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

“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苻子·方外】

王昶一時愣住了,不知劉虞這話的意思,因此不敢搭腔。趙該倒是頗有眼色的示意王象帶閒雜人等退下,等堂內僅剩劉虞、趙該以及王昶三人之後,趙該這才適時插話道:

“使君,看來王公雖然閒居在家,但心裡一直掛念着朝政啊。”

劉虞的臉上浮現一絲笑意,看着王昶說道:“這麼說,王郎此行過來,是有所見教咯?”

“啊,不敢。”王昶連忙別過剛纔那個釣魚的話題,迅速恢復了起先平靜的神色,說道:“只是王公閒居祁縣老家,不方便來晉陽見使君。但有些話不得不說,所以遣晚輩代爲轉述。”

說完這話,王昶從袖中抽出一份帛書,從席上站起,躬着身子雙手遞給劉虞。

劉虞展開細看起來,只聽王昶在一旁說道:“王公雖已不再朝堂,但一直心憂社稷,尤其是幷州乃其桑梓之地,更是特爲留心。使君之德名天下皆知,如今又幸賴使君牧並,故而王公特爲進上治民條陳,望有所襄助。”

“王公所言,請聚各家青壯,練爲郡兵,歸州郡統管。”劉虞心裡一喜,臉上卻似笑非笑的說道:“這是真的麼?”

王昶全然無視趙該驚訝的目光,鎮靜的點了點頭:“如今州郡殘破,城池荒廢,而羌胡熾盛,屢有侵奪。聽聞朝廷有意在歸附的匈奴之中,挑選精兵以鎮並土。雖然這是利己疲彼的良計,但對方到底歸屬胡人,難免會心懷異志,終不如我漢家兒郎可靠。是故王公便有意聚各家青壯,編練成軍,以期震懾內外。”

劉虞呵呵一笑,側目看了看趙該,將那份帛書收到袖中,忽然說道:“文舒年齒幾何?”

王昶沒有料到劉虞會突然問起這個,他有些莫名的說道:“勞使君掛念,在下去歲及冠。”

“喔。”劉虞垂下眼簾,淡淡應了一聲,又擡聲問道:“現長安令王凌,與你同歲,彼此可是認得?”

“諾,王兄年長於我,在下常以兄事之。”王昶與王凌俱知名於郡,彼此契交,情同手足。此時聽劉虞突然提起久未見到的王凌,有些不解其意的看向對方。

劉虞這才現出用意,說道:“別說長安,就說整個京兆,有誰不識得‘小王公’的大名?文舒或許不知,王彥雲在長安爲政寬惠,頗有治名,聽說再過一年就將另有重用……”

王昶有些驚異,沒有想到與他齊名的王凌在祁縣王氏如此衰微的時候,還能混得風生水起。而想他晉陽王氏,雖然祖上與祁縣王氏同出一脈,但先輩的成就卻不及王允他們顯赫。不僅如此,就連自己這一輩也要被王凌壓過了麼?

劉虞目光深沉的盯着王昶,將對方臉上的每一分變化都瞧在眼裡,笑着說道:“文舒既曾與彥雲齊名,才幹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不知可有出仕州郡的意思?”

王昶恍然回神,纔想起自己是爲了轉交王允的書信來的,怎麼忽然說到自己身上去了?

“聽聞王郎在家孝事父母,清廉正直。”趙該這時在一旁附和說道:“使君何不薦舉王郎爲孝廉?說起來北州承喪亂已久,幷州也有多年未出孝廉、茂才,如今薦舉賢智,正好讓世人知曉幷州亦是文教之土。”

“正是此理。”劉虞拊掌笑道,顯然是很贊同趙該的提議。他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王昶,一副忠厚模樣:“文舒以爲如何?”

“這、這……”王昶尚在猶疑,只聽劉虞接着感慨說道:“先有王彥雲撫綏京畿,後有王文舒薦舉孝廉,王公即便不在廟堂,王氏也是後繼有人啊。”

這話像是刺激到了王昶,他稍想了一想,脫口說道:“若是使君不嫌……”

劉虞放聲笑了,幾人說了會子話,他便讓王昶回去了。臨走前,劉虞又對王昶說道:“今日的話,勞煩轉告王公,讓他安心就是。”

王昶到底年輕,即便隱隱察覺剛纔的話裡有些帶着深意,但還是不得其要。

劉虞將趙該引入後室,重又坐回起先的廡廊下,各自倒了碗茶。劉虞拿出收好的那份帛書,輕輕撫摸、感受着帛書的質感,自言自語的說道:“聚各家青壯,編練成軍,由龐德一體統帶,這本是朝廷與使君早先商議好的成計。原以爲會遭人反對,怎料我尚未提及,便爲人獻了出來,到讓人信之不過。”

趙該聞言說道:“使君可是擔心裡面有詐?”

劉虞依舊是那副從容沉穩的模樣,只是在眉宇間縈繞着一絲遲疑:“豪強手上的兵倒好收,但未必聽用,他莫非是存着這個念頭?或是想借此要挾我?”

以禮相待,舉薦豪強的人才或入州郡、或入朝廷,等到接觸的俊才都不在了,再依次征伐豪強青壯家兵爲郡兵,等待戰機出現時再將郡兵調走。如此豪強便無力反抗,要殺要剮,只能悉聽尊便。這是歷史上能吏樑習治理幷州的方法,經過了實踐的考驗。

皇帝在與劉虞等人商榷如何治並時特意提到過這個法子,再根據當下情勢進行改進後,便成了劉虞心中早有的治並之策。

先提出要徵辟本地士子收爲別駕、從事、功曹等職,等豪強薦舉上來後,再一概冷藏;期間又徵辟僑居本地的士子,以外製內,擴充自己的實力,彌補其因爲屯田受挫而造成的不利局面;並藉此與豪強們達成妥協,在微妙的平衡之下,雙方對幷州共治。

等到解決了這一些之後,歸附的部分南匈奴也應該都到了,那時候從中擇選精兵以爲憑恃,再以胡人異心的理由抽調豪強之兵,一步步可謂是水到渠成。

可現在南匈奴的兵還沒到,王允便主動提出要組建郡兵,這不得不讓人憂慮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若是如此,那可就錯了。”趙該笑道:“這些郡兵一旦組建,就將被調往他處,異地駐守,換其他人來駐此地。屆時沒了兵馬,這些人也鬧不出什麼花樣來。”

“時機不對。”劉虞搖了搖頭,道:“若是在夏育手中兵馬既成,對豪強威脅甚巨的時候,再提出聚集精壯,那麼組建的郡兵無論是將領任免、調派、指揮,都將是由我做主。可是現在去卑未至,他們便急着要組建郡兵,這時候對郡兵的調派等權,他們也就有了與我市價的餘地。”

趙該想了想,不以爲然的說道:“使君不妨拖着,等到南匈奴的人歸附了,再做此事也不遲。”

“那時候也未必會很輕易,與他們市價是逃不了的。”劉虞看着地上的淡黃色的陽光,以及院子裡肆意抽芽生長的青草,輕聲道:“若是王允不在,彼等豪強猶如散沙,我大可用薦舉入仕的法子,將其逐一擊破,服我者,薦舉爲官,不服我者,家裡一個能人都別想出。可誰讓他在幷州吶……”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