港的碼頭一側,那紀念樓船艦隊抵達朝鮮的雕塑羣的另一面,給自己建造了一個巨大的雕像。

雕像上,陳嬌站立在樓船之上,遠眺扶桑之土。

只能說,帝國的隆慮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司馬遷見過君候……”司馬遷連忙拜道。

其他小夥伴,看到一身樓船艦隊的藍色戰袍的陳嬌,也連忙拜道:“末學後進,拜見君候……”

對於安東人來說,陳家兄弟的故事,就是一個傳奇。

這兩位在長安城被視爲洪水猛獸以及紈絝子二世祖代表的外戚,在安東完成了他們的華麗變身。

一者成爲了安東地區最大的種植園主和最大的派遣工僱傭者。

而另外一個則成爲了捕鯨業的標杆和代表,更是安東夢的最直接例證。

他是倭奴的救世主,他將生活在倭奴列島,赤身斷髮,飲毛茹血的倭人,帶到文明社會,徹底改變了這些可憐人的命運。

使他們也能享受到中國天子的雨露恩澤。

無數歸化倭人,更是直接以陳爲姓,以此表達他們對自己的救主的感恩。

他還是元海征服者,承恩島和順德島的主人,平壤學苑的最大單一金主,安東造船產業的支持者以及代言人。

更是安東賈人最可靠的靠山!

在安東,幾乎沒有人不崇拜陳嬌主要是他的財富。

對於多數人而言,倘若能搭上陳嬌,那麼,未來飛黃騰達可期,富貴可享。

但司馬遷卻對陳嬌毫無崇拜可言,在事實上來說,司馬遷甚至不覺得,陳嬌身上有什麼閃光點。

甚至,司馬遷感覺,陳嬌在長安做一個紈絝子二世祖,可能都比在安東當英雄強。

因爲,在安東的這些日子裡,司馬遷已經感覺到了,安東的今日,就是陳嬌、陳須以及都護府和商賈們的共同作用而變化的。

陳嬌倡導和發展的造船業以及捕鯨業,更是一個充滿骯髒與黑暗的產業。

這些年來,死於伐木、造船以及捕鯨的人,已經不比淘金的人少了。

更可怕的是:爲了滿足造船業和捕鯨業以及種植園、工坊業對於勞動力的需求。

整個安東,都被這些人綁架了。

整個社會的三觀,都扭曲了。

曾經一切美好的品德與公序良俗,現在都已經被金錢和財富,破壞的乾乾淨淨。

什麼兄友弟恭,什麼長幼有序,在五銖錢面前,統統崩壞了。

爲了家產,兄弟相殘,爲了賺錢,父子反目。

各種非公室告四起,安東官府爲之焦頭爛額。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眼前的這個男人——以司馬遷所知,陳嬌甚至還暗地裡用錢影響和改變了雜家的某些論述,使之更有利於他。

這個可怕的男人,已經不能用舊有的善惡標準來評判他了。

他就是一個看上去冠冕堂皇,實則殘忍至極,充滿了一切人間惡毒色彩的人。

但,司馬遷偏偏對他恨不起來。

因爲,他雖然手段殘忍,他雖然無惡不作,他雖然敲骨吸髓。

但是……

最終的結果,卻是,他造福了天下。

他捕鯨,鯨魚肉,成爲了安東百姓最廉價的肉食來源。

沒有他的捕鯨業,安東百姓,尤其是孩童們就不可能如此健康、強壯!

他引進的倭奴,在安東修建了數百里的渠道和數百里的道路,建設了無數橋樑。

他倡導的造船業,爲數萬移民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數萬家庭因此得以獲得小康生活。

而他每年捐獻給平壤學苑的錢款,更是使得平壤學苑可以接納大批寒門士子,給他們免除學費,甚至提供一定額度的獎學金。

讓這些本不可能接受教育的人,得到了學習的機會。

所以,司馬遷很糾結。

因爲,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陳嬌。

這個人的所作所爲,是惡魔,他讓無數人深陷不幸和厄運,他壓榨和剝削着數十萬人。

但是……

他又保護和庇護着這些人,還將他的財富和影響力,用在正確的地方。

因他之故,在安東,連夷狄奴工,甚至是倭奴,也能比較有尊嚴的活着。

至少,這些人比臨邛和南陽的奴工的命運要好太多太多。

然而,偏偏,陳嬌和安東的貴族商賈們,之所以這麼做。

不是因爲良心發現,而是因爲,他們發現了,假如這麼做,他們能夠賺到更多,擁有更多,而且更有效率的剝削他人。

想到這裡,司馬遷就在心裡嘆了口氣,然後對陳嬌拱手道:“君候造此鉅艦,可是果要至於扶桑?”

一艘這樣的鉅艦,造價八百餘萬,這恐怕只是造艦的人工,還不包括原材料。

若是外人要買,價格恐怕千萬之多。

這幾乎比的上一大縣歲入了。

這讓司馬遷有些懷疑,陳嬌的目的。

陳嬌聽了卻是呵呵一笑,反問道:“先生以爲呢?”

他笑眯眯的對司馬遷道:“此艦,現在還不足以跨越萬里之遠……但是,吾相信,只要吾輩努力,總有一天,能夠造出足以遠渡萬里重洋,致於扶桑之鉅艦!且此艦雖不能致扶桑,甚至不足以致身毒,然其艦大而堅,足可載萬石而遠航千里,爲中國輸送糧草,轉輸財帛,僅此一點,本君候便相信,此艦利天下!”

第548節 猶豫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518節 昆明池第409節 考舉(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070節 血戰(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214節 拍馬屁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913節 不虧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76節 黑心第325節 易手第1583節 敲竹槓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77節 上林苑第1334節 戰場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28節 狂歡(2)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68節 早朝(1)第906節 洗牌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641節 廟算(3)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063節 屠殺(1)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請假條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573節 戰和(2)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596節 戰起(3)第1414節 相親(2)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2節 忽悠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851節 影響(1)第774節 承諾(1)第1070節 反撲(2)第987節 動員(2)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548節 猶豫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489節 移民(2)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464節 甜棗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322節 研究第675節 神蹟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597節 太初曆第1083節 撤退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1175節 羞恥第1315節 透露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401節 法統(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395節 談判(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647節 殺放囚(1)第189節 佈置第427節 看望第293節 挖坑(2)第426節 換皮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3節 橄欖枝第1347節 毀滅第802節 入關第1597節 太初曆
第548節 猶豫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518節 昆明池第409節 考舉(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070節 血戰(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214節 拍馬屁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913節 不虧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76節 黑心第325節 易手第1583節 敲竹槓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77節 上林苑第1334節 戰場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28節 狂歡(2)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68節 早朝(1)第906節 洗牌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641節 廟算(3)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063節 屠殺(1)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請假條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573節 戰和(2)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596節 戰起(3)第1414節 相親(2)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2節 忽悠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851節 影響(1)第774節 承諾(1)第1070節 反撲(2)第987節 動員(2)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548節 猶豫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489節 移民(2)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464節 甜棗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322節 研究第675節 神蹟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597節 太初曆第1083節 撤退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1175節 羞恥第1315節 透露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401節 法統(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395節 談判(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647節 殺放囚(1)第189節 佈置第427節 看望第293節 挖坑(2)第426節 換皮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3節 橄欖枝第1347節 毀滅第802節 入關第1597節 太初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