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火索——封王歸國A

時間一晃,就到了公元277年。

在順利的培植起楊家黨之後,司馬炎立刻做出了第二步計劃,那就是爲了讓他的低能兒子繼承皇位,把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都排除出中央。

我們在前面說過,在西晉剛剛建國的時候,司馬炎打算把所有的皇族親王都扔到地方上去,讓他們自行選擇官吏,用意就是鎮守地方。可實際情況是,由於司馬炎的寬容,絕大多數親王們都集中居住在首都,根本不能對他們的封國造成什麼實際影響,各個封國的機構設置,也遠遠沒有齊備。根黑苗正的士族,都爭着搶着去朝廷裡做官,卻把給親王做屬下當做一種恥辱,在親王手下做屬官的,幾乎全是出身低微的人。除了幾個擔任都督(軍區司令)的親王,絕大多數親王們,都在洛陽城裡清談、喝酒、搞女人,根本沒有起到維護西晉王朝的作用,而且在司馬攸還活着的情況下,這些人一旦在司馬炎死後支持司馬攸,還會起到一句屁話定江山的壞作用。

所以,司馬炎下定了決心,要把所有的皇族、尤其是司馬攸趕出洛陽,當然,爲了維繫人心,他不能親自出面來扮演這個漠視皇族親情的大惡人的角色,也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趕走司馬攸的意圖,所以他需要自己的親信,也就是支持司馬衷即位的楊家黨、荀勖、馮紞出頭兒來做這件事,然後一點兒一點兒、深藏不露的培植自己的勢力,最後完全壓倒司馬攸。

相對於楊家黨來說,荀勖、馮紞支持司馬衷當太子比較偶然,從他們能和賈充打成一片就可以看出,他們做人做事是以利益爲基本點的,連當時作用非常重要的名聲他們都可以不要。他們支持司馬衷,也同樣不是爲了忠心,而是爲了自保,他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司馬攸一向看不起他們這兩個只會鑽營的活寶,一旦嫉妒憎恨他們的司馬攸當了皇帝,他們基本就是掉腦袋或者蹲監獄,而對於楊家黨來說,他們的利益和太子司馬衷是綁在一起的,司馬炎這麼扶植他們,就是爲了讓他們保住司馬衷,司馬衷倒臺了,他們也就跟着完蛋了。爲了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楊駿、荀勖這幾個人聯合在一起,在司馬炎的幕後操縱下,開始絞盡腦汁想辦法把司馬攸排擠出中央。

最先出陣的是楊家黨的重要成員楊珧。由於政治鬥爭越發緊迫,楊珧現在已經不再隱居,也不擔心什麼未來的憂患了,他積極的聯絡了一批人,正式向司馬炎上書,請求把已故司空裴秀當初建立五等封建的思想真正貫徹下去,把所有居住在首都洛陽的親王遣返回各自的封地。

中國的五等封建制度,其實是周武王當初分封諸侯的時候創立的,爲了鞏固自己的國家,他把大量土地劃出來,分給一部分同姓親族和功臣,讓他們拱衛中央,形成大大小小的附庸國。這些被分封的人,一共分爲五個的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等到後來春秋戰國天下大亂,很多諸侯王都不鳥周天子,甚至連王爵都造出來了,直到秦朝統一六國,又重新搞了一個二十等爵制,把爵位分成了二十等,最高和第二高的爵位就是侯爵,分別是列侯和關內侯。籠統的說,列侯就是有封地(至少是名義封地)、有屬官(至少是名義屬官)的侯爵,關內侯就是隻吃俸祿的侯爵。

西漢和東漢也延續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只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得到這些爵位的途徑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簡單,爵位也就越來越不值錢,到了曹操時代,除了列侯、關內侯,其他那十八等爵位幾乎快要被人們忘記了,曹操審時度勢,乾脆只保留了列侯、關內侯,然後又搞出了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侯等等既沒有封地、也沒有俸祿、只是爲了封賞部下方便的掛名侯爵。曹魏帝國成立以後,正式廢除了二十等爵,建立了新的爵位制度,在這個制度裡,只有王、公、和各種侯爵,其中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只有俸祿,其他掛名侯爵,仍然是連俸祿也沒有。

司馬昭滅蜀以後,爲了大肆收攬人心,創造更多的爵位,就按照裴秀的建議,開始以恢復周朝的五等爵位爲藉口,建立了新的爵位制度。爵位按照大小排名,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關中侯、關外侯、其它雜七雜八的名號侯爵,通過這個排位大家就可以看出來了,這個時候所謂的侯爵,其實是很不一樣的,有的高、有的很低,不是說侯爵就一定比伯爵高。西晉建立之後,除了曹魏末代皇帝曹奐以外,其它的王全是皇族,公、侯、伯、子、男這些新創立的五等爵位,主要是給在西晉擔任高官的士族,再往下的侯爺們,就是給一般士族、普通官員的了。

