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周瑜面色平靜的看着諸將情緒不滿,孫策還沒來軍營中就對他生出了極度的排斥,儘管這排斥並不是針對孫策本人,但周瑜仍不免歎服徐晃的心智。就好比籠中虎豹,在籠子裡關得越久、餓的時間越長,出籠之後就會越兇殘。這些日子裡哪怕是穩重的李通都被徐晃刻意磨出了脾氣,由此可見,一旦徐晃下令,全軍攻城之時必會氣勢沖天。

能做到這一點的將領實屬少數,這其中不僅是對於‘度’的掌握,還是對於軍隊的權威與控制力,抑或是拿孫策做激將的靶子,種種手段,都讓周瑜不止一次的在心底驚歎。哪怕徐晃至今還沒立下赫赫之功,他在周瑜心中,儼然已是一名不可小覷的人物。

幸而周瑜已提醒過孫策,不要上趕着過來爭壽春之功,不然真要成爲衆矢之的,爲諸將所不容。

“今日午後飯畢,大軍即刻攻城,我與諸位立期五日。五日以後,甘寧、黃祖、孫策等兵馬將齊集此處,屆時請封請賞,一概以所建之功是論。”徐晃見諸將情緒高漲,神情平淡,氣勢猶如山嶽,他淡淡的說完,吵吵鬧鬧的衆人居然一齊安靜了下來。

張繡第一個反應過來,抱拳說道:“末將願爲先鋒!”

“五日之內,談何破城?”李通倒是心思縝密,他想着徐晃絕不會將眼前的大功拱手讓給外軍,不說是新附的孫策,就算是朝廷派來的將領甘寧都不行。既然徐晃屬意要激勵麾下衆將取得大功,那這五日之期又是什麼意思?剛纔不還說‘十則圍之’,不敢擅動麼?他認爲徐晃定是有別的破城妙計,不然也不會有這個說辭。

許定等人爭先恐後的請命,徐晃將手一擺,止住了又要開始的紛亂,向外頭的親兵問道:“劉長史都備好了麼?”

這裡說的是前將軍行軍長史劉曄,自打徐晃領兵南征時起,劉曄就隨軍南下與周瑜一同參謀軍事,他雖掛着前將軍屬吏的職,但無一日待在朱儁身邊過。朱儁也知道劉曄是皇帝專門派去給徐晃聽用的屬吏,只是徐晃還沒有開府的資格,所以出此權宜。至於朱儁奉詔移駐沛國,帶上了前將軍軍師祭酒郭嘉,對這位行軍長史的去留卻隻字不提。

劉曄這幾日都不在全軍議事的行列裡,只知道他被徐晃指派一軍,終日在山林中忙活着什麼。

在得知劉曄一切備好後,徐晃這才拊掌起身,邀周瑜、劉艾以及諸將步出帳外,徑直來到後營的一處空地上。空地上赫然放着十數輛大車,底臺寬大,傾斜而立的吊臂計有百十來斤,有數名士兵正圍在一輛車旁,費勁的用軸盤將牛筋繩纏着的吊臂轉下,然後一鬆,沉重粗大的吊臂猛然往前一揮。空氣中咔的一響,宛如一個巨人揮臂,拳擊天空,赫然生風。

衆將話還沒有開始說就被眼前這驚駭的景象嚇住了,他們不是沒有聽過投石機的名字,這種武器遠在春秋就已出現,被稱爲‘砲’,又喚‘拋車’。但這種武器往往設計簡陋,只將架子固定在地面上或是將底座埋在地下安置,機動性差,不便移動,安裝費時費力,威力也往往不如人意,所以在很多時候兩軍攻戰都很少建造這種比較雞肋的武器。

可眼前這種投石機卻跟兵書記載上的不一樣,不但在炮架下面安裝了車輪,似乎還用另一種輪子似得東西給投石車提供動力,能讓它的威力更加強勁,看剛纔揮舞的氣勢,裝五十斤的石頭是肯定沒問題的。

“君侯,這是?”張繡看着周瑜、劉艾等人雖然吃驚但並不意外的神情,知道他們肯定也明白這投石車的來由,於是也不再看他們,徑直問向徐晃。這個東西只要威力夠大,不說轟塌壽春城牆,就說是能轟破城頭的箭樓,他都有信心將壽春一戰奪下。

