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如此巨大,這將養部族勇士,可是很耗費時間的,至少三年的時間算是被耗費了。
莫護跋喘着氣,問着:“其它幾部呢?”
“他們退的慢些,死了不少人,河西部和我們一起衝出去的,我看起碼死掉一半。”
“還好,還好!”莫護跋喃喃的說着,這是好事,如果自己折了這樣多勇士,羌人、鮮卑河西部、烏桓人卻損失不大的話,自己部落就危險了。
這時,赤紅的篝火光下,慕容涉歸猶豫了一下,手中多出一物來,來至莫護跋身前。
“大長老,這是那個重玄道士臨行時吩咐我交給你,本來我不想交,現在……”慕容涉歸上前,說着。
“信?”莫護跋看着慕容涉歸手中物件,心下一顫,接了過來。
隨後被拆開,其中的內容,讓瀏覽一遍的老者臉色頓時變幻不定。
“大長老,這漢人留給您的信上說了什麼?”見大長老臉色很是難看,又看着這書信,慕容涉歸被氣氛感染,問着。
“無事。”將信快速收起,莫護跋望向遠處,眼神複雜起來。
幾乎同時,一支兵馬在雨中繼續跋涉着,雨水啪啦着打下去,四月的天氣還涼,各人被淋着雨,被夜風一吹,渾身發抖。
幸虧這個世界的人體質還算是不錯,不然,這一場雨淋下,說不定就是生死之難。
一道閃電落下,劉豹上得一個丘陵,回首看去,只見本來上關口的數萬大軍,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半,後面稀落的,更是隻跟着幾千人,個個此時將士疲敝。
看着閃電落下,轟然一聲,劉豹突然之間捶胸頓足:“上天……你就是這樣對待我們匈奴人的?一代代匈奴人,被漢人所殺,只剩下這些了,現在你又要收取我們的命了嗎?”
匈奴人也是有着天命的,在匈奴建國以前,華夏北部的草原上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着。
那時的部落和部族聯盟的情況是“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
當時分佈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分佈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分佈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一帶的,就是匈奴部落聯盟。
此外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後來的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爲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
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
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華夏王朝和匈奴王朝,基本都是在同一時期開始統一的進程。
匈奴統治結構分爲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着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
後到了戰國末年,趙國名將李牧出動戰車1300乘、騎兵13000人、步兵5萬、弓箭手10萬,與匈奴會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從此匈奴十餘年不敢南犯。
秦始皇統一華夏後,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蒙恬從榆中沿黃河至陰山構築城塞,連接秦、趙、燕5000餘里舊長城,據陽山逶迤而北,並修築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蒙恬守北防十餘年,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而後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
就像是華夏有秦皇一樣,匈奴人也有自己的英雄。
冒頓是匈奴頭曼單于之子;當其爲太子時,頭曼單于欲立所寵閼氏(匈奴皇后)之子爲太子,將冒頓派往月氏(西域遊牧部落)爲質,隨即發兵攻打月氏。
月氏惱怒,欲殺冒頓,冒頓聞訊,盜得好馬,逃回匈奴;頭曼單于見其勇壯,乃令其統領萬騎。
但冒頓已對頭曼單于不滿,他將所部訓練成絕對服從、忠於自己的部隊,爲政變謀位作準備。
他製造了一種名鳴鏑的響箭,規定: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
出獵時,他射出鳴鏑,隨從有不隨鳴鏑射往同一目標的皆斬;而後,他用鳴鏑射自己的寶馬,左右有不敢射者,也被立斬。
進而,他又用鳴鏑射自己的愛妻,左右仍有不敢射者,又被斬殺;後來,他以鳴鏑射頭曼單于的寶馬,左右無一人不射。
冒頓知部下絕對忠於自己了,在一次隨父頭曼單于出獵時,冒頓用鳴鏑射頭曼,左右皆隨之放箭,射殺頭曼;隨後,冒頓又誅殺後母及異母弟,盡殺異己之大臣,自立爲匈奴單于。
