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

“環寇之師且十萬,遞勝遞負,無寸尺功。”————————【中興敘略上】

程銀等人下山之後,此戰便草草落下帷幕。

起初上去的人共有四五千,如今只剩下千人不到,其餘的主要的不是被對方突然出現的騎兵殺死,而是在逃散之時無路可去,被敵軍圍而殲之。

大帳之中,程銀衣甲帶血,臉上的血跡汗漬尚未抹去,加上一副怒容,顯得極爲兇悍。他此時心裡是又怒又恨,這並不是惋惜他失去了一個好友李堪,而是在心痛他那戰損的部曲,悲憤之下,他竟連‘君侯’的尊稱都不叫了:“將軍眼見突發異變,何故按兵不救?”

“我早已在山下鳴金,倒是你們充耳不聞,卻還怪老夫?”皇甫嵩隨意瞥了程銀與侯選一眼,道:“兩位此戰立下苦功,老夫必然向朝廷上疏請封,絕不會虧待兩位,還有戰歿的李將軍。”

見皇甫嵩提起李堪,程銀眉頭一皺,只得狠狠地壓住心頭那口氣,兀自言道:“我等部曲遭此慘敗,一時之間恐不能再上陣,還請將軍明鑑。”

皇甫嵩點頭同意道:“可與中壘營一同守護後營輜重。”

暫時安穩住了程銀等豪強部曲的軍心,皇甫嵩這才說道:“早知白波谷坡上開闊平坦,可以放馬奔馳,可老夫還是沒有料到他們竟拼湊出一支騎兵,這卻是老夫的過失了。”

衆將可不敢把這話當真,就連河東衛氏派來的族人衛固都忍不住在心底揣測皇甫嵩的意圖。今日單看開頭一戰,程銀等人拿下白波壘十分容易,如果對方不曾有騎兵,那麼此戰軍功的大頭就會是程銀他們的。

如果皇甫嵩看出了這一點,那就絕不會讓程銀等人上去,而是應該讓自己的親兵或是北軍上陣,等破開壘門後再讓程銀他們跟在後頭撿便宜,這纔是正確的安排。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這就足以說明皇甫嵩可能早就知道白波軍可能有後手、早就知道此戰不會那麼順遂。

河東衛氏與裴氏交好,侍御史裴茂屢次派人回去傳過朝中的最新動向,關於最近的朝廷屯田大政、以及皇帝對豪強若即若離的態度,衛固都略有耳聞,甚至比程銀這樣的小豪強知道的還要多。

皇甫嵩這次既是拿程銀等人去試出了白波軍所有的手段與伎倆,而且還能趁此削弱程銀這樣的小豪強在地方的實力,向皇帝賣個好。之所以沒有讓衛固他們上陣,恐怕還是顧忌着河東衛氏的顏面吧。

面對着不僅打仗有一手,就連爲官做人都很了得的皇甫嵩,衛固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低調處事,儘量不招惹他纔是。

“將軍不需自責,我等也未曾料到白波軍人馬困頓,卻還能湊出一支騎兵。”張遼出言寬慰道:“今日之戰雖然太過突然,但好歹沒有太大損失,我軍至此有了防備,接下來就更容易些了。”

“確實如此。”皇甫嵩也沒有多少自責、愧疚的神色,接着張遼的話頭往下說道:“蛾賊並不可懼,當初牛輔和董車騎接連進擊,卻屢屢無功,卻是爲何?他們正面應敵,從無一敗,只是要麼在山谷遇伏,要麼則是夜半遇襲……”

樊稠反應過來,咋呼道:“他們今晚會來夜襲?”

