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回 三個陣營

自認爲強者。乃是鮮卑民族敢以侵犯漢朝的原動力之一。

畢竟作爲一個有理性的人類,那他在勉強生存和肯定送死之間選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勉強生存的。如果他明明知道是送死,還是會爲了一點點的身外之物而去送死,那他的思維就真的有問題了。

而現在,原本那些被步度根的花言巧語挑說的有點狂妄自大的單于們,當時猶如被人當頭澆了一盆雪水似的。立馬就顯得有些清醒過來。

而這時,趙雲也不再與步度根過多的糾纏,轉身對其他單于們說道:“各位首領。你們帶領着族人辛苦的拼搏,不就是爲了給你們的族人一個安定的生活嗎?你們如果聽從了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挑說,冒然侵犯我們邊關,那麼,你們最後的下場,絕對不會好過那些被我們趕跑了的匈奴人。反之,如果你們緊守本分的話,你們作爲太尉大人的子民,你們有什麼困難,我家太尉大人都會替你們解決的。”

“你們又能解決我們什麼困難?你們能讓我們馬上都能吃飽穿暖嗎?”趙雲的話音剛落,呼韓單于立即就跳出來詆譭道。

不過,呼韓單于本來就不怎麼得人心。此時又是衆單于猶豫的關頭,又哪裡會有其他人來呼應他。而野心勃勃的步度根和軻比能,又知道此時乃是衆單于心思敏感的時候,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被別人認爲是別有用心的人,當然更敢冒然出聲了。

而就在軻比能和步度根都不敢說話的關頭。那素利卻看出了機會,認爲這是一個打擊步度根和軻比能的好機會。於是,素利就起身向趙雲詢問道:“趙將軍。你是一個真正的勇者。我相信你不會欺騙我們大夥。你能說說你家太尉大人如何來解決我們的困難嗎?”

趙雲對素利的發言很滿意。於是趙雲藉機說道:“爾等欲興掠奪之心。無非就是因爲你們的糧食短缺,牧草不足,牛馬難以過冬,即將大量餓死,來年難以維持生計。然而,爾等可知,我家太尉大人,正在修建一座大型的邊關集貿城市,專門用來收購你們的牛羊馬匹。你們完全可以把那些難以養活過冬天的牛、羊、馬匹在那裡換成錢糧等物。有了這些錢糧,你們足可以渡過這個冬天,並在來年更加興旺的過上好日子。而且,如果你們願意放棄草原生活,你們還可以遷入關內生存,我家主公可以提供你們土地和農耕的器械,讓你們也不必再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趙雲的這一番話,真讓那些單于們產生一種做夢的感覺。這些鮮卑人,祖祖輩輩的在草原上生活,時時刻刻對抗那些草原上無處不在的狼羣,對抗那些不可抗拒的草原風暴。以及其他暴虐的大自然神威。那可不是這些鮮卑人腦子裡有蟲子,喜歡自虐,而是他們無法改變他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不能像中原人那樣用辛勤的血汗,無窮的智慧,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開闢出富饒的土地,取得豐盛的收穫。

所以,他們纔會羨慕中原中原那種能安安全全收穫糧食的生活,並以佔領那繁華的中原爲平生夢想。並且世世代代的傳承這種思想。

可如今,趙雲竟然說他們可以不用拼命,也能到中原去生存,去發展。他們怎麼能不以爲是在做夢。

當即,就有不少的單于向趙雲詢問道:“趙將軍,你說的是真的嗎?我們也真的能在中原過日子?”

這些單于七嘴八舌的,趙雲也不知道該回答哪個了。不過,趙雲還是非常真誠地說道:“這當然是真的了。你們應該知道現今的烏桓族已經有許多的部落受到了我家太尉大人的信任,舉族遷進了關內,獲得了土地,再也不用受草原上的辛苦了。而那些暫時還沒有遷入關內的烏桓族人,在我家太尉大人的關照下,也開始建立城市,劃分牧區,由我家太尉大人的商會對他們的牧畜進行包銷。併爲他們採辦日常的生活用品。他們的生活也要遠遠的好過往日。這些鐵錚錚的事實,那都是有目共睹。這不可能是我編造的。而且,這些事實也足以見證我家太尉大人對所有的子民,那都一視同仁的關照。”

