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

日軍像一團烏雲一樣,從東、南、北三面向武漢猛壓過來。武漢近郊,隨着外圍天險和沿江要塞的紛紛陷落,武漢城早已是四面楚歌,武漢城已成兵家死地。

蔣介石吸取了凇滬會戰和金陵保衛戰的教訓,早在信陽失守之後,就已開始着手佈置軍隊的撤退事宜。現在的武漢三鎮早已成了一座空城。正因爲如此,所以今天到會的高級將領十分的少。除軍令部長徐永昌外,再就是武漢警備司令郭懺等幾名中將、少將軍官了。會場也佈置得十分簡單,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和壯觀。戰況不妙,放棄武漢已成定局。但蔣介石對武漢的眷戀,或者說對自己權威和臉面的眷戀,又往往使他很少能痛痛快快的放棄一座城市。上海如此,南京如此,徐州也是如此。但到頭來,不但城市不保,還要殃及軍民。血的教訓已使衆將寒透了心,坐在蔣介石身邊的軍令部長徐永昌更是心緒不寧。如今武漢外圍各部隊已經失控,只要能跳出日軍的合圍圈就算是萬幸。如果再來個死守,國軍僅存的幾支精銳部隊非得損失個乾乾淨淨不可。他幾次張嘴想要開口,但最後還是把話嚥了回去。蔣介石似乎看出了衆將的心思,他一張口便說道:“諸位,武漢,我準備放棄了!”蔣介石語出驚人,但卻讓衆將放下了心裡的一塊石頭。從衆將變得輕鬆的臉上,蔣介石也分明看出了一切。

蔣介石看了看衆位將軍,然後他繼續說道:“諸位,武漢會戰,已近5個月了。日寇受到了空前未有的損失,我軍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如今,武漢之戰略地位已失,如我軍再繼續堅持下去,則必然要遭受重大的損失,不如現在就自動放棄武漢,保留有生力量,和日寇堅持打持久戰。”徐永昌不失時機卻是發自內心的讚歎道:“委員長高見,武漢已成死地,斷不能與日寇死拼。”衆將也都附和着說道:“委員長英明。”會議結束後,徐永昌當着衆將的面建議道:“委員長,武漢戰事日緊,軍委會已撤退完畢,您和夫人還是儘快撤離武漢吧。”蔣介石看了看衆人,不置可否的回答道:“這個我自有安排。”

第二天,武漢統帥部正式下令放棄武漢,疏散了武漢外圍的部隊,並規劃好了部隊的集結地。長江以南各軍撤至湘北及鄂西一帶;長江北岸部隊,第33集團軍撤至荊陽門、宜城一帶,第32集團軍撤至襄陽、樊城一帶,第11集團軍撤至隋縣、唐縣、棗陽一帶佈防。湯恩伯的第13軍進入桐柏山,劉和鼎第39軍進入大紅山擔任敵後遊擊,而第5戰區長官部則移往樊城。

下午,軍委會召集了尚滯留在武漢的中外記者,舉行了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在會上,發言人代表中國政府強調指出:“中國軍隊自動放棄武漢是出於戰略需要。中國政府抗日的決心不會改變,而且還會更加的堅定。只要日軍在中國一天,中國軍隊就不會停止抵抗......”蔣介石在離開武漢前,沒忘了警告東京。當然,這個發言也是他向全國、全世界作出的一種姿態;他蔣介石不是那麼容易被扳倒的,中國的抗日戰爭,還得是他蔣介石說了算。

