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85章 持久

五月底,宣彪的葬禮在京師舉行,因爲屍首還在盧芳手中,只能以衣冠出殯,用列侯之禮葬於他的雲陽縣老家。

但因非軍功、獻土不得封侯的規矩,第五倫給宣彪的最終爵位還是伯,只加封到伯的上限,食九百五十戶,魏王親自定調,諡爲“鄜疇節伯”。

鄜疇鄉是宣彪的封地,也是他當年和宣秉一起隱居的地方,諡號則意味着“直道不撓,臨義不奪”。

因宣彪和張氏女的孩子才數月,尚未出生,第五倫便以其父御史中丞宣秉繼爲鄜疇伯。

第五倫也與承受了喪子之痛的宣秉承諾:“他日餘必親將十萬雄師,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光復新秦中,斬盧芳,爲伯虎復仇。”

第七彪還以爲這“他日”就是明天,遂請命率兵去新秦中,號稱要“橫行匈奴中”,結果被馮衍嗆了一句:“汝也欲爲吞胡將軍韓威?”

王莽與匈奴的戰爭是典型的失敗案例,前期是首鼠兩端,十二部大軍駐紮在邊塞,就是不出擊,指望用武力逼迫單于屈服,結果幾年下來匈奴沒殺幾個,邊郡卻被王師禍害得民不聊生,己方的戰爭基礎先垮了。

後期則犯了誤信祥瑞,急於求勝的毛病,豬突豨勇奔赴邊塞,韓威孤軍深入,結果覆軍殺將,那一仗,正好將匈奴人對中原軍隊的恐懼給治好了!

第五倫也不是不喜歡速勝,誰也希望明天一個早上就把匈奴趕出去。但沒有一定的條件,速勝只存在於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

在朝中給羣臣開大會時,第五倫定了調子,統一戰爭和御虜戰爭,必須同時打。不論是隻統一不御虜,還是隻御虜不統一,皆不可取。

而御虜戰爭,也註定是一場持久戰,偉人的思想真是讓人受益無窮,第五倫也照葫蘆畫瓢,做了規劃,將其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敵之進攻,我之防禦。”

第五倫已下詔,讓新秦中婦孺內遷,邊塞已經不求發展和安寧,因爲敵寇已經兵臨城下。用晁錯《守邊備塞疏》的故策,使丁壯全民皆兵,亦屯亦戍。

“餘今日觀晁錯奏疏,頗有所得,唯有一處不甚贊同。”

“文景時匈奴入寇,隴西三困於胡,最後一次才被擊退,是難得的大勝。但晁錯卻認爲,這並非隴西百姓有勇敢和怯懦的區分,而是將領節制的方法有巧妙和笨拙的差別。故兵法曰: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

“但餘的看法與晁錯不同,良將方略固然重要,但必勝者,唯有善用民者也!”

流離失所的幷州難民對盧芳、匈奴恨之入骨,當地民風本就彪悍,將其組織起來,教以五兵,就能變成一道長城,將匈奴和胡漢抵禦在外圍,給關中贏得恢復的時間。

再從關中源源不斷支援幷州,目標是擋住匈奴與胡漢秋季劫掠,使防線穩住。

“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

第五倫分析敵方弱點:“盧芳自稱漢帝,卻是被匈奴單于所封,爲天下笑,就算真是思念前漢的愚夫,也不會將盧芳當回事。幷州各路渠帥自作主張,普通兵卒也只是迫於飢餓,隨盧芳與匈奴南下劫掠罷了,所佔之地,人民皆淪爲臣虜,難得人心。”

“有匈奴相助時,盧芳尚能僥倖佔據數郡,一旦地域擴大,既無治理之吏,也無忠心之將,魏軍一到,當地人必攜壺漿以迎。”

“明年春後開始,乘着匈奴馬羸,便可伺機反擊,拔除敵寇南下據點,佔據各地塢堡障塞,緩緩向北推進。”

當戰爭從內線推向外線後,魏軍補給壓力會增大,而匈奴騎兵也更加容易南下馳援盧芳,幫他守住河套。屆時戰爭將進入第三個階段,光靠步兵就不頂事了。

“等到一年半載後,幷州兵騎練成,或得了上谷幽州突騎相助,纔是收復失地的反攻之時!”

