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漏網之魚

隨着歐洲人的潛艇接二連三的被中美兩國解決掉,籠罩在人類頭頂濃郁的核大戰陰雲似乎開始消散。中美兩國領導人暫時鬆了一口氣,雖然到現在還有一艘核潛艇沒有被找到,但在兩國領導人看來,最嚴重的核危機已經過去了。

如今兩**方將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尋找最後一艘核潛艇上,衛星、飛機、軍艦、潛艇,所有能用上的手段以及超過30萬人的部隊在全面搜索這艘失蹤的潛艇。那麼這艘潛艇到底在哪裡呢?

唯一的漏網之魚就是法國的凱旋級“猛烈號”彈道導彈核潛艇,這是法國第三代戰略核潛艇。該級艇採用了許多先進的降噪措施,包括採用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在中低速工況航行時不用主循環泵,採用浮筏減振,電力推進,不用減速齒輪,採用氣幕降噪,泵噴射推進器,艇體外形光順,減少流水孔,裝設消聲瓦。它採用新型合金鋼做艇殼材料使下潛深度達500米,並採用消磁、減小紅外特性等措施,以提高隱蔽性和生命力。

10月20日凌晨5時50分,猛烈號的法國核潛艇在距離夏威夷島50海里處悄然浮上水面,此時海面上仍舊是風雨大作,而這也是艇長下令上浮最主要的原因——如此海況下潛望鏡的觀測距離實在有限,即便加上艇上的聲納系統,恐怕也難以發現數海里之外經過的艦船。而一旦浮上水面,艇上所搭載的型雷達就能將這艘潛艇的“視線”擴大數倍。

波濤起伏的海面上冒出的“黑色巨鯨”並沒有在這空蕩的區域引起任何反應,上校身手敏捷的爬上指揮塔,他習慣性地舉起大號望遠鏡就對着海面來了一次360度全方位觀察。不一會兒,前後甲板上的艇員們也都各就各位了。

潛艇上浮後不多時,上校就得到了來自指揮艙的報告:“雷達已開啓,運轉正常,探測範圍內未發現艦船!”

“保持觀測!”上校命令道。

在海浪的作用下,行駛在水面的潛艇並不平穩,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依然沒有放棄對周圍的警戒。因爲這裡距離美國珍珠港基地很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發現。上校接到的任務是潛伏在太平洋地區,伺機對美國發動核襲擊。

此時他還不知道其他行動小組已經完蛋了,只剩下他最後一個。這主要還是靠他膽大心細的性格拯救這艘潛艇的命運,原來,從隱藏的基地出發之後,他並沒有按照最初設計的路線行動,而是橫穿整個大西洋,從南非好望角進入了太平洋。然後就一直潛伏起來,直到近日纔開始冒出來。整整比原定計劃晚了十幾天的時間,但是卻讓他能夠安全的抵達目標海域。

此時,中美兩國多多少少都出現一絲懈怠,這麼長時間敵人都沒有露面,大多數人覺得這第四艘核潛艇要麼是歐洲人編出來的一個騙局,要麼就是在某個未知角落裡出意外了。可是,美國人卻不知道,一場巨大的危險正悄悄降臨在他們身上。

上校擡手看了一下表,這時已經過了凌晨6時,他環視一下,正準備進行下一步動作,回到昏紅的指揮室內,上校滿臉興奮地盯着桌上的美國地圖,上面標註了他們要襲擊的目標。上校的目光緩緩的在指揮室內的諸人身上掃過,沉聲道:“立刻進入發射準備。目標:美國紐約!”

隨着少校攻擊命令的下達,整個潛艇開始變得忙碌起來。首先是整個潛艇下潛至水下30米,以2節左右的速度航行,導彈置於發射筒內;接着,再由雷達兵將以測定的數據輸入潛艇所裝備的方位計算器,然後通過其一系列的三角函數的計算,得出最終導彈發射時所需要的數據。

片刻之後,“導彈發射準備完畢,是否發射?”片刻後,指揮室的傳聲管內傳來了軍士長的聲音。儘管傳送管的通話效果並不好,但指揮室內的諸人卻仍然能從其顫抖的聲音中聽出這位此刻心中的興奮之情。

目光再次在指揮室內的諸人身上環視一週後,艇長深呼吸了一口氣,強制按捺住心中的興奮,顫聲道。“發射!”

