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

在醫院裡住了半年的宋巖,如今已經徹底的傷愈了。這幾天他琢磨着,應該把他和曲雲霜的事情定下來了,於是他就買了好多的禮品,準備去拜見他的岳父大人。在曲雲霜的帶領下,宋巖來到了曲家。曲雲霜的父母對這個準女婿還是很滿意的,微笑着和宋巖嶗起了家常。由於現在是戰爭期間,曲家也沒要什麼彩禮,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頓飯,就算是把宋巖和曲雲霜的事情給定下來了。

處理完終身大事以後,宋巖依依不捨的與曲雲霜告了別,隻身返回了部隊。在奉新城外,宋巖遇到了正在訓練保安隊的韓濤。宋巖對這支保安隊的訓練情況感到了滿意,覺得他們已經有些正規軍的樣子了。與韓濤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歸心似箭的宋巖就朝171團的指揮部走去。團部門口的衛兵都是團裡的老人了,自然是認識宋參謀長的,一見到宋巖回來了,就熱情的和宋巖打招呼。宋巖隨手掏出一包香菸,塞進了警衛班長的手裡,然後就樂呵呵的走進了團部。

團部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龍風他們都在屋裡討論着什麼。宋巖沒有馬上走進去,而是豎起耳朵聽他們在討論什麼。原來,車裡鈺搞到了一份最新的情報,情報上顯示,鬼子最近正在抽調兵力,許多主力師團都被抽調走了。駐紮在南昌和九江的日軍第11軍的主力也被抽調一空,目前駐守南昌和九江的是鬼子新從本土調來的二線部隊。這個情況引起了龍風他們的重視,龍風覺得鬼子集結重兵,一定是有什麼企圖,要麼是準備進攻湖南,要麼就是進攻江西。可是鬼子究竟要對那裡下手,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確切的消息。趙德生覺得大家有些過分緊張了,無論鬼子進攻那裡,自會有長官們去操心,那裡輪得到咱們來操心啊。龍風到是覺得話不能這麼說,如果鬼子是衝着江西來的,那麼他們駐守的奉新縣城就成了抵抗鬼子進攻的最前沿,必須要提前作好戰鬥準備。張偉也同意龍風的說法,主張先作好戰鬥準備再說,其他的等師裡的命令再說。鬼子搞出如此大的動靜,戰區不會一點察覺都沒有的,相信羅卓英長官已經有了應對的計劃了。聽到這裡宋巖急忙走了進去,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那些官老爺們根本就靠不住,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官位和兜裡的鈔票。171團還是得作好戰鬥準備,同時要外鬆內緊,嚴防鬼子漢奸來奉新城裡刺探軍情。

在龍風的命令下,171團做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軍糧和彈藥已經下發到了營裡,隨時都可以與鬼子血戰一場。另外軍裡也下發了命令,嚴令各部密切注意鬼子的動向,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軍裡彙報。可是這些日子以來,鬼子那邊卻出奇的平靜,他們集結完部隊以後就再也動靜了,這讓龍風感到很奇怪,搞不明白鬼子這究竟是在耍什麼花招。

1941年12月8日這天,鬼子在電臺裡發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12月7日清晨,鬼子的聯合艦隊在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駐地--珍珠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龍風先是感到了震驚,之後他又感到了極其的高興。面對龍風這一變化,趙德生很不理解,以爲龍風的精神出了問題呢。龍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爲鬼子這是在自尋死路,無論從軍事上還是從物力上,鬼子都不是美國人的對手。雖然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艦隊受到了重創,但依美國人的實力,相信很快就會扭轉戰局的。同時,由於美國人的參戰,整個亞洲戰場也就不是中國在孤軍奮戰了,美國必定會和中國結成盟友,共同來抵抗日本的進攻。

聽了龍風的講解,趙德生頓時就是茅塞頓開,覺得鬼子的失敗是早晚的事情了。張偉也高興的意識到,鬼子前些日子抽調兵力的目的,並不是要進攻湖南或者是江西,而是要抽兵南下,去東南亞打美國佬和英國佬。看來還是老話說得好啊,若使人滅亡,就必使其瘋狂。現在鬼子就是應了這句話了,他們已經徹底的瘋狂起來了,這就促使他們已經開始走向滅亡了,中國的抗戰走到了今天,才現出一絲勝利的曙光。中國是亞洲最大的戰場,拖住了鬼子的大部分兵力。美國人爲了緩解自身的壓力,一定會不余余力的支援中國的。有了美國人的支援,中國的抗戰也會輕鬆一些了。

