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猛虎下山

劉備大帳,劉備深懷憂慮的對孔明道:"軍師,眼前的形勢對我兩家聯軍極爲不利,再這樣下去,我等將勢必無以自處,軍師可有應對之法?"

孔明要是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扭轉乾坤的話,他早就做了,怎會等劉備出言相詢.

"王上無需憂慮,馬騰已經兵分兩路,一取洛陽,一取幷州,公孫瓚亦使張燕攻雁門郡,引烏丸兵入冀州,幾處戰事一旦不利於趙軍,到時我兩家聯軍之危自解."孔明也只能以這話安慰忐忑不安的劉備了.

劉備道了一聲"軍師",欲言又止,走到帳前,xian起帳簾,朝外看了看,復又回到座上,對孔明道:"是否可以跟龐軍師通通消息,讓他想想辦法,挽轉眼前的局勢?"

孔明和劉備哪裡料得到龐統早已泄漏了身份,自身難保,又怎能替他們設法!而孔明對這深謀遠慮的一着可是十分看重,非到萬不得已豈肯用掉手中這張"王牌"!當初定計時就是要以此在關鍵之時給趙信以致命一擊,眼下顯然還沒到時候.而且當初議定一切皆由龐統拿捏,如今就算真的有必要也不能就此冒冒然的與其勾通消息.

"王上,如今龐軍師雖已深得趙信信任,但卻不掌兵事,要在這等兩軍對陣之時與其互通消息並非易事,否則,如有把握的話,龐軍師應早已派人來了."孔明還做着他的千秋大夢呢,太過於相信這條自認爲決無破綻地計謀了.

經孔明這麼一提。??劉備也無話可說了,龐統身處虎狼之穴,如今好不容易成功的打入趙信的核心,這邊要是輕舉妄動的話,極有可能將龐統的所有努力都給葬送掉.

這日,劉備纔剛升帳,探馬飛報入寨。??有一支敵軍渡過河去,正往樊城進發.劉備大驚。??急忙問計於孔明.孔明一邊令人再往細探,一邊着人去請曹操等商議此事.

曹操初到之時,對於樊城這一路,也是極爲關心的,深知一旦樊城爲趙軍所得,趙軍便可引兵西向,直指上庸一地。??進而威脅到漢中一境.後得知孔明在樊城早有佈置,這才放心了許多.但以曹操的爲人,決不會因此而放鬆對樊城這一路地戒心.幾乎就在同時,曹操也收到了趙軍渡河去取樊城的消息.正要使人往報劉備,孔明使人來請,便領衆人前往劉備帳中議事.

對於趙軍這幾日地靜默,曹操比孔明、劉備更爲疑忌,收到趙軍往襲樊城的消息。??曹操可是大吃一驚.莫非趙信有進兵漢中之意!趙信行事素來不依常法,難以預料,既分兵去取樊城,說不定還真會引兵往攻漢中.要真是這樣的話,其這幾日的靜默也大可解釋得通,其自然是在爲此做準備.

依目下的局勢看來。??樊城是萬萬失不得的,一旦爲趙軍所得,不止是上庸、漢中受到威脅,襄陽更是首當其衝,就不論兩家聯軍有後路被斷之險了.

趙信用兵素來奇詭難測,奇可爲正,正可變奇,虛可爲實,實可轉虛,當務之急。??不管趙軍取樊城之意是真是假。??都需得儘快分兵去救.不過救也有救的方略,倘若趙軍真地要襲取樊城的話。??自然得派重兵前往救援;如若趙軍之意不在樊城而在此間的話,那就得另當別論了,援兵自然還是要派的,以防趙信化虛爲實,不過兵力卻不需太多.話雖如此,要判定此事虛實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照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正面交鋒,趙軍亦足以戰勝曹劉兩家聯軍,依此推斷,此事應該不是趙信誘敵之計,意在分曹劉兩家兵力,或者是趁兩家兵動之際引兵來攻,這兩個可能都應該不大.倒是真的去取樊城的可能比較大一些.

趙軍此番倘若是真地分兵去取樊城的話,以趙信之智,豈能料不到曹劉兩家會分兵去救,既能料到此事,就決不會單單隻分兵取樊城這麼簡單,極有可能在路上設伏以待援兵.伏兵倒還不可慮,最多不過從新野之後繞過去增援樊城,就不會有中伏之虞.

