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

蒙古鐵騎所向無敵

成吉思汗建立了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靠得是一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行動快捷的騎兵部隊,被稱爲蒙古鐵騎。蒙古鐵騎是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無堅不摧,縱橫於天下。

軍隊的第一要素是人。蒙古人世代居住草原,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吃肉喝奶,因而身高力大,體魄健碩,吃苦耐勞,性情剽悍,不懼困難和危險,具有一往無前的氣概。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以後,民衆大增,單靠放牧,很難維持生計,於是頻頻發動戰爭,大肆掠奪財物,以此作爲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依靠,大蒙古國走上了軍事立國之路。

爲了適應國家軍事化的需要,成吉思汗傾力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蒙古男童從三四歲開始,就要接受軍事訓練,學習騎馬射箭和各種博擊技藝,同時鍛鍊在艱苦條件下生存的能力。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蒙古騎兵個個騎術精良,箭不虛發,戰鬥素質和技能十分驚人。蒙古騎兵的意志和適應能力很強,在完全無糧無柴的情況下,他們靠着吃生馬肉、喝馬奶,也毫無問題。因此,蒙軍在遠征的時候,不需要有龐大的後勤保障。

騎兵主要依賴戰馬。蒙古馬也是優良品種,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具有超強的忍耐力和適應能力。戰馬也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和氣侯。

蒙古戰馬耐力很強,可以長時間不停地奔跑,適合長途奔襲;戰馬適應能力十分驚人,不懼酷暑嚴寒,在零下四十度照樣奔跑如飛,而且很會尋找食物,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戰馬都能夠自己找到食物,甚至在茫茫雪原上,也能找到吃的東西。真是寶馬良駒!

蒙古騎兵的突出特點,是組織嚴密,軍紀嚴明。許多遊牧民族都實行兵民合一制度,上馬爲兵,下馬爲民。這種方式缺乏組織和訓練,打仗一窩蜂,打勝仗時興高采烈,士氣旺盛;打敗仗時則一鬨而散,潰不成軍。成吉思汗對軍制進行了改革,着重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

蒙古騎兵的常備軍,一般由三個縱隊組成,每個縱隊一萬人左右,下設若干個層級,相當於現代軍隊的團、營、連、排,最小的作戰單位由十騎組成,相當於班,軍官都是選拔驍勇並且立有戰功的人擔任。另外,每名騎兵都有兩三匹戰馬,輪換騎乘,一天能跑數百里,來去如風,如同旋風一般。

蒙古騎兵紀律性很強,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成吉思汗改變了過去遊牧民族騎兵鬆散的狀況,制定了嚴格的紀律和制度,對違反者嚴懲不貸。成吉思汗採取鼓勵士兵殺戮掠奪的政策,刺激士兵對財富的渴望,激發他們的血勇和好戰情緒,致使人人成爲兇悍野蠻的戰士。

蒙古騎兵分爲重騎兵和輕騎兵兩種,輕騎兵佔百分之六十以上。重騎兵連人帶馬都披掛鎧甲,能夠抵禦刀箭。輕騎兵不穿沉重的鎧甲,只穿輕巧的絲衣。絲衣織得很密,箭矢不能穿透,只能連箭帶衣一同射入人體,但射入不深,一般不會致命,有效降低了死亡率。

蒙古騎兵在作戰的時候,往往先用重騎兵衝鋒,把敵人沖垮以後,大批輕騎兵蜂擁而上,對着潰散的敵軍大肆砍殺,敵人逃跑時則窮追不捨,往往能將敵人全部消滅。

蒙古騎兵最得力的兵器是弓箭,每人攜帶兩種箭。一種箭頭小而尖,射程遠,適用於遠射;一種箭頭大而寬,殺傷力強,用於近戰。另外,蒙軍還有可以連發的弩和大型的複合弓,威力更大。蒙古人從小練習射箭,幾乎人人都是神箭手,能夠大量殺傷敵人。

另外,蒙軍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火藥。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宋朝時期應用於軍事。蒙古人也掌握了這門先進技術,製作了火炮、火箭等新式武器,非常適合於攻城。

當時製作的火炮十分簡陋,作用有限,但聲響很大,煙火迸發,震耳欲聾,十分嚇人。西方人沒有見過,自然是膽戰心驚,往往大炮一響,他們就嚇得屁滾尿流,棄城逃跑了。

這麼好的利器,可惜中國沒有好好研究利用,反而被西方人學了去,製造出洋槍洋炮。數百年以後,西方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憑藉船堅炮利,就把大清國打得一敗塗地,在中國土地上恣意橫行。真是令人遺憾。

成吉思汗重視軍隊素質而不是數量,因而蒙古鐵騎數量不是很多,最多時也不過二十萬人左右。

不過,蒙古鐵騎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兇猛、最強悍的軍隊,幾乎沒有對手。數萬鐵騎,就可以打敗數倍於已的敵人;二十萬蒙古鐵騎,就足可以橫行天下了。

蒙古鐵騎天下無敵,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優秀的將領。成吉思汗開創大業,也要依靠人才,那麼,他的文臣武將們,都有哪些人呢?

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12、忠心耿耿博爾術46、孫子接了爺爺班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57、脫脫力挽危局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9、元仁宗推行漢化69、朱元璋掃平江南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65、徐壽輝摧富益貧12、忠心耿耿博爾術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55、權臣控制朝廷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6、元惠宗剷除權臣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4、紅巾軍威震天下65、徐壽輝摧富益貧56、元惠宗剷除權臣66、陳友諒弒主稱帝26、蒙哥爭得汗位65、徐壽輝摧富益貧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9、窩闊臺試行新政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57、脫脫力挽危局45、江南反抗迭起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19、窩闊臺試行新政52、泰定帝坐收漁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5、徐壽輝摧富益貧56、元惠宗剷除權臣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8、元惠宗先明後暗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1、《元史》與《新元史》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42、華夷一統大元朝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9、元仁宗推行漢化67、明玉珍佔據巴蜀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8、元武宗創治改法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68、朱元璋勢力崛起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4、海外用兵受挫25、乃馬真後攝政9、蒙軍南下伐金19、窩闊臺試行新政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29、蒙軍第三次西征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32、忽必烈建立元朝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32、忽必烈建立元朝2、北方興起蒙古族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12、忠心耿耿博爾術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13、經略中原木華黎
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12、忠心耿耿博爾術46、孫子接了爺爺班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57、脫脫力挽危局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9、元仁宗推行漢化69、朱元璋掃平江南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65、徐壽輝摧富益貧12、忠心耿耿博爾術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55、權臣控制朝廷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6、元惠宗剷除權臣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4、紅巾軍威震天下65、徐壽輝摧富益貧56、元惠宗剷除權臣66、陳友諒弒主稱帝26、蒙哥爭得汗位65、徐壽輝摧富益貧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9、窩闊臺試行新政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57、脫脫力挽危局45、江南反抗迭起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19、窩闊臺試行新政52、泰定帝坐收漁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5、徐壽輝摧富益貧56、元惠宗剷除權臣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8、元惠宗先明後暗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1、《元史》與《新元史》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42、華夷一統大元朝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9、元仁宗推行漢化67、明玉珍佔據巴蜀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8、元武宗創治改法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68、朱元璋勢力崛起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44、海外用兵受挫25、乃馬真後攝政9、蒙軍南下伐金19、窩闊臺試行新政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29、蒙軍第三次西征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32、忽必烈建立元朝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32、忽必烈建立元朝2、北方興起蒙古族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12、忠心耿耿博爾術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13、經略中原木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