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

“兵以何勝?對曰:以治爲勝。”————————【吳子兵法】

過了三日,皇帝特詔承明殿,命司徒黃琬、司空趙溫、太尉董承等大臣集中聽取少府、大司農等職司關於本年的財政收支,在得知中央朝廷今年的預算開支收入之後,又提前開啓了建安二年的上計,預備統計司隸、幷州、益州等地的錢糧。

如今還沒到年底,旱蝗的餘波剛剛消弭,皇帝就急着統計各地的錢糧賦稅,加之近來愈加頻繁的南北軍操練,久經事故的衆多朝臣心中都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皇帝也沒有讓他們揣測多久,在得知朝廷府庫比之正常年月不增不減後,大大獎賞了張昶、糜竺等一干經濟之臣,並隨之下詔,要朝廷厲兵秣馬,約以明年春末夏初,率大軍出兵關東,興復天下。

朝廷自董卓遷都以來,偏安數年,眼看着大漢江山四處烽火,遍地干戈,有志之士無不期待明主奮發,再度中興。如今好不容易見到皇帝接連平定益州、幷州之亂,終於等到了預備東出函谷的詔書,朝野上下立時振奮了起來。面對這等境況,皇帝反倒心境平和,正常的召見了承明殿諸多大臣,意欲統一主要人物的意見,商議機密。

“事權歸一,威令易行。”皇帝斜坐在榻上,一隻手臂倚靠着憑几,一手放在腿上,語氣輕鬆的說道:“無論是朝廷,抑或是地方郡縣,都需要明白職分,各有所司,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成就大事。經國如此,治軍亦然,現南北軍內有教化之官、有退伍之制、有資軍之司、有屯田之備,而上至朝廷,卻無總掌。時日曆久,終歸不妥,又是東征的緊要關頭,故而今日就要與諸公定下議論。”

話音一畢,趙溫便應聲說道:“陛下所言甚是在理,若無總掌,譬如郡縣有吏曹而朝廷無吏部,終難獲朝廷調度全局之效,陛下新政之功,也將難以傳繼。”

有他帶頭附和,太尉董承、司徒黃琬這一衆人等也罕見的達成意見一致,黃琬直言道:“治國以審慎爲要,如烹小鮮,時時調理精微。陛下於軍制改動一事,向來謹慎,從不大動刀斧,如今南北軍能有如此精兵氣象,皆賴陛下所定新制。如今若要推之於上、施之於廣,該有何章程,還請陛下睿鑑。”

爲了留出可供商榷的空間,董承雖沒有將話說得那麼直白,但也是贊同的意思。他們幾個在朝堂經歷了太多事務,尤其是皇帝一連串的招數,與其每次等到自己蹦出來指點,又被皇帝辯駁,倒不如靜待皇帝給出明確的指示,然後據此商討利弊。

這是君臣之間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付出了幾位宰輔大臣的政治生命而產生的相處默契。

就連侍中荀攸也跟着後頭附和,說了段很有指向性的話:“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今之兵制,需令三軍指使若一人,上下協力,知攻之何所從、退之爲何守。如今議訂兵制,必要使之運行完備無錯,杜絕再有如董卓以邊兵亂中樞之事纔好。”

面對衆人的迎合表現,皇帝既是預見、同時也是樂見於此,對於現今的中樞大臣,他沒有多餘的要求,只要足夠忠心、足夠聰明、並善於蕭規曹隨,堅決貫徹執行自己的政治意識就好了,至於有沒有非常出色的才幹爲他在治國理政上進行創新,這並不是很重要。

於是他苦笑道:“你們這是將難題拋給了我啊。”

明知這是玩笑話,衆人仍皆稱不敢。

客套幾句後,皇帝收斂了神色,斜靠着的坐姿也主動端正了起來,猶如一隻慵懶的老虎忽然在青石上圓睜雙目,流露出懾人的威勢。

“我自親政伊始,整頓南北軍之後,第一件做的,就是屯田。這件事——”皇帝拉長了語調,看了看董承、黃琬、楊琦幾個說道:“諸公都是經歷過的,當時也是爲此清查了數萬頃上林田地與荒地,募集了數萬戶流民屯田安業。如今民屯、軍屯分佈關中、幷州、隴上諸地,豐年得谷二三百萬斛,即是荒年,亦能集結人力抗災,資糧百萬。”

屯田制的好處與妙用,在頭一年的時候朝臣們就知道了,不僅能消除流民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能迅速恢復生產,減少軍隊糧草的壓力。除了其中皇帝爲了提供足夠的田地,不惜任由董承初步清丈上林田地、並抄沒河東叛亂豪強田宅的舉措激烈了些以外,餘者皆於國有利。

尤其是董承,他甚至將此視爲是自己入朝以後幹成了第一件大事,大幅的點着頭,深以爲然的樣子。

“屯田之制,皆賴國家睿思遠鑑。家兄當日有幸參與其間,曾屢次提及、歎服,道朝廷若早有此議,何至於天下各州,任由流民遍野、聚結成賊,而無有措置?”趙溫當時還不是三公,此時便特意提起了亡兄趙謙,只是這番話純粹是阿諛,絲毫沒有考慮實際。孝靈皇帝時,就是因爲土地兼併嚴重,所以才導致流民背井離鄉,而屯田連基本的田地都提供不了,又談何藉此安民?

黃琬、楊琦也想到了這一層,心中感慨,若非關中連年遭遇羌人寇亂,百姓散失;皇帝又屢加清丈、墾闢,朝廷又哪來的閒田安置流民?到底還是皇帝得天不棄,又智計過人的緣故啊。

“民屯一事,下有郡縣農曹掾,上有大司農、勸農令,可謂事權一統,勿用變易。而軍屯唯有各典農郎將、校尉等官集結屯兵,如今在其上,也得有個統籌調度的纔是。”皇帝竟是沒有理會衆人默然的神色,顯然是不欲追悔過往,他徑直說着。

趙溫自知言論欠妥,急忙拱手補救道:“唯,愚臣淺見,軍屯一事,關係甚大,還是交由太尉董公總掌最好。”

董承吃了一驚,立即推脫道:“臣以爲不可,當初孝成皇帝特置尚書郎一人,主戶口墾田。既有前例可循,今又有兵部閒置,何不援引?”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