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孫杆子孫壯

bookmark

站在才築成一半的柵營的望樓上,秦承祖、周普看到遠處高坡上的陳韓三是分外眼紅。

三年前,同爲流馬寇的陳韓三暗附朝廷,引他們入彀,百餘兄弟姊妹,就死在此人的屠刀之下,沒想到還有今日兩軍對壘、一報前仇的機會。

林縛負手站在望樓上,眺望從北面涌來的兩路流民軍。

這兩路流民軍涇渭分明,分東西來兩路並肩而來。

東路爲天襖流匪左護軍陳韓三所率六千兵馬,兵甲整飭,進退有度,堪稱精銳。觀其軍容,能讓秦承祖、曹子昂、周普等人吃虧的陳韓三果非易與之輩,也難怪嶽冷秋在他手下沒有討到便宜。

西路三千餘步騎,除當前的六百餘騎稍算整飭外,餘下的步卒隊列擁錯參雜,所持兵器也很雜亂,甚至還能看到釘耙農鋤等物。

倉促間,西路流民軍連大旗都沒有備好,拿長杆挑起來的戰旗彷彿是臨時拿血抹的鬼畫符,前哨斥侯確認過,林縛才知道騎馬停在戰旗下的那員雄壯將領就是流軍民先鋒渠帥孫杆子。

孫杆子的本部精銳大半都在百餘里外的雲梯關留守,孫杆子除了所率六百餘騎追來外,其他都是沿路收攏的雜散流軍。

若是步卒可用,當居前整齊陣列,騎兵掩護側翼,這時候孫壯用騎兵當前佈陣,想來他也知道自家底細。

這時候張玉伯與淮安知府劉庭州登岸進半築成的柵營,大戰一觸即發,林縛要密切關注戰場勢態,也不講究客氣,就站在望樓上等他們爬上來。

劉庭州是老進士出身,五十歲才外放任官,升官倒是不慢,原爲淮安府通判,陳韓三通匪事乃他揭穿。陳韓三叛變時,派人將他在淮安城裡的老小給殺了,他僅以身免,後接任淮安知府,名聲倒也不惡,今年才滿六十,鬢須霜白了大半,爬上八丈高的望樓,就有些氣喘吁吁,歇了一會兒,才與林縛作揖見禮。

林縛的淮東靖寇制置使是臨時差遣,本職與劉庭州相當,倒不能太踞傲,能不能守好淮左,還要劉庭州配合,行禮道:“大戰一觸即發,未能到堤前相迎,還望老大人見諒!”當下將涌來的兩路流民軍情況大略的介紹給劉庭州、張玉伯知道。

“孫杆子啊,我知道,”劉庭州不屑說陳韓三,指着西邊破破落落的三千餘步騎,說道,“這廝有一身蠻力氣,武勇過人,使一對大斧,每有接戰,通常都帶數十健銳衝殺在前,就像一根亂棍子將我軍陣先攪亂,後面的流匪再跟着衝進來打,我軍常常吃虧。不過對付他也簡單,重金之下必有武勇,選百餘武勇備他衝陣,讓他衝不透,便能挫了他的銳氣,再殺他的薄弱側翼即能勝之……”言下之意,還是要林縛小心陳韓三所部精銳。

劉庭州這一番言,也頗有見地,昨日黃昏之戰,也證實劉庭州的話不假,孫杆子孫壯的戰法確實有如他所言的特點。也難怪他能在陳韓三叛變時,能保淮安府沒有大損失,此時也能守住淮左一線待林縛來援。

林縛說道:“劉大人高見。”

張玉伯雖然在江寧也管轄柳西林其部東城尉兩營兵卒,但無實戰的經驗,讀過幾本兵書,但是書上得來終是淺,識兵反而不如劉庭州長期在淮安府前線禦寇備匪來得深刻。

這就帶來一個困難,張玉伯初來淮安府只是任通判,地位本就不如劉庭州,而劉庭州確實有幾分能耐,一家老小又死於戰事,在淮安府聲望頗高,林縛想借張玉伯來削弱劉庭州在淮安府的影響力很難。

“眼下令我們頭疼,倒還是這孫杆子!”秦承祖在旁邊說道。

林縛沒有做什麼評價,也是給劉庭州面子。

劉庭州所說不錯,對付孫壯的法子很簡單,就是挫其鋒銳、剪其側翼。

眼前的情況是整個戰場縱深並不廣闊,這邊能調用也就居前的兩個甲卒陣列,孫壯若率六百餘騎本部精銳一起強攻,展開就有三四里方圓,在陳韓三率精銳窺視下,這邊就不能從容的調兵往縱深穿插擊孫壯薄弱之側翼,所以也只能硬扛孫壯的強攻。

