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子龍之威

城上見了,忙去報知陶謙,陶謙來到城頭一看,見軍中旗幟上大書個"趙"字,知道有可能是趙信引兵來救.

趙信軍中陳登來到城下,對城上高喊:"主公,趙信大將軍發兵來救徐州,主公快下令開城."

陶謙見了陳登,不再猶豫,忙下令開城.令城中百官與自己一起去接趙信.

兵馬絡繹不絕的開進城中,陳登領着趙信等人直奔陶謙而來.

陶謙見着趙信,深施一禮道:"將軍仁義,引兵來救徐州,陶謙代徐州萬千百姓謝過大將軍."

趙信急忙上前摻起陶謙,還了一禮,道:"陶公無須如此,曹操行此人神共憤之事,只要稍知大義之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戰在陶公這一邊."

客氣完畢,陶謙給趙信介紹身邊之人,陶謙指着身邊三人道:"將軍,這是大漢宗親平原相劉備劉玄德,旁邊兩位是玄德結義兄弟,張飛張翼德,關羽關雲長."

原來劉備三兄弟早已領着五千兵馬先一步趕到徐州.

劉備上前道:"劉備見過大將軍."旁邊關羽也上前見禮,只張飛不情不願的施了一禮.

趙信忙對劉備道:"玄德不必多禮,玄德一向可好,自討董卓時與玄德一別之後,如今已是數年了."

與劉備客氣一番之後,陶謙又把徐州衆官一一介紹給趙信.等陶謙這邊介紹完畢之後,趙信也把身邊衆人介紹給徐州衆人.

等趙信把兵馬都安置好了後,陶謙大擺宴席迎接趙信等人.

陶謙在自己席上敬了趙信一杯,對衆人道:"今日得趙大將軍引兵來援,曹兵必退無疑."

底下衆人忙讚譽有加,趙信見劉備三人似有不豫之意,忙謙虛道:"陶公過獎了,今曹兵之數遠在我等之上,我等還需小心謹慎爲是."

陶謙道:"趙大將軍所慮甚是,傳令下去,令各軍小心謹守各處."

曹操收拾兵馬回營,計點軍馬,折損了上萬兵馬,曹仁又受了重傷,曹操心中煩躁,趙信新來便連番折了自己銳氣,使自己損失了這許多兵馬,想到趙信,曹操便咬牙切齒.

原來曹軍此次慌亂之間退兵,軍士多有被自家兵馬踐踏致死的,被趙軍殺死的卻不多.

衆人來見曹操,相商如何對付趙信大軍和城中兵馬.

曹操對衆人道:"今日諸君都見了,趙信兵將勝我軍多矣.如今城中又添了趙信這支兵馬,恐怕急切之間是難以拿下徐州了."

夏侯敦不服道:"主公無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明日我就領兵出戰,讓趙信、陶謙等人見識一下我兗州軍馬的厲害."

曹操嘆了口氣道:"如今我軍士氣低落,暫時不宜出戰."

程昱獻計道:"主公,依我之見,明日我軍可以出戰."

曹操道:"仲德說說爲什麼."

程昱道:"主公,今日城中得趙信引軍到來,必然小視我等,若明日我軍派人挑戰,城中必會有人出來應戰.到時主公伏一支兵馬在側,我軍詐敗,若是敵軍引兵來追,主公令伏兵殺出,斷其歸路,敵將一戰而擒矣."

曹操微一點頭,旁邊夏侯淵道:"主公,程先生此計大妙,明日就讓我領兵出戰吧!"

曹操知道夏侯淵對趙信等人怨恨甚深,怕他明日會意氣用事,那就壞了大事了,不由看向孫策等人.

孫策此番救了曹操一命,曹操回營對孫策大加獎賞一番,對孫策益發看中.這時孫策見曹操看向自己,知曹操心意,忙道:"末將願領兵出戰."

曹操道:"伯符武藝高強,自然是最好的人選,只是明日一戰須得詐敗,伯符真的願去?"

孫策道:"末將定會依計行事,決不會誤了主公大事."

曹操道:"好,既然如此,明日就令伯符出戰,妙才引一軍埋伏在側,到時依計行事,我自領大軍爲伯符押陣."

次日,陶謙得知曹軍在城下搦戰,忙派人請來衆人商議.

