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

盟友反目蒙古伐宋

大蒙古國建立以後,不斷對外擴張,連年征戰,先後滅掉西夏、西遼、東真國,並攻打金國,征服高麗,還西征中亞東歐,顯示出強大的軍事力量。這個時候,地處南方的南宋政權,因爲有金國相隔,暫時平安無事,偏安一隅。

當窩闊臺提議聯宋滅金的時候,宋理宗和多數大臣出於對金國的仇恨,表示贊同,但也有一些大臣反對。他們認爲,蒙古勢力迅速崛起,是個很大的威脅,有金國在中間擋着,江南可保無虞,一旦金國滅亡,南宋就要直接面對蒙古了。所以,南宋寧可與疲弱的金國爲鄰,也不能與強大的蒙古接壤。這個意見是明智和正確的,可宋理宗一心想要收復中原,並沒有聽從。

聯蒙滅金取得勝利,滅亡了金國,一洗百年恥辱,南宋軍民一片歡騰。蒙古軍隊糧草不繼,又懼怕炎熱,將主力部隊撤到黃河以北,黃河以南只留少數兵力。宋理宗見有機可乘,便想借機收復中原。蒙古人也曾經許諾,黃河以南的土地歸宋朝。

公元1234年5月,在金國滅亡不久,宋理宗派遣六萬軍隊,出兵河南地區,一舉收復了開封、洛陽、商丘等地,史稱“端平入洛”。

不料,南宋的軍事行動,卻惹怒了蒙古人。窩闊臺下令,蒙古鐵騎越過黃河,向宋軍發動了猛烈進攻。宋軍不是蒙古鐵騎的對手,死傷三萬多人,佔領的土地又全部丟失了。“端平入洛”使得宋蒙聯盟破裂,雙方反目成仇,也成了蒙軍伐宋的導火線和藉口。當然,沒有“端平入洛”,大蒙古國也是會對南宋下手的。

公元1235年,窩闊臺以“端平入洛”爲藉口,第一次大規模進犯南宋。窩闊臺組織了數十萬大軍,由兩個愛子闊端、闊出統領,在東起淮河、西至巴蜀的千里戰線上,分多路向南宋進攻,氣勢洶洶,大有一口吞併南宋之勢。

面對蒙古軍隊的大舉入侵,南宋軍民不畏強暴,奮起反抗。宋理宗調兵遣將,部署抵禦。南宋軍隊戰鬥力差,敵不過蒙軍兇猛,但地形熟悉,反抗意志堅強,蒙軍也很難佔到便宜,戰鬥十分激烈。蒙軍這次犯宋歷時六年,大小戰鬥數十次,雙方傷亡都很慘重。著名戰役有沔州之戰、陽平關之戰、真州之戰、廬州之戰、荊襄之戰等。

沔州之戰是蒙軍進攻巴蜀的第一仗。公元1235年7月,窩闊臺命次子闊端,率西路軍向巴蜀地區進軍。闊端時年三十歲,已經征戰多年,勇猛有謀,是蒙古族的軍事家、戰略家,深受窩闊臺喜愛。

闊端率軍從陝西鳳州出發,很快抵達沔州。沔州是南下入蜀的門戶,蒙軍想要攻佔巴蜀,必須首先奪取沔州。沔州守將叫高稼,高稼是進士出身,能文能武,爲官清廉,肩負着守衛入蜀大門的重任。

在此之前,蒙軍與金軍曾經在沔州多次交戰,沔州城被戰火摧毀,破敗不堪,城內守軍也不多,於是,有人建議高稼棄城後撤。高稼堅定地說:“身爲宋將,守土有責,即便沒有城牆,我也要以身捍蜀。”

蒙古大軍包圍了沔州,高稼身先士卒,帶領宋軍與敵拼殺,激戰數日,終因寡不敵衆,又沒有堅固的城牆,最終沔州失守,高稼戰死,以身殉國。沔州之戰以宋軍失敗而告終。

闊端獲勝之後,率軍繼續南下,很快抵達陽平關,於是爆發了陽平關之戰。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一帶,是入蜀的第一道重要關口。陽平關守將叫曹友聞,是個忠義之士,可惜手下士兵不多,只有數千人,而蒙軍有二十萬之衆,敵衆我寡。宋軍頂不住蒙軍的猛烈攻勢,曹友聞戰死,士兵多數陣亡。最後,將領曹萬帶領僅存的五百士兵退入城堡,寧死不降,全部爲國捐軀。陽平關之戰十分慘烈,以宋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闊端率軍繼續南下,一路攻城奪隘。宋軍在巴蜀的軍隊不多,難以抵禦蒙軍,經過半年多激戰,蒙軍佔領了巴蜀大部分地區,攻佔了成都,蒙軍的西路軍取得了勝利。

窩闊臺在昔日滅金戰爭中,實行了大迂迴戰術,十分有效,這次伐宋,仍然採取大迂迴的辦法,想佔領巴蜀以後,繞到宋軍的背後,因而西路軍兵力最強。可是,巴蜀山高路險,根本繞不過去。所以,蒙軍佔領巴蜀,並沒有多大的戰略意義,對南宋整個防禦體系影響不大。

闊端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佔領成都不久,就主動放棄,從原路撤回了陝西。蒙軍撤退之前,把成都洗劫一空。此後幾年,蒙軍巴蜀地區幾進幾退,主要以搶掠財物爲主。後來,闊端又奉命去攻打吐蕃。

