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完樹的若蘭和靈兒坐在二水寺寶塔旁的涼亭邊觀看西邊的太陽。漆水河畔的武功城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集鎮與河畔的人家忙着各自的農活,河面上倒映着火紅火紅的太陽,整個河面散發着溫暖的紅色光芒,晚渡的人們牽着老黃牛從河邊走過,人們的身後還跟着自己的小花狗搖着尾巴跑前跑後。從金黃的村寨裡,不時地傳來幾聲狗吠雞鳴聲穿透了時空的界限,彷彿是一個遙遠、朦朧的夢。
竇滔緩緩的走過夕陽下的老槐樹槐花飄滿衣肩,他坐在夕陽中吹起了壎。悠悠的壎聲飄進了涼亭,飄在二水寺的夕陽中,飄在金黃色的黃土地上。若蘭和靈兒尋着壎聲的方向望去。
“小姐,你看那不是那天進香時打抱不平的竇滔嗎?” 靈兒興奮的指着遠處夕陽下的竇滔對若蘭說。
若蘭激動的站起來朝靈兒手指引的方向望去:“這聲音就是清明祭祀時的壎聲。一點也不錯!是他,就是他!”
“太好了!小姐。你在這等一下,我去請他過來。” 靈兒興奮的說。若蘭擡手想阻止,靈兒已經衝了出去。
“竇相公,我家小姐請您過去。” 靈兒走下涼亭,待竇滔壎聲止息對竇滔說。
竇滔上下打量了一番靈兒心想我並不認識這位姑娘,遲疑了一下說:“姑娘,我們素昧相識,這不是太方便吧。”
“唉——竇相公,此言差矣。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嗎?呸,呸——您看我這嘴說什麼打呀打的。應該是古人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竇相公,不會這麼不賞臉吧?”靈兒快言快語的說。
竇滔看到靈兒是一個快言快語之人,並無惡意就問道:“請問姑娘,你怎麼知道我姓竇呢?”
“竇相公,上次您在寺裡抱打不平已被世人傳爲美談了!武功城沒有不知道您的人,只是您還沒有注意到罷了。也正是衝着這一點我家小姐才親您過去。”靈兒彬彬有禮的微笑着說。
“哦——沒想到我的舉手之勞能給大家帶來這麼大的躁動。想來我竇滔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竇滔對靈兒說着自己的想法,點了點頭。竇滔隨靈兒一路走來。在涼亭外他倆停了下來。
靈兒指着若蘭向竇滔介紹道:“竇相公,這是我家小姐。你們兩個不是已經認識了嗎?”
竇滔施禮說道:“見過小姐!幸會,幸會!”
若蘭輕聲說道:“竇相公,請坐,不要拘禮。”
大家分賓主落座,夕陽下三日欣賞着傍晚武功城的美景。太陽就要落窩了,從黃土坡上看去一家家瓦頂披連,阡陌交通,屋舍儼然。河灣裡披散着晚霞的光芒,有的田裡黃土泥翻起,已經犁過。農人從田埂走過,挽着褲腳,一腿肚子泥巴。牧童騎在牛背上一步步向村社走來,望着下方這片屋頂上騰起的炊煙,若蘭和靈兒的心中升起一片和平。一切復歸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