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

(二更求花)

(二更求花)

(瘋子在這裡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

中東地區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處,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四個古代文明(古埃及、古蘇美爾、古巴比倫、古亞述)的發源地,是世界上兩個主要的人口和權力集中地區(一是印度、東南亞和遠東;一是大西洋兩岸的北美和歐洲)之間交往捷徑的必由之路。“扼有重要的四峽一河(即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曼德海峽、霍木茲海峽及蘇伊士運河)。”

中東地區以上的兩個四、兩個三、一個二、一個一這樣重要的戰略地位就決定了中東地區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由於中東重要的戰略地位,獵戶人心裡十分清楚,誰控制了中東,誰就掌握了戰爭的優勢。控制了中東,控制了中東石油,就可以極大了牽制地球上各國的實力,並且佔領了中東,也打開了從西邊攻擊中國的基地。

中東戰場的是從東非開始的,入侵非洲的獵戶軍隊,在控制了中、南部大多數地方之後,隨即開始入侵蘇丹、索馬里和肯尼亞。

戰爭從5月開始,帝國軍隊在發動進攻後不久就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2011年5月3日,埃塞俄比亞向獵戶人投降,雖然還有少量埃塞俄比亞士兵堅持游擊戰爭,但是他們已經影響不到大局了。

2011年5月8日,獵戶帝國在佔領了澳大利亞之後,帝國非洲軍團就和非洲的軍隊在北非開始了戰爭。帝國歐洲軍團從西班牙境內橫渡直布羅陀海峽,攻入摩洛哥。非洲軍團則在解決了蘇丹之後,迅速向埃及進攻,想要佔領蘇伊士運河,切斷這條黃金通道,打擊整個地球人的實力。

蘇伊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

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特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運河位於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衝,戰略地位重要。通過船舶數及其貨運量在各國際運河中均居首位,貨運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屬及其製品最重要。

獵戶人發動中東戰役之後,中東國家開始變得緊張起來,特別是西亞和北非地區,這些國家大多數伊斯蘭國家。之前由於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原因使得西亞和中國的關係迅速降溫,現在當他們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有想到了強大的中國朋友。

事實上中國也希望再次和伊斯蘭人聯手將獵戶人阻擋在歐洲,既然雙方都有和好的意圖,很快再次走到了一起。伊斯蘭聯盟和華盟首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受到中東很多國家的歡迎,就連正在飽受獵戶人入侵的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都表示願意參加會議。

中國爲此次大會的召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華盟各加盟國都表示願意和伊斯蘭聯盟國家摒棄前嫌攜手抗敵。

中國國家主席在和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秘書長穆薩共同會見記者時說,“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共同抗擊外星人入侵具有里程碑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地球上抗擊外星人的力量。中阿雙方合則兩利,現在雙方在政治、經貿、科技、軍事等各領域的互利合作,全面提升合作水平。這有利於抵抗外敵。”

主席同穆薩秘書長進行了非常友好的會晤。中國國家主席在會晤中提出發展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新型夥伴關係四項原則:(一)以相互尊重爲基礎,增進政治關係;(二)以共同抗敵爲目標,密切軍事往來;(三)以相互借鑑爲內容,擴大文化交流;(四)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爲宗旨,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共同打擊入侵者。

這次會議上中國向阿盟提供了相當大的軍事援助,但是中國國內對於阿盟的前途依然感到悲觀,認爲阿盟根本就不可能幫助中國抵擋獵戶人的進攻,就算是有中國的全力幫助也不行。這是因爲阿盟內部根本就不想歐盟和華盟這麼團結。他們內部充斥着各種各樣的矛盾。

林峰在接到國內的通報之後,就表示中國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中東國家,而是要準備構築自己的戰略防線,這說明他也不看好阿盟的前途。林峰很清楚這幫伊斯蘭國家都是些什麼貨色,爲了爭權奪利相互攻擊,別看他們都是伊斯蘭國家,事實上各國之間的矛盾很深。

在前世的時候,就是阿盟國家在歐美的唆使下悍然對自己的兄弟國家敘利亞發動了攻擊,阿盟到底想幹什麼?爲什麼要幫着美國打自己家的兄弟?而且是甚至比美國還急切?