也許是趙雲表現出來的真誠打動了這些單于,也許是這些單于都知道烏桓族人的生活確實是向趙雲說的那樣全都好轉了。幾乎所有單于全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可是,軻比能卻突然大聲地用鮮卑語說道:“狼是不會把肉給牧人的。不是主人馴服的烈馬,也不會聽從主人吩咐的。沒有自己的付出,平白受到好處。天神的懲罰,那也近在眼前。”

軻比能得這幾句草原諺語,當時就驚醒了哪些興奮的單于們。而趙雲雖然聽不懂,可也知道軻比能準又沒說什麼好話。不過,沒等趙雲在說些什麼,那素利就已經站了出來說道:“站在山丘上的牧人,看得要比站在平地上的牧人遠。接受朋友的饋贈,我們也有我們的真誠償還。烏桓族人的生活如何,我們都是知道的,那位勇士並沒有欺騙我們。自打那位劉大人打敗了公孫度,他對待我們確實是好了很多。我們確實是想要更好的生活,但卻不會爲了別人的野心,葬送我們的族人。”

而這時,當初與劉明有過盟約的卑於部落和那幾個與劉明尚有姻親的部落,以及這兩年來被卑於部落說服,靠攏劉明的其他幾個小部落,也紛紛的發言闡述烏桓族人歸順劉明之後的好處。

好傢伙,這幾個小部落一說話,那可不要緊。當時整個會場就全亂了。本來原先一直都是由鮮卑部族當中出類拔萃的大部族來發言操縱這個聯盟大會。與會的氣氛雖然緊張,可也算是和諧。可現在,意見產生了爭持,各個部族之間矛盾也就全暴露出來了。

要知道,此次鮮卑部落聯盟乃是借用劉明轟動全草原的花紅事件爲因頭,召集起來的。所以,這次鮮卑部落聯盟大會,也是鮮卑族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聯盟大會。包括了所有的鮮卑部族。其中,十萬人以上的大部落,那就有三十七個,兩萬以上,十萬人以下的小部落更有百十餘個。而其他像宇文虎那樣的幾千人的小部落,那更是不計其數。只是這種不到萬人的小部落,那是沒有資格坐在這個營帳裡的,他們往往是作爲某一個大部落的附庸參加會議,只能在營外聽用。可是就算不算這些不計其數的小部落,現場的單于、首領,那也不下二百來個。

如此盛大的規模,這麼多的部落首領,他們之間怎麼可能全都沒有矛盾呢?

往常,他們自己部落間的磨擦、分歧和仇恨,那可遠遠要比對漢人的仇恨更多。如果這次不是因爲劉明當初懸賞花紅的壯舉讓他們知道了劉明的財富,讓他們全都抵抗不了這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怎麼又可能心平氣和的坐到一起?

意見不同的立場,引發言論的爭持,激烈的爭持,導致往日的恩仇涌出。一時間,整個聯盟大帳裡面亂成了一團。

在這種如同菜市場般的氣氛中,趙雲也有點傻眼了。這是怎麼了?全都瘋了麼?怎麼這麼亂呢?

趙雲頭一回後悔,自己怎麼就沒學鮮卑語言呢?現在乾着急,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不過,趙雲最終還是從宇文虎的嘴裡大致明白了素利和軻比能爭論的是什麼。以及現場爲什麼這麼亂。

趙雲對此極爲歡喜。越亂越好,只要他們不都全部聯合起來,那他們就沒什麼可怕的了。而且,趙雲也隱約猜到,那幾個幫着自己說話的小部落,應該就主公當初聯姻和拉攏的那幾個部落。趙雲不由得佩服自己的主公就是高瞻遠矚,英明無比。幾年前就已經料到了今日的狀況,並作了一定的部署。真是雄才偉略。

