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家盟成

趙信剛帶人去門上看視,喬玄便得到消息急急趕來,派去顧府的一干人不是斷手就是折腳,府中哀嚎之聲不絕於耳.喬玄神情悲憤的安撫着受傷的家人,趙信默默跟隨其後,一言不發.這顧和確實是太過分了,竟然將人打成這樣,趙信實在是看不過眼.如要懲治顧和這等人物,勢必要亮出身份才行,否則憑趙信現時的身份和喬府的力量還真不是其對手.

喬玄撫慰完一干受傷家人,不知是血見得太多還是心力憔悴的緣故,臉色異常的蒼白,看上去很是疲累,身子搖搖晃晃的.趙信上前一步,扶他坐下.喬玄擡頭看看趙信,眼角滲出老淚,帶着哭腔道:"我喬家何其不幸,招惹了顧和這個賊子,這些家人何辜,竟然遭此毒手!"喬玄畢竟上了年紀,沒了年少時的銳氣,況且又是一介文人,遇到這等事,只知傷心憤恨,不知振作起來應付眼前的局面,彷徨無計,拿不出個對策來.若非趙信來此,恐怕他真的舉家避開或者任由顧和欺凌了.

趙信纔要搭腔,下人來報道:"老爺,兩位小姐要出來看視傷者呢!"喬玄聞言嘆道:"也好,他們爲我喬家受了這等罪過,讓她們兩姐妹出來看看他們也好!"得喬玄同意,那下人飛奔去報二喬.得此良機正可一睹芳容,但趙信等外人在這樣情形下與人家小姐相會是不大合禮數的,趙信忙向喬玄請退.

喬玄搖頭道:"公偉不必見外,趁此機會見見小女也好."大概是這幾日發生的事令喬玄焦頭爛額了,或者是真的把趙信當作自己人,連這禮防也不顧了.

趙信樂得留下,見見這傳聞中的兩個傾國傾城的佳人.不一會,兩位麗人在數名丫鬟的擁簇下從那邊迴廊娉婷而來,俄而,來到近處,見有外人在場,姐妹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正猶豫間,只聽喬玄高聲道:"我兒快來與客人見禮."二女輕移蓮步,來到喬玄跟前,齊聲道:"見過父親!"喬玄擡手一指趙信道:"見過這位劉先生."

二女聞言,微微轉身向趙信施了一禮道:"見過劉先生!"趙信忙不迭的道:"兩位小姐不必多禮."適才二女遠遠而來,在丫鬟的簇擁下,看不大清面貌.直到近處,兩張皎如明月,豔若春花的粉臉才清晰起來.兩女身量彷彿,身段窈窕,並立一處,欲語還羞,其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一覽無餘.兩女生得有幾分相似,其神采又絕不相同,春花秋月各有所長,直令人眼花繚亂,心馳神搖.就是趙信這見慣絕色美人的人也爲這兩朵姊妹花所動,何況其背後的一干沒見過"世面"的隨從.度其大小,左邊那穩重一些的應是大喬,右邊自然是小喬了.

這當兒喬玄卻微笑着看着趙信,只見趙信只稍一走神,隨即鎮定如初.喬玄心中暗自點頭不已,由此就可看出趙信的定力和爲人.

"喬老,兩位千金真乃仙露明珠也!"

喬玄笑笑道:"公偉過獎了."轉對二女一揮手道:"你們去吧!"衆丫鬟便上來擁着二女去看視傷者去了.在趙信盛讚二女容貌的當兒,二女臉上各自露出一絲微笑.

顧和今日做出這樣的事來,直把他自己推入了萬丈深淵,使趙信下定決心將其黜掉.喬玄無有應對之策,可趙信卻只要一亮出身份就能解決此事.趙信不打算在廬江多作停留,當夜便遣人秘密去傳薛維來見.此番出來,配備了兩種令牌,一種是一般的,一種是趙信專用的.趙信派去的人先以一般的令牌求見薛維,然後再亮出趙信的令牌,着薛維喬裝秘密來見趙信.

剛一見面薛維還認不出改扮後的趙信,直到趙信出聲這才確認無誤,忙上前以大禮參見.趙信也不跟他廢話,直接就問道:"薛維,顧和爲官一向如何?"

