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薊縣郊迎

“惟有剛毅不撓,雖遇外物而弗爲移,始足作社會楨幹。”————————【墳·文化偏至論】

初平三年九月二十一。

幽州、薊縣。

北國的秋天在雨後更添了幾分涼意,日中時分,天色澄清如洗。晚飛的候鳥整齊的掠過湛藍的天空,在深沉寥遠的天空排出一個個‘人’字,又在緩緩流淌的水面上投下清晰的剪影。

山頭斜照,天地之間是一片均勻的橙色。

一個個身着玄色、緋色袍服的官員彙集在城外長亭,他們身後各停着形制不一的車馬,像是城裡的達官貴人邀好了秋遊。

精神矍鑠、氣度雍容的中年男子一襲玄袍、頭戴樑冠,立在跟前。官道兩旁的山水、盡頭的藍天,猶如展開的畫卷在他眼前緩緩展開。長空雁叫、流水潺潺、還有偶爾呼嘯的風聲,在他耳中都猶如天籟一般,分外動聽。

“多少次來了,這還是首次見到城外有這麼一段景緻,真是如何也看不厭呢。”他輕輕笑道,隨意的揮展衣袖,一枚由紫色綬帶繫着的龜形金印在他腰間露了出來。

恂恂苗胤,傳龜襲紫。

中年男子腰間懸掛着的,就是象徵着他公侯地位的紫綬金印。

這正是漢室宗親,大司馬、幽州牧、襄賁侯劉虞。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族譜上溯東海恭王,名副其實的皇室宗親,天潢貴胄,響噹噹的皇X代。他素有賢名,既孝且廉,政績卓著,升遷幽州牧後,在塞外各族之間享有崇高威望。

幽州本是貧瘠之地,但在劉虞的治理下,青徐等州百姓仰慕仁政,不惜遠遷幽州以圖安居。其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無兼肉,以身作則,使遠近奢靡之風爲之一變。

總的來講,劉虞是個不可多得的一個好官,只可惜他身處亂世之中。

在亂世之中,好官向來都活不長久。

“連日冷雨,如今能有此氣候,還得全賴天使的光。”身後渾濁的聲音響起,東曹掾、右北平人魏攸說道:“只是這一路上走的也太慢了些。”

劉虞含笑回頭:“匆忙而來,那纔有失使臣風度,何況該急的也不是我們。”

蕭蕭風來,遮住了人聲,話說的稍微小了點,聲音就要被風遮住了。劉虞仍舊是笑着,他偏過頭去,對魏攸說道:“你看看,他到現在都還沒來。”

魏攸灰敗的臉上出現一絲異色,說道:“公孫瓚不知爲何,前日親自引軍趕赴居庸,眼下可能不會來了。”

“他當然來不了。”劉虞冷笑道:“他正忙着抄掠我賞給烏桓峭王等部的十六萬斛過冬米糧呢,哪會有時候過來接迎天使?”

“十六萬斛?”魏攸登時一驚,剛在想劉虞爲何對異族如此大方,隨即反應過來,可能根本就沒有這十六萬斛,他低聲道:“明公這是……詐?”

劉虞眼望着天空中南下的雁陣,悠悠然說道:“他不是自增部衆,以至軍中少食,又極喜歡做劫掠這等匪類事蹟麼?我何不成全他一遭,等天使來了,也好當面有個憑據。”

他與公孫瓚不和是幽州官場人盡皆知的秘密,兩人政見迥然不同,起初是在對異族的政策上產生分歧,一個窮兵黷武,一個與民休息,彼此互相使絆子。

後來發展到公孫瓚南下討伐袁紹,劉虞在後方拒絕撥付糧草;劉虞接受胡人夷狄的使者,開邊市互通有無,公孫瓚卻在私下裡截殺使者,搶劫貢品。

本來兩人就齟齬不斷,但是使矛盾升級的卻是這麼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去年,皇帝曾派劉虞之子、侍中劉和東出請援,路過南陽被袁術扣留,袁術假借劉和信件騙取劉虞發騎兵數千往援。公孫瓚當時看破袁術圖謀,嚴詞拒絕劉虞派兵,而劉虞不聽。於是公孫瓚索性私下聯繫袁術,與其合謀共同吃下劉虞發出的精騎。

第二件事則是不久前,公孫瓚在界橋與袁紹交戰失利,軍隊潰敗。劉虞覺得公孫瓚窮兵黷武,有意削弱了他的權限。公孫瓚便在薊縣的東南修建了一個小城,與劉虞相近,卻從不聽宣聽調,儼然割據。

劉虞得知後,與公孫瓚的仇怨就更大了。

這樣你來我往,兩人都在心裡的怨恨愈來愈深,劉虞更是想過密謀討伐,興兵誅殺公孫瓚,只是卻被魏攸及時勸住,未有成行。魏攸那時還試圖讓劉虞看在公孫瓚文武才力足恃、足以爲爪牙的份上,暫且容忍,希望能收服公孫瓚,爲劉虞一文一武,守衛幽州。

沒料到劉虞心中對公孫瓚的成見如此之大,以至不可調和,不僅讓魏攸試圖和解二人的企圖落空,還讓一向待人忠厚的劉虞竟然也會對公孫瓚施這等心計,儼然是要在天使面前好生擺公孫瓚一道了。

不過,這個調虎離山的法子,似乎是別人想出來的……

魏攸回首正人羣中掃視兩眼,把目光投放在別駕趙該的身上。

他轉過身來說道:“明公,趙別駕好譎詐之術,善觀風氣。此非王道,還請明公慎之。”

“君子當行堂堂之地,這詭道算計確實不可多用。”劉虞從善如流的說道:“只是這公孫瓚屢次欺我侮我,我牧守之尊,彼尚且不遜。若要制服他,非得憑藉此舉不可。”

劉虞是個講規矩、守貞節的人。不僅如此,他尤其喜歡以身作則,並以此潛移默化的施加給屬下。就好比劉虞倡行社會節儉之風、就從自己做起,而不是選擇發公文強制執行。

這樣做雖然沒有明確要求,但底下人無不遵從,畢竟他們這些豪強就在劉虞治下,以後還得仰賴劉虞才能出頭。

在這種角度上來說,在劉虞手下任事並不意味着寬鬆,恰恰相反,劉虞會用他每一個舉動和細節來告訴你: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

所以沒人能理解劉虞對公孫瓚的痛恨與厭惡,因爲公孫瓚太不講規矩了,太與劉虞的理念背道而馳了。

以往他礙於局勢,不願對公孫瓚下手,如今不一樣了,天使要來親裁他們二人之間的恩怨,劉虞終於有機會鬥倒公孫瓚了。

他無不自信的斷定天使將會偏袒到他這一邊,這並不是因爲他是劉氏宗親、也不是因爲他比公孫瓚在士人當中更孚德望、而是因爲他一直是對的。

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
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