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

“對於歐洲而言,亞洲軍隊似乎是不值一提的,從17世紀開始,一個個亞洲國家在歐洲人的艦炮下被打開國門,在隨後的兩個世紀中,亞洲國家接連淪爲歐洲殖民地,曾經屬於蒙古人、阿拉伯人的時代,終結了,亞洲的軍事力量沉淪了。

直到1905年,當完成近代化變革的日本軍隊擊敗俄羅斯軍隊的時候,歐洲人爲之驚詫,不過雖是如此,在一些傳統的、保守的歐洲人看來,日本人的勝利不若說是英美的勝利,當然,這更多的是一種偏見,沒有人會去否認日本陸海軍部隊的戰力。

日俄戰爭的勝利,對於亞洲而言似乎是一劑猛藥,一夜之間,日本成爲亞洲國家急欲效仿的對象,其中亦包括日本曾經的千年老師——中國,這個依靠着其龐大的國土、衆多的人口方纔勉強維持國家存在的曾經的亞洲第一強國。

早在1900年對八國宣戰戰敗並簽訂和約,支付鉅額賠款後,當時的清國即開始嘗試推行新政,除去對工商業的支持外,更爲重要的卻是試圖建議一支新式陸軍,以維持國家的存在,幾年後,歐洲各國的觀察員們在參觀其軍演時,認定清國新式陸軍無論是訓練或是裝備亦或是戰術已不遜於歐洲國家。

似乎清國開始出現希望的曙光,不過數百年的漢滿之分卻導致了主導新政的袁世凱黯然退仕。而滿清貴胄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是,那支“承載國家希望”的新軍在幾年後,成爲推翻那個腐朽帝國的動力。

在1911年的新軍革命之後,一個新生的國家政權——中華民國取代了清帝國,這是亞洲第一次出現共和制國家,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地上開始孕育着最爲現代的政治制度,儘管他們並不懂得共和,亦不懂得現代政治,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通過現代化的政體尋求古代國家的復興。

在民國之後,政治動亂、政治暗殺、政黨叛亂充斥着早期的政局,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座依託鐵路、港口的自由城市卻在悄悄的崛起着。1914年,歐戰爆發後,當其在青島實露自己的爪牙時,整個中國都爲之震驚。

在這場衝突中。年青的中華民國向世界初次展示其肌肉,讓俄羅斯軍隊飲恨滿洲的日本陸軍在戰場上遭到第一次挫敗,而龐大的讓俄羅斯海軍飲恨對馬海峽的聯合艦隊,卻在中國空中力量的打擊下,幾乎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對於這個新生的,而且歷史上遭受種種屈辱的中華民國而言。在其初次展露肌肉之後,其並沒有放棄展露力量的機會,出種國內、國際的因素,最終在法國的要求下,中國向歐洲派出了遠征軍。

當這支穿着德式軍裝、肩扛毛瑟步槍的東方軍隊出現在歐洲的時候。誰也沒有正視他們,即便是他們的盟友——法國人,亦對其充滿歧視,甚至在初戰的勝利之後,仍對其滿懷歧視之心。

索姆河!

當中國遠征軍在索姆河吹響軍號的時候,隨着德軍防線的潰敗以及三萬德軍投降。終於,歐洲人被這支東方軍隊震驚了,在這一夜之間,沒有任何人再去懷疑這支軍隊的戰鬥力。

而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在歐洲開始出現一個名詞“東方式的……”,對於德國軍隊來說,那些東方式的進攻、東方式的戰鬥、東方式的精神,似乎就是一場噩夢。

不過那時。無論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場噩夢不過只是開始,而開啓這場噩夢的正是——中國遠征軍!”

《20世紀軍事史——東方式……》

一座法國小鎮上,當一輛桶車於鎮外泥濘的道路上行駛的時候,一些法國人看到那汽車上的五色旗時,臉上總會帶着些許善意的笑容,現在,對於這些法國人來說,他們不僅習慣了中國遠征軍的存在,同樣接受了這支軍隊。

他們用犧牲拯救了法國!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儘管這支軍隊一直在修整之中,可是卻沒有任何人去指責他們,這支軍隊爲了法國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

平均每天一萬人的傷亡,如此慘重的傷亡,或許是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承受的,可是這支中國軍隊,不僅承受了,而且贏得了那場決定法國命運的戰役的勝利。

我們必須對他們心懷感恩之心!