怕就怕趙信用的是雙管齊下之計,既有取樊城之意,又有趁兩家兵動之時引兵來攻之意,要真是這樣的話,事情就麻煩了!依目下的情勢,趙軍絕對有這個實力.這纔是最讓人應付的.

曹操、劉備二人分賓主對坐,兩人一干手下分坐兩旁.意識到趙軍有可能會雙管齊下之後,議題就圍繞此點展開.對劉備這邊來說,自然樊城和此間都不可失去,對曹操等人來說,大可以放棄此間,放棄新野,去守樊城,一時間,兩邊還真難以達成共識.

曹操這邊提出地放棄此間營寨,全軍去守樊城的想法固然是出於自身的立場,但也未嘗沒有道理.依如今雙方的實力對比,想要兼守兩地,最後只怕會落得個兩手空空,倒不如固守一地來的實在.新野又不是曹操的城池,他們當然說放棄就放棄了,要劉備等人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新野於樊城對荊州來說,比樊城來的更重要,一旦新野落入趙軍之手,襄陽將直面趙軍的威脅,趙軍若屯於新野,便可朝發夕至,直逼襄陽.放棄新野,等於是放棄了襄陽北面的門戶,這教劉備等人如何能夠接受!要是放棄新野的話,勢必要退守襄陽,對劉備等人來說,那麼樊城救與不救根本就是一回事,救還不如不救呢!

其實趙軍這幾日要是全力去攻兩家營寨地話,只怕今日曹劉兩家已不能守在此間了,但既然趙軍沒有趁機來攻,要劉備等主動放棄此間。??放棄新野卻不是件容易地事.這就如幻出地五彩泡沫一般,雖然明知其不中用,卻爲眼前所見所迷,不忍棄之.

雙方自交鋒以來,兩家屢屢受挫,尤其是劉備這邊,對敵方地詭計和算無遺漏的縝密心計可是領教的夠了.就算全軍去援樊城。??也未必無憂,若敵方料到這一點的話。??不可能不會對此有所準備,大軍一旦出動,趙軍極有可能會趁機從後掩殺過來,此事要是周密設計的話,未必不能應付,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概是在趙信手中吃地虧多了,這麼一個分兵取樊城的舉動。??卻令曹操、孔明一班足智多謀之人猜疑不止,難以商討出個令人滿意地應對之策來.能讓曹操、孔明等人如此費心費力,趙信也算夠有面子的了.

商議來,商議去,探馬的詳細探報沒傳回來之前,卻是難以做出決定.對上趙信,誰也不敢僅憑猜測便定下應對之策.只讓兵馬整裝待發,準備隨時出動.

稍後。??派出的探馬回報,渡過河去的這支趙軍足有三萬之數,由趙信麾下徐晃領軍,正飛速趕往樊城.依此看來,趙軍取樊城是千真萬確的了.

劉備等死活也不肯放棄營寨,放棄新野。??曹操等人拿此也沒有辦法.

兩家連忙安排出兵事宜,劉備這邊遣關羽並廖立引兵五千往救樊城,曹操則遣夏侯敦領兵一萬往助,彭羕、泠苞助之.兩撥兵馬互爲接應,從新野之後急趕往樊城.這一路過去,算來不會有伏兵之虞,樊城那邊原本由周倉、廖化、簡雍三人領萬餘兵馬守之,加上前往增援的萬五兵馬,守住城池應該沒有問題.再多地兵馬這邊也派不出.

孔明等人沒有料錯,兵馬纔剛上路。??趙信便盡提大軍來攻.曹劉兩家聯軍自上次慘敗之後。??是抱定一心堅守了,此時更不用說了.

趙軍兵臨寨下。??對於右寨的曹營,趙信只遣一支兵馬在其寨前虛張聲勢,將其牢牢牽制住,盡發兵馬去攻劉備營寨.

眼見趙軍如洶涌澎湃的波濤一般往寨下衝來,孔明盡發營中弓箭手上寨禦敵.在劉軍的箭程內,一個個趙兵倒在血泊之中,卻有更多的趙兵奮勇的往前衝去.劉軍的利箭雖像一道道催命符般在寨前飛舞,一干趙兵卻視如未見一般,一往無前的衝在箭雨中.面對迎面而來地利箭,或以盾牌擋之,或用兵器格之,或閃身避之,毫無半分懼意.