少府宋弘久在幷州,他很贊同魏王的判斷:“從漢六年到漢十一年,韓王信投靠匈奴,禍亂幷州,漢高皇帝劉邦以舉國之力進攻,以漢初良將精卒,卻足足打了五年才最終擊滅韓信。”

“盧芳之勢強於韓王信,又有匈奴在背後相助,而如今中原分裂,大王欲完全收復幷州失地,臣以爲,要花費的時候,恐怕不會少於五年……”

“三年也好,五年也罷。”第五倫給這場戰爭定了基調:“單于與盧芳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擊滅胡漢,將胡虜逐出疆界,打到完全勝利爲止!”

羣臣拜服,原本擔心第五倫不忿一時之怒,舉大兵與匈奴決死,重蹈前朝覆轍的宋弘等人鬆了口氣。

而主戰的第七彪等,聽了第五倫完整的計劃後,明白魏王最終目的,也稍稍安心。

敲定北方的“持久戰”方略,彌合朝中分歧後,另一片戰場,第五倫就沒那麼多耐心,只要求速戰速決了。

“下詔,告訴前將軍景孫卿,速速結束上黨之役,揮師向北。”

“入秋時,餘要第一時間,吃到太原的小米!”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

魏軍對長子城的圍攻已經持續了兩個月,卻依然沒什麼進展。

此城地勢太過險峻,築在高出地面的臺地上,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加上城內的上黨太守鮑永是死硬的復漢派,堅決不降。

“我算是知曉,昔日綠林仰攻潼塬時的酸楚了。”

攻城也是熬耐心的活,幾番強攻都未建功,景丹頓時沒了脾氣,他也不只盯着一處啃,留了萬餘人慢慢圍城,他則指揮大軍橫掃周邊,將上黨其餘各縣悉數拿下,保證補給糧秣的同時,也讓長子變成一座孤城。

但鮑永卻仍對援軍抱有一絲希望,景丹要做的,就是將這份期盼一一扼殺!

陘是山間通道,太行山被水流切割,有很多通道,其中太行陘、白陘通往河內郡,滏口陘通往魏郡、邯鄲。

考慮到當年秦趙爭奪上黨的長平之戰,趙軍就是通過諸陘馳援,如今鮑永得了東方劉子輿傳詔,據說此人已得了銅馬支持,號稱數十萬大軍,正在橫掃河北,景丹認爲比起負隅頑抗的鮑永,銅馬賊威脅更大。

景丹遂揮師向東,將上黨通往河北的三處陘口堵死。

從上黨攻取陘口關隘並不難,更何況山對面也是友軍,魏地的耿純親自帶人打通滏口陘,兩軍在滏水之畔的涉縣相會。

“終於又見孫卿了。”

二人多年前在長安與第五倫一同爲郎,都是好友,此番相會,分別是“左丞相”和“御史大夫”,排位上耿純略高一籌,只是景丹比耿純多了一個前將軍之銜,此番手握三萬大軍,欲全取山西,只要進展順利,軍中地位將更加穩固。

景丹與耿純寒暄後,問起河北近來形勢,二人距離長安太遠,決策需要先決後稟,須得相互配合才行。

耿純道:“真定王劉楊與趙王劉林停戰了。”

本來也沒真打起來,隨着銅馬軍拿下和成,開始進入真定,真定王聽聞老巢失火,頓時急了。

而劉林也終於接受了劉子輿掙脫束縛,勾結銅馬,欲做真正皇帝的事實,迫於魏兵進攻邯鄲的壓力,也遣使與真定王講和,二人暫且達成一致,但以臣抗君這劇本該怎麼寫?耿純一面有條不紊掃除魏地境內諸劉勢力,同時打通滏口與景丹取得聯絡。

說到這,耿純也表露了親來與景丹相會的用意。

“孫卿可願分兵五千,隨我擊邯鄲?”