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宋巖提議道:“龍哥,鬼子的主力都抽調到南洋去了,現在鬼子是最虛弱的時候,你說戰區會不會下達反攻的命令啊?”還沒等龍風回答呢,趙德生就搶着回答道:“你就別指望那些大佬們會下這樣的命令了,現在他們都在想着保存實力呢,鬼子不發動進攻,他們就已經樂得燒高香了,指望他們向鬼子反攻,你那簡直是在做夢。”聽了趙德生的話,張偉卻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他對大家說道:“我看未必,政府爲了和美國人結盟,肯定是要作作表面文章的,還真有可能會下反攻命令的,畢竟我們得拿出些實際行動來給美國人看嘛。”宋巖興奮的說道:“那我們還等什麼呢,我建議先拿青川鎮的鬼子開刀,狠狠的收拾他們一下。”趙德生聽了宋巖的話,趕緊說道:“你小子就消停點吧,沒有戰區的命令,誰敢動一兵一卒啊!”龍風和張偉都點了點頭,認可了趙德生的話。一時之間,飯桌上的氣憤顯得格外的沉悶。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蔣介石召集國民黨中央常委特別會議,討論珍珠港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的對策。經過一天的會談,國民黨內各政要意見較爲一致,均主張應當主動和美國人締結盟約,共同來對抗日本軍國政府。而惟獨在宣戰的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立法院長孫科等人主張,即刻與德日意等協約國宣戰。而外交部朱家驊等人卻主張只對日宣戰,暫不對德意宣戰。蔣介石最後還是選擇了孫科的意見,主張對德日意等協約國宣戰。並對此作出了相關的指示,他在會上對常委們說道:“我國對日宣戰,已無問題,手續亦容易辦理。但在宣戰之前,必須將我國對於此次戰爭所採取的政策先行通知英、美、蘇各友邦,並徵詢他們的態度與主張。”會議還作出了以下決定:(1)太平洋反侵略各國,應立即成立正式同盟,由美國領導,並推舉同盟國聯軍司令。(2)要求英、美、蘇與我國一致實行對德、意、日宣戰。(3)聯盟各國應相互約定,在太平洋戰爭勝利以前,不對日本進行單獨媾和。

1941年12月9日上午10時,英、美、蘇三國宣佈與德、意、日宣戰。隨後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法國、新西蘭等20餘個國家均發表了對德、意、日宣戰的聲明。也促使國民政府作出了追隨英美蘇等國對德、意、日宣戰的決定,隨即國民政府正式發表聲明:“中國政府現決心不避任何犧牲,竭力與英、美、蘇及其他誅友邦共同作戰......中國政府現決定向德、意、日宣戰。”隨着宣戰聲明的發表,國民政府外交部明確宣佈:“從即日起,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關係的,一律廢止。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間關係的一律廢止。並敦促德、意、日三國大使即刻離開中國。”至此,國民政府歷經從“九一八”事變後的“不宜不戰”到“七七“事變後的“戰而不宣”,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纔算完成了對日寇的“正式宣戰”。

12月10日,美國BBC廣播電臺首次報導了中國政府向德、意、日宣戰的聲明。同日,重慶中央廣播電臺也發佈了政府向德、意、日宣戰的聲明。緊接着全國各大報紙,如《中央日報》、《大公報》、《新華日報》等,也全文發表了政府向德、意、日宣戰的聲明。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充分認識到聯合中國抗擊日本的重要性,爲了讓中國能更大限度的牽制日軍兵力,美國也有意在各方面加強與中國政府的合作。聯合作戰,既是中國的意願,也是美國的利益之所在。12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致點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稱:“美國政府與閣下及閣下所領導的偉大民族的結盟,本人引以爲榮。兩國應立即發動會談,準備一致行動來共同抵禦日本的進攻。中美應召開聯合軍事會議,採取聯合作戰的方式,以擊敗日本及其同盟國。”此後不久,以史迪威將軍爲首的美國軍事代表團來到重慶,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展開會談,確立了中美之間的正式軍事合作,制定了“遠東聯合軍事行動初步計劃”。

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75章 大撤退(三)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入取通知書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入取通知書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208章 回家(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77章 大撤退(五)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3章 再遇故人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8章 日軍入關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167章 鐵打的1營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75章 大撤退(三)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68章 浴血山西(九)
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75章 大撤退(三)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入取通知書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入取通知書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208章 回家(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77章 大撤退(五)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3章 再遇故人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8章 日軍入關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167章 鐵打的1營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75章 大撤退(三)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68章 浴血山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