薛維被帶到喬府來,確認了趙信的身份,便知顧和身上只怕有些妨礙.趙信一開口便問及顧和的官聲,看來顧和更加不妙了.只得小心翼翼的答道:"啓稟大王,其人雖然有些傲氣,但還是能盡心盡力的爲大王辦事的."

趙信聽了,沉吟了一會道:"薛維,想必你也猜到了我今日找你來所爲何事,顧和強聘喬家小姐之事是我親眼所見,今日又縱人毒打了喬府家人,此事鐵證如山,不容他否認.其人雖能盡心辦事,但其爲人卑劣,做出這等不要臉的事來,實在不能再用.明日你就帶人將其拿下,送往汝南,待我回去再行處置."

一開始聽趙信的語氣,薛維還以爲顧和今日定要性命不保了,誰知到最後趙信卻只令他將其拿下,並未立即加以處置,看來顧和性命暫時是保住了.

退出房外,薛維才發覺自己驚出了一身冷汗.在趙信護衛的掩護下離開喬府,一路邊走邊嘆,只覺世事無常,顧和自歸趙信以來,辦事還算用心,雖然有時難免有私心,但究竟也無大錯.哪知今次貪戀美色,強聘喬家小姐,卻好死不死的撞在趙信手裡.這顧和的運氣也太差了!怎麼就偏偏碰上了趙信微服在此呢.若非如此,就算他強聘喬家小姐一事敗露,也不過被申飭一番,最多也就是丟官而已,如今看來這次他不死也得脫層皮了.在薛維想來,趙信微服住在喬家,不知跟喬家有什麼樣關係!顧和得罪了喬家,哪能有好果子吃!只看趙信言語間露出的厭惡之色便知道了.臨走之時,趙信嚴令他不得泄漏其行蹤.薛維在心裡不禁猜測起趙信此次出來的目的.單看他爲了喬家不惜露出身份一事,便可推斷他與喬家的關係非淺.在此事上,趙信並未有一絲半毫責怪之意,倒讓薛維放心不少.

天色微明,薛維便知會周翼,帶着大隊人馬將顧府圍了起來.顧和還在睡夢中,卻得家人倉惶來報此事,當即披衣出來.時薛維、周翼二人已經帶人進府來了,將個偌大的顧府鬧個雞飛狗跳的.顧和強壓怒氣,大步來到二人跟前,厲聲道:"二位這是何意,我……"

話未說完,只聽薛維一聲令下,身後軍兵涌上前來,不由分說的將顧和拿住.

顧和掙扎着高聲喊道:"薛維、周翼,你們想造反不成!"

薛維懶得跟他廢話,一揮手,令人將他帶了下去,處理完顧府事宜,二人也即回去.

顧和被拿的消息一下子傳了開來,趙信纔剛起身,便聽府前叫嚷了起來.早有那個方向的戒備之人報知趙信事情的究竟,知是喬府之人得知顧和被拿引起的,趙信也就一笑了之.

不久,喬玄滿面春風的來見趙信,遙遙的就高聲的道:"公偉,你還不知道吧,顧和這賊子被拿了."

趙信裝作吃了一驚,哦了一聲道:"那可要恭喜喬老了,此人一去,喬老無憂矣."

"公偉說的是,說的是啊!"

俟喬玄平靜下來,趙信道:"喬老來的正好,既然事情解決了,我等也該告辭了."

喬玄愕然道:"公偉這就要走了?"

"晚生還有些瑣事待辦,只好跟喬老告別了,異日有暇,定會再來拜會喬老."

"如今事情已了,正想與公偉好好敘一敘,公偉卻要走了,真是一件憾事啊!"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喬老不必如此,你我總還會有相見之日的."

喬玄聞言,只覺趙信說的再貼切不過,"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說的實在是太恰當了,離別的感傷只盡在此語之中.不住的玩味此語,其中的意境真是令人不能自已.

雖然不知顧和爲什麼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拿了,但喬玄隱隱竟覺得此事跟趙信大有關係,可一想起趙信的身份,又覺得不大可能.