景丹有些猶豫,第五倫前幾天送來的詔令要他速取太原,先拿下山西再說,沒說要配合耿純動邯鄲啊,邯鄲是大城,當初秦軍挾長平大勝,打了幾年都沒拿下,縱加上耿純的魏地徵召兵,恐怕也難以圍成一角吧。

景丹旋即想到了一個人,按理說河北的戰事應該由魏王的丈人行指揮纔對,他跑哪去了?

“左相國,文淵將軍何在?

耿純說起這個就來氣:“文淵已帶河內兵,奪取邯鄲東部廣平郡,但……”

但馬援和耿純的意見出現了分歧,耿純認爲應該打邯鄲,北上襄國城,一舉覆滅趙王勢力。

但馬援認爲趙王麾下兵卒數萬,沒有傷筋動骨,與他們兵力相當,守邯鄲、襄國兩城並無問題,但四面受敵,也沒有反擊的能力。

反而是劉子輿和銅馬這攪局者,帶來了太多不確定因素,威脅比河北三劉加起來還大!

“無必勝之將,卻有必勝之民!我不懼河北三劉之衆,獨懼百萬匹夫之怒!”

於是馬援以爲,應該先向北方清河、信都進軍,利用當地豪右對銅馬賊的恐懼,促使他們倒向魏王,完成易幟,提前在河北構建一個針對銅馬軍的包圍網。

否則等劉子輿徹底控制銅馬軍,再改弦更張,與河北豪右達成和解,事情就難辦了。

耿純真希望馬援用兵能像景丹這般謹慎,步步爲營難道不好麼?只可惜馬文淵做事和他族侄耿伯昭很像,用兵天馬行空。

馬援是國尉、驃騎大將軍,魏國軍事最高統帥,打仗上耿純也得聽他的,只能匆匆寫了奏疏向第五倫敘述,卻攔不住馬文淵的行動。

“如今文淵已將兵萬餘,取鉅鹿城,又分兵東去清河,接下來要北上信都了!”反倒是耿純留在魏地,須分兵守備新占城郭,又想打邯鄲,只能向景丹“借兵”。

信都目前算是銅馬大本營,景丹聽愣了:“馬將軍這是……要端銅馬賊老巢?”

這事傳到長安,第五倫恐怕又要說一句“就你馬離譜”了!

……

PS:第二章在23:00。

第84章 起飛第548章 山頭第232章 微操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518章 辯經第90章 喜迎王師第623章 山高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7章 草率了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682章 豆渣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210章 這河裡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531章 齊家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478章 溫酒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55章 山高水長第444章 二王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444章 二王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209章 你馬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231章 兵諫第296章 跳舞第383章 長城第561章 武安第670章 赴會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42章 舉不舉?第669章 當陽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176章 加戲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53章 砍頭第581章 騎步第353章 四靈第529章 細線第312章 上駟第237章 革命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08章 狼來了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505章 鶡鳥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39章 你配嗎第507章 雙兔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01章 退婚第177章 武安第53章 初雪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423章 燕歌行第374章 銅馬帝第418章 遊擊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90章 喜迎王師第608章 養蠱第669章 當陽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221章 託孤第232章 微操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297章 第五漢第215章 他急了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620章 五人第406章 隴蜀第530章 破防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425章 獨立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567章 告急第307章 驕傲第361章 採風第23章 秋菊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
第84章 起飛第548章 山頭第232章 微操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518章 辯經第90章 喜迎王師第623章 山高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7章 草率了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682章 豆渣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210章 這河裡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531章 齊家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478章 溫酒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55章 山高水長第444章 二王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444章 二王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209章 你馬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231章 兵諫第296章 跳舞第383章 長城第561章 武安第670章 赴會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42章 舉不舉?第669章 當陽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176章 加戲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53章 砍頭第581章 騎步第353章 四靈第529章 細線第312章 上駟第237章 革命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08章 狼來了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505章 鶡鳥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39章 你配嗎第507章 雙兔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01章 退婚第177章 武安第53章 初雪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423章 燕歌行第374章 銅馬帝第418章 遊擊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90章 喜迎王師第608章 養蠱第669章 當陽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221章 託孤第232章 微操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297章 第五漢第215章 他急了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620章 五人第406章 隴蜀第530章 破防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425章 獨立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567章 告急第307章 驕傲第361章 採風第23章 秋菊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