一些法國的報紙上曾如此告訴法國民衆,不過對於法國人來說,他們之所以感激這支軍隊,恐怕還是這支軍隊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年青的法國人不需要再流血,這纔是感激的根本,現實,無論是國家,還是民衆,總是現實的。

就像對待中國遠征軍的態度一樣。

在小鎮的西部,一棟建於拿破崙時期的宮殿,這裡就是中國遠征軍司令部,這座看似規模不大的司令部則駐法國的近四十萬遠征軍的大本營所在,儘管聯軍司令部的組建已經列入議事日程,可在司令部組建之前,這裡仍然是遠征軍的心臟。

此時的遠征軍司令部內,卻沒有往昔的繁忙,那些參謀軍官們的臉上大都帶着喜色,他們似乎是在慶祝着什麼。

韓武中將晉升陸軍上將!

對於遠征軍來說,晉升命令並不僅僅只是這麼一個,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大量的軍官都得到了晉升,因功而賞這是大戰之後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讓人喜歡的環節,與過去由電報晉升不同,這一次卻是大總統親自派人前來授勳、宣讀晉升命令。不過作爲在衆人面帶喜色之時。作爲晉升當事人之一的韓武,在過去的幾個星期之中,卻一直把自己關在距離司令部不過只有公里的一處法蘭西民宅之中。

病了!

韓武這位遠征軍聯絡處處長告病了!

這多少總讓人心生些許遺憾,可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韓武的病,更多的是心病!

告病!

站在窗邊的韓武想到自己的理由時,臉上不由的浮現出一絲苦色,現在,他盡然用這種方式去逃避。

逃避什麼?

晉升!

對於韓武而言,晉升是他應得的回報。可是就他的本心來說,他卻深知,這晉升的背後是什麼——離間計。

“爲了國家……”

輕聲喃語着總理曾經的期許,韓武苦苦一笑。

心病難醫,從那個晉升通報到達之後,韓武的心裡便壓着一塊石頭,而這塊石頭,現在卻變成了他的心病。

陸軍上將。對於只有32歲的韓武而言,這或許是件好事,對於索姆河戰役之後達到人生榮譽頂點的韓武來說,晉升陸軍上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偏偏。對他來說,這次晉升現在卻成了他的心病。

總理、總統!

軍人原本應該是純粹的,可是在中國可以做一個純粹的軍人嗎?

答案是否定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軍人來說,他們總是有“主子”的。他們的主子並不是國家,而是行行色色的人物,對於韓武來說,他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誰,是總理,是……國家!

應該是國家纔對啊!

可偏偏想到總理對自己的期望。那塊石頭便重重的壓到了他的心間。選擇,事實上,從他來到遠征軍的時候,他就知道,早晚有一天,他必須要面臨一個選擇,是選擇國家,還是選擇總理。至於大總統,從來都不曾是他的選擇,而現在,大總統的這份晉升令,卻把那個選擇提前帶來了。

逼得他不得不選,是選擇國家,還是像過去一樣……一面是知遇、提攜之恩,一面又是國家,這個選擇如何做出?

難啊!

“長官,蔡長官來了!”

就在這時侍從官的報告卻打斷了韓武的思緒。

蔡長官,是蔡鍔!

“添仁,臉色大不如從前啊!”

幾分鐘後,在韓武的住宅內,望着臉色大不如從前的韓武,蔡鍔輕聲說道,從韓武告病的那天起,他就猜出這位“韓將軍”倒不是裝病,而是真的病了,不過,那病,卻是心病!

“唉……”

嘆口氣,什麼都沒說的韓武卻是閉上眼睛,他不想去談,也不願意去談。

見韓武不願說,蔡鍔沉思片刻後,方纔說道。

“你知道,在中國,我最欣賞的政治家是何人?”

“嗯!”

眉頭微微一揚,睜開眼睛,韓武看着蔡鍔,目中帶着些不解之意,最欣賞的政治家?這,他可還真不知道。

“鍔最欣賞之人,即是當今國務總理李!”