冒頓單于繼位後,開始對外擴張;在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併吞了樓煩、白羊河南王(匈奴別部,居河套以南),並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膚施等郡縣。
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向西進擊月氏,老上單于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徙;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
華夏和匈奴,共同邁進了最強盛的時代,雙方最終要在這邊土地上決出霸主之位。
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大約有五十年,其時,大漢有文帝、景帝臥薪嚐膽、厲兵秣馬,在伊稚斜單于時期,匈奴國力被漢軍打擊由盛轉衰。
到大漢武帝時,大漢經過數十年的積累,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爲戰略進攻,發動了三次大戰: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此時正爲匈奴伊稚斜單于在位時期。
大漢武帝派衛青收復河南地區;後,大漢武帝又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萬人,設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而後,衛青、霍去病率五萬騎兵分兩路出擊,衛青擊潰單于,霍去病追殲左賢王7萬餘人,封狼居胥。兩軍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
匈奴的衰落時期從伊稚斜單于至呼韓邪單于,經歷18任單于,從大漢武帝元鼎年間到大漢元帝建昭三年滅郅支單于爲止。
雖然經過幾次大勝,匈奴王朝也已經被重創,不過虎傷仍未死。
伊稚斜死後,子烏維立,烏維死,子詹師廬立,詹師廬死,季父呴犁湖立;在這十幾年間,匈奴避居漠北休養生息。而大漢王朝因人力、物資損失很大,及爲了征伐朝鮮、西羌及西南夷,也暫時停止對匈奴的用兵。
大漢王朝在東部聯合烏桓,西部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大宛等國壓縮匈奴的空間,至大漢武帝崩,大漢王朝暫時停止對匈奴的攻擊。
昭帝時,匈奴爲緩和與漢的敵對關係,把扣留了19年的漢使蘇武釋放,以示善意。
而後,匈奴轉攻西域的烏孫以索要公主(即西漢嫁給烏孫王的解憂公主),烏孫向漢求救,大漢王朝組織五路大軍十幾萬騎與烏孫聯兵進攻匈奴。
大漢王朝再次聯兵二十幾萬合擊匈奴,大獲全勝,直搗右谷蠡王庭;同年冬,匈奴出動數萬騎兵擊烏孫以報怨,適逢天降大雨雪,生還者不足十分之一。
是時丁零北攻,烏桓入東,烏孫擊西,匈奴元氣大傷,被迫向西遷徙以依靠西域,西域再次成爲這片土地上兩大霸主的爭奪重點,雙方反覆激烈爭奪車師之際,匈奴內部因掌管西域事務的日逐王先賢撣與新任單于屠耆堂爭奪權位發生衝突,日逐王降漢,匈奴被迫放棄了西域,大漢完全控制了西域,匈奴的實力再次大減。
匈奴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小,處境日益困宭,內部紛爭開始激化。
自伊稚斜單于後,匈奴單于更迭頻繁,虛閭權渠單于死,其妻顓渠閼氏與其弟都隆奇合謀立右賢王屠耆堂爲單于;他上任後,排除異己,殺盡前單于所用舊人,重用自己的子弟,以致發生內訌,兵敗自殺,他死後,匈奴開始爭奪單于王位的內戰。
而後,匈奴東部姑夕王等人共立虛閭權渠單于子稽侯柵爲呼韓邪單于,擊敗握衍朐鞮單于,握衍朐鞮自殺身亡。
都隆奇等人共立日逐王薄胥堂爲屠耆單于,擊敗呼韓邪;此時呼揭王自立爲呼揭單于,右奧鞮王自立爲車犁單于,烏籍都尉亦自立爲烏籍單于,是爲五單于爭立時期。
屠耆單于先後攻擊烏籍、車犁,烏籍、車犁皆敗走西北與呼揭合兵,呼揭、烏籍皆去單于稱號,擁車犁爲單于,爲屠耆所敗。
呼韓邪乘機進攻,屠耆大敗自殺,車犁也率部投降,不久,呼韓邪兄呼屠吾斯自立爲郅支單于,居東邊;屠耆從弟休旬王也自立爲閏振單于。
其後,閏振率軍東擊郅支,兵敗被殺;郅支乘勝擊破呼韓邪,據漠北王庭;呼韓邪單于南下向漢稱臣歸附,是爲南匈奴。
後來北匈奴郅支單于則率部衆退至中亞康居,呼韓邪單于佔據漠北王庭。
後來,爲了清除北匈奴在西域的影響,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遠征康居的北匈奴,擊殺郅支單于。
後,大漢屬國南呼韓邪單于入長安朝貢,並自請爲婿,漢元帝遂將宮女王昭君賜之。,呼韓邪封王昭君爲寧胡閼氏。
呼韓邪死後,其後裔遵從他的遺囑,與漢朝保持友好關係達30多年,直到王莽篡漢爲止。
王莽建新朝後,把漢宣帝頒給屬國的金質“匈奴單于璽”索回,另發給烏珠留單于“新匈奴單于章”,蓄意壓低單于的政治地位;將“匈奴單于”稱號改爲“恭奴善於”,後改爲“降奴服於”;王莽企圖用武力樹立威信,分匈奴居地爲15部,強立呼韓邪子孫十五人俱爲單于,以削弱匈奴的勢力,戰火再起。