“這是長安格物院韓公與佐史馬鈞、張固等人一同研製的投石車,因發石之時,聲如驚雷,故爲國家賜以‘霹靂’之名。”徐晃其實手握圖紙多日,但苦無良匠,幸而這次皇帝將要進攻南皮,特意從格物院調撥了大批良匠過來,由此分給了他一些:“劉長史近日督造此物,費思不少,於今應先計一功。”

劉曄從那一隊調試霹靂車效能的人羣中脫身走出,正好聽見徐晃的這番話,拱手向他作了一揖:“此車實在機巧,在下只是督促建造,不敢居功。若有封賞,則當以彼等匠人爲先。”

作爲一個士人難得對工匠沒有歧視,反而要將功勞相讓,這着實讓衆人大開了眼界,周瑜心裡不禁想到,此人從未去過長安,也不知是從何得知皇帝重視匠人,如果僅憑這些末節就能揣測出來,那此人就有些……

“格物院是國家專爲良匠所建,意在匯聚天下機巧,制利國利民之器。軍中不單是霹靂車,就連軍中的弓弩、鎧甲,也皆爲格物院研製。”徐晃摸了摸腰間由尚方監的良工用最新的灌鋼法打造的寶劍。這項技術尚未得到徹底完善,所以軍中只有少數幾名將領纔有,被視爲繼明光鎧之後,被皇帝納爲親信的證明:“此戰敘功,國家自不會忘了格物院,劉長史的功勞應當另算。”

劉曄笑了笑,忙道謝不已。

周瑜見狀,微笑着將話題岔開,爲諸將介紹道:“聽說眼前這霹靂車尚且不是格物院最新的東西,那馬鈞研製此物以後,還說仍有不少改進之處,他日再以機鼓輪之,可使飛石首尾連發,遠則飛之數百步。更不消說將其安置城頭、舟中禦敵,以後將其重量減輕,大可隨軍而動。”

張繡等人驚歎軍中有此利器的同時,原本對於徐晃下達五日破城的軍令的疑惑也煙消雲散,他們紛紛上前請戰。若說剛纔還是硬着頭皮請戰,心裡沒底,此時見了霹靂車,彷彿吃了顆定心丸,更覺得戰功是唾手可得了。

徐晃注意到了這些人語氣中的微妙變化,他的面色仍舊穩重,沉默着移步走到一架霹靂車旁,擡腳踢了踢紋絲不動的車架,忽而轉身:“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是妄想憑藉外物,乃敢請令奪城,我便要小覷爾等了。”他毫不吝嗇的分享着自己爲將的心得:“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人心齊一,何堅不可摧?我高皇帝破咸陽,靠的難道只是兵革之利麼?今日有霹靂車固然是好,倘若沒有,爾等就攻不下壽春了麼?”

“謝君侯賜教!”李通這次快人一步,單膝跪下,雙手抱拳過於頭頂,鄭重其事的說道。兵家之術,多少人只口口相傳,秘而不宣,徐晃卻慷慨的授人以漁,怎能不讓人心生敬服。

“謝君侯賜教!”許定也跟在一旁有樣學樣,緊接着張繡也是如此,雖然他在皇帝與賈詡身邊聽過不少更爲精妙的兵法,但對於徐晃,他還是十分欽佩的。

徐晃見諸將氣勢昂揚已達到頂峰,終於滿意的點點頭,命劉曄先推霹靂車上前。劉曄這次除了督造霹靂車,還命人開採了大量石塊,根據馬鈞等人多次試驗後得出的結論,霹靂車不一定非要大塊巨石,只要調好距離與角度,即便是散裝碎石亦能達到殺傷的效果。

於是就在當日中午,十數輛霹靂車在壽春城外一字排開,擺好陣勢。城頭上的守軍不識得此物,紛紛聚在城頭看個稀罕,這副景象就連守將紀靈也吸引了過來。他站在城門樓上,俯身遙望,只覺得那幾輛車有幾分眼熟,倒像是衝車,可衝車往往只用來衝撞城門,何須造這麼多?還要一字排開?

“放!”隨着一名都伯手中小旗一揮,十數輛霹靂車頓時齊聲發射,大小不一的石塊被粗壯的木杆狠狠甩了出去,呈一道拋物線飛過天穹,又如流星一般墜落到壽春城牆上。一時間‘砰砰’之聲大作,城牆上塵土飛揚,無數磚塊土石被砸得粉碎,嘩啦啦如雨似得落下。塵霧散後,城牆上幾乎處處是坑窪,不少人被這突如其來的石塊嚇到了,哪怕沒有被砸到也像見了鬼似得往身後跑去。

飛濺的碎石劃傷了不少人,更加引發了城頭守軍的恐慌:“這是什麼東西?砲車怎麼是這樣!”

