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

“身當史局,因事納規,造膝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編摩者。”————————【答徐甥公肅書】

劉和微微眯了眼,腦海中將剛纔這一席話簡單過了一遍,旋即驚道:“原來如此。”

張昶點頭說道:“如今陛下用錢之處太多,若是明年開始修養,兩年之後,朝廷當有足夠的積蓄動兵征伐。可現在……朝廷連年征伐,稍有不慎便會陷入泥淖,關中民力又談何恢復?屆時若有萬一,國無儲蓄,而要與關東大動刀兵,想不加賦都不可能。”說到最後,張昶的聲音都高昂了不少。

劉和坐直了身,說道:“陛下英睿聖明,不會對此毫無察覺。譬如水衡監鑄造新幣,司隸、幷州各地開展的軍民屯田,還有鹽鐵專營等政,無不能斂財積穀。只是……”

話未說完,兩人便對視一眼,心中明悟。皇帝要做的這些無不是在動地方豪強嘴裡的餡餅,司空趙溫嘴上附和的好聽,實際負責執行的他們卻是首當其衝,說不得早就被人恨之入骨了。

張昶道:“是以,老夫希望大農能設法勸說陛下,動兵之議,不若暫緩一年。待明年倉廩充實,各項新政發揮效用,直出關東,也不是不可爲。”

劉和沉吟了會,忽然笑道:“張公這是畏難啊。”

張昶一怔,隨即說道:“這如何是畏難?不過是爲國家便宜,要想,趙司空說動陛下新鑄通寶錢,清整京城兵將,爲的就是來年在武都的那場仗。此戰若勝,趙司空固然得利,朝廷積儲又將奈何?一旦遭災,又如何施計?”

劉和看了張昶一眼,心裡多少有些猶疑,但他轉念又想到皇帝這兩年來的廟算獨運,卻又有些不信皇帝沒有預見於此,也不信趙溫這等大臣光只顧自己私利,而不知其中艱難。此間多半是張昶拘於眼界才識,不知上位者之謀而做出的無端揣測,或許,還有一些對趙溫的嫉恨,自己還是少摻和的好。

他說道:“陛下雖然年輕,但性情沉穩,或許陛下與司空早已有所定計,只是不予宣告而已。此外,鑄錢、屯田這幾件事糾結在一起,雖然難辦,但我等爲人臣子,豈有畏難不前的道理?一樣的難事,就算往後拖,難道就會變簡單了?”

張昶沒料到劉和會說出這番慷慨的話來,他一直以爲劉和對理財的天賦與他半斤八兩——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沒想到他會對皇帝抱有這般信任,反倒顯得他保守陳舊了。若不是在其位謀其事,他也不會冥思苦想,爲朝廷考慮這麼多,張昶看了劉和好一會,道:“既然如此,你我就需得儘早打算。若是無法爲朝廷調度財貨,大農還好,老夫在長安無親無舊,說不定哪日就會罷黜遣歸。”

清查上林、推行屯田、鹽鐵等政都是少府張昶一手操辦,背後得罪的人不在少數,若是失卻了權力,恐怕就不是罷黜遣歸那麼簡單了。

劉和看着張昶,正想說些什麼,忽然車子一頓,原來是到北宮門了。

這段談話到此爲止,兩人甫一出來,便見外頭紛紛揚揚的飄着細碎的雪粒,宮門處兩側的值房屋頂上、路旁車駕的車蓋上、道路上都被鋪着一層淺淺的積雪。

眼下正是十一月底,本年冬季的第一場雪這才姍姍來遲。

前些日子還有不明事故的臣子上疏稱賀,說今冬天暖,貧苦黎庶不至於遭凍而死。劉和當時還覺得好笑,這些個只知經書的臣子有些連基本的天時都分辨不出好壞,如今等了這麼多天,終於下了第一場雪,外間的農人們也該鬆一口氣了。

“這雪下的也太晚了。”張昶站在劉和身後,也跟着打量漫天的細雪,口中嘆道:“不過下了總比不下的好。”

劉和點了點頭,深以爲然。

同樣看着這場飄雪的除了劉和與張昶,還有遷居到溫室殿的皇帝。

皇帝憑窗而立,看着細碎的雪從天上緩緩落下,眉宇間縈繞着一絲憂慮,全然無以往那般欣然賞雪時的愜意。

這時候穆順進來奏陳:“陛下,列位大臣都到了。”

皇帝沒有反應,仍目不轉睛的看着雪,穆順有些不確定皇帝是不是沒有聽見,正想再說一遍,只聽皇帝極輕微的說道:“宣吧。”

時近年關,各地郡縣的上計掾接連入京,準備接受承明殿、吏部尚書傅巽的考課。朝廷諸多部、署也要依皇帝的詔書,總結一年來的成績,奏上御覽。

今天承明殿諸公、以及少府張昶、大司農劉和、度支部尚書韓斌、水衡都尉周忠等負責理財的內外朝大臣聯袂覲見,就是爲了向皇帝稟告今年朝廷的歲入與來年的開支,此外還有些許偏遠郡縣因爲實在凋敝,故而請求蠲免的奏疏。

果然,皇帝聽馬日磾抑揚頓挫的把奏疏當做經學文章般唸完後,立即詔準了:“涼州確實殘破,百姓生計艱難,我也沒打算就此開徵賦稅,朝廷予以蠲免是應該的。但韓遂在奏疏裡哭窮賣慘,說他這一年安撫羌氐有多不容易,我卻看不慣這副嘴臉。”

皇帝冷着臉說道:“雍涼原出一州,同爲刺史,鍾元常到沒有表功?可見此人心裡對朝廷只是畏,而不是敬,時刻擔心着朝廷會對他不利。”

“唯。”趙溫說道:“話雖如此,但是朝廷眼下務求西北太平,涼州要想安定,一時還離不得韓遂此人。”

馬日磾似乎有些詫異的看向趙溫,按他的預想,趙溫不是想着要主持征討隴西宋建的大功麼?怎麼還爲韓遂說起話來了?難道還真如士孫瑞所言,彼意不在隴、而在於蜀?

“羈縻是要的。”皇帝點頭說道:“當初在三互法之外特開一例,讓韓遂做涼州刺史,本就是權宜之計。反正涼州的確貧瘠,收不上多少賦稅,與其任縣吏下鄉擾民,倒不如蠲免財賦,收穫當地人心。不過這口賦與算賦還是要開徵,不然何以知涼州一地有多少編戶百姓?”

馬日磾接口道:“謹諾,陛下天恩,涼州百姓定當心存感激。”

皇帝想了想,又說到另外一件事:“今年租稅收上來後,朝廷尚且有多少錢糧?各地郡縣倉廩存量又有幾許?”

馬日磾一愣,支支吾吾的轉身看向劉和等人,把責任推卸了出去:“有司當知此事。”

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
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