在闊端攻擊巴蜀的同時,闊出率東路軍攻擊江淮和荊襄地區。闊出是闊端同父異母的弟弟,時年也是三十歲,同樣是久經沙場。窩闊臺本人沒有親征,而是派兩個兒子去征伐南宋。蒙軍的西路軍獲得勝利,攻佔了巴蜀,而東路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江淮和荊襄地區是南宋的防禦重點,兵力較多,領兵統帥是南宋名將孟珙,再加上這一地區水網交織,不利於騎兵縱橫。所以,蒙軍屢吃敗仗,著名的有真州之戰、廬州之戰和荊襄之戰。

公元1236年年底,蒙軍攻打真州。真州守將叫丘嶽,智勇雙全,善於用兵。丘嶽得知蒙軍來犯,在城外路上連設三道伏兵,殺傷了大量敵人。丘嶽對守城早就做好了部署,蒙軍久攻不下。趁着蒙軍疲勞之際,丘嶽派兵夜襲敵營,獲得大捷。蒙軍始終未能攻下真州,只好撤圍走了。宋軍獲得真州保衛戰的勝利。

蒙軍在真州城下碰了壁,又去攻打廬州,不料失敗得更慘。廬州守將杜杲有勇有謀,他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在城牆上架設了三百門大炮。蒙軍騎兵一到,百炮齊轟,震天動地,蒙軍人仰馬翻,亂成一團。杜杲在城中準備好了突擊隊,乘勢殺出,蒙軍一敗塗地。廬州之戰以蒙軍慘敗而告終。

當然,宋軍將領中也有一些貪生怕死之輩,有的聽說蒙古大軍來犯,嚇得棄城逃跑;有的見蒙軍到來,不敢迎戰,獻城投降。這樣,蒙軍在荊襄地區也陸續佔領了一些城池。

宋軍戰果最大的,是荊襄之戰。公元1239年,南宋統帥孟珙做好了一系列準備,果斷髮動了荊襄戰役。宋軍集結重兵,連續收復被蒙軍佔領的襄陽、樊城、信陽、郢州等地,打得蒙軍丟盔卸甲,狼狽不堪。

闊出率東路軍在江淮荊襄一帶鏖戰數年,沒有多大成果,連長江邊都沒有到達,反而是損兵折將,連主帥闊出也死於軍中。

公元1241年,窩闊臺病死,蒙古大軍便無功而返了。

窩闊臺伐宋失敗,除了南宋軍民頑強抵抗之外,也與他犯了戰略性錯誤有直接關係。窩闊臺把蒙軍主力放在戰略意義不大的巴蜀地區,東線作戰又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沒有主攻方向,因而未得寸功,第一次伐宋以失敗而告終。

窩闊臺胃口很大,他在攻擊南宋的同時,也去攻打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蒙軍在南宋面前碰了壁,卻順利征服了吐蕃,將西藏首次納入了中國版圖,這是窩闊臺的一大功績。

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3、蒙古諸王叛亂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25、乃馬真後攝政65、徐壽輝摧富益貧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9、蒙軍南下伐金29、蒙軍第三次西征64、紅巾軍威震天下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4、海外用兵受挫13、經略中原木華黎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66、陳友諒弒主稱帝55、權臣控制朝廷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2、北方興起蒙古族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8、蒙滅西夏之戰8、蒙滅西夏之戰49、元仁宗推行漢化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12、忠心耿耿博爾術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69、朱元璋掃平江南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32、忽必烈建立元朝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60、元末農民大起義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45、江南反抗迭起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6、孫子接了爺爺班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66、陳友諒弒主稱帝25、乃馬真後攝政48、元武宗創治改法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69、朱元璋掃平江南14、神箭手哲別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1、元朝也有“蘇武”29、蒙軍第三次西征41、元朝也有“蘇武”35、平定李璮叛亂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2、忠心耿耿博爾術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9、蒙軍南下伐金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14、神箭手哲別32、忽必烈建立元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14、神箭手哲別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44、海外用兵受挫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9、蒙軍南下伐金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23、窩闊臺征服吐蕃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8、元惠宗先明後暗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4、兄弟相爭弟殺兄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58、元惠宗先明後暗48、元武宗創治改法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50、元英宗實施新政29、蒙軍第三次西征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北方興起蒙古族
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3、蒙古諸王叛亂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25、乃馬真後攝政65、徐壽輝摧富益貧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9、蒙軍南下伐金29、蒙軍第三次西征64、紅巾軍威震天下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4、海外用兵受挫13、經略中原木華黎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66、陳友諒弒主稱帝55、權臣控制朝廷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2、北方興起蒙古族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8、蒙滅西夏之戰8、蒙滅西夏之戰49、元仁宗推行漢化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12、忠心耿耿博爾術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69、朱元璋掃平江南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32、忽必烈建立元朝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60、元末農民大起義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45、江南反抗迭起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6、孫子接了爺爺班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66、陳友諒弒主稱帝25、乃馬真後攝政48、元武宗創治改法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69、朱元璋掃平江南14、神箭手哲別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1、元朝也有“蘇武”29、蒙軍第三次西征41、元朝也有“蘇武”35、平定李璮叛亂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2、忠心耿耿博爾術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9、蒙軍南下伐金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14、神箭手哲別32、忽必烈建立元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14、神箭手哲別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44、海外用兵受挫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9、蒙軍南下伐金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23、窩闊臺征服吐蕃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8、元惠宗先明後暗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4、兄弟相爭弟殺兄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58、元惠宗先明後暗48、元武宗創治改法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50、元英宗實施新政29、蒙軍第三次西征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北方興起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