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

“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後漢書·董卓列傳】

但見一人樣貌普通,穿着一身合體的甲冑,在一干將校的簇擁下,猶如衆星拱月一般站在最中間。

不用想,孫策便知道這個三四十歲的將領就是河南典農校尉,此次南下汝南的軍隊主帥張超。

孫策在張超身上打量了幾眼,沒有發覺什麼新奇的地方,只是在他身邊還緊隨着一名年紀二十多歲,身材頎長、體格精瘦的男子。那人沒有刻意繃緊身子,僅僅是隨意提劍而立,卻讓人難以忽視,甚至誤把他當做主帥。

“那人是誰?”孫策邊走邊悄聲問道。

孫策的堂兄孫賁在一邊迎上前來,擡頭順着對方的目光看了那人一眼,低聲道:“江夏李通,在朗陵一帶頗有俠名。”

“看起來是個難纏的人物啊。”孫策這時走到程普的身邊,不用仔細去聽兩人之間的對話,孫策心裡就明白是什麼事了。

說起來這張超與他的父親孫堅有過一段交情,當初黃巾作亂,朱儁受拜爲中郎將入潁川平亂,時任下邳丞的孫堅被朱儁表爲佐軍司馬,在朱儁麾下征討黃巾,收復宛城。而張超在那個時候也是朱儁帳下司馬,二者有過一段袍澤同僚之情,連帶着程普、黃蓋這些孫堅部將也與張超相識。

“程叔感到爲難?”孫策問道。

程普年長,頷下留了幾綹長鬚,樣貌端正,頗得軍士愛戴。他很久以前就曾隨孫堅征伐各方,攻城野戰,身被創夷,爲孫氏建有卓績。孫堅死後,又跟着孫策在淮南,忠心不二。他用欣賞優秀子侄輩的目光看着孫策,眼裡不禁流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口中卻是淡淡說道:“什麼‘友人’?無非是危急關頭,想拿此事攀交情呢,當年征討黃巾,彼此爭功的事可沒少做。何況,即便是有故人情誼,如今各爲其主,老夫也不會爲了私情而壞了大事。”

“那又何必如此麻煩?”孫策早已知道程普與張超之間的關係,在來時的路上呂範也曾爲他分析過利弊,此時他心裡雖有了主意,但還是想試試這些亡父舊部們的態度,於是他着意問道:“一鼓作氣,進擊破敵就是了。”

“認不認他這個‘故友’,講不講當年情誼,這不在於我。”程普隨口說了一句,接着便正一正臉色,說道:“而在於你,伯符。算起來他是破虜將軍昔日的同儕,也是你的叔伯輩,現下兵戎相見,該由你來做決斷了。”

程普善於應對,頗有計略,此時他輕飄飄的將話題拋給了孫策,將情勢掉轉成他在試探孫策的態度了。

孫策擡起好看的眉眼,朝張超的位置看去,故作沉吟。一個張超自然算不得什麼,但張超背後的前將軍朱儁、乃至於朱儁身後的朝廷,卻不容忽視。今天他們若是對張超下了狠手,等若是孫策不顧其父與朱儁的交情、與其公開決裂,連帶着孫氏當初憑恃討董而博得的些許漢室忠臣的名聲也將一夜殆盡,轉而成爲朝廷的敵人。

在當前朝廷強勢、威嚴仍在,而袁術又尚未在淮南徹底打開局面的情況下,過分得罪朱儁、彼此不留絲毫轉圜的餘地,對孫氏來說並不是個划算的買賣。

所以呂範與程普所說的‘打算’與‘決斷’,表面上是看在彼此交情的份上放張超一馬,其實是在謀劃孫氏的長遠。

孫策有些沉不住氣,沒有試出程普的心思,反倒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個乾脆:“彼既爲我尊先君舊識,如今戰場相遇,自當給彼留些情面纔是。”

“是這個道理!”程普寬慰的說道,其實孫策無論做出什麼決斷,他都會念在孫江當年對他的深恩厚遇的份上給予傾力支持,但是於公於私,他都還是希望孫策能選一條正確、有利的道路。

“既然如此,那我就過去與他敘敘舊罷。”說完,程普就準備挪步上前。

這時在後頭突然走來一名士兵,其身旁跟着一個狼狽不堪的少年。

“怎麼了?”孫策看到這個樣子,不由好奇的問道,一邊正打算上前的程普也兀自停下腳步。

那士兵深感事關重大,不敢聲揚,想湊到孫策耳邊單獨稟告。孫策對此沒什麼意見,反倒是呂範邁開一步,擋在二者之間,神情冷淡:“有什麼不方便宣揚告訴的,你先說與我聽。”

他擔心孫策的安危,故而先拉着那名士兵探聽消息,待聽完之後,呂範原本平靜的臉色突然就變了。他擡頭看了孫策一眼,快步走了回來,孫策、孫河以及尚未離去的程普也圍了過來,幾人聽着呂範低聲說着什麼。

“他們在籌劃什麼?”對面的張超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側首問向旁邊的李通:“文達,你說的這法子,他們會答應麼?我與程普他們雖然的確在前將軍麾下共事過一段時日,但交情太淺,我若是彼等,絕不會念着這麼點情誼而縱任我等脫身離去。”

李通的眼睛很小,並不是很亮,卻深得特別,彷彿一潭古井,就連火光與月色都照不進最深處。他心裡有些看不起張超的才智,如若不是朱儁聲名昭著、又背靠朝廷,李通也不會上趕着率衆投奔,甚至還在張超的麾下出謀出力。此時他正在漫無邊際的想着事,聽見張超的話,他一時竟沒反應過來,到讓他想起了另一端往事。

當初他與同郡人陳恭起兵於朗陵,稱霸一方,與一個叫周直的豪俠相合。那時候他們三人何曾不是稱兄道弟、一團和氣?可實際上彼此之間互相忌憚、憎恨,直到李通設計殺死周直,並與陳恭帶兵清除了叛亂,吞併周直部曲。弱肉強食,本來就是在亂世裡生存的法則,只要你擋了路,沒有誰會爲了情誼而放你一馬。

就連後來陳恭都被自己最親的親人給殺害,何況是張超與程普這對交情淺薄的同僚?

李通在給張超獻上此計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對方會真的因爲情誼而網開一面,之所以那麼篤定,是因爲他相信利益動人心,放走張超對彼等來說利大於弊。

“文達,文達。”見李通沒有立即回話,張超面色有些不豫。

李通回過神來,看了張超一眼,收起了眼底的一絲不屑,十分坦誠且無奈的說道:“軍心惶惶,難以從亂軍之中脫身,要想保全實力,眼下也唯有如此。至於彼等會不會念及舊情,卻不是通能料定的事了。”

站立一旁沉默寡言的許定想了想,開口作出承諾:“校尉暫且寬心,即使不能成事,在下也要拼死護送校尉殺出重圍。”

“真乃義士、義士啊。”張超此時隱隱有些後怕,適才若不是李通與許定等人捨身相救,恐怕他早就死於亂軍之中了。早知道當時就該多謹慎着些,此番戰敗,將先前擊破黃巾的功勞頓時化爲烏有,也不知道回去後能不能功過相抵……

正胡思亂想着,張超忽然發現對面沒了動靜,反倒看見程普幾個面色凝重的在商議着什麼。

“他們在幹什麼呢?”

李通凝眉看去,似是想到了什麼,目光突然一亮。

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
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