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

劉德過介山時,就收到了幾條消息。

首先,他的老爹,當今天子已經自長安啓程,帶着樑王劉武、皇后薄氏以及內史晁錯、中尉周亞夫、將軍欒布、陳武等大臣,向河東而來,以天子御駕的速度來看,最多三四天就能渡過大河,來到河東,也就是說,劉德必須在這段時間裡,把所有手尾都掃乾淨,天子老爹看到的河東必須是團結的河東,河蟹的河東,平安的河東,繁榮的河東。

其次,他放在曹陽亭渡口的宦官回報,確認了司馬季主已過曹陽亭。

然後就是當今天下已經確認要來河東一睹寶鼎的名家。

包括申公、歐陽和伯、張恢、胡毋生、董仲舒等數十位天下聞名的百家巨頭,名頭一個比一個大。

在這麼多要來的人中,後世鼎鼎大名的董仲舒竟然只能算一個小字輩。

申公就不必說了,歐陽和伯,那是濟南伏生的親傳弟子,先帝時爲尚書博士,他的名字在後世沒幾個人知道,但他的弟子,知道的人肯定很多,武帝朝的文學名士,兒寬與千乘是也,特別是兒寬與張湯曾是好基友……後來官至御史大夫!

當此之時,歐陽和伯的名聲是遠超董仲舒這個晚輩的!

至於張恢,當世法家的巨頭,他有一個弟子叫晁錯……

“真是八方英才匯河東啊……”劉德放下手裡的名單,掀開車簾,下令道:“加速前進,日落之前,我要過涑水!”

“諾!”左右侍從點頭稱是,將命令傳遞給了郅都,郅都隨即加快了前進的速度,馬車開始陡然出現了顛簸。

劉德連忙抱着陳阿嬌,他知道,陳阿嬌的身體,可能會承受不了這種程度的顛簸。

好在,出了介山山道之後,就是馳道,道路寬敞,路面平整,因此顛簸感大減,即使如此,陳阿嬌也是被顛的小臉蒼白,幾欲吐瀉,劉德不得不下令減慢速度。

卻也因此沒能在日落之前渡過涑水,只能露宿於涑水河邊。

第二天一早,劉德一行人剛渡過涑水,前方的河岸上就已經擠滿了前來迎接他和寶鼎的河東貴族勳臣以及大小官僚。

一面面旗幟在河岸邊迎風招展。

劉德站在船頭,看着河岸上站在河東郡守旗幟下的一個官員,他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中郎將……”劉德低聲叫來郅都命令道:“等會下岸之後,立即拘捕周陽由!”

還有什麼場面比現在更合適拿下週陽由的?

當着河東郡大小官僚與貴族勳臣的面,拿下週陽由,對劉德來說,效果最佳,更能彰顯出他的雷厲風行和敢爲的性格。

不要小看敢爲這兩個字對漢室皇子的作用。

劉榮、劉據都是因爲不‘敢爲’所以最後都悲劇了。

………

河岸邊的周陽由,這個時候卻還沒有預料到危機已經到來。

不是他警惕性不高,更不是他蠢。

實在是他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住了。

誠然,他確實做了要挾天使的事情……

但是,寶鼎出汾脽,這是潑天的大功!

即使大頭要被劉德拿走,只能剩下些殘羹剩湯,但是,就是這點殘羹剩湯,也足以保證他至少能將功贖罪!

若是天子不計較他的一時魯莽和衝動的話,位列九卿,也不是不可能。

加上袁盎向他許諾,只要他願意出頭去跟晁錯作對,就保舉他爲大行!

袁盎的承諾還是含金量十足的!

更何況,他朝中也不是沒人!

太中大夫直不疑,就可以爲他在朝廷說些好話的嘛!

這麼一想,他的心中的不安就蕩然無存了。

只是,當劉德一行的船隊靠岸後,首先下船的不是女眷,也不是宦官,而是全副武裝,披甲執銳的武士。

一隊又一隊,整齊劃一的列隊下船。

周陽由不是什麼白癡,在此時漢室郡守的選擇標準就是,上馬能治軍,下馬能牧民,必須文武雙全。

不懂帶兵就想當郡守,門都沒有!