此時趙雲非常想幫着那幾個支持自己的鮮卑部落說些什麼,可是由於語言障礙,以及現場這種亂糟糟的氣氛,趙雲又不是什麼口若懸河,舌辯無雙的外交家,趙雲還真是有力無處使。

不過,聯盟大會的熱鬧氣氛已經生成了,也用不着趙雲再出什麼力氣了。

最終,多番爭論下來,鮮卑各族的意見已經全都明確無誤了。並分爲了三種陣營。

第一陣營,以步度根大單于,軻比能單于,呼韓單于爲首的二十餘個大小部落,仍然堅持入侵中原,用實力說話,掠奪他們自己所需要的財富。

第二陣營,以卑於部落和那幾個與劉明有姻親關係的小部落爲首的三十餘個小部落,則堅持聯合劉明,取得更好的發展。

第三陣營,以素利爲首的剩餘的那些大大小小百餘十個部落,則決定暫時保持中立。觀看一下步度根,軻比能等部落與劉明戰爭的發展再作決定。

第三陣營的觀點是最穩妥的觀點。如果,步度根、軻比能等部落組成的聯軍能夠輕易取得勝利,戰勝劉明,那他們就支持步度根等人的行動。爲步度根、軻比能他們提供後續的支援。壯大步度根、軻比能他們的隊伍,爲自己在瓜分中原的財富上分一杯羹。

反之,步度根、軻比能他們不能輕易取勝。那他們就繼續安安穩穩的在草原上生活。不在招惹中原。

反正,趙雲也說了劉明已經建造了大型的邊關集貿城市。他們可以把那些過冬無法餵養的牛羊、馬匹全都賣掉。他們也就不會虧損多少。只要他們把那些種馬,種牛,種羊保留下來。度過這個冬天。來年開春,他們照樣可以讓牛馬遍地。

第二陣營的人,雖然有三十餘個部落,可他們的人口數量卻是最少的。而第三陣營的人,不管是部落數量,還是人口數量,那全都是最多的。

而最爲激進的第一陣營,雖然部落數量稍微少了一點。可是,單是軻比能部落,那就有十萬之多的操弦之士,而那呼韓單于的兵馬實力也絕對不弱於軻比能的實力。而那步度根更是在檀石槐之後,奪取大單于稱號的繼承者,部下的兵馬就更多了。故此,第一陣營的實力也絕對不弱。

步度根和軻比能對於能取得這樣的成果,也是極爲的滿意。在他們認爲:以他們如此的實力,足可以攻破幽州了。而且還少了很多人瓜分他們的利益。況且,作爲一場大的戰役,他們幾十萬人作爲一支幾百萬人的先頭部隊,那是在合適不過了。畢竟幾百萬人的部隊,同時擠到一個戰場上,那也裝不開,更不好指揮。而他們集結,調動,展開,後勤等等的處理,那更是沒法應付的。

另外,步度根也有點私心。步度根認爲在他取得勝利之後,還可以增添他本身的威望,並藉以拉攏第三陣營的各個部落,得以一統整個鮮卑民族。建立一個鮮卑人的帝國。是他自己成爲最偉大的鮮卑大單于。而且還可以把那些無足輕重的,討厭的第二陣營的懦弱派,全都滅了省心。

只是,步度根有私心,那軻比能也同樣如此。可比能對於步度根取得了聯盟首領的地位很有些不滿意。不過,步度根的實力在那裡擺着,軻比能也不願意因此破壞了聯盟的大好時機。而且,軻比能也有信心,既然自己能從步度根那裡獨立出來一次,那自己早晚就能取代步度根的地位。成爲鮮卑部落最偉大的首領。

不過,這些聯盟內部的事情和趙雲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41回 阻擊戰第553回 賭約第90回 鞭刑第560回 誰去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118回 遊說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166回 天神力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402回 鬼老精第116回 呂布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256回 謠言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310回 坑死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408回 花海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45回 馳援幽州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198回 一年後第461回 奪權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401回 我錯了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66回 雨夜豔遇第437回 轟轟烈烈的迎親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412回 誘殺第267回 天行健第49回 損失慘重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454回 拼命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287回 請戰書第283回 暈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202回 遭遇戰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506回 巨響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503回 變,變,變第61回 玄德弟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400回 敏感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165回 兵權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563回 邀約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
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41回 阻擊戰第553回 賭約第90回 鞭刑第560回 誰去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118回 遊說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166回 天神力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402回 鬼老精第116回 呂布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256回 謠言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310回 坑死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408回 花海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45回 馳援幽州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198回 一年後第461回 奪權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401回 我錯了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66回 雨夜豔遇第437回 轟轟烈烈的迎親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412回 誘殺第267回 天行健第49回 損失慘重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454回 拼命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287回 請戰書第283回 暈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202回 遭遇戰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506回 巨響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503回 變,變,變第61回 玄德弟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400回 敏感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165回 兵權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563回 邀約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