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對齊煙翠的審訊也是無果而終。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離開公社以後,四個人直接去了石鼓寨。
田大幫的父母正好在家。
田大幫的父親聽了李雲帆一行的來意之後,將四人個領進了東廂房,田老太太因爲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着急上火,病倒了:一是思念英年早逝的兒子,二是兒子死因不明,三是兒子的頭蓋骨被人掉了包。
齊煙翠沒有說錯,田老太太果然是一個信佛之人,在東廂房的牆上有一個高六十公分左右,寬五十公分左右的壁櫥,在壁櫥裡面放着一尊陶瓷做的觀音坐佛,觀世音端坐在蓮花座上,雙手十指相扣,掌心向上,掌中放着一顆金光閃閃的寶珠。她頭微低,眼微閉,做俯視狀。
觀音坐佛的高度大概在四十公分左右。
在觀音佛的前面,放着一個銅香爐,香爐裡面插着三根香,香正在燃燒着。空氣中彌散着香的味道。
老人本來是躺在牀上的,聽到有人進門之後,就坐了起來,後背上墊着一個枕頭。
“幫他娘,你那串佛珠放在哪兒了?”大爺走到老太太的牀前。
老太太朝半截廚指了指:“在半截廚——最上面一個抽屜裡。”
半截廚在觀音坐像的旁邊——房門的左手。
大爺走到半截廚跟前,拉開第一個抽屜,從抽屜裡面拿出一個非常精緻的木匣子,然後走到老伴的跟前。將木匣子放在老伴面前的被子上。
老太太打開木匣子的蓋子,從裡面拿出一串佛珠。
四個人都有點泄氣,因爲佛珠的顏色也是海棠色的,難道老人的佛珠也是紫檀木的嗎?難道是同志們的判斷出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李雲帆和卞一鳴本來對佛珠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指望從這顆佛珠上找到案子的突破口。
李雲帆從皮包裡面拿出紙包,打開來,拿出那顆佛珠,和老太太的佛珠放在一起進行了認真的比對。
結果會怎麼樣呢?
我們從李雲帆和卞一鳴的表情就能看出來,竟然是一模一樣,無論顏色,還是大小,包括光澤,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同志,這顆佛珠,你們是從什麼地方弄來的呢?”
“大娘,這顆佛珠是我們在齊煙翠的屋子裡面找到的。老人家,您這串佛珠一共是多少顆啊?”
“一百零八顆。”
“是紫檀木做的嗎?”
“不是。”
“不是?我手上這顆佛珠是紫檀木的,我看您這串佛珠和這顆佛珠的顏色一模一樣。”
“這佛珠是上了漆的,漆的顏色一樣,看上去當然一樣了。”
“您這串佛珠是什麼東西做的呢?”
“是青檀木。”
“青檀木?”李雲帆和同志們還真有點孤陋寡聞,因爲大家只聽說過紫檀木,從來沒有聽說過青檀木。
“這個淫婦,這顆佛珠一定是一清賊禿落在煙翠屋裡的。”
四個人一陣狂喜,老太太的話間接地消除了四個人的疑慮。
“老人家,我們剛審訊過齊煙翠,她說這顆佛珠可能是您落在她屋子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