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啓蒙

“經義文章和詩詞孰重孰輕?”

“下臣淺薄之見,若在之前,兩者皆無所輕重,於治國平天下無所益處;不過經義利於闡述大道,詩詞利於抒發心意;兩者本無高下,只是文道立,這詩詞就越發重要了,詩詞比文章更易得到天地靈氣的共鳴,並非是經義文章就差了,而是好文難求,詩詞易得……”

文是指帶有強烈感情,有溫度有靈魂高度組織化的文字;它處於語言金字塔的上端,即傳統文化所謂的文章辭賦——散文、駢賦、八股文、雜文之類,與話本小說相比,經義文章對於文筆的要求非常高,其文字要極具美感、精煉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往往暗含韻律呼應與節奏感,文字的排列組合帶有獨特的美感賞心悅目能給讀者以愉悅的通體舒服的享受,也有空靈悠遠意境之美的追求。

這時的語言就已經基本是一種高度組織化接近詩化的語言了,字裡行間滲有作者的感情,這樣的文字是有靈魂極易打動人心的。

這種文字自然帶有對天地的詢問,對人文的終極關懷,一種天生的悲天憫人,這纔是真正做到了滲有作者強烈的感情,有溫度瞬間打動人心的文字,華美得令人顫慄,又溫馨得令人動情,或許還有適度優美的抒情,空靈悠遠令讀者回味無窮的意境。

而詩詞級的語言,到了頂端,則已經有非常明確的三美的追求了,聲美,意美,視之其美。

高度精煉極具美感極高的文字強度與密度,精妙優美,極強的韻律感節奏感琅琅上口有誦讀之美,富有澄澈的意象之美與空靈悠遠的意境之美,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在瞬間打動人心,如果一首詩讀完之後猶如一杯白開水不能給讀者留下任何印象,說明作者的文字功力還停留在底端與中端。

很多人認爲詩就是我手寫我心,詩就是一種內心感情的自我表達,不過,只是如此成爲一個自娛自樂的業餘詩人並不難,問題是你要成爲真正的詩人,這樣的態度就絕對不可取了。

起碼你要達到頂端的文字功力能熟練駕馭文章——散文雜文辭賦,具有起碼的詩化語言寫作能力後你寫的詩才真正具有可讀性,真正頂端的文字神性的語言才能耐得人們千百遍地讀下去成爲流傳千古的精品極品,以底端的文字功力,強行寫詩,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一個笑話。

而以連中端文采都未達到的文字功力去寫文章甚至寫詩,這樣的文字人們看完即丟,在人世留不下任何痕跡,每年都有無數的詩誕生,但是在無數年後還能流傳被人們銘計的,可能也就只有能有數百首了。

楊伊點了點頭,她贊同曲垣的意見,以文章經義爲底,側重詩詞歌賦,這就需要天賦了,天賦不行的,自然也有其路,畢竟此時天下,民智未開,識字的就算是人才了。

對此,楊伊自然也有準備了,之前造紙略有所得,如今還正在純化工藝,所得紙張還不算好,不過隨着工匠的數量,自然會越來越好,而這也會成爲一項財富來源了。

還有就是印刷術,隨之的還有楊伊這段時間,一直潛心修改的數本書了。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啓蒙》與《對韻》,這數本啓蒙書就是文道的根基了;當然這數本書中一些不適合出現的,就修改一下,爲了紮下文道的根基,讓這綿竹城成爲一個文道聖地,楊伊可是費盡了心力!

《三字經》,是傳統啓蒙教材,在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了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誦讀《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它的內容,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姓氏的作品;約在千年之後成書,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姓氏文化的傳承、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依照原來的順序自然是不行了,之前的“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如今,自然是以劉爲先,楊伊思前想後,也就以劉李韓楊爲先,劉自然是大漢劉氏皇族一脈了,李則是楊伊此身名義上的母親,李貴人了。

千字文,本是由南北朝時期樑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爲“筆”,而非“文”);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爲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

這也是適合這個時代的啓蒙文學之一了,對於學習詩歌也有一定的作用。

而《聲律啓蒙》與《對韻》一樣,它們都是學童的基礎讀物,《聲律啓蒙》是千百年後的文人編寫,《對韻》稍微早一點,但也是千百年後的文人編寫,本名爲《笠翁對韻》,作者名爲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書名因此而得。

講書先從書的目錄講起,這兩本書的目錄都不是隨隨便便來的,它們的目錄是按照《平水韻》的順序編寫,《平水韻》中的平聲韻一共三十部,這個時代,如果用韻的話,每個字的平仄和所屬韻部仍舊以《平水韻》爲標準。

上平十五部: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十五部: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鹹。

《聲律啓蒙》對於寫詩起到了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首先是能讓蒙童熟悉並記住韻腳

格律詩對於押韻是很苛刻的,必須在同一韻部內選字,第一句寬鬆一些也必須是鄰韻,否則就是落韻;而通過熟讀和背誦,能讓蒙童迅速記住常用字,不需要再去翻韻書,例如遇到到鬆這個字,腦海裡能夠想起: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這個鬆在二冬韻部。

而除了絕句以外,律詩的中間聯是必須對仗的,《聲律啓蒙》的句子都是以對仗的形式呈現的,而且形式多樣: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