劉備三人一到,張飛便高叫道:"曹操見我援軍新到,便派人搦戰,直視我等有如無物,今日無須趙大將軍兵馬出戰,只我引軍去戰,好教曹操不敢小覷我等."

劉備忙阻止道:"翼德休得無禮,此事還需商議."旁邊關羽卻露出深張飛以爲然的神色.

陶謙見張飛如此熱心相助,也不好拒絕於他,道:"如此便煩張將軍引本部兵馬出戰."

衆人迤邐來到北門,張飛教打開城門,領着軍馬便衝了出去,陶謙、趙信、劉備等人上城觀戰.

孫策領軍到城下,令身後衆軍士朝城上喊罵,自己老神在在的端坐馬上,斜拖銀槍.

張飛領兵衝出城來,便見孫策單槍匹馬在陣前等着,張飛便對身後一干人喊道:"你等穩住陣腳,等我去斬了那將."不等人答話,挺矛便衝向孫策,口中大喊道:"燕人張翼德在此,敵將快快報上名來!"

孫策見一員彪悍戰將衝了過來,當下也不敢怠慢,提槍縱馬迎上,大喝道:"今日教你識得江東孫伯符的厲害!"

兩馬相交,二人纏鬥在一起.孫策心知今日要詐敗,所以上來沒有出全力,哪知道沒過幾合就敵不住了.心中對張飛的武藝之精深佩服不已,忙施展全力與張飛戰在一處.

張飛見孫策年紀尚輕,卻能與自己鬥上這許久,心中也是深感詫異.

耳邊金鐵相擊之聲源源不絕,兩人鬥了三十來合,孫策見差不多了,把槍虛刺張飛胯下之馬,張飛急忙揮矛去擋,在這空當,孫策打馬飛退而走.

張飛見孫策要跑,想今日決不能無功而返,讓趙信等人小覷,拍馬狂追孫策.把矛往前一指,對身後軍馬大叫道:"給我殺啊."

張飛身後一干軍馬聽了張飛之令,忙跟在張飛身後,衝向對面敵軍.

孫策奔到本陣,見張飛領着軍馬上來,目的已經達到,便下令退兵.

張飛見孫策兵馬不及交戰便退去,哪裡肯舍,引着兵馬在後猛追.

城上趙信和郭嘉等人正在觀戰,見孫策戰了三十回合便引兵急退,趙信心中一動,對劉備道:"玄德,快讓令弟回來."

關羽大聲道:"我三弟正追趕敵將,此時怎可令他回來."

劉備也道:"多謝大將軍關懷,不過三弟勇武,料無大礙."

見劉備也有讓張飛建功立威之意,趙信不再說話,和身旁衆人相視一笑.

陶謙聽見三人說話,顧不得看城外戰況,轉身對趙信道:"將軍看出什麼來了?"

趙信微微一笑道:"陶公不必多慮,我只是想讓張將軍見好就收罷了."

這裡話剛說完沒多久,夏侯淵已經引軍殺出,直插張飛兵馬之後,擋住回城去路.

曹操見妙計得售,便領軍馬衝上來,欲把張飛這三千兵馬殺個寸草不留.

孫策見張飛中計,把槍一指,令人穩住陣形,反身與張飛戰在一起.

城上衆人見了大驚,只有趙信等人彷彿早就料定了似的.劉備心繫張飛安危,以目視趙信,見趙信不語,忙和關羽下城點起本部兵馬衝出城去接應張飛.

奈何當初曹操等人早已料到城中會有兵馬出來接應,早就讓夏侯淵準備了一支兵馬應付城中敵兵.夏侯淵此時見城門開了,衝出一標軍馬,心中冷笑不已,令人迎了上去,自己領軍掩殺張飛兵馬.

張飛見歸路被阻,心中焦急,便想引軍衝向夏侯淵陣中,奈何被孫策死死纏住.

不多時,後面曹操領大軍趕至,揮軍把張飛兵馬團團圍住,張飛這點軍馬便如泥沙入海般,不到片刻功夫就消失殆盡.

張飛見此等情形,連忙奮力逼退孫策,領着剩餘兵馬衝向夏侯淵陣中,欲殺出一條血路.

劉備和關羽見張飛性命有累卵之危,當下顧不得性命,領着兩千兵馬不要命了似的衝殺.

