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

“後累遷爲光祿大夫,復坐過黜。前後數貶削,皆以語言不節,舉動違常也。。”————————【三國志·蜀書十二】

皇帝把軍權一再分割,分化成不同的獨立機構,而最核心的發兵、選將之權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旁落到任何一個機構。今後只要制度成熟,利用自己的威權,就足以控制全天下的軍隊;而自己能掌握天下的兵馬,反過來又會助益自己的威權。權與勢這二者之間永遠都是相輔相成,互利共生的,也將是皇帝最堅實的後盾與力量。

兵部的職權劃分並未有如吏部、度支部那樣威嚴權重,雖然各地郡縣新設的兵曹與緝捕盜寇的賊曹都已歸入兵部負責,但論起權力來,兵部實在比不上同儕的其他部門。以至於當皇帝提出由新野鄧氏出身的侍中、舞陰侯鄧昌轉拜兵部尚書,旅賁令李固轉兵部侍郎時,衆人並未保持多大的意見。

議事之後,皇帝又接着處理了幾道無關痛癢的奏議,便在承明殿與衆人用了膳後,自行擺駕離去,留黃琬等人繼續值守承明殿中處理龐雜政務。楊琦近日倍感精神不濟,一場商議下來早已精疲力竭,只得向皇帝提前告退安歇,而荀攸因爲有侍中的主職在身,不便經常遠離皇帝,遂與皇帝一同去了。

皇帝走後,一衆侍臣、黃門、殿前郎衛、冗從、奉車等人也跟着鑾駕離去,原本擁擠的殿前廣場與宮道立時變得安靜空闊。白石砌成的殿階與宮道上往來行走的,就只有來往於尚書檯與承明殿之間的掾吏。溫暖的風從外間吹進殿內,吹散了緊張嚴肅的氣氛,黃琬略顯輕鬆的舒了口氣,見吳碩作爲尚書令遲遲未有前往尚書檯坐鎮,並轉達皇帝剛纔的口諭,更與董承眼神交流不斷,便知道他們有事要急着說。正好黃琬也想起身走動,於是找個藉口走了出去,只留下趙溫仿若不知的坐在原處,與性急無奈的董承面面相覷。

黃琬獨自來到承明殿外,在院庭一角蒼翠的古柏樹下徘徊踱步,也正在此時,他也等來了伺機從皇帝身邊離開來此的黃門侍郎來敏,對方是來探聽消息的,黃琬面色不虞,道:“你不去侍奉國家,何故單爲此事而折返回來?今日議論,用不了多久就會昭告朝野,你儘可退值後再與我相商不遲。”

來敏自從益州回來後性格就愈發疏放,言行也無有顧忌,他不以爲然的說道:“近來秋雨如期,池澤水漲,陛下要登柏梁臺觀景,身邊不要多人,許是與荀君有一番要談。時辰將暮,我就是早些退值出宮,也無人能說什麼。”

黃琬驀然嘆了口氣,沉吟道:“你未免太情急了。”

“明公。”來敏倒是無所謂的樣子,他與黃琬站在樹下,見近旁無人,言語便無有顧忌:“大可不言機務,不知是否真如我等所預料?”

他們在此之前便已有定論,認爲皇帝在當日檢閱今年最後一次北軍秋操過後,必然會有所舉措,要知道去年是因爲南征益州、遭遇旱蝗,以及今年又一場小規模的旱災,皇帝愛惜民力,所以才接連兩次未有選擇出兵關東。但時機不可失,天下人皆盼漢室再興,如望雲霓,朝廷自然要越早出兵收拾亂局越好。明年是八成要出兵的,一旦出兵,南北軍這幾年形成的演習制度,就將因爲實戰而擱置一旁,而皇帝這次突然檢閱,訓示的語句又不同以往,這背後的意義自然就引人深思了。

以黃琬對皇帝的瞭解,凡事都要未雨綢繆,尤其是出征這等大事,若是事權不一,還沒接陣,自家就要亂了陣腳。於是這次兵制改動,雖具體內容不在黃琬預想之中,但其用意卻早爲黃琬洞察,連帶着,董承的心思也大致能推測明白。

黃琬一時放下顧慮,順口答道:“今日議論過後,詔書既發,你便會得知詳情。總不過是兵權散失於各處衙署,互不統屬,不再歸於一人之手,卻又以天子爲尊,惟皇命是從。今後外戚一人擁兵,脅迫朝廷、武夫合衆違令,私發軍旅等事,已是幾不可能。董承經此一遭,還以爲未動筋骨,實則勢力大減,今後將無多少能容他施展的餘地了。”

來敏擰起了眉,語氣未有放鬆多少:“這麼說,國家親征關東,還是預備留下太尉鎮守長安了?”

黃琬忽然乜斜了來敏一眼,語氣意味不明的說道:“你也是如此以爲的?”

“太尉到底是天子丈人,中宮之父,身爲外戚,留守長安是再尋常不過了,而且國家無子,等到那時,就連皇后都能出面干涉朝政。按以往國家對太尉的信任,留太尉守長安,幾乎是無從更改的事。”來敏知道董承就在不遠處的殿內,不由悄聲說道:“可太尉爲人張狂,有他在長安主持大權,豈能容下我等之輩?爲了防範此事成行,我等與楊氏費了多少苦力心計?如今看來,還是改不了國家的心意。”

“是麼?”黃琬眯了眯眼睛,說道:“你以爲天子對董承還是一如既往?若是真的信重,又豈會寵皇后、卻兩三年不聞消息?”

“這……”來敏一時說不上話了。

黃琬緩緩言道:“天子聰慧,心思也極爲難測,正是如此,我等臣下便可據此施爲。影響不了天子,便影響董承,只要他一有改變,或是不服、或是張狂,天子自會對其人有所改觀,以爲將其獨留長安,無人能制。”

來敏恍然想起這一兩年來,董承對皇帝的態度從開始的恭順、收斂,到後來平靜一段時間後,又故態復萌、惡性暴露。凡此種種,都會讓人失去好感,認爲他不知改進,難以調製,擔不起更大的信重與責任。

“可是……饒是如此,太尉仍盼着在國家親征關東之時,奉詔留守長安,看護朝廷。”來敏不由看向黃琬,滿懷疑慮的說道:“今日他定是多番忍讓,任由削奪職權,僅是希冀以乖順服從之相,讓國家放心。只要得守長安,此等職權便不足掛齒。此外,他這一番支持附和……如何不讓國家以此作爲交換……”

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
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