當前的情形,這邊對孫壯只能做到挫其鋒銳,而無法從容剪其側翼。

陳韓三此人狐脫狡猾,兩路流民軍看似都保持衝鋒陣列,但先發動攻擊必爲勇氣過人的孫壯。一旦這邊陣列給孫壯衝擊鬆垮,陳韓三見有便宜可佔,就會藉機遣部衝殺過來擴大戰果。

劉庭州雖說見識不錯,但畢竟不能跟秦承祖這樣在兵法浸淫數十年的老將相比。

林縛使曹子昂、林夢得等人留守崇州根本,帶秦承祖北上,也是秦承祖能在軍務、軍事能給他極大的幫助。

“我留在此無用,不如去左營助一臂之力!”周普說道。

孫壯若動,必先攻寨前左營,寧則臣要在前線指揮鳳離步營全局戰事,左營沒有能與孫壯爭鋒的勇猛將領,而林縛會將騎營留在預備隊,多半沒有出戰的機會,再說騎營另有營指揮將率領,周普主動要去左營身爲居前士卒挫孫壯的銳氣。

林縛沒有理會周普,眼睛盯着遠處看,無疑是要周普憋着這口氣留在這裡觀戰。

若說林縛在崛起江東有什麼比他人幸運的地方,恰恰是依附於他的傅青河、秦承祖、曹子昂、周普、吳齊、敖滄海等相當一批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

先有秦、曹等淮上流馬寇殘存四十餘精銳,繼續有三五百餘集雲武衛及長山島精兵,實爲江東左軍最初的堅實骨架,後補足勇戰之流戶健銳,才能短短時間裡造就聲振天下的江東左軍這一支雄銳之帥。

最初的流民寇殘存精銳四十餘人,至今還有三十人編在軍中,無一不是都卒長、哨將一級的武官,就可以知道林縛在勤王北上之初的根基之深厚,實爲普通募流民爲軍的帥臣能比。

林縛到崇州後,重點做的就是對基層武官進行儲備與培養,再輔以民勇輪訓之政,以此來加強崇州的軍事潛力。

也許劉安兒麾下的精銳將官總數不會比江東左軍少,但他這些將官是從三四十萬流民軍轉戰兩年中鱗選出來的,遂二十萬之數的流民軍能有三五萬能戰精兵堪用。

但論體系之嚴密,流民軍又怎麼能江東左軍相比?後勤補給之能力,流民軍與江東左軍相比,還是天差地遠。

有這些爲基礎,林縛纔敢有以三五千精銳在北岸當着數萬流民軍立營紮寨的自信心。

*************

果若所料,陳韓三所部精銳雖保持衝鋒陣列,但觀望之心昭然,搶先出擊是西路孫壯所部。

孫壯馬上使大槊,一騎當前,身後諸騎跟着迅速展開。要不是昨天下過雨,土地沒有乾透,數百騎如雷霆發動,必能揚起漫開飛塵。

即使塵微不揚,但聽着馬蹄聲如驟雨狂雷,騎兵展開立刻就有裡許方圓,頓時將戰場拉開縱深,氣勢也實在撼人。

看到流匪渠帥孫杆子不惜血本的一下子就將所部六百餘騎兵都壓上,林縛眉頭也微蹙,此時判斷左營能擋住衝擊還早,但至少孫壯對流民軍的血勇與忠誠遠非陳韓三這種偷雞摸狗之輩能比。

孫壯也不得不一次性將當下的精銳都壓下去,一旦給江東左軍在北岸站穩腳,將直接影響流民軍在淮河北岸的形勢。

林縛選擇的點,自然是流民軍在淮北的氣門,能直接影響遠至宿豫、臨沂,近到剡城、沭陽的戰局。使得流民軍雖奪下雲梯關,卻無法從容不迫的將雲梯關的米糧西運。

孫壯不惜血本,就要將江東左軍的陣腳撼動,使陳韓三跟着出兵,將江東左軍趕下淮水。

與周普、敖滄海等將不同,寧則臣最初習兵,是師承林縛,後才博衆家所長,戰法也最接近林縛。

西路流寇騎兵突然發動,寧則臣就使左營變陣,使密如刺蝟的車營圓陣當前集結更密集,準備迎接騎兵的衝擊,後陣展開,迅速在側翼各佈下兩列斜陣,打的也是不管能不能成功挫殺孫壯居前的鋒銳,都要限制其側翼來削弱騎陣衝鋒的衝擊力。