一看這些衛兵的裝束和模樣,周陽由心裡就警笛大作。

假如不是要抓人甚至動武,這些衛兵何須披甲?

“絲公,這是怎麼回事?”周陽由慌忙的去找身邊的袁盎求助。

袁盎嘴角露出一個莫名的笑容,拱手道:“明府何必慌張呢?寶鼎下船,自然要加強戒備,以防不測了!”

周陽由聽了這個解釋,想了想,似乎也是這麼一回事?

………

郅都爲自己繫上頭盔上的纓帶,扣好鎖甲的扣子,然後,配上長劍,跪倒劉德面前,請示道:“請殿下出示陛下所賜虎符,以備臣下令!”

漢制,凡調兵五十人以上,需要天子詔書或者虎符爲憑。

否則就是非法,一旦發現,馬上就可以定位圖謀不軌。

這個規矩,就是吳楚兩番也要在表面上遵守,吳王劉濞每次調兵,都還是要裝模作樣的拿出高皇帝和先帝所賜的虎符與幾仗作爲憑據。

郅都當然必須遵從。

劉德聞言,神情肅穆的從懷中取出那個老爹賜下的玉質虎符,亦跪下來,與郅都對拜,道:“天子所賜虎符在此,小子劉德謹以此符,授予卿家,以皇父之名,以命卿家,捕拿逆賊周陽由,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諾!”郅都重重叩首,然後才鄭重的接過虎符,拜道:“臣都謹奉命!”

然後,他站起來,抽出腰間的佩劍,對着他的親衛,下令道:“我已受虎符,得殿下之命,緝拿逆賊,若有反抗,格殺之!諸將可願隨我?”

“諾!”數十名全身重甲的衛士重重的拍擊自己胸前的甲冑,以軍禮答道:“願從中郎將!”

然後,數十柄巨型武器被幾十名無甲的侍從擡着到了船頭,衛兵們肅穆着接過擡來的武器,雙手用力的將之舉了起來。

頓時寒光四射,劍氣逼人,整個船頭立刻就被殺戮的氣氛所瀰漫了起來。

劉德認得這些武器。

鼎鼎大名的漢斬馬劍,唐代陌刀的老祖宗,兇殘至極,殘暴無比,號稱一劍能連人帶馬一起斬碎的殺戮利器。

不過,限於軍事技術和作戰方式的陳舊,這時候,這些斬馬劍,其實在戰爭中出場率並不高,大多數時候,它們是作爲禮器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rs

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608節 定策(2)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743節 忽悠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259節 動員(1)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538節 無題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01節 挑撥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272節 新思維(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392節 忐忑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424節 冬小麥(1)第92節 密謀第995節 廟算(1)第421節 狗腿子(1)第14節 表演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572節 戰和(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1144節 經濟(1)第1116節 培育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1530節 刷經驗(2)第624節 隔閡第879節 構想第494節 油脂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392節 忐忑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188節 明主(1)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1343節 屍山第1070節 反撲(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275節 新思維(4)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383節 詔諭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857節 撫卹(2)第946節 整頓(1)第355節 決定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580節 情報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326節 怎麼辦第661節 背景第1063節 屠殺(1)第3節 薄皇后第729節 圈錢第797節 戰前(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7節 馬屁第1127節 波瀾(1)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595節 抉擇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318節 吩咐第486節 政體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1158節 合縱(4)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
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608節 定策(2)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743節 忽悠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259節 動員(1)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538節 無題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01節 挑撥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272節 新思維(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392節 忐忑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424節 冬小麥(1)第92節 密謀第995節 廟算(1)第421節 狗腿子(1)第14節 表演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572節 戰和(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1144節 經濟(1)第1116節 培育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1530節 刷經驗(2)第624節 隔閡第879節 構想第494節 油脂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392節 忐忑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188節 明主(1)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1343節 屍山第1070節 反撲(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275節 新思維(4)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383節 詔諭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857節 撫卹(2)第946節 整頓(1)第355節 決定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580節 情報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326節 怎麼辦第661節 背景第1063節 屠殺(1)第3節 薄皇后第729節 圈錢第797節 戰前(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7節 馬屁第1127節 波瀾(1)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595節 抉擇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318節 吩咐第486節 政體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1158節 合縱(4)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