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

“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左傳·昭公二十年】

在一旁沉默許久的謀臣李業忽然出聲說道,語氣篤定:“越騎必是在河北軍前,如果仍在沛國,當初朝廷東征,下詔部署各路兵馬時,就該在詔書中宣稱越騎去向,或是徑直調派田疇領越騎入徐,而不是讓田疇這時候來。”

按照李業與閻象的想法,如果田疇麾下仍有越騎營這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那麼早在最開始就應調入徐州來穩定局勢了。而田疇在沛國旬月不見動靜,如今過來也只有萬餘步卒,看樣子不是爲了救援劉備也不會來,可見其麾下是沒有越騎的。

那麼越騎營在何處呢?只能是調至皇帝那去了。

這個理由看似很能自圓其說,但他們卻忽視了另一情況,就是朝廷可能是在讓曹操、劉備等人的私兵部衆在與袁氏的戰鬥中損耗到彼此都能接受的程度後,再考慮讓田疇入場收穫戰果。

如此一來,田疇駐守在沛縣的兵馬,就得既是能防止不測、隨機應變的機動部隊;又得是能隨時監視、遏制曹劉的最後一道關鍵屏障。畢竟沛縣就在徐州西北,也是曹劉二人的後背,若他們戰事不利,田疇就得擔負起守護皇帝大軍側翼的責任。要想達到這個要求,作爲精銳的越騎營就必須留在沛國,哪怕暫時用不上也沒關係。

他們不是主公,才智尚淺,明白不了這樣的道理,但袁術心中隱約摸到了什麼。但還沒想清楚就被帶入到李業、閻象二人的思路中去了,至今都沒跳出來:“既如此,那田疇爲何還是兼任越騎校尉?”

這個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無非是虛作聲勢,好讓我等心存忌憚,不敢放手用兵。”

“是這樣麼?”袁術喃喃說道,仍有些不自信。

這時帳外有人傳報一聲,得到准許後掀開帳門,什麼都還沒說,便先向袁術等人獻上了逃將劉詳的首級。然後再說劉詳一路敗退下來,剛見到橋蕤就被擒殺當場,此刻橋蕤正收集了劉詳的敗兵趕往陣前,試圖與紀靈匯合。

袁術聽到這裡,一顆心纔算鎮定了下來。

劉備在城頭看到動靜,心中大喜,連忙催促道:“是田君來了!快,點齊兵馬隨我出城接應!”

關羽也重重的點了點頭,能見到朝廷援軍總歸是一次轉機,說明在皇帝眼裡並沒有將他們當做棄子——也不知能讓皇帝做下決斷的,究竟是誰的功勞。

城下張飛再度策馬殺出城門,不單人身上中了幾箭,連連馬身上都掛了兩箭,幸好劉備在接手徐州時翻遍武庫,給關、張二人以及屬下親兵分發堅兵精鎧。如今張飛身披軟硬兩重甲冑,雖然行動慢了些,但射中的地方都沒有帶來多大影響。

只是——

張飛看着身邊倒在地上的夏侯博,不由雙目漲紅,剛纔就是他在自己身前擋了紀靈數箭,這才倒在血泊裡。這個年輕人當初追隨自己四處征討,沒想到最後還是死在亂軍之中,張飛悲憤至極,手中長矛狂舞,帶着身後僅剩的騎兵趁着對方陣腳大亂衝殺出去。

由於萇奴戰死、劉詳敗逃,紀靈一時統御不住部衆,連箭支也無暇去拔、更無暇去繼續攻城。他此時急忙吩咐兵馬將衝車推至城門,堵住城內守軍出城。而後冒着城頭箭雨,帶着親兵一口氣殺進了田疇、陳到所率的援軍之中。

沛國郎中令陳到是豫州人士,機緣巧合之下被田疇募入軍中,憑藉着一身膂力與戰功終於從軍司馬走到如今的位置。此戰可以說是他首次參與的大戰,遠非平常剿除山賊那樣的小戰鬥可比,是故他在戰場上特別賣力。

先是一馬當先,一槍砸碎了萇奴的腦袋,而後又一旋掃翻了幾人,在戰陣中左右突擊,如入無人之地,其武勇更是直接嚇跑了劉詳。只見他人往馬背上一躺,堪堪躲過一把橫掃過來的長刀,然後立時夾馬挺槍向前,一氣捅穿敵人小腹。此時他渾身發熱,就着這股勁頭殺透敵陣,又勒馬衝回陣中,一出一進,雙方皆死傷不少。

直到他遇見了紀靈。

紀靈殺退不少敵軍後,總算遏制住了敗逃的趨勢,他將折斷了的長矛往地上一扔,從腰間抽出一把長刀,正欲再戰。

副將忽然一把拉住他的繮繩說道:“將軍,敵軍勢大,還是暫避風頭,讓末將爲你斷後!”

紀靈怒喝道:“你且放開!爲山九仞,不得功虧一簣,若讓彼等張狂,我軍氣概何在!”

副將猶不肯放,口中說道:“將軍!明公的援軍被他們攔着,我等已困於下邳城與敵軍之間,退無可退、進無可進,西北有敵,只有往東走纔是出路,此時實在不可勉力爲之啊!”

紀靈是個一根筋的人物,他好不容易就要破城,絕不容許自己就這麼灰溜溜的敗逃。而且他也注意到了橋蕤的動靜,心裡還打算着要與橋蕤前後夾擊,滅掉這支敵軍,然後又可以接着趁勢攻城,反敗爲勝。

此時情況緊急,紀靈不便與副將多說,徑直揮起斫刀,作勢要斬下去,副將卻還不放手,紀靈只好刀鋒一轉,斬斷了繮繩,撥馬向前:“我等已無退路,勝敗在此一舉,欲活者且隨我衝陣!”

那副將本來用力拉着馬繮,不料繮繩被紀靈一刀斬斷,一時無法,當下也不多說,只得抽出刀來跟了上去。

陳到到底不如紀靈勇武,他初臨大戰,對戰局的把握、對部下的統率尚且生疏,很快就在紀靈的反擊之下消磨了勢頭。

幸好身邊有田疇親自壓陣,城內此時又有劉備、關羽、張飛等將領兵殺出,鬥志昂揚,才使這場突襲戰沒有陷入膠着。

田疇看透了紀靈的圖謀,當機立斷,命陳到前往阻截橋蕤,自己則勒兵返身,試圖與劉備等人先將紀靈困殺城下。

此時城下混戰一片,城頭再不肯亂射箭矢,紀靈所率一萬五千人的攻城兵馬,由於先是遭受突襲、然後又是潰逃,如今聚集在身邊的不過四五千人。關張二將勇武強悍,田疇御兵有術,很快就將紀靈逼退到護城河邊。

副將護着紀靈且戰且退,仍舊想着要帶着主將往東走,可在這時,忽然聽到袁術大營中傳來一陣尖唳的鳴金聲。

不僅是紀靈,就連正在與陳到打的有來有回的橋蕤也是聞聲一愣,不可置信的說道:“退、退兵?”

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
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