一側的趙軍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紛紛還以顏色,劉兵雖有柵欄防護,中箭者亦不在少數.隨着大軍往敵寨逼近,一隊隊弓箭手也往前緩緩的移動.而趙軍攻城拔營的利器投石車也在朝寨下移去.

隨着趙軍投石車的逼近,寨上地投石車立即改變方向,轉往攻擊趙軍的投石車.投石車這種龐然大物也只有投石車能制之.以孔明在機關陣法上的造詣,劉軍的投石車經其改良之後,比之趙軍的投石車,無論是在射程方面還是在攻擊力方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面對趙軍的如潮攻勢,寨中劉兵雖免不了會心怯,卻在孔明的調度之下應付得甚爲得法.看來孔明對趙軍今日的攻擊是早有準備.

頭上如飛蝗般的羽箭,呼嘯而過的巨石,都沒有阻擋住趙軍前進之心.衝到寨前地趙軍一擁往寨門攻去,更多地則是與劉軍隔着柵欄開始肉搏戰,一時間血肉橫飛,喊殺聲,慘叫聲充斥着空曠的四野.

天空似乎因這血腥地廝殺場面而變得通紅,高懸空中的驕陽似在爲此而哭泣.

一陣風過,戰場上的血腥味頓時四散開來,籠罩着整個大地.

逼近的趙軍投石車一進入射程,紛紛就地停住,向寨上還擊.投石車比較笨重,用來防禦遠比用來攻擊來得省力得多,尤其是石塊不能就地取材,搬運更是件困難重重的事.但趙軍卻做到了,每一架投石車後面都有兩輛運石車,車上至少都堆有數十塊石塊,兩輛車上的石塊加起來,足夠應付一場大的戰事了.

趙軍的投石車一部分分出來向寨上地投石車還擊,一部分指向了敵營的柵欄。??雖然準頭不是很好,但只要劉營的柵欄被砸中,立時會被砸出一個缺口來.

雙方一攻一守,攻的猛烈而有章法,守得嚴密而有耐心.

孔明等雖有充足的準備,但以劉備如今手中的兵馬,一家之力又怎能堅持得住!只有把希望寄託在曹操等人身上.這邊打的熱火朝天。??天昏地暗,而曹營那邊卻無多大動靜.大概是爲寨前那撥趙軍所牽制地緣故吧。??曹軍只堅守營寨不出,竟毫無出寨來助劉營之意.

趙信決不會自信到僅憑曹營寨前的那一撥人馬就將曹軍完全牽制住,而曹軍會被牽制住不敢動彈,這根本不合曹操地本.曹操雖然多疑,卻決不是那種知難而退,不顧全大局之人.照理說,見到劉營處於趙軍這等猛攻之下。??曹操等應該想方設法來援纔對.曹營這邊只淅淅落落的幾聲趙兵吶喊聲,寨上除了射了幾輪箭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了.對此,趙信頗爲疑惑.

攻防持續了半日,看上去似乎是永不會疲累的趙軍繼續展開猛烈的攻勢,連口氣也不給劉營的將士喘一下.

眼看着趙軍這一波攻勢來的更加兇猛,孔明揣測着這大概是趙軍要退去地前兆,便使所有兵馬上寨。??努力擋住趙軍此番攻勢.

在衆劉兵的死守嚴防之下,來勢洶洶的趙軍終於退去了.不出孔明所料,這果然是趙軍的最後一波攻擊.看到這樣猛烈的攻勢還是沒能拿下劉營,趙信當即下令退兵.

雖然明知經過半日廝殺的趙軍此時應該比較疲憊了,但劉備等人還是眼睜睜的看着趙軍退去,誰也不敢提出領兵去追擊趙軍.在趙信手中吃了不少虧。??衆人好像都學乖了,只怕是連這樣的想法都沒有.孔明也一樣,今日能守住營寨已令他很滿意了,哪裡還會奢求其他.況且趙軍廝殺了半日,劉軍也同樣廝殺了半日,比起趙軍來,恐怕更是不如,還提什麼出兵追擊地事!

