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

“勝則人懾吾威而庇吾勢,利害迫於前而禍福怵其心,故說易行而從者順。”————————【乾坤大略】

就在董承苦苦思索該如何應付賈詡,不求將其收入麾下,只求結爲盟好時。領兵在軍營外的皇甫嵩派人進來傳話,讓董承等人立即準備搭建高臺,因爲過會皇帝要來檢閱三軍。

他知道皇帝聰慧有膽識,敢於親登城頭鼓舞士氣,可董承萬萬沒想到皇帝還敢親自到剛歸降不久的十萬叛軍中來!這可不比有重重護衛的長安城頭,只要稍微有個奸賊教唆起來,局勢就又得天翻地覆。

可皇帝偏偏就那麼過來了,不僅帶來了長安城留守的所有軍隊,更是帶着司徒趙謙、車騎將軍皇甫嵩等一干文武大臣進入帳中,當仁不讓的接受了董承這些新附將領的朝拜。

也正是這種膽氣與豪氣,無形間震懾住了還有些跋扈的將校們,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跪伏拜倒。

衆人根據常侍謁者的唱喏依次起身,董承位居前列,壯着膽子偷偷打量了皇帝幾眼。

只見皇帝端坐主位,小小年紀便漸有龍章鳳姿,眉宇間透着少年人特有的銳氣。皇帝氣度沉穩,哪怕尚未說一句話,光是坐在那裡就給衆人一種莫名的壓力。

皇帝突然朝董承看了一眼,董承不願低下頭去,就那麼直愣愣的與皇帝對視着。除了讓自己顯得很有底氣,更有意給身後的樊稠、王方几個做出一副不懼皇帝的姿態來,助長他們跟隨自己的信心。

對於董承這些人的處置方案,皇帝心裡差不多已有了腹稿,眼下朝廷的軍隊加起來將近有十五萬人,每日不知要花費多少錢穀,這對如今偏居長安的小朝廷來說是個極爲嚴重的負擔。

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如果都集中在少數人、尤其是曾經在董卓手下任事的舊部的手裡,哪怕是皇帝,也會寢食難安。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務之急就是精簡軍隊。趁着叛軍新附,無所適從的時候,先以軍威震懾宵小,再以勢逼人,大棒加蘿蔔,才能事半功倍。

皇帝沒有因爲董承與他十分無禮的對視而發怒,他看着董承,溫和的笑道:“表舅!崇德殿一別,如今已經快四年未有相見了吧?”

三年前皇帝由陳留王登臨帝位,董承作爲皇帝祖母的親族,得以有幸與冒認外戚董氏之名的董卓一同上殿。董承在爲皇帝慶賀的時候與其遠遠見過一面,沒想到三四年過去了,皇帝還記得他。

董承轉念一想,何不在此時試探一下皇帝,看看王斌評價皇帝‘謀略深遠,胸懷錦繡’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假?

“臣鄙陋之軀,有勞君上掛念。”董承小心的措辭道:“如今大事已定,君上安坐宮中即可,剩下的事大可交由臣下來做,又何必親自駕臨一趟?”

皇帝將目光從董承身上移開,掃視衆人,接口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實在坐不住,如今朝廷之軍已有十五萬人,每日耗費糧草軍資無數。關中無事,朝廷又實在供養不起這麼多人,故而我想,趁着今天大家都在這,從軍隊裡裁除些老弱,好生精簡部衆,既可增強實力,又能減輕負擔。”

這個決議顯然趙謙、皇甫嵩等人都已事先熟知內情,並未有太多反應。倒是賈詡一如既往的從容淡然的模樣,讓董承忍不住猜想這件事是不是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裁軍肯定是要裁大頭,對於軍中實力相對較弱的賈詡、張濟來說,裁軍傷及不到他們的根本,反倒是董承、樊稠這些人萬般不願。

“君上。”看着樊稠投來的焦急的眼神,董承自覺要代表自己這一邊的人說些什麼:“十萬之軍新附朝廷,軍心未定,倉促行事,臣下擔心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如暫緩議行,或是命衆將各自屯駐他縣,就食當地,這也能減少朝廷開支。”

屯駐他縣,就食當地,儼然就是軍閥割據的做派,皇帝不能允許這件事發生:“涼州馬騰、韓遂等人已進上降表,現在涼州、三輔除了些許匪患以外,再無兵事。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朝廷不需要維持這麼多兵馬。”

“陛下!我等手下將士供朝廷驅使多年,征戰不斷,即便未有立下功勳,也付出過血汗!”樊稠漲紅了臉,突然叫道:“我等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歸順朝廷,就是爲了能再爲朝廷效命,可不是爲了讓陛下一句話就下詔裁撤的!還請陛下體悟軍心!”

樊稠說的合情合理,貿然裁軍,確實會讓一些曾經在涼州戰場上爲國殺敵的老兵寒心,一旁的張濟似乎有所觸動,心裡不由擔心起自己麾下士兵的前途來。

張濟到底是沒有主見,拿不定主意,目光轉向賈詡,見賈詡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張濟便立即打消了出言附和的念頭。

皇帝良久沒有說話,他看了看這些涼州將校,緩緩言道:“你們都想錯了,裁軍只是要裁除老弱傷病等不能上陣者,這些人若不裁撤掉,浪費錢糧不說,日後上了戰場更是讓他們白白送死,這豈是爾等所願?”

趙謙咳嗽一聲,搭話道:“爾等爲手下人着想,難道就沒想過陛下在裁軍中的深意?這些人到底於國有功,被裁掉之後,朝廷豈會放縱不管?”

董承等人俱是一臉訕訕,趙謙原爲前將軍時,深受董卓敬憚,何況他們這些小輩?如今趙謙威風仍在,在與皇帝兩人一言一語說完後,董承一時也沒了話講。

樊稠依然是那耿直的性格,脫口問道:“那這些人被裁撤之後,朝廷又將如何安置?”

董承在一旁聽了,氣得只想罵他讓他閉嘴,現在都還沒答應裁軍的事,樊稠就說什麼裁軍的後續事宜,這豈不就是默認了麼!

趙謙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接口道:“陛下上個月整頓北軍,裁撤了北軍老弱,陛下擔憂他們的生計,特意命大司農在京兆尋覓無主荒地,命他們屯田,是爲民屯。若有眷戀軍旅,身體矯健,只是由於傷殘而被裁撤者,則歸入軍屯,閒時操訓,必要時亦可返回軍中效命。”

“這次裁撤衆軍,不僅是爾等,就連皇甫將軍、羽林等部都要重新安排兵額。所裁撤下來的兵員,一概由朝廷授予田地屯墾,朝廷將爲此設置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等官負責。”

話說到這個份上,衆人也都想明白了。既然裁撤的都是些沒什麼用的老弱,那他們留着除了數字上好看些以外其他的也沒什麼用,倒不如就此裁了,只要不動他們手中實實在在的兵權就是。

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七章 淤塞難免
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七章 淤塞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