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

“不在脣槍舌劍,人前鬥,惺惺廣學多知。”————————【神光燦】

法正與司馬懿是秘書監內少有的知曉兵法的人,彼此私底下的交情尚可,偶爾也會聚在一起討論兵法。而此時當着皇帝的面推演起來,平常的哪點交情頓時被遺忘在腦後,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皇帝好整以暇的看他二人又開始吵了起來,沒有任何出言阻止的意思,反倒是饒有興趣的看着荀攸,似乎想借此引他這塊‘玉’出來。

荀攸知道皇帝的意思,論才智,法正、司馬懿等人都是極有天賦的少年,但卻在經驗、閱歷上有所不足,他們作爲皇帝身邊第二批次的幕僚謀士,緊隨在荀攸、賈詡等第一批次的謀臣之後。皇帝在這個時候召集法正這些於兵法有一定天賦的秘書郎參與此項機密,並有意讓荀攸在彼等各抒己見後開口總結,未嘗不有藉此指點培養的意思。

他並不就此而感到威脅,反而出於另一種角度來說,他很樂於見到皇帝身邊的羽翼逐漸壯大。

“法孝直、司馬仲達其言各有所長,秘書監果然頗多高見者。”荀攸輕聲說道。

這些秘書郎們知道荀攸、賈詡二人被皇帝贊爲‘良平’,曾爲皇帝策劃過許多次戰役,此次荀攸在場,不僅是一個向皇帝表現的機會,更是難得的一個受教的機會。

本來就有些躍躍欲試的法正與司馬懿,此時更有些坐不住了,只是荀攸這話明顯是要等其他兩個都說完,故而他們也只好坐看他人答話。

裴潛赧顏笑道:“所謂‘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試論伐蜀,在下卻是附和孝直的意見,走駱谷入漢中。至於緣由,孝直剛纔也都說了,駱谷定爲張魯之所不備,也是我等乘人之所未及。”

這話雖是引證兵書,卻無多少新奇之處,但趙溫卻忽然很好奇的問道:“裴郎曾讀過兵書?”

話一說完,趙溫便爲自己的口直心快而隱然有些悔意,兵書一直屬於朝廷禁書,禁絕民間私藏,幾乎那些勢力強勁的豪強大族都有所藏。儘管這幾十年來法令廢弛,朝廷無力管控,但這話也不是他能當着皇帝的面來問的。

果然,裴潛面上尷尬之色一閃而過,很快說道:“未曾讀過,只是從旁人口中聽其誦讀百句兵法,故而熟記於心,乃敢大放斯言。”

“原來如此。”趙溫巧妙的將話題轉了過來:“這與當年留侯得遇黃公授書一般,都是一場難得的機遇啊。”

“不敢,趙公謬讚了。”裴潛借坡下驢,輕聲言道。

皇帝在旁默不作聲,這年頭誰家沒有幾本禁書?別說兵書了,就連同爲禁書的‘私修史傳’、‘圖讖經緯’也都在士族之間廣爲流傳,儼然是一個半公開的秘密了,卻偏要在皇帝面前做這些掩耳盜鈴、欲蓋彌彰的事,豈不好笑?

見皇帝低垂着眉眼,似乎對此無動於衷,趙溫不禁暗鬆了口氣,至少這個時候他能以子知父,知道乃父裴茂在兵法一事上的涉獵程度。

四個年輕人有三個抒發了自己的意見,中間經過了一段小插曲,荀攸默記於心,微微頷首,遂把頭轉向了坐在皇帝正對面的那個安靜、陌生的少年。雖未曾逢面,但荀攸也有所耳聞——皇帝最近不知如何得知了一個從徐州跟團來長安求職的士人,不僅對這個士人特爲優待,更是詔拜其侄入秘書監。

荀攸曾想過,若是皇帝有意千金市骨,藉此表現其對自關東來朝士子的優待,那也不至於將清貴權重的秘書郎拿來當做由頭。何況對方纔來不久,便讓其參與到這種級別的集會之中,這可不僅是優待那麼簡單了。

種種疑慮,直到看見這個少年,荀攸心裡這纔算是有了個初步的答案,這少年的樣貌生得未免也太好了,年紀與皇帝一般大,卻身材頎長,儘管是端坐於席,其人也比年長於他的法正還要高一個頭。兩道長眉斜飛入鬢,猶如墨染;一雙朗目炯然有神,仿如燦星,正襟危坐,猶如玉樹臨風不動。

有些人長得好看,卻氣質猥瑣、中看不中用;有的人才華橫溢,樣貌卻是差強人意。荀攸少時在潁川,曾品鑑過許多大族子弟後生,知道能生出這等相貌,養出這等從容氣度的人,絕不會是魯鈍庸才。

皇帝這時說道:“孔明適才尚未獻策,這時該讓他來直抒己見。”

諸葛亮正如當時初入秘書監的司馬懿一樣,處處保持着謹慎兢惕之心,只是跟司馬懿比起來,其心中對漢室、對朝廷更多了分敬畏。

此時得聞皇帝發話,諸葛亮方纔開口說道,他的聲音中氣十足,不需刻意太高,便猶如洪鐘:“駱谷之地,山道未通,水路短小,谷中又多毒蛇,可謂艱險異常。其險雖與子午谷並列,卻較子午谷還要險惡,屆時於此路轉運糧草,所費必巨,也有不便之處。”

法正也料到這一點,當即回道:“精兵五千,負糧五千,數日可至漢中。興勢山南便是龍亭、安國等地,其人無備無虞之下,突遭我軍,必無心御守。漢中近年鮮少災禍,其地邸閣與散民之谷,足以供我軍周食。”

諸葛亮搖了搖頭,“此計猶如懸崖危石,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必克而無虞,又何必犯險?”

法正眉頭微皺,有些不悅,他與諸葛亮只相處了幾天,不知底細,此時毫不客氣的反問道:“卻不知計將安出?”

諸葛亮顯然是沒有料想到法正會是這種態度,初來乍到,也不知對方到底是妒才還是氣窄,反正是自己唐突了。他稍一思忖,便說道:“駱穀道路未開,行軍不便;子午谷則兇險艱難,更爲不易,至於褒斜道,聽聞米賊張魯入漢中後,‘斷絕谷閣’、建城營治,皆在於此,猶如子午谷的黃金戍一般,絕非一戰而可得。”

司馬懿眼中精光一閃,饒有意味的說道:“陳倉道?”

“陳倉道路途雖遠,但與它處穀道相比,卻是最爲平穩。”諸葛亮略顯詫異的看了司馬懿一眼,覺得對方能一下子想到這裡似乎有些不對勁,但他沒來及細想,繼而點頭說道:“如若朝廷只圖漢中,則依法、司馬等郎君的意思,簡拔精兵走駱谷、子午南下,或許會有折損,但貴在神速。可若是要進取益州,則非數萬大軍不可,於此,倒不如循陳倉故道,雖然路途遙遠,但便於行進大軍。”

皇帝瞧了下四個秘書郎的臉色,側身對王斌不輕不重的說道:“他說到點子上了。”

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
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