在提及此事時,蔡鍔卻是微微一笑,全不顧韓武展露出的驚詫之色。

“軍人不政!軍人不黨!當今之中國,能提出這一觀點的,總理爲第一人!”

笑着,對於那位極爲年青的總理,蔡鍔卻是有幾分心折之意,在京城時,兩人幾乎從無接觸,可這並不妨礙其對他的欣賞。

“軍人不政!軍人不黨!若中國軍人皆達此要求,中國何愁未來不興?何憂國家堪亂?”

在蔡鍔說道這一觀點時,韓武倒是不覺得有任何意外,因爲早在江蘇陸軍時,總理就不止一次向陸軍上下灌輸這一觀點。

“的確……”

點點頭,韓武卻是解釋道。

“總理曾言,自太平天國後直到民國建元,軍人干政一直是中國無法擺脫舊習、惡俗。手無寸鐵的政客和紙面上的憲法,在擁有武力的軍人面前僅是玩物和一紙空文,半個世紀的軍人干政的惡俗,直到現在,仍然影響着中國的國家政體安全,早在江蘇爲淮海經略使時,總理曾言,其唯願軍不涉政在中國行以開端,希傳統由此而建……”

在說道着總理曾對其的言語時。韓武卻是隻覺心下之石微微鬆動,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蔡鍔爲何會提及此事。

“軍人之純粹,當爲效忠國家,若軍人皆以效忠國家爲最高職責,那可就爲國家之福了!總理李之眼光,遠非他人所及啊!”

見韓武似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蔡鍔的心下多少總是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現在的遠征軍正是一場“三國志”,他、韓武、徐樹錚三人。恰好形成互相制約之勢,而這種互相制約之勢恰好穩定了遠征軍,使得他有可能在未來的兩年間,一步步的把帶着濃濃“私軍”之氣的遠征軍打造成爲一支真正的國家軍隊。

這正是他接受遠征軍司令官一職的原因所在,亦是他和百里的願望,爲國家留下一支國家軍隊,這是他的使命,同樣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軍人自當效忠國家!”

點點頭。韓武並沒有反駁這一觀點,可在擡起頭時,看着蔡鍔卻是輕聲說道。

“可,總要看是什麼樣的國家,當年,將軍亦也曾爲國爲民挺身而出!”

顯然。這時韓武指的是當年蔡鍔率領雲南新軍起義的舊事,而其卻是話中有話,他韓武的確會效忠國家,可卻要看什麼樣的國家!

袁世凱的國家——他是不會去效忠的!

苦苦一笑,蔡鍔卻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同這位他極爲欣賞的同僚進行辯論,每一個人總有每一個人的選擇,就像他一樣,他之所以拋棄一手所創雲南之地,前往京城,正是欲借袁世凱之手。打造一支國家軍隊,從而實現他的強國之夢。

而現在,蔡鍔從未像現在這樣,距離那個夢想是如此之近,甚至可以說是觸手可及之距,亦正因如此,他纔會極爲珍視眼前的機會。

機會,對於他個人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對於國家而言,這又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遠遠的看着大門外停着的那輛汽車,徐樹錚的心下卻是一陣猶豫不決,蔡鍔會來這裡,倒是不出他的意料,或許,他之所以來這裡的原因和他是一樣的,大總統的這一劑藥下的……搖頭輕嘆着,徐樹錚還是朝那座別墅走去,或許……

客廳,此時,客廳內靜靜的,三張沙發、三人而坐,三名身穿上將軍裝的軍官,或許是這個時代中國聲名最爲顯赫的將軍了,此時,他們三人對面而坐,卻又是坐而無言,着實令這室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別樣。

“咳……”

微微咳嗽一聲,見這兩位同僚沉默不語,韓武的心下多少帶着些許歉意,他們來的目的只有一個——爲了他。

看來……

“添仁!”

進入客廳後,徐樹錚第一次打破沉默,他那雙不大的眼睛在韓武的身上掃過時,目光卻是微微收斂。

“徐某雖爲中國之將軍,然所效忠者,絕非大總統!”