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

街泥雙紫燕,課密幾黃蜂。

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從對仗來說,書裡的對仗方式很多,例如從字數來說就有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九字對;還有扇面對、流水對等等;從句法來說,也是多種多樣,主謂賓,偏正詞組,狀語加主謂,省略主語等;二二結構,二一二結構,二二三結構;而且平仄嚴格相對。

《聲律啓蒙》主要是訓練蒙童對仗和句法的基本功。

還有一點就是,詩文中一般都要用典,《聲律啓蒙》列舉了許多常用典故,如果把《聲律啓蒙》與《笠翁對韻》這一類書背過,會了解不少歷史知識,同時也知道哪些典故可以兩兩相對;比如:

分金齊鮑叔,奉璧藺相如。擲地金聲孫綽賦,迴文錦字竇滔書。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巖之築;既逢周後,太公舍渭水之漁。

學習這一類書是爲做好詩賦打基礎,從文道建立開始,讀書就一定要學詩賦,爲了便於學習,這些啓蒙書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後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編寫大量的類書、詩話、詞話等。

學詩一定要學會律詩,學賦要學會作律賦,律詩很嚴苛,律賦也非常嚴苛,楊伊對於以後,文道科考的要求,就是打算如此,比如要考的詩肯定是排律,考的賦也肯定是律賦,這兩種文體都要求押韻,要求對仗,而且基本都要用典。

因爲隨着文道的發展,詩詞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求雨、驅水等等,而韻律規整的詩詞,也更容易傳播,從而引發人道共鳴,一首詩也將隨着時間的傳播,從而聞名天下,至於詩出而傳天下,這並非不能,而是極難!

普通文人或者文宮未成的天才,不是做不出這等傳天下的詩,就是做成了,也沒有力量把它傳播開來。

文道初立,需要做的事還很多,楊伊大概交待了一些,剩下的就需要曲垣去自悟了。

……

“快點,把這車石頭運過來!”

“小心,小心,別砸着人。”

“快把這些淤泥全部挖出來……哦,又出水了。”

原本城中的一處豪宅舊址前,大羣的人正很有熱情的建造着新的宅邸,並且清理廢墟,重新挖掘着一口古井,因爲這是學宮的所在,此前,楊伊已經傳令城中,凡是幼小,皆可入學,學成即可授官;當然,楊伊沒有說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了,只有大考通過,纔可授官。

當然,此時匆忙,並不會如此嚴格的,基本是先識字,學習上一年半年,就要做事了。

……

隔了數日

“參見殿下!”此時正在指揮的曲垣,經別人提醒,發現了騎馬而來的楊伊,此行楊伊也就帶了四人,並未大張旗鼓,忙小跑着過去,行禮。

“我過來看看情況。”楊伊看看那邊圍着的人,問着:“看樣子建的很快,恩,這是在挖井?”

“是的殿下,您看,這宅子的地基還是很不錯,人手充足,三天內建成不成問題,對了,這口井,井水甘甜,看來並沒有廢掉。”曲垣恭謹又很滿意的說着。

“是嗎?來,也給我一碗,我來喝喝看這水怎麼樣。”聽對方這麼一說,楊伊頓時來了興致,翻身下馬,就向井邊走去。

後面的張寧幾人只得也下了馬,跟在她的後面,楊伊出行,如今一般只帶兩名女衛和兩位金吾衛,也是如今城內外都逐漸被控制了,安全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再說這綿竹內外,如今訓練的軍兵就有千餘人,加上被楊伊號召做工的,更是十倍於此,這再有安全問題,就是再多上一些人也不能成事。

聽楊伊要喝水,此時曲垣忙讓人打上一桶水,盛了一碗清水,讓楊伊來嘗。

“恩,果然很甘甜,很好。”楊伊也不矯情,直接接過碗,喝了一口,連連稱讚,這水很是甘甜清徹,並且在冬天水溫也合適,這是水未曾被污染。

之後,又有些疑惑的問:“這古井,明明還能用,出的井水也很甘甜,爲何後來被棄用了?”

“啓稟殿下,下臣仔細詢問之後,問道一些老人,才得知此水數十年前,曾變苦過,然後廢棄,下臣就想一試,命人重新開鑿之後,才發現此水已然恢復甘甜,這想是殿下恩典所致!”

楊伊搖頭一笑,水苦的問題她倒是明白,之前綿竹城是蜀地中心,因爲污水處理不合理,水質被污染,不過自遷移錦官城後,綿竹所居的人逐漸少了,隨着這百十年的戰爭,人口更是大幅度減少,綿竹的人就更少了,如此,水質才恢復!

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六十二章 投靠第四十章 慘案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六章 成果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一)第九十四章 逃亡恆河(2)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五章 進場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三十章 金盆洗手(6)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八章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十五章 五美(3)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一)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六十一章 擂臺比武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十八章 紀律第九章 戰敗第九章 詩與劍第六章 開戰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九十章 駕臨(2)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十章 神仙?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五十八章 莽文丑單騎挑單于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州攻略(3)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四章 張翼德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章 劍聖
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六十二章 投靠第四十章 慘案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六章 成果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一)第九十四章 逃亡恆河(2)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五章 進場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三十章 金盆洗手(6)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八章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十五章 五美(3)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一)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六十一章 擂臺比武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十八章 紀律第九章 戰敗第九章 詩與劍第六章 開戰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九十章 駕臨(2)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十章 神仙?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五十八章 莽文丑單騎挑單于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州攻略(3)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四章 張翼德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章 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