皇甫嵩點頭道:“他們久在此地,熟悉路徑,何況今晚月色尚明,彼等更能易於辨識。另外經此一勝,他們未必會樂意坐守死地,有牛輔等人覆轍在前,故技重施也不爲不可。”

夜過三更,胡才與同樣志驕氣盈的韓暹,不顧青牛角的百般勸阻,極度自信的帶兵摸出營寨。此時的坡下一片沉寂,皇甫嵩的大營逶迤數裡,點點星火、以及半輪弦月在黑夜中發出淡淡的光芒。

精挑細選出來的三千人在胡才的帶領下,離對方大營越來越近了,他們甚至能聽到對方營地裡偶爾傳來一兩聲號角聲和擊柝聲,在這寂靜的夜裡,讓人的一顆心劇烈的跳動着。

這時,胡纔再也忍受不住心裡的緊張與興奮,他佝僂着腰摸到營門前十幾步的距離,突然挺起身子,尖嘯一聲。

身後的黃巾頓時從黑夜裡冒了出來,有的點燃火把、有的拿起明晃晃的刀劍,紛紛跟隨者胡才、韓暹等渠帥的身影,呼嘯着、吶喊着,像潮水一般衝向大營。

一支支火箭如流星般飛射過去,營帳裡頓時燃起熊熊烈火,映紅了谷底,他們再也不擔心夜不視路,衝進營帳,已經準備好了將四處奔散的官軍全數殺絕。

胡才見突襲成功,極爲振奮,大喊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殺啊!”

他心裡並不相信這個口號,但他知道在黃巾軍中,這就是能凝聚人心的旗幟,能極大程度上的提升底層教衆的士氣。

果然,黃巾賊一邊喊,一邊奮不顧身的向皇甫嵩的中軍大營衝去。

可當他衝進去之後,才發現那頂中軍大帳裡竟然是空無一人!

胡纔有些發愣,一時沒反應過來,就在這個時候,周圍各營突然響起了一陣陣沉悶有力的擊鼓聲,隨着鼓聲,緊接着從四面八方傳來如浪潮般的吶喊,前、左、右三面突然跑出一隊隊訓練有素、毫不驚慌的敵軍。

萬餘軍隊鋪天蓋地的圍了上來,把胡纔等人的兵衆分成幾塊,團團圍住了。火光之中,精神矍鑠的皇甫嵩騎在馬上,身邊簇擁着張猛、張遼等騎將:“胡才、韓暹!你們這些蛾賊打仗還是老一套,這麼多年了,沒一點長進!”

胡才並不答話,帶着人怒吼狂叫,舞刀殺去。皇甫嵩把馬往旁邊一撥,卻不接戰,反倒是張遼、張猛二人策騎而出,指揮衆人把胡纔等人圍了起來。

他們只想趕快衝出包圍,但是胡才無論走到那裡,眼前總是一片刀牆槍林。韓暹早已滿身是血,卻還是拼死力戰,好不容易又殺死一名敵兵,回頭一看,自己身邊只剩下幾個人了。

韓暹大驚失色,連忙對胡才說道:“再戰無益,我們還是降了吧!”

胡才還未答話,只見張猛在馬背上冷笑道:“現在想降?晚了!”

“你看咱們的營壘!”韓暹突然驚叫道。

胡才往後一看,發現白波壘早已燃起比現在還要大的烈焰,無數人在火光中驚慌失措的亂跑,間或有敵軍拿着刀四處砍殺。帳篷木屋燃燒之後的飛灰在夜空中四處飄散,然後慢悠悠的落到谷底,空氣中盡是一股濃郁的煙味。

看着身邊盡是自家親信的屍體,聽着遠處被甲士層層護衛着的皇甫嵩傳來的陣陣笑聲。胡才心灰意冷,突然發出一陣瘋了似的狂笑,他沒有說什麼慷慨激昂的決絕之辭,不要命的朝皇甫嵩的方向殺去。

張遼正欲有所動作,卻見身邊的張猛突然策馬搶先迎了上去,一刀揮下,乾脆利落的斫下胡才的頭。

他猶不滿足,還準備騎馬去殺韓暹,這時只見一支箭矢‘倏’的掠過,正中韓暹面門。

張猛回頭看去,只見張遼手中正擎着一把空弓,面帶微笑的看着他。

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
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