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堅守不出

趙信領着兵馬來到廬江,廬江衆人接進城去.

趙信臨時住處,郭嘉、荀攸、魯肅、龐德、許褚、典韋、華雄、徐盛、劉曄、李豐、徐庶、周泰、蔣欽幾人正和趙信密商進兵事宜.

趙信問道:"元直,現在九江情形如何?"

徐庶道:"主公,袁術聽聞主公起兵來取九江,大是恐慌,現在九江城城門已閉我看袁術是準備死守九江了."

趙信道:"廬江的糧草準備的怎麼樣了?"

徐庶道:"自從主公決定進兵九江開始,各地的糧草陸續運到廬江來,如今足夠大軍三月之用."

趙信道:"元直辛苦了,到時元直就留在廬江調度一切."

趙信又對蔣欽道:"公奕,我令你去探查九江附近的水域,可有結果?"

蔣欽道:"回稟主公,在離九江城二十里的地方可以隱藏我三千水軍."

趙信道:"等我大軍出發的時候,公奕就領着水軍多帶糧草到那裡埋伏,防止袁術向江東逃去,同時也作爲一隻奇兵,有必要的時候,我會讓公奕引軍攻九江的."

次日,趙信引大軍出發,不幾日,來到九江城下.趙信令百多臺投石車齊攻東門,剎那間,九江城外亂石起飛,有的飛到城中,砸中房屋,有的飛到城頭,砸中袁術軍士.半日下來袁術軍士氣大降,趙信這邊卻歡欣鼓舞,不過投石車也壞了七八架.

九江城中,袁術憂慮道:"趙信軍中有此等攻城利器,才半日,我軍就傷亡無數,而敵軍卻無一人傷亡,這樣下去,這城如何能守得下去."

紀靈道:"主公,明日我們開城殺出去,把他們的這些投石車全給毀了,相信他們一時半會之間也造不出來,這樣我軍方能安心守城."

樑剛道:"主公,不可,趙信詭計多端,恐怕早有準備,若我們殺出去,到時只怕他們的投石車毀不了,反而會中了趙信詭計,那可對我軍士氣大大不利."

袁術道:"若是不毀了他們這些投石車,我們還有什麼辦法?"

樂就道:"主公,我們也可做投石車破之,到時我軍居高臨下,必能大破敵軍."

袁術道:"我們軍中有人會做投石車麼?"

樂就道:"主公,象趙信軍中那樣的我們自然做不出來,但是我們只要做到能發石擊敵就行了,我們又佔了地利,應該能與敵軍的投石車抗衡的."

樑剛道:"就算是簡易的投石車,我們倉促之間也做不出那麼多."

袁術好不容易找到這個方法,是無論如何都要試上一試的,道:"能做多少是多少,要是能有一些成效,也能大大振奮我軍士氣."

趙信大營,衆人慶賀了一番.趙信道:"今日投石車破敵,我軍士氣大振,全虧了子揚,我軍中才有此等利器,要記子揚一功."

劉曄道:"劉曄安敢居功,全虧了主公調度有方,衆軍士訓練有度!"

郭嘉道:"主公,今日投石車大振我軍聲威,令袁軍膽寒,我們明日是要繼續用投石車打擊敵軍呢,還是趁敵軍士氣低落之時派兵攻城?"

荀攸道:"主公,今日城中見識了投石車的厲害,明日必然會有所準備."

魯肅道:"若是敵軍也做投石車還我以顏色,反而會對我軍士氣不利."

趙信道:"子揚,依你看城中能做投石車麼?"

劉曄道:"主公,比較簡易的他們肯定能做出來,但是決不會象我們的一樣精確的,而且殺傷力恐怕也有不如."

趙信道:"若是城中真的做出投石車,依子揚看,我軍投石車在城下能不能破敵軍的投石車?"

劉曄道:"主公,到時恐怕會互有勝負的,我軍器利,敵軍則佔了地利."

趙信道:"奉孝,你怎麼看?"

郭嘉道:"主公,若是敵軍真的做出投石車來,我軍可在東門下與之對戰,敵軍的注意力必然會被吸引在東門,到時我們再悄悄派一軍強攻北門."

趙信道:"奉孝此計可行,如此明日就按奉孝之計行事,子滿和幼平引一萬兵馬到時去攻北門,仲康和令明各引五千兵馬伏在我軍兩側,謹防城中兵馬衝出."

城頭上,紀靈等人看着昨晚趕着做出來的三十臺簡易投石車,把心中的希望全都寄託在這些投石車上了.一會,趙軍的投石車開始攻城,紀靈忙令人還擊.城上城下,石來石往,一場投石車大戰開始了.鬥來鬥去,兩邊互有勝負,兩邊的投石車一臺臺的被擊毀.城外趙軍的投石車終是在數量上佔了極大的優勢,慢慢的壓制住了城中攻勢.紀靈一看,這樣下去恐怕今日士氣又要大跌了,心中焦急.

樂就道:"紀將軍,如今兩邊投石車正在大戰,敵軍必然不備,若此時引軍殺出,必能擊毀敵軍投石車."