馬不惜力,縱蹄飛奔,兩裡許的戰場空間其實很短,接近三百餘步,左營牀弩、強弩、長弓依次攢射,右營左列的弓弩也予以支援,形成遮閉戰場的箭雨。

孫杆子孫壯所部騎兵居前的數十騎,人皆穿甲,馬身也披有薄甲,即便如此,在如此密集的箭雨攢射下,人馬也是紛紛中箭倒下。

戰局離得更近,林縛等人在望樓上也看得更清楚,甚至將孫杆子那猙獰、虯鬚滿腮的臉也看得清楚。接近約百餘步時,左營十餘架牀弩剛好來得及發射第二波箭雨,這回都對準孫壯而射,孫杆子使槊挑飛迎面兩支巨箭的同時,有三四支巨簇直扎透孫杆子跨下神駿……

看到孫杆子連人帶甲滾下,望樓上衆人心間也是陡然一振,只要孫杆子給其後騎陣踐踏而死,流匪騎陣衝鋒就破了大半。誰能想到孫杆子落地之時,以槊杆撐地,竟然在千鈞一髮之間,槊杆斷爲兩截,而他卻穩住身子沒有跌倒,跟着狂奔了數步,有左右兩將援應,迅速爬也似的上了一匹空馬,換馬槊在手,當下就挑飛當前的一輛盾車……

孫壯之武勇,便是站在望樓上的敵對這邊看了也是血氣沸騰,流民軍騎兵更是士氣大振,周普讚道:“鳳離營堪與他對戰者,唯寧則臣一人……”

*******************************************

粳米俗粉讀書會(超級羣):39865642開羣了,感謝斯麥同學提供羣資源.

羣資源有限,請大家不要一號進多羣.

此羣爲最高等級河蟹羣,拒絕一切粗俗曖昧圖片文字內容.

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8章 私糧之利第三章 柳月兒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77章 前哨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86章 戰爭陰雲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6章 受降第83章 南歸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22章 暨陽堅壁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5章 陷阱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13章 殘破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44章 危機不知第80章 雲崖小鎮第158章 瘋虎第66章 淮陽行第121章 勇戰第114章 殲滅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54章 庵堂驚情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6章 受降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1章 風雨相援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66章 東風緊第20章 二月崇州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6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14章 永嘉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23章 三月潼原第61章 爭銀第57章 北進側擊第66章 大動作第12章 議兵第26章 得與失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42章 回崇州第36章 舊瓶新酒第7章 先手佈局第67章 取刀之謀第77章 東海攻略第66章 獻平虜策第86章 纏殺第46章 錢莊第26章 殘部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91章 伏誅第73章 青州軍第10章 血書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30章 沒有良機第123章 追擊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103章 定策第51章 江西形勢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63章 炮擊第61章 爭銀第26章 山門殺心第157章 勇將第85章 津海之利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85章 轉折第140章 笞刑第95章 左右爲難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34章 還朝第56章 淮陽獎功第40章 壯懷激烈第6章 息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34章 步步驚心第19章 大風迷眼第63章 開海漕第76章 藥材貿易第67章 不嫁第5章 治鹽第15章 借名清匪第72章 隨州不決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34章 請戰第十章 夜驚情第16章 如此奪城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24章 高麗戰略
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8章 私糧之利第三章 柳月兒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77章 前哨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86章 戰爭陰雲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6章 受降第83章 南歸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22章 暨陽堅壁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5章 陷阱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13章 殘破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44章 危機不知第80章 雲崖小鎮第158章 瘋虎第66章 淮陽行第121章 勇戰第114章 殲滅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54章 庵堂驚情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6章 受降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1章 風雨相援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66章 東風緊第20章 二月崇州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6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14章 永嘉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23章 三月潼原第61章 爭銀第57章 北進側擊第66章 大動作第12章 議兵第26章 得與失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42章 回崇州第36章 舊瓶新酒第7章 先手佈局第67章 取刀之謀第77章 東海攻略第66章 獻平虜策第86章 纏殺第46章 錢莊第26章 殘部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91章 伏誅第73章 青州軍第10章 血書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30章 沒有良機第123章 追擊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103章 定策第51章 江西形勢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63章 炮擊第61章 爭銀第26章 山門殺心第157章 勇將第85章 津海之利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85章 轉折第140章 笞刑第95章 左右爲難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34章 還朝第56章 淮陽獎功第40章 壯懷激烈第6章 息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34章 步步驚心第19章 大風迷眼第63章 開海漕第76章 藥材貿易第67章 不嫁第5章 治鹽第15章 借名清匪第72章 隨州不決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34章 請戰第十章 夜驚情第16章 如此奪城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24章 高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