不過不久後,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飢疫,死亡大半。
而統治階級因爭權奪利,再次發生分裂;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爲單于,與蒲奴單于分庭抗禮,匈奴再次分裂爲兩部。
後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爲南匈奴,安置在漢朝的河套地區,而留居漠北的稱爲北匈奴。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連年遭受嚴重天災,又受到漢朝、南匈奴、烏桓、鮮卑的攻擊,退居漠北後社會經濟極度萎縮,力量大大削弱,多次遣使向東漢請求和親。
其一怕東漢北伐,其二想挑撥破壞漢王朝與南匈奴的關係;其三想在西域擡高自己聲望,其四想通過和親與東漢互市交換所需物資。
漢王朝沒有答應和親,僅同意雙方互市,北匈奴則不斷襲擾劫掠東漢漁陽至河西走廊北部邊塞地區。
隨着漢王朝的政治穩定和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國力增強,再次開始了征伐北匈奴的戰爭。
大漢明帝派竇固等四路大軍出擊,佔據伊吾盧城,同年,派班超通西域南路鄯善國。
漢匈之間對西域展開了一場爭奪戰,竇固、耿恭擊敗呼衍王和左鹿蠡王,佔車師、爭奪金蒲城,因明帝駕崩,中原大旱,王朝征伐負擔太重,暫時罷兵。
其後十年間,北匈奴人先後有七十三批南下降漢,加上南匈奴攻擊,北匈奴力量大大削弱;而後,鮮卑從東部猛攻北匈奴,殺死優留單于。
優留單于死後,北匈奴大亂,漠北又發生蝗災,內部衝突不斷,北匈奴內部危機連連,乘此時機,漢王朝與屬國南匈奴聯合夾擊北匈奴。
永元元年夏六月開始,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在涿邪山會合,與北單于戰於稽落山,北單于大敗逃走,漢軍追擊,俘殺一萬三千餘人,北匈奴先後有二十餘萬人歸附。
竇憲、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燕然勒功),後再出擊北匈奴,北單于受傷逃走;漢軍又出擊金微山大敗北匈奴軍,北單于被迫西遷,率殘部西逃烏孫與康居。
南匈奴單于師子立,新降的北匈奴部衆對單于師子不服,在同年,十五部二十幾萬人皆叛變,脅迫前單于屯屠何之子奧鞬日逐王逢侯爲單于,匈奴再次分裂,漢王朝派遣大軍以及屬國兵共四萬人大敗逢侯,逢侯遂率衆出塞,漢軍追趕不及,其後,逢侯被鮮卑擊敗,率領百餘人投靠東漢。
在北單于戰敗後,率殘部西逃至伊黎河流域的烏孫國,在其立足後,仍然出沒於天山南北,實施掠奪。
北匈奴攻陷了伊吾,殺死了漢將索班;爲了對付西域的北匈奴,漢王朝任命班勇爲西域長史,屯兵柳中,班勇兩次擊敗北匈奴,西域的局勢開始穩定。
在班勇離職後,北匈奴勢力又重新擡頭,漢將裴岑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里坤,其後,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
至此,匈奴王朝基本已經宣告滅亡了,只剩下一支依附漢王朝的南匈奴人了。
依附漢王朝的南匈奴人,被漢王朝安置在河套地區;藉着漢王朝的軍力多次大敗北匈奴,接納大量降衆,勢力大增。
但因部族成分複雜,難以駕馭控制,造成內部不隱,時有叛亂,多位南單于被殺。
而後漢王朝對南匈奴的管理越加嚴厲,南單于甚至會被漢官員拘捕、更換、逼死甚至殺死。
若是如此下去,南匈奴也將會逐漸滅亡,不過漢王朝再次遭遇了厄難;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
而參與者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另立一位單于,於夫羅只得前往漢朝申訴求助;正值漢末大亂,只好留在河東。
而後,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後,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
後,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陽郡,匈奴單于王朝也終結了。
劉豹盤踞幷州,勢力大大增長,他活的時間夠長,威望也是日隆,加上司馬家的倚重,他甚至有了諸部共主的威望,這就讓他生出了再興匈奴的野望,當年的匈奴王朝何等強盛,如今中原衰弱,他感覺已經是天命在身。
隨着魏王朝變成了晉王朝,他獲得了更多職權,已經成爲太原郡太守,幷州北部諸郡,都被他間接掌控,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如今不被他放在眼中,他覺得,再次建立匈奴王朝,已經到了合適的時機。
不過,漢王朝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