紀靈聽了,便要馬上下城點軍衝出城去.

樑剛攔住道:"主公嚴令不得出城,若是真的要引兵出擊的話,還要請示主公."

紀靈道:"若是去報主公,肯定會錯過了這個時機,不如我先點兵出擊,你再派人去告知主公就是了."

這邊紀靈剛剛點好兵馬,有人來報敵軍正猛攻北門,袁術派人傳令紀靈帶人去支援北門守軍.紀靈無奈,只得帶着已經點好的兵馬往北城趕去.

典韋引軍到北門外,二話不說,立刻揮軍攻城.奈何此次袁術在九江作了充分的準備,九江城城高牆厚,饒是趙信軍將士勇猛無匹,攻了許久也是損失慘重.

這時典韋見城中有兵馬來援北門,知道今日討不了好,便下令退兵.

回到大營,典韋向趙信請罪.趙信道:"此非戰之罪,子滿不必放在心上,況且子滿也是小勝了一場."

郭嘉道:"主公,看來強攻是不行,此次進攻北門,不到半日,我們損失了一千多精銳,可見城中的防守是何等的嚴密."

趙信道:"是得另想他法,我們再好好謀劃一番."又對劉曄道:"子揚,今日損失了多少投石車?"

劉曄道:"主公,今日又有二十來架毀壞了,不過城中的投石車已全數毀壞."

趙信道:"城中明天又可趕出簡易投石車數十架來,我軍的這些投石車卻造之不易,這樣下去恐怕會對我軍不利."

荀攸道:"主公,何不試試掘地道進城!"

郭嘉道:"恐怕不行,此次袁軍做的準備可說是十分充分,袁軍必然會料到這點."

李豐道:"軍師說得對極,我在九江時,袁術便已令人防備此事了."

這時龐德道:"主公,我有一計,主公和衆位先生看可不可行!"趙信道:"令明快快道來!"

龐德道:"不如我們明日開始在城外罵戰,袁術氣量狹窄,肯定忍不了多久."

郭嘉道:"令明此言甚是,主公不妨一試."

趙信道:"既然這樣,令明你就下去挑一些聲音高,嘴皮子比較厲害的軍士,明日跟你去罵戰,諸位回去幫着想想怎麼痛罵袁術,明日告知令明."

次日,龐德領着衆人在東門外大罵.紀靈在城頭聽見,呆了一會,也令軍士開罵.只是龐德這邊是有備而來,衆人口徑統一,罵出來聲勢嚇人,城頭上卻是各罵各的,什麼樣的罵聲都有,這一次交戰自然是趙軍勝了.

罵了頓飯功夫,龐德見衆人罵得有點累了,引衆人回去休息.一會,休息的差不多了,龐德又帶人去城下大罵,結果又得勝而回,如此反覆,一天之中罵了不知道多少遍.

趙信在營中有時也會帶着衆人去看龐德罵戰,見龐德等人勝了多回,心中也是出了氣了.

回到營中,趙信對龐德道:"令明,明日你領人接着罵,花樣我們今日又幫你想了一些,明日再去試試."

龐德罵了一天,連說話也張不開嘴了,心想這罵戰比與典韋大戰一百回合還要困難.見趙信明日還讓自己去,差點跪下,沙啞着道:"主公,您饒了我吧,我罵了一日連口水都用光了,明日可實在不行了.

趙信見龐德實在有點慘,看來只有靠其他人了,不由看向其餘衆將.

衆人見了龐德的慘樣,還在幸災樂禍呢,誰叫你自作聰明獻上此計的.見趙信看了過來,心想這事實在不是人乾的,誰還敢出來,有的裝作沒看見,有的視而不見.

趙信見衆將這個樣子,看來是沒人去了,對衆將道:"你們都不想去,難道要我這個主公親自去麼?"

衆人都不敢說話,忽地,趙信笑道:"我決定了,你們明日輪流上陣,罵得好的有賞,差的就不用我說了,我會讓他多練習的."衆將聽得臉都快綠了,旁邊一干謀士慶幸不已.

城外罵聲連天,袁術在城中聽得煩悶不已.一開始袁術聽到趙信派人在城外辱罵時,心中頓時暴怒,直想領軍出城與趙信決一死戰,繼而一想,哈哈大笑:"趙信無計可施矣,此等計謀瞞的過誰人."於是不加理睬.只是袁術氣量卻遠遠不夠,雖然明知是計,但是心中還是憤憤不平.

見袁術如此,紀靈進計道:"主公,兩日來我軍多有敗績,不如我們精挑軍士與趙軍對罵."

袁術心想也只好如此了,令紀靈去辦此事.

兩日後,趙信見城中罵聲嘹亮了很多,聲音也整齊了很多,知道袁術已經看破此事,是不會中計了.趙信聚集衆人,道:"袁術令人與我軍對罵,看來他是決不會出戰的了,我們還得另想他法."