徐樹錚的一句話卻是道出了一段民國公案,曾經袁世凱對段祺瑞可謂是信任有加,但徐樹錚作爲段祺瑞的心腹幕僚,卻一直不爲袁世凱所喜,而在袁世凱看來正是徐樹錚的煽風點火,導致段祺瑞對其離心離德,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對徐樹錚不僅毫無信任之感,甚至還多次試圖解除其職務,若非段祺瑞據理力爭,甚至不惜以辭職相威脅,恐怕徐早已遠離軍界,亦正因如此,徐樹錚對袁世凱遠談不上忠誠。

“袁氏非吾之忠,吾亦非項城所信!”

說笑間,徐樹錚卻看着韓武笑說道。

“可現今,你我鬆坡皆身於國外,既身於國外,又談何效忠之事,你我所效忠之人之事,最大莫過國家,於法國效忠國家,便是你我之本份,亦是軍人之義務,至於其它,等他日回國後,再各事其主,又有可妨!”

徐樹錚這麼一番不可不謂之掏心置腹的話,只讓韓武整個人微微一驚,過去在他看來,兩人之中,最難相交者即是眼前的這位“小扇軍師”,而現在他卻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企能不讓他爲之驚訝。

而蔡鍔在聽到徐樹錚這麼說時,先是微微皺眉,似乎對他這種看法極爲反感,可隨後他卻立即釋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場歐戰對於中國軍隊而言,最大的益處絕非所謂的“借雞下蛋,以洋養兵”的提升軍隊戰力,真正的變化卻是對於中國軍隊性質的改變,通過這場戰爭,士兵和中下層軍官樹立了國家觀念,而高級軍官亦受到國家觀念的影響。

過去,對於身處國內的軍人來說,他們也許感受最少的,就是“國家”這個概念,感受最多的應該是大大小小的“大帥”。從成軍之時起,這樣的部隊事實上就只是某人的私人衛隊。從個人而言,他們也許從來就沒有感受過“國家”對他們做過什麼,可是現在,他們卻知道國家爲何物,知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聯繫,甚至知道,“打內戰”是一個軍人最大的恥辱!

過去他們也許曾橫行鄉里、也許曾魚肉百姓,但只有在投身於這場戰爭中,投身於爭取國家尊嚴和重樹民族尊嚴的戰爭中時,他們才真正體會到了一個軍人的使命和榮譽!只有在這場民族的、國家的戰爭之中,他們體內火一樣的激情才被喚醒,並且象火山一樣地迸發出來,令他們可以無視敵我實力的懸殊而奮勇前行。

在軍隊發生這種改變之後,他日再論,又當如何呢?軍隊還有可能淪爲一家之私家嗎?

“添仁,雖說他日也許你我需各事其主,然今天,你我與鬆坡做個約定,於法國期間,我等皆以國事爲先,以效忠國家爲已任!不知鬆坡兄、添仁以爲如何……”

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61章 長記性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110章 袁與李第343章 普及第91章 困境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99章 現形記第149章 利益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360章 陰雲第76章 改變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50章 航母第351章 廣州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34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243章 怎麼辦?第324章 何遂的聯想第130章 學工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17章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21章 印象第230章 拖不得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285章 嘆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84章 “內憂外慮”第61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222章 公署內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313章 作畫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84章 “內憂外慮”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100章 南行第13章 父與子第9章 名啊!利啊!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116章 殺招第306章 文刀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9章 中村是公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62章 覺悟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259章 功成第77章 服務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106章 投機第67章 天堂在那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94章 不過如此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189章 變亂之夜第255章 野望第138章 宋教仁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92章 閥思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178章 傀儡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360章 陰雲第183章 帽子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63章 出征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30章 斷其命脈
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61章 長記性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110章 袁與李第343章 普及第91章 困境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99章 現形記第149章 利益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360章 陰雲第76章 改變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50章 航母第351章 廣州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34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243章 怎麼辦?第324章 何遂的聯想第130章 學工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17章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21章 印象第230章 拖不得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285章 嘆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84章 “內憂外慮”第61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222章 公署內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313章 作畫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84章 “內憂外慮”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100章 南行第13章 父與子第9章 名啊!利啊!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116章 殺招第306章 文刀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9章 中村是公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62章 覺悟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259章 功成第77章 服務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106章 投機第67章 天堂在那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94章 不過如此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189章 變亂之夜第255章 野望第138章 宋教仁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92章 閥思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178章 傀儡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360章 陰雲第183章 帽子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63章 出征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30章 斷其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