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

“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資治通鑑·唐高宗開耀元年】

次日常朝,關於萬年長公主的婚事再次被太尉董承當衆提起,在他之後,目光敏銳的司空趙溫等人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一衆公卿表明態度後,皇帝很是考慮了一番,當即允准了董承的請求,將其提上議程。

退朝後沒多久,沒等衆人稍加議論,皇帝便徑直下詔書給尚書檯,進周瑜爵爲安平亭侯,食邑六百戶,尚萬年長公主。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放眼朝中,確實再也找不到功績、家世、品性、才學都樣樣出類拔萃的年輕俊彥了。當然,有些人也不免私下嘀咕,譬如弘農楊氏的楊修也勉強符合以上要求,算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只是爲什麼不在考慮之列、甚至無一人開口提議,背後的原因就耐人尋味了。

如今正是剛過了旱蝗,關中黎庶愁悶了半年多,也是該有個喜事讓人心振奮,只是喜事歸喜事,如今府庫空虛、漢室未興,朝廷今後還有許多事要辦,過分鋪張奢靡的事情還是該免則免。

由於這是姐姐劉姜的婚禮,人生就只有這一次,皇帝難得考慮到了她的情緒,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親自駕臨長公主府,對劉姜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能理解朝廷的難處。

劉姜莞爾一笑,顯得落落大方:“陛下多心了,我本也不喜歡這些虛的。”

皇帝從劉姜的語氣中看出了淡淡的疏離,心裡微微有些訝異,他點點頭,道:“周瑜是個好兒郎,見到你以後有個可倚靠的託付,我也就放心。你我姊弟,從雒陽到長安,一路上都患難與共、吃過不少苦頭,雖非同母所出,情誼卻不比他人親姊弟來的深厚,豈有說生分就生分的道理?”

劉姜緩緩從席榻上站起,翩然走近皇帝身旁,平平淡淡的說道:“我知道陛下這些年來都很不容易,能有當下光景,不單是蒼天、祖宗庇佑,實乃陛下一人材力。我也是劉氏子,不能因私情而忘天下,若是如此,那真是我性情狹隘了。”

皇帝鎮靜的看了劉姜好一會,目光掃視着劉姜,似乎要從對方身上看出什麼不同來,半晌,他才說道:“皇姐若真是這麼想,那就再好不過了。”

就皇帝所知,劉姜與傅幹相會的次數不多,感情尚處於萌芽,還不至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個時候皇帝將其掐滅,雖然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長痛不如短痛,用不了多久,對方就會將這段感情釋然,以後更會明白皇帝的良苦用心——皇帝曾經也是這麼過來的。

說完,皇帝便帶着穆順,轉身離去,在離開時,他途徑一方琴臺,忽然停駐了腳步。桌案上擺着一臺古樸的桐琴,旁邊一隻博山爐正燃着嫋嫋輕煙,皇帝不知爲何起了童趣,伸出手去往琴絃上撥了一下,發出錚然之聲。

“記得當日在雒陽,祖母宮中也有一臺琴,皇姐當時爲了教我撥絃,把手指都給割破了。祖母憐惜琴絃被污,我卻憐惜皇姐……”皇帝嘆惋的說着,轉過頭,劉姜這時也將目光投了過來:“這麼好的皇姐,如何就受傷了呢?”

劉姜面色怔然的站在原地,皇帝早已帶着穆順離開,她卻不爲所動,水榭裡帷幕輕動,似乎還回蕩着剛纔琴絃撥動的金石之音。

蔡貞姬仍是藏在帷幕之後,直到人走了纔出來,劉姜近來在心中是如何的憂鬱,蔡貞姬都看在眼裡。此時她也不知該怎麼勸導,只好牽起劉姜的手,猶豫了很久,心知此時遲早瞞不住,這才一咬牙開口說道:“我從我阿翁哪裡打聽來一件事,下辨長傅幹被詔拜犍爲屬國都尉,不日就要往南中去了。”

朝廷每天的人事調令、任命,少說也有十幾條,由縣長調都尉,若非對方是北地傅氏,一般人根本不會往心裡去。饒是如此,在常人看來也只是皇帝對親信的提拔,但在劉姜的眼中,這卻是個讓她喜憂參半的消息。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就如周公瑾所言;‘大丈夫志在天下……靠自己得來的,那纔算不一般’。”劉姜收斂了感傷的神情,終於恢復了以往那般清明的神色。

漢代的婚禮遵循古之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徵’等,長公主出嫁亦是脫不開這些禮節,在一個個流程走完之後,萬年長公主劉姜與安平亭侯周瑜正式結爲夫婦。作爲皇帝唯一的姐姐,皇室給她的嫁妝可謂慷慨至極,田宅、資財、縑帛應有盡有,加起來可達百萬錢。

宗正劉鬆親往府上主婚,各個由藩國客居長安王子皇孫們也結伴而至,加上週氏的一干故交親友,婚禮雖不至於鋪張奢靡,但也算熱鬧非凡。關中百姓已有兩百年沒見過長公主大婚的景象了,上一次皇帝親政、冊封董皇后時,禮節一切從簡,沒有看到什麼新鮮,如今長公主的婚事更是成了三輔百姓許久的談資,久久未能平息。

新婚夜裡,劉姜穿着綺羅所制、繡着十二色的滾邊長袍,儀態端莊的坐在榻上。

未過多時,身着禮服的周瑜推門而至,他緩緩的走進,縱然是再如何胸懷豁達,在面臨着這種情況時,周瑜仍是猶豫了一下,拱手說道:“殿下……”

“公瑾。”劉姜站了起來,大方磊落的說道:“你我不是君臣,而是夫妻。我大漢尚公主之儀,往往是以妻制夫、女尊男卑,以至陰陽相逆,在我看來,殊不可爲。你我既爲夫妻,以後便要相濡以沫,不用再做這些虛禮。”

漢代的公主,往往憑藉着獨特的經濟與政治地位,在出嫁後凌駕於夫君之上,光是一個尚公主的‘尚’字,就有以卑臨尊的意思。不但是成婚以後,夫君要住在公主府,而不是自家的府邸,淪爲‘贅婿’,更是在死後合葬、日常生活中深受束縛。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因爲公主背後的君權,壓倒了家庭中的夫權。

這也是周瑜選擇作爲駙馬、獲得超然的政治地位與權力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
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