城上陶謙見了此等情形,心想今日恐怕只有趙信有回天之力了,但是剛纔劉備不聽趙信良言相勸,這時趙信恐怕正心中不快呢,忙對趙信道:"還請將軍看在老夫面上救劉玄德三兄弟一救."

趙信微一欠身道:"陶公放心,趙信自會盡力."說罷,不慌不忙的和衆人下城點兵去了.

身邊典韋早看張飛不順眼了,對趙信道:"主公,張飛眼高於頂,看不起我等,我等何必耗費兵馬去救他們!"

趙信對典韋道:"子滿無須把這些放在心上,如今正是同舟共濟之時,不可不救."

又對身邊趙雲道:"子龍,這趟又要麻煩你了."

趙雲忙道:"主公如此說真是折殺趙雲了."

趙信道:"子龍,你引一萬兵馬殺出城去,只救了劉備三人便回,不可戀戰."

趙雲應聲領命而去,趙信對旁邊衆人道:"我等且去一觀子龍神威."

陶謙見趙信等人剛下去沒多久便又上來了,以爲趙信心懷芥蒂,不肯去救劉備兄弟.

趙信見了陶謙的神色,怕他誤會,忙道:"陶公寬心,我已遣人出城接應去了."

話音剛落,陶謙便覺耳邊傳來無數似雷鳴的吼聲,趙雲已領着一萬兵馬衝出城去.

張飛和劉備、關羽兩邊奮力衝殺,殺到離着一箭之地時,再難有寸進.劉備見此等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仰天慟哭道:"今日天喪我劉備矣."

關羽在旁邊見劉備又作此二女之態,心中更是煩躁,對劉備道:"大哥,今日有死而已,你我兄弟三人同生共死,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劉備心想我年紀輕輕,還有大事等自己去做呢,怎麼能就此死了,只是這些話說不出口罷了.

張飛見三兄弟就被這點距離擋住,心中不甘,大喝一聲,鬚髮皆張,那矛揮舞過處,總有一名曹兵被擊死.這空位剛剛讓出,便有曹兵從後面上來補上,無奈曹兵衆多,殺不甚殺.雖然張飛勇猛異常,可好漢架不住人多,漸漸氣力將竭.

這時趙雲引軍殺到,趙雲一馬當先,銀槍指東打西,過處死傷無數曹兵.後面的一萬兵馬更是如狼似虎,如入羊羣般殺入曹軍陣中,所向披靡.

趙雲一會就殺到劉備等人身邊,關羽、劉備見救兵殺到,奮起餘威,一齊殺向敵軍.

衆人一起衝殺了一陣,終於衝到張飛跟前.趙雲見目的已經達到,向劉備等人示意一下,令他們的人先殺回去,自己領軍殿後.

劉備等人連忙會意,轉身向後殺去.趙雲領兵邊殺邊退,沒多久,見劉備等人已經殺至城下,便領軍轉身殺出.

將至吊橋,趙雲讓身後軍馬先過去,自己獨自一人攔在橋上.

後面曹兵涌上,趙雲取下弓箭,連番射死曹軍幾個將校.一干曹兵見趙雲箭法厲害,不敢上前.

趙雲見兵馬已退得差不多了,曹軍陣中夏侯淵又將拍馬趕至,這纔不慌不忙發了數箭,縱馬轉身回城去了.

夏侯淵趕至,見吊橋已經收起,也只好收兵回去.

曹操今日大是高興,雖然未能斬將奪旗,但是至少殺了城中數千兵馬,出了心中這口怨氣.大賞衆將及一干將士,令人擺下慶功宴與衆人慶功.

曹操道:"多虧了仲德妙計,今日才大折了敵軍威風."

程昱道:"主公過獎了,今日未能擒得敵將,程昱心中有愧."

衆將道:"程先生太謙了,今日若非趙雲領軍突然殺出城來,劉備三人已然身死燈滅了."

曹操見提起趙雲,便有點不自然,當日被趙雲追趕的狼狽樣還歷歷在目.

這時,夏侯淵道:"主公,趁着今日這場大勝,不如明日派兵攻城吧!"

曹操見衆人期待的樣子,問衆人道:"諸位都見識過了趙信的厲害,不知諸位以爲趙信麾下的兵馬比起我軍來怎樣?"

衆人都露出尷尬的神色,心想這個問題還真不好答,雖然明知趙信兵馬厲害,可也不敢在曹操面前說出口來.