因爲官爵太多太濫,根本不可能給每一個爵爺都搞一塊兒封地,實際情況是,除了司馬家族的王爺、侯爺們,還有外姓人裡的郡公、縣公、郡侯(特級侯爵),纔有實際的封地,其他爵爺們都是沒有封地的、甚至很多連俸祿也沒有,爵位還是像以前一樣的泛濫成災。有的大臣就建議,乾脆取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五等爵位,但是也有的大臣建議,真正實行五等爵位,讓所有的爵爺們都有真正的封地,但是因爲這兩種建議都太難實行了,所以西晉的爵位制度就這麼不倫不類的延續了下來。

楊珧重提裴秀的五等封建思想,可和裴秀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是把親王們都趕到地方上去,讓這些人、尤其是司馬攸沒有在洛陽城逗留的理由,至於這些封國是不是足夠強大,能不能起到護衛中央的作用,這倒不是最重要的。

楊珧的奏摺是這麼寫的:“古時候分封諸侯,主要是爲了保護王室,如今東吳帝國還沒有被滅掉,各地地方官的責任都很重大。可是,現在鎮守地方的親王們,如果把精力放在鎮守地,就沒有精力管理他們的封地,這樣搞得鎮守地和封地都管不好,兩邊都不合適。另外,現在我們各個軍區的司令,有的還是外姓人,應該再加派皇親國去監督他們,但是現在大多數的親王們都集中在首都,就失去了守衛的本意,不利於江山社稷的萬年穩固。”

楊珧的話,理由飽滿、充分,句句說到了司馬炎的心坎裡,司馬炎非常滿意,楊珧7月份寫了奏章,只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司馬炎就已經把成型的親王遣返實施方案給拿出來了,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看出,司馬炎遣返皇族其實是早有預謀,楊珧只不過充當了前臺報幕的人而已。

3、王濬!前進!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5、西北守護神C3、鍾會鄧艾之亂C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3 、新新人類阮咸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2、在亂世中崛起B1 低能兒?幸運兒?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7、賈家黨的反擊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6、楊家黨的興起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1、德才兼備的帥哥A4、含恨而死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3、賈充的謝幕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3、廢立大權B4、高平陵政變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在亂世中崛起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1 、天命和正統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3、絕代謀臣之路B1、導火索——封王歸國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5、流放B4、高平陵政變C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1 低能兒?幸運兒?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4 、酒神劉伶3、鍾會鄧艾之亂C4、含恨而死B4、去留之爭D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C3、絕代謀臣之路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1、導火索——封王歸國C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3、絕代謀臣之路A3 、西晉官職大展出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5、過於優秀的弟弟A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1 、天命和正統4、孫皓投降A6、 失敗的道德改革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3、鍾會鄧艾之亂A2 、司馬炎的禪讓3、自掘墳墓A4、含恨而死B1、遙遠的過去3、絕代謀臣之路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5、流放B3 、西晉官職大展出A4、三陳伐吳5、清談誤國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2、如願以償2 、最後的平民一品B2、艱難幸運高官路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3 、廢立大權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
3、王濬!前進!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5、西北守護神C3、鍾會鄧艾之亂C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3 、新新人類阮咸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2、在亂世中崛起B1 低能兒?幸運兒?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7、賈家黨的反擊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6、楊家黨的興起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1、德才兼備的帥哥A4、含恨而死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3、賈充的謝幕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3、廢立大權B4、高平陵政變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在亂世中崛起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1 、天命和正統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3、絕代謀臣之路B1、導火索——封王歸國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5、流放B4、高平陵政變C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1 低能兒?幸運兒?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4 、酒神劉伶3、鍾會鄧艾之亂C4、含恨而死B4、去留之爭D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C3、絕代謀臣之路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1、導火索——封王歸國C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3、絕代謀臣之路A3 、西晉官職大展出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5、過於優秀的弟弟A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1 、天命和正統4、孫皓投降A6、 失敗的道德改革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3、鍾會鄧艾之亂A2 、司馬炎的禪讓3、自掘墳墓A4、含恨而死B1、遙遠的過去3、絕代謀臣之路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5、流放B3 、西晉官職大展出A4、三陳伐吳5、清談誤國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2、如願以償2 、最後的平民一品B2、艱難幸運高官路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3 、廢立大權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