荀攸道:"主公,袁術之所以畏懼不戰,皆以我軍戰力驚人,其部下遠遠不及.不如來個驕兵之計,讓袁術認爲我軍也不過如此,加上袁術從未親自見過我軍威勢,只是道聽途說而已,到時,袁術就有可能派人出戰了."

郭嘉道:"公達此計大妙,主公,不如我軍明日開始攻城,不過我們明日要敗,而且要敗的象樣,不能讓敵軍看出破綻來."

趙信道:"幼平,明日就由你領軍攻城吧,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但要敗的象樣,而且要敗的慘烈一些,幼平你快快去做準備吧."

周泰見自己第一次上陣沒想到竟然領到這樣一個差事,真是有點哭笑不得,這可比大勝還難吶.

東門城頭,紀靈正令士兵準備今日的罵戰呢,突然聽見趙信營中擂鼓之聲大作,而後無數軍馬整齊的開到城下來.紀靈心想不就是對罵麼,搞這麼大的場面幹什麼.突然旁邊親衛道:"將軍,敵軍開始大舉攻城了."紀靈打了個冷顫,探頭一看,城下列好陣的趙軍正開始往護城河裡填土石呢.紀靈忙令投石車準備,弓箭準備,一聲令下,無數石箭往城外趙軍落去.攻擊了多次,趙軍終於填平護城河,趙軍死傷無數.

這邊周泰見雖說是要詐敗,可是還沒正式攻城呢,就損失了數百軍士,心中大是惱怒,令這邊投石車還擊.等護城河填平,浮橋架起,周泰就領軍馬往城上猛衝.

一時戰事膠着,一邊死守城頭,寸步不讓,生怕敵軍會攻上城來,石、箭無所不用其極,一切能守城的都被紀靈搬來守城,還遣人往城中求救兵.袁術得知趙軍開始猛攻東門,連忙調了其他城門的人馬去支援東門,下令紀靈等人死守東門.

一邊周泰親冒箭石,督促軍士奮勇向前,努力往城上攀去.衆軍士悍然無畏,前仆後繼.有不少人攀上城頭,這時周泰不由希冀要是他們真的能攻下東門那該多好,可惜攀上城頭的一干將士架不住袁軍瘋狂的撲上圍攻,最後都隕身城頭了.

攻了半日,兩邊死傷無數.周泰見差不多了,忙傳令施行敗退大計.

紀靈等人在城上指揮袁軍拼命死戰,見趙軍今日攻勢實在太厲害,城上軍士也是死傷慘重.正擔心這樣下去不知還能堅持多久呢,突然見趙軍如潮水般退去,陣形散亂,旗幟零亂,衆軍士爭前恐後的後退.樑剛看了一會,對紀靈道:"看來趙軍今日是真的敗了,我們可謂是大勝了一場啊!"說罷哈哈的笑了起來.紀靈見樑剛這麼說,也爲此事高興不已.這時,彷彿趙信在他們心頭的重壓消失了,心中再無以往對趙軍的恐懼.

袁術見衆將來報今日大勝了一場,雖然己方軍士也損失良多,可是這是與趙信交鋒以來的第一次勝利.心中歡喜無比,下令重賞一干將士,在府中擺下慶功宴與衆將相賀.

袁術道:"經此一戰,可讓天下人知道我袁術乃不懼趙信者,趙信小兒再也猖獗不起來了.今日一戰,衆位將軍大展我軍軍威,我軍士氣大振,再也不懼趙信了."

趙信帳中,趙信讚賞周泰道:"幼平今日做得漂亮,恐怕城中此時已經開始爭相慶賀了."

周泰道:"屬下無能,當不得主公誇獎,今日我軍損傷將近三千,還請主公降罪!"

郭嘉等人忙道:"周將軍不必如此,這是我們和主公定下的計謀,與周將軍無干."

趙信也道:"是啊,幼平,此事與你無干."

趙信又對郭嘉等人道:"只此一計我料定袁術還是不敢出戰,不如我們再設一計引袁軍入彀."

衆謀士道:"主公,計將安出?"

趙信對衆將低聲道你們與我如此如此行事,又派人授計蔣欽行事.

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8章 江中遇險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3章 神威無敵投胎機會第60章 陶商受傷第37章 出巡各地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27章 袁術奔逃第58章 子矛子盾第32章 籌劃水軍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69章 牛渚一戰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92章 鐵甲顯威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73章 傷折二股第5章 謀劃出仕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50章 人生快事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5章 謀劃出仕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69章 牛渚一戰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41章 驚險異常第6章 名震洛陽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56章 二破曹軍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9章 經營汝南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9章 合肥攻略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
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8章 江中遇險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3章 神威無敵投胎機會第60章 陶商受傷第37章 出巡各地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27章 袁術奔逃第58章 子矛子盾第32章 籌劃水軍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69章 牛渚一戰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92章 鐵甲顯威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73章 傷折二股第5章 謀劃出仕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50章 人生快事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5章 謀劃出仕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69章 牛渚一戰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41章 驚險異常第6章 名震洛陽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56章 二破曹軍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9章 經營汝南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9章 合肥攻略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