次日,趙信又提大軍來攻,選的還是劉營這一邊.經過昨日一日的消耗。??劉軍似乎是精疲力竭了。??這一日的守禦比昨日明顯來得要無力許多.不過孔明的確不愧爲一代人傑,在這樣的情形下還是將兵馬調度地井井有條。??堪堪守住了大寨.

第三日,趙信依舊提大軍去攻劉備營寨,不過在發動攻勢之前,趙信卻令人展開了勸降"攻勢".大軍一隊隊列在劉備寨前,嚴陣以待,卻個個都口出"良言",勸寨上的劉兵不要頑抗,早早歸降爲是.孔明怎麼也沒想到趙信會在兩軍陣前來這麼一手,差點被攪得措手不及.還好一下子就想出了應對之策,一聲令下,寨上劉兵一齊開罵.孔明這法子果然不錯,罵人的比勸人的起勁多了,趙軍雖然人多,勸降聲還是一下子就被劉軍的叫罵聲湮沒了.想想也是的,罵人可以扯開喉嚨罵個起勁,勸人是怎麼也比不上的.

你說趙信攻就攻唄,無緣無故的卻來這麼一手,氣勢反而被劉軍給壓了下去.要在以往的話,趙信恐怕會立即令人回罵,或者直接開打.這次卻不同,竟然沒有采取這兩個辦法.一陣號響,只見列陣寨前趙軍嘩啦一下分開一條道來,趙信打頭往劉營行去,身旁郭嘉、龐統二人緊緊跟隨,後面則是許褚、華雄二人率隊扈從.

兩軍對陣之時,趙信對謀士的保護一向極爲嚴密,沒想到今日卻帶着郭嘉、龐統二人上陣來了,這跟他以往地作風大爲不符.

一干人遠立於劉軍箭程之外,趙信大馬金刀地端坐馬上,回頭向身後的許褚一示意,後者便率人齊齊高聲替他喊話道:"齊王請劉玄德答話!"

趙信竟有興趣和劉備搭話,這還真有點出人意料之外.

劉備對前次在呂布身上受到地教訓可謂記憶猶新,那次要不是關羽眼明手快的話,他劉備可是已經去見閻王了.趙信的箭術比起呂布來,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無緣無故的讓他答話,怎教劉備不懷疑趙信會重施呂布故伎,想要他小命.但當這麼多將士之前,他劉備卻決不能示弱.便教張飛貼身保護,始而現身寨上.正要答話,突地靈機一動,令張飛大喊道:"有屁快放!"

此話一出,只見趙信身側黑壓壓的趙兵俱都憤憤不已,怒喝之聲天崩地裂般傳出,直教人大大的下了一跳,看那神情,人人都恨不得生啖張飛、劉備之肉似的.劉備雖然在言語上佔得了便宜,卻也見識到了趙信在其軍中的威望.

趙信好似完全不介意張飛這句粗話一般,臉上一直保持着寧靜的微笑.見他只把手一揚,從近及遠,整個戰場上的趙兵如遠去的波浪一般一下子靜了下來.!~!

..

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51章 救援徐州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7章 高官厚祿第51章 救援徐州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22章 張遼顯威第6章 名震洛陽第77章 漢祚難續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53章 神箭揚威第83章 削平吳郡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71章 兵發兗州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82章 東山再起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81章 無功而返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71章 兵發兗州關於vip第56章 二破曹軍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34章 選將用事(上)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35章 長安之叛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32章 籌劃水軍第67章 趙信之變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92章 鐵甲顯威第73章 傷折二股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06章 刀光劍影(下)第51章 救援徐州第93章 神威無敵
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51章 救援徐州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7章 高官厚祿第51章 救援徐州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22章 張遼顯威第6章 名震洛陽第77章 漢祚難續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53章 神箭揚威第83章 削平吳郡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71章 兵發兗州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82章 東山再起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81章 無功而返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71章 兵發兗州關於vip第56章 二破曹軍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34章 選將用事(上)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35章 長安之叛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32章 籌劃水軍第67章 趙信之變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92章 鐵甲顯威第73章 傷折二股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06章 刀光劍影(下)第51章 救援徐州第93章 神威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