紀靈聽到隱約的人聲,才陡然記起這件歷史久遠的戰爭利器,他趁着對面一擊未中,趕忙下令道:“全軍不得擅退,膽敢退下城牆者,斬!命全軍持盾,躲在女牆後面去,此處不產巨石,彼等投不了多久!”

話音剛落,底下調試好角度的霹靂車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拋射,這次是無數的小石子被拋飛到高高的天上,一時間猶如蝗羣遮蔽天空,又如像猛烈的暴雨從天而降。

‘砰砰砰’

шшш ✿тTk дn ✿¢O

這時霹靂車的精度提高,碎石雖小,但勝在動能足夠,往往一顆石頭砸在人身上,非死即傷。有些人被砸到了腦袋,更有些人被砸到了眼睛,城頭上一片哀鴻遍野。就連紀靈所在的城門樓也被碎石砸爛了屋頂的瓦片,無數碎瓦碎石紛紛落下,身旁立時衝來幾名親兵將盾頂在紀靈頭上,護送着他逃下二樓。

“這好像不是兵書上的……”紀靈被人護着走下城樓,仍發着相同的疑問,他領兵接戰多年,對這種利器居然沒有任何招架之力與破解之道。面對着敵軍猛烈的拋射攻打,他只能親自坐鎮城頭,被動的傳令全軍躲在女牆或盾牌後面,以期敵軍石塊耗盡。

見碎石漸漸沒了效果,劉曄又改變了戰術,命人將開鑿的巨石放置於霹靂車上,展開了新一輪的打擊。這回經過前幾次的輪射,霹靂車的精度大爲提高,衆石飛擊之下,壽春城頭的箭樓、門樓盡被轟塌,就連堅固的女牆也被生生砸出了一個缺口。

紀靈看着有三層之高、轟然倒塌的城門樓,內心驚詫不已,有此利器,這仗還怎麼打?

所幸劉曄準備的石塊存量有限,在轟破城頭工事、打的守軍不敢擡頭以後,他便喝令霹靂車停了下來。張繡、許定等人見狀,立即帶兵衝上,他們推着雲梯等物,在沖天的吶喊聲中很快越過了雙方之間的距離,在對面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搭上城頭。

紀靈心裡正憋屈的厲害,見到對面不再投石,憤然將頭頂的盾牌擲下,怒喝道:“都給我站起來應敵!”

沒有了箭樓等物,壽春城光憑城牆根本攔不住張繡等人蟻附攻城,很快城頭上開始了激烈的白刃戰。

這一次攻城,紀靈付出一隻手臂的代價,拼了命的將張繡等人趕了下去。沒等第二天攻城,得知情況緊急的袁術便命人放出橋蕤,與黃猗等人一同禦敵。

接下來的幾天裡,壽春城四面箭樓等物皆被轟塌,寬闊的城牆上只剩下光禿禿的過道,就連用來燒開水的鐵鍋都被碎石砸爛了。沒了箭樓這些東西,守軍只能靠着最原始的方法接敵應戰,這兩三日裡實在苦不堪言。

在第三天的時候,斷臂的紀靈走上北城巡視,在聽隨從報告稱今日對方的霹靂車似乎投石的量少了許多後,他像是發現了什麼,彎腰從地上撿起了一塊石頭。那石頭圓潤光滑,有着淡淡的青色,這樣的石頭不像是隨地撿拾來的,倒像是河裡隨處可見的卵石。

紀靈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昨夜他們將石頭拋至牆後面去了?”

“唯。”隨從遲疑了一瞬,點頭答道:“彼等是在半夜裡投擲的,那時不但是牆後營帳,就連附近的閭里都被石頭驚擾。差點……差點就發生了譁變。不過幸好——”隨從見紀靈面色有異,趕緊補充道:“橋將軍當夜正好未眠,及時派兵趕到,這才壓下了亂子。”

“正好未眠?”紀靈奇怪道:“是什麼時辰?”

“好像是……寅時初刻。”

聽到這裡,紀靈將手中的卵石突然緊握:“那麼晚了,他做什麼事還不睡?”

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
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