離開廬江,趙信等人直奔位於秣陵一帶的船塢.詳細察看了船塢的擴建情況,以及籌備建造海船的情形.總的進度還是令趙信挺滿意的,再過一兩個月就可以開工造海船了,趙信最關心的也就是此事.關於海船的規模,堅固程度,建造速度,以及適應海上航行要配備的儲糧儲水的地方,和相關的各種儀器,趙信無不一一親自過問.

在船塢這邊一待就是大半月,趙信從一個對造船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變成了對整個過程都有了大概瞭解的門內人.這期間,趙信依據自己的知識提出了許多要求和建設性的建議,和人詳細商量之後再施行,上到造船,下到艙中的用具,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改善.

滿意的離開船塢之後,一路北上,前往海軍那邊.時至今日,海軍的兵員早已經招募齊了,正在進行陸上操練.

對於趙信的到來,周泰、甘寧也是感到非常的意外,他們還以爲趙信還在訓練新軍呢,沒想到竟然悄悄的到他們這邊來了.

聽了一個大概的介紹之後,趙信滿意的點頭,少不了讚賞二人一番.又道:"基於目下海船還沒造成,海軍也只有從倭賊手裡奪得的五艘海船,而且還不是正規的戰船,前一階段也只好用這五艘海船分批輪流進行操練了.爲了節省時間,陸上操練和海上操練同時進行,現在就輪流到海上去操練,這樣一來,也可以爭取一些時日."

二人連聲稱是.趙信接着道:"就先在近海一帶操練吧."

趙信又着二人先儘快訓練出一船的人手來,派一條船改作商船先期在青州和馬韓之間開始試航,爲日後進軍倭國作準備.等海船建造出來後,到時再派一支船隊進行試航.

趙信知道航海的事只能按部就班的來,決不能心急,怕周泰、甘寧二人聽了他的話之後急功近利,又吩咐他們一開始要慢慢的來.總之一句話,既要快,又要穩,決不能出差錯.

安排好海軍的事宜後,趙信等又馬不停蹄的上路,巡視青、冀、並三州.在青州一境倒還平穩,趙信等人一路行來,除了伸手管了幾件碰到的不平之事外,軍政兩面都沒有什麼礙眼的地方.在青州沒停留幾日,一行人便出境趕往冀州.

袁紹經營冀州一地已久,如今袁氏雖然已經敗滅,但也免不了有些袁氏餘孽興風作浪,嘯聚山林,打家劫舍者常有之.趙雲總督州事,既要忙於剿滅匪寇,又要防範北面的公孫瓚,還要打理一些政務,可是忙的不可開交.好在有荀攸幫他主理政務,否則就是把他掰開用也不行.幾個月下來,經趙雲、荀攸二人的精心治理,冀州穩定了許多.除了一些地勢異常險要的山林中還盤踞着少數的匪寇外,地面上相對比較平靜.

趙信等人於路打探各地官吏的官聲,有官聲不好的,一一記下,等回到汝南之後再行處置.

從冀州轉到幷州,一路也堪稱平靜,在幷州巡視了一番,當即取道回汝南.

馬超自從兵敗洛陽之後,回去便請命對付李傕、郭汜二人.時有張濟之侄張繡來投馬騰,欲報其叔之仇,馬騰便令馬超、馬岱並張繡領兵去討李、郭二人.

李、郭二人早已經是窮途末路,苟延殘喘了,一聞馬超兵來,便心驚膽戰的.賈詡看出此番李、郭二人再難堅持住,便獻計請往趙信處求救.李、郭二人大喜.賈詡又以非得他親自出使纔有可能說服趙信爲由,使李、郭二人不得不派他前往.如今賈詡倒成了二人一道保障,二人深知要是沒有賈詡爲他們出謀劃策,他們早就喪身在西涼兵的鐵蹄之下了.可今次馬超來勢洶洶,勢難保守,也只得聽從賈詡之計,遣他往汝南求救了.

賈詡便趁機離開.其實他早就想離開李、郭二人了,二人本就不是能成大事的主,後又爲諸侯所迫,偏安彈丸之地,苟延殘喘,形勢糟糕透頂,賈詡雖人還在他二人身邊,心其實早就不知到哪裡去了.若非李傕兵敗後疑心病重,對屬下都嚴加防範,賈詡早就伺機離開了.若非怕兵敗之後玉石俱焚,賈詡也就不會爲二人設計守住這一小塊安身之地了.