隨着上校的這聲命令,按動了控制檯上的發射鈕,隨後,衆人只感覺到潛艇上下一顫,火箭一下子躍出水面,向美國紐約飛去。

一艘集裝箱貨輪在高大的自由女神像的注視下緩緩地駛入紐約港,這一天對紐約人來說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風和日麗陽光明媚。

雖然中美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和睦,但隨着地外戰爭的結束,對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他們相信戰爭已經成爲過去。他們也相信自己的政府有能力控制局勢,雖然,中國人愈發在這個世界上變得更加強勢,但是大多數美國人依舊相信只有美國纔是主導世界的主要力量,因爲他們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

10月20日上午,就在紐約人忙碌着準備上班的時候,一顆核彈在紐約港爆炸了,巨大的衝擊波在剎那間蕩平了紐約港,巨大的蘑菇雲迅速在紐約上空形成,緊接着核爆炸所帶起水汽製造了一場傾盆大雨,雨水裹攜核輻射塵埃迅速散佈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紐約遭受核襲擊的消息比光速還快迅速傳遍了整個世界,這一消息讓大多數人感到震驚和意外。只有一部分知道真相的人,在心底默默的說:該死的歐洲人終於還是得手了!

紐約市面積約930平方公里,人口白人與來自80個民族的移民,年創造4930億美金生產總值,曼哈頓金融圈更是人平均國民所得122000美元的美國經濟心臟。

紐約有586座高過90米的摩天大樓,219家跨國銀行與600家媒體,上千家的.公司和超過300家廣告公司。美國財經五百強大企業,有57家總部設在新世貿大樓6公里方圓之內。資本世界的經濟、生活和價值觀,就由曼哈頓島下的光線電纜、頭上的衛星電波,輻射到全世界。

紐約遭受核彈襲擊後,這個世界最大的都市在頃刻間就崩潰了,據事後調查這枚核彈當量在10萬噸級左右,它爆炸後不僅造成直徑4公里的爆炸區,致使萬人死亡,還形成一條非常危險的輻射塵埃區,該區的死亡率達到90%左右。更嚴重的是爆炸所製造的核輻射人工雨覆蓋了整個城市,有數百萬居民受到致命的核輻射威脅。

而太平洋上已經完成攻擊任務的核潛艇,早已被待命多時中國衛星給逮了個正着,隨即衛星將所拍攝到信息傳遞給了中國地面指揮中心,而指揮中心隨即將作戰指令下達到距離目標最近的戰鬥部隊。

一時間在太平洋遊弋的中國艦艇都接到了向預定海域發射導彈的命令,結果上百枚導彈直接命中了法國人潛艇所在海域,巨大的衝擊波直接重創了法國核潛艇,最後不得不被迫上浮,然後被中國人俘虜。

這場危機到全世界生存的核危機終於結束了,雖然最後美國還是沒有避免被核彈攻擊,但是至少中美兩國聯手消除了其餘四艘核潛艇的攻擊,這已經大大減少了美國人的損失。

紐約遭受核襲擊之後,歐洲人一下子臭名遠揚了,這下連美國人也不待見他們了,他們算是徹底的淪爲二等公民了。而之前一直在美國的流亡政府,也被美國政府正式取締了,這下子林峰突然發現地球上一下子清靜了不少。

核危機過後,全球要求消除核武器的聲勢一下子高漲起來,這裡面美國人鼓動的最起勁。目前全球只剩下了三個有核國家,但是以色列一向以美國人爲首,因此可以說是全球只剩下中美兩大國。

林峰是主張全面禁止核武器的,因爲這對中國是最有利的,而美國領導人是不願意放棄核武器的。因爲一旦全面銷燬了核武器,美國將失去了對中國最有力的制衡。可是,目前全球輿論都在要求禁止核武器,尤其是剛剛遭受核襲擊的美國人最起勁,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到白宮遊行示威,要求政府切實銷燬核武器。

美國政府一開始吱吱唔唔,不願意直接回答有關禁止核武器的問題,但是隨着中國公開表示願意全面銷燬核武器後,一下子將美國人*到了死角了。最後美國迫於全球的壓力,不得不公開表示願意就銷燬核武器問題和中國進行談判,很快一場波及全球的會議,在中國召開。

這次會議,也正式拉開了全球銷燬核武器行動的帷幕,在這次會議中,中國是最積極的,因爲目前核武器將是中國統一全球最大的障礙,假如能夠藉此機會一舉銷燬所有核武器的話,中國將徹底的掃清了統一全球的道路。

瘋子新書:《金牌導演》

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6章 戰後風波第33章 巡視南海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45章 SARS陰謀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6章 戰後風波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9章 “假冒風潮”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267章 “核大戰?”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3章 合作愉快!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章 夢醒月球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18章 林峰的“春天”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章 初臨臺灣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章 夢醒月球第35章 廣交會(上)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223章 排白法案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68章 核危機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37章 中英會談
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6章 戰後風波第33章 巡視南海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45章 SARS陰謀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6章 戰後風波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9章 “假冒風潮”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267章 “核大戰?”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3章 合作愉快!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章 夢醒月球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18章 林峰的“春天”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章 初臨臺灣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章 夢醒月球第35章 廣交會(上)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223章 排白法案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68章 核危機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37章 中英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