曹操好似瞭解衆將心裡所想似的,嘆了口氣道:"我們不得不承認,趙信麾下兵馬的戰力不是我軍所能比擬的,如今城中多了趙信這四萬多兵馬,我軍無論如何也不能強攻."

程昱道:"主公說得極是,再加上徐州城池堅固,若是我軍強攻的話,我們將得不償失."

孫策道:"主公,不如我軍明日繼續搦戰,城中今日經此一敗,必然不敢出戰,如此一來,城中必然士氣大跌."

曹操想了一下,道:"如此也好,明日衆將都隨我到城下去,讓城中軍馬看看我軍的威勢."

劉備三人回城後,面含羞愧地來見衆人.見到趙信,三人忙上前謝過趙信救命之恩,劉備道:"多謝大將軍派人相救我等."

趙信道:"玄德不必客氣,我們同是爲徐州百姓而來,玄德有難,我自然要救的."

劉備又對陶謙道:"明公,今日劉備無面目來見明公,今我部兵馬已折損殆盡,我兄弟三人留在徐州,也幫不上多大的忙,且徐州有趙大將軍在,安如泰山,我兄弟三人就此嚮明公告辭."

衆人連忙出言挽留,張飛也道:"大哥,難道我們不報曹操這一箭之仇了麼?"

陶謙道:"玄德的兵馬是爲了我徐州而折損的,自然我們徐州給玄德補上."說完,吩咐手下給劉備補上五千兵馬.

劉備這纔沒話說,神情歡喜的立在一邊.

趙信見了劉備的神色,心中不由鄙夷劉備爲人,想要兵馬就直說嗎,何必來這一套.

一會,趙雲回城來了,陶謙忙要下去親自迎接,趙信攔住.

趙雲來到衆人跟前,對趙信道:"主公,末將前來交令."

趙信在一邊還沒有說話呢,陶謙就搶着道:"今日子龍將軍大展神威,身陷萬軍之中,有如入無人之境,大長我軍威風."

趙雲道:"明公過獎了,趙雲當不起."

趙信見關羽露出不以爲然的神色,對關羽的人品也有所瞭解了,忙對趙雲道:"子龍今日累了,且先下去歇息吧."趙雲應聲去了.

晚上,陶謙設宴與趙雲慶功.宴上,陶謙對趙雲道:"將軍昔日虎牢關前大戰呂布的神威在陶謙心中猶如昨日之事一般,不想今日又見將軍虎威大戰曹軍."

趙雲連聲遜謝.陶謙又對趙信道:"大將軍麾下有如此人才,日後成就無可限量."

趙信連稱不敢,劉備見陶謙如此一說便流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趙信瞥見劉備的神色,知道劉備心中的想法,有了此前對劉備的看法,心中先入爲主,認爲劉備此人不過如此,也懶得理他.

翌日,曹操領着一衆兵馬在城下耀武揚威,得意洋洋.

趙信身邊衆將見了都忍不住紛紛請戰,趙信含笑攔住,安撫了衆將一番.更下令令衆將士在城中養精蓄銳,以待來日.

曹操在城外折騰了半日,見城中始終沒人出來應戰,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再耗費軍士氣力,率軍回營去了,留下一標人馬在城下大罵城中敵軍.

相持了幾日,曹操也不急着攻城,城中只抱着穩守城池的心裡,更是不會出戰.每日兩邊只派人對罵,這幾日徐州城下罵聲連天.

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5章 欲取何人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33章 孫堅舊部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64章 絕世美人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2章 北海結義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32章 籌劃水軍投胎機會第5章 謀劃出仕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76章 人算天算第24章 幕後黑手第4章 論交荀攸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4章 論交荀攸第60章 陶商受傷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93章 神威無敵投胎機會第28章 閒來遇事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55章 糜府之戰第2章 北海結義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25章 求才大計第68章 狡詐小人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88章 事難求全
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5章 欲取何人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33章 孫堅舊部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64章 絕世美人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2章 北海結義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32章 籌劃水軍投胎機會第5章 謀劃出仕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76章 人算天算第24章 幕後黑手第4章 論交荀攸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4章 論交荀攸第60章 陶商受傷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93章 神威無敵投胎機會第28章 閒來遇事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55章 糜府之戰第2章 北海結義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25章 求才大計第68章 狡詐小人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88章 事難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