事實上,如果往遠了說,這源於伊斯蘭教內部一千多年來的教派之爭,爭奪的主體是伊斯蘭的遜尼派和什葉派。所謂的宗派之爭,本質上也就是權力之爭,是封建宗教政治權力的爭奪。

在過去一千多年中,伊斯蘭教內部一直在進行着激烈的爭奪,而在分裂之前伊斯蘭教主要的進攻對象則是猶太教和基督教,且伊斯蘭教的確將基督教和猶太教趕出了中東。分裂之後的伊斯蘭教,則是一方面內鬥着,一方面和基督教、猶太教鬥爭着並擴張着,伊斯蘭教對基督教的壓制持續了差不多七百年。

阿盟中以沙特爲首的遜尼派國家,其實是試圖借中歐俄美大國博弈之機,利用大國力量和空擋,來做大自己的的地盤,即擠出什葉派勢力,擴大遜尼派勢力。這種取向,本質上和伊朗、土耳其這些國家想想法沒有半分本質區別。

因此這次會議只是暫時延緩阿盟滅亡的時間而已,最終中國命運還要靠中國人自己爭取。

就在中阿召開合作會議不久之後,獵戶人突然對北非的利比亞發動了襲擊,獵戶人的戰鬥飛碟在利比亞對卡扎菲軍隊的一部軍車開火,對利比亞實施首次空中打擊。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上百艘戰鬥飛碟又對利比亞進行了3次空襲,摧毀了數輛利比亞軍隊的裝甲車。

與此同時大約3艘恆星級戰艦開始在地中海上空遊弋,並向利比亞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統發動導彈攻擊。獵戶人用艦載超遠程導彈摧毀利比亞防空系統。獵戶人的太空戰艦抵達利比亞沿岸以後,即將對利比亞政府軍採取新一輪的軍事打擊,甚至他們機甲軍隊將登陸利比亞國土,與空中部隊一起並肩作戰,直至佔領整個利比亞!

利比亞東部石油重鎮艾季達比亞素有“班加西的戶口”之稱,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因而它也成爲利比亞政府軍與獵戶人爭奪的焦點。

得益於衆多飛碟的空中掩護,再加上強大的機甲部隊,從地中海登陸的獵戶人在奪得班加西后再次奪得艾季達比亞。由此看來,獵戶人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當然,這和她強大的軍事力量分不開的。

獵戶人對利比亞的空襲一直沒有停止過,他們將主要目標集中在利比亞防空系統和軍事基地。據留守在利比亞的戰地記者反映,5月10日下午三點左右獵戶人的飛碟降臨到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上空,隨即在這一地帶展開空襲。與此同時,利比亞武裝開始反擊並持續了3到4個小時。

獵戶人的快速攻擊根本讓他國來不及對利比亞進行援助,獵戶人在奪得利比亞西海岸之後隨即開始自東向西沿海岸線快速推進,以便和攻入阿爾及利亞的部隊匯合,兩天的時間獵戶人就行進了200公里。一路上也沒有遭到相應的攻擊,直到近蘇爾特時候,卻遭到了利比亞人的猛烈反擊。

雖然一開始獵戶人有些意外,但是很快他們就穩住了戰線,並將對手擊潰。隨即獵戶人乘勝追擊,從東、南、西三面圍攻首都的黎波里,11日晚,在空中的軍事支援下,帝國機甲武裝迅速攻入的黎波里市中心,消滅了利比亞守衛首都的武裝。

與此同時,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12日凌晨發表電視講話,要求利比亞民衆走出家門,共同抵抗敵人的進攻。他在講話中否認自己會離開利比亞。隨後傳來卡扎菲自殺身亡的消息。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地外戰爭中身死的國家領導人,在此之前無論是在任何國家,國家領導人總是在恰當的時候,離開自己的國家,到國外組建所謂的流亡政府,而卡扎菲則實現了自己守衛利比亞的承諾。

卡扎菲死亡後,世界各國表示哀悼!!

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44章 伊拉克戰爭(4)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61章 開發南海第44章 琉球海戰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83章 消滅藏獨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87章 收復蒙古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9章 跨過1970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29章 “假冒風潮”第92章 中蘇戰爭(1)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38章 林峰大婚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50章 臺灣迴歸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4章 小康計劃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35章 廣交會(上)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9章 跨過1970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70章 收復藏南(2)
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44章 伊拉克戰爭(4)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61章 開發南海第44章 琉球海戰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83章 消滅藏獨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87章 收復蒙古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9章 跨過1970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29章 “假冒風潮”第92章 中蘇戰爭(1)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38章 林峰大婚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50章 臺灣迴歸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4章 小康計劃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35章 廣交會(上)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9章 跨過1970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70章 收復藏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