出了那個牢籠之後,賈詡便直奔汝南方向而去.當初趙信就讓徐庶留話給他,有意招攬,如今趙信聲勢震天,可說大事已成,此時去投雖然有點晚了,但賈詡相信以他的才能定會在趙信手下脫穎而出,爲趙信重用的,所以趙信自然就成了他的首選也是唯一的投效對象.

可惜事不遂人願,賈詡已經極力小心的避開西涼兵了,就連李、郭二人送給趙信的金銀珠寶也丟棄了大半,只隨身留下一點,卻還是碰上了張繡所部兵馬,爲其所擒,差點丟了性命,若非張繡手下的張濟舊部中有人認得賈詡,他可真的要去見閻王了.

張繡將其獻於馬超,馬超令人解往長安交由馬騰處置.

沒了賈詡相助,一月時間不到,李、郭二人就爲馬超所破,李傕死於馬超槍下,郭汜被生擒,張繡將其剜心割肉祭了張濟.

賈詡解到長安之日,馬騰親解其縛,禮遇甚厚,用以爲軍中參謀.馬超回軍之後,又令他兄弟幾人以師事賈詡.到了這個地步,賈詡投效趙信的心也冷了,一心一意的爲馬騰效力.

有了前次聯盟的交情,孔明一到長安,橄欖枝一伸出,兩家立時達成攻守同盟的協議.就不說賈詡也力主兩家結盟了.天下大事賈詡也是看得極爲清楚,趙信獨霸天下的局面已經形成,如今要想跟他抗衡,馬、曹、劉三家非得結成牢固的同盟不可.只有三家同心協力,共同進退,大事尚有可爲.否則早晚必會爲趙信所破.

此番益州也有人隨同孔明一道前來.曹操派了許靖攜重禮來結交馬騰、韓遂,曹操料定孔明一行必能成事,派許靖來純粹只是爲了送禮.馬、劉兩家結成了同盟,有孔明在中間牽線,事情沒有不成的道理.

三家就此結盟,共同進退,共抗趙信.

孔明此行還算順利,從襄陽到成都,又轉到長安,促成三家結盟.促成此事之後,孔明這才大爲放心,如今就算趙信傾力來攻,也未必沒有還手之力.此番孔明可是爲劉備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了.

至於趙信稱王,孔明認爲這再正常不過了,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雖如此,收到這個消息,孔明還是頗多感慨.這漢家天下早非劉氏所有,如今天下各路諸侯也只有荊州一家姓劉.想要憑區區荊州之地匡扶劉姓天下,可是難之又難.自獻帝駕崩之後,羣雄並立,各自稱霸一方,導致天下無主.也不是沒人想到要另立其他劉姓子弟爲帝,可羣雄之中,不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就是懷有二心,如袁紹、公孫瓚之徒比比皆是.

回到襄陽,已到二月中旬.孔明將此行的經過擇要報知劉備,又將馬、曹兩家結好的書信呈上.劉備大喜過望,趙信稱王給他帶來的鬱悶一掃而空.

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27章 袁術奔逃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55章 糜府之戰第46章 堅守不出第56章 二破曹軍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39章 爲官廬江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關於vip第95章 定計制敵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94章 大敗袁紹第40章 桅檣之下第56章 二破曹軍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47章 兵戰兇危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8章 重逢佳人第65章 大意中計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22章 張遼顯威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37章 稱王建制投胎機會第10章 外出訪賢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草船借箭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77章 漢祚難續第63章 見義勇爲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93章 神威無敵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39章 難平之事
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27章 袁術奔逃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55章 糜府之戰第46章 堅守不出第56章 二破曹軍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39章 爲官廬江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關於vip第95章 定計制敵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94章 大敗袁紹第40章 桅檣之下第56章 二破曹軍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47章 兵戰兇危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8章 重逢佳人第65章 大意中計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22章 張遼顯威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37章 稱王建制投胎機會第10章 外出訪賢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草船借箭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77章 漢祚難續第63章 見義勇爲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93章 神威無敵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39章 難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