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

“。”————————【·】

盧夫人先是吃了一驚,轉而見到費夫人身邊就跟着三個人,一個是侄子費伯仁,一個是劉焉從江夏帶來的家僕劉璝,還有一個看似弱不禁風的老叟。

費伯仁向來體弱,手不能提劍,與那老叟都不足爲慮,至於家僕劉璝,平日裡也只聽說他有幾分力氣,常爲劉焉養馬,旁的倒是不見有何出彩之處。盧夫人心下頓時安定,冷笑道:“我自有馭鬼通靈之術,若是劉君郎真的泉下難安,且讓他來尋我便是。”

話畢,盧夫人冷聲說道:“讓開。”

那四個強壯的賨人彷彿聽到命令,立即揮舞着手中的刀劍向費夫人殺來,費夫人適才再鎮定,到底也是女子,被嚇得往後一退。費伯仁趕緊護着她往後退去,而家僕劉璝與那老叟則雙雙上前,一人拔出劍來,與四個賨人纏鬥在一起。

這番交手確實是如盧夫人預想中的一邊倒,而且是速戰速決——家僕劉璝平日不知是不是偷習了武藝,居然與一名身高體壯的賨人打的不落下風,而且很快便讓他瞅準一個機會,藉助靈活的身形,捅穿了那名賨人的腹部。更讓盧夫人吃驚的不至於此,那名其貌不揚的老叟以一敵三,在狹窄的廡廊下不斷遊走閃避,接連重創了賨人。

就在這目不暇給的幾瞬之間,賨人盡皆倒地不起,那老叟與家僕劉璝與盧夫人也再無阻礙。

盧夫人將孫子張富護在身後,一邊後退,一邊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望着老叟、望着老叟身後面露得意的費夫人。

此時全城最混亂的地方便是益州的權力中心州牧府,至於次其一等的蜀郡太守府裡,則是罕見的風平浪靜。

“這次多虧了高府君相助,不然,事恐不諧矣。”裴俊安靜的聽着四周的雨聲,對身前坐着的一名青年說道。

孝衣未除的高柔身子一抖,機械性的答道:“一切皆是爲了忠君之事而已。”

裴俊笑了笑,他知道對面這個年長於他的青年心有顧忌,於是說道:“文惠兄不必憂慮,此次蜀郡重歸朝廷,能不戰而下,其中高氏之功,絕不可沒。縱使有旁親遠仕方伯,也非難事,要知吾皇寬宏而有雅量,譬如荀氏、沮氏,皆不計較彼等各侍其主。文惠兄也是同樣,只要入朝後忠心侍奉聖主,便絕無猜嫌上身。”

荀攸、荀諶、沮授、沮雋等親族各爲不同陣營效力,而未見皇帝對荀攸、沮雋有任何猜嫌,裴俊所說的這些雖然高柔並未親見,但在陳留也曾與從兄高幹細細談過。只是誰讓高幹是袁紹的外甥,幾乎是與袁氏一損俱損,不像是楊氏這等高門望族,輕易是下不得船的。

如今正好有機會讓陳留高氏多一條出路,高柔自然不會放過,反而還要積極的與裴俊搭上關係。

只是高柔不好表露的太執着於名利,輕咳一聲,岔開道:“奉先說的是,我只是在擔心族叔,以及州牧府中的局勢。如今州牧府必是刀兵不斷,蜀郡名士又大都集於彼處……”他面露憂色,繼而說道:“彼等大儒名士若有閃失,蜀中文教必蹶而不振,誠然可嘆吶。”

裴俊抿着脣,顯然也是頗爲憂心:“我已囑咐過王越,讓其提醒甘寧,多多照顧諸公的周全。可又怕投鼠忌器,彼等施展不開,誤了大事。”說着,他搖了搖頭,語氣苦惱無奈:“士人遭遇兵燹,到底是我思慮不周,事後定要向我阿翁請罪不可。”

他也是士人的一員,自從跟着做蜀郡長史的姐夫入蜀以來,各家士人看在河東裴氏的聲名,對其多有照顧。如今眼看彼等遇險,裴俊心裡也是有些過意不去,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也做不了什麼,只能在這裡等候結果。

這時有幾人渾身帶血,從外間走了進來,當先一人年過三十,肩膀寬闊,身材高大,頷下留着粗短的胡茬,顯得幹練無比。他見到裴俊後,拱手一拜,道:“蜀郡嚴顏見過二位郎君!”

“嚴公辛苦!”裴俊不敢託大,忙拱手回道:“姊夫哪裡如何了?”

這漢子正是嚴顏,他家雖也是蜀郡豪強,不過由於位在蜀郡西南屬國的嚴道縣,地處偏遠,在蜀郡的實力與影響力比不上身居郕都的高門大族。僥倖因爲蜀郡都尉高靖的關係,彼此有過一段恩義,若說是甘寧的投靠並非全靠高氏之功、而是有流言的一份力在,那麼嚴顏帶着全部身家的投靠,就全是高氏居中拉的線。

嚴顏這次帶着自家部曲負責配合城中豪強私兵,與入城的青羌、叟兵們巷戰,一番酣戰下來,嚴顏終於帶着勝利回來報信:“婁發、沈彌等人已搶佔城牆,外間的叟兵們進不得城來,長史便親自出城送出重金、許下爵賞,彼等得了錢財,也無再爲孫肇赴死的理由,盡皆返鄉了。”

“善!”饒是心性沉穩的裴俊此時也忍不住狠狠的一擊手掌,激動的對高柔說道:“我心中的那塊大石,如今終於是放下了!”

說罷,裴俊又問向嚴顏,道:“那城中的各家可有什麼損失?我記得劉公在去世前,屢次提及要好生照看呂常一家。”

嚴顏這時不由得面露欽佩,說道:“說起這事,不得不提一樁義事。在城中生亂之時,呂常家中只有孤兒呂乂一人爲呂常守靈,其友費禕見亂,帶着遊俠張任前往搭救,誰知呂乂爲存先父遺軀,堅決不走。費禕與張任感其純孝,也都留了下來,說要共赴危難。”

“啊。”裴俊忍不住說道:“不是說讓張任前往接應,帶彼等去董氏府上麼?”

“話雖如此,但呂常遺軀尚在,呂乂哪裡願走?呂乂不走,張任等人自然也不好舍人而走。”嚴顏繼續說道,面上仍是一副欽佩的模樣,像是爲呂乂等人的孝義所感動:“後來張任等人便留在府中靜待來人,孫肇手下的那些青羌、叟兵很快來到呂常府中,彼等先是對峙、廝殺了一陣,後來見呂乂寧可身死也要護佑其父靈柩,皆爲其動容,紛紛離去,再不敢來。不僅是呂常一家,就連其臨近的閭里也不曾遭難。”

裴俊聽說呂乂等人無事,甚是感慨的說道:“真是孝義之至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
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