一陣密過一陣的槍炮聲,在一步步向武漢城區逼近。日軍似乎已把武漢視作囊中之物了。日機低低的掠過武漢,開始從空中襲擊正在撤退的中國軍隊。華中派遣軍的指揮部裡,出現了司令官田俊六那瘦小的身影。他幾天前才從南京趕到了這裡,他即想早日親眼目睹武漢三鎮的風采,但更重要的還是對部隊放心不下。因爲就在1937年,鬆井石根率部進駐南京。由於對部隊約束不嚴、對各級官佐肆意縱容,導致了部隊在南京燒殺淫掠,犯下了極大的錯誤,引起了舉世的公憤。爲此,軍部被迫將鬆井、谷壽夫等人昭回國內。將他們貶得貶,勒令他們退出現役。鬆井的劣跡使世人將日本皇軍與禽獸劃上了等號。所以,這次攻下武漢以後,田俊六覺得必須嚴肅軍紀。如果皇軍一再施暴,南京的後遺症恐怕就永無消除之日了,蔣介石政府的抗戰決心就會變得更加的堅定。這樣的錯誤,自己一定要引以爲戒。

田俊六經過全盤考慮之後,以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的名義,向其麾下的部隊發佈了最新的命令:部隊禁止在武漢城區內宿營,除警戒部隊外,任何作戰部隊都不準進入武漢城區。本軍一舉一動,世界矚目,因此每人必須慎戒,吸取佔領南京時的教訓。今後,武漢將成爲本軍的常駐和作戰之基地,一切建築、設施,嚴禁破壞。

隆隆的槍炮聲已震動了武漢三鎮,軍委會被日機炸得破敗不堪的大樓裡,蔣介石仍穩坐高臺,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他身邊的宋美齡可沉不住氣了,不斷的在催促蔣介石趕緊離開,可蔣介石就是不爲所動。蔣介石究竟想顯示什麼呢?沒人知道,也每人敢問。也許是他捨不得離開武漢,不甘心從此退入陪都山城吧。可放棄武漢的命令是他下的,他愣呆在這裡日本人就不進城了嗎?這個問題同樣是沒人知道,也每人敢問。但侍從、武將們都清楚的知道,那就是再呆下去不僅委員長跑不掉,連他們也要跟着造秧了。侍從室主任林蔚沉不住氣了,又進入蔣介石的屋裡。但很快,他就被轟了出來,這下林蔚可是傻了眼,他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只能乾着急卻毫無辦法。

冷靜下來的林蔚,到底是蔣介石的親信,左右相隨了多年,深知蔣介石的秉性。這時左右親信請他撤離,他是不會走的。但那些身居要職,又非親信的人,像軍令部長徐永昌來出面說情,那情形可就不一樣了。說穿了,這就是一個面子的問題,也顯示蔣介石的從容不迫。想到這裡,林蔚趕緊去請軍令部長徐永昌。果然,徐永昌出面,馬到功成,蔣介石終於答應撤離了。

夜裡,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坐上汽車前往機場。飛機搖晃着衝入漆黑一團的夜空,宋美齡長舒了一口氣,把頭靠向椅背,閉上了眼睛。但此時的蔣介石卻伸長脖子,望向窗外,燈火管制下的武漢三鎮,已是漆黑一片,只有零落的幾處火堆和偶爾落入市區的炮彈映出的火球,顯示着這座城市尚未僵死的生命。武漢城郊,炮聲隆隆,火光閃爍。他知道這是守城部隊在同日軍進行着最後的血戰,他也知道這戰火很快也將熄滅,夜色大地將恢復死一般的沉寂。蔣介石面目呆滯,口中喃喃的說道:“完了,武漢終於完了。”

不知是蔣介石太捨不得武漢,還是倉促起飛機師過於緊張,一直爲他服務的專機機組竟然鬼使神差的迷失了方向。黑沉沉的夜空里根本就辨不清方向,再亂飛下去燃油耗盡,無疑將鑽進地獄之門。機長無奈的向蔣介石請示:返回地面!蔣介石再次確認別無辦法時,也只好點頭同意了機長的請求。飛機又循着原路飛了回去。

武漢機場上,一隊中國工兵正在賣力的破壞着機場的設施,跑道上甚至都以埋好了炸藥。如果再晚回來一會,蔣介石就確確實實的留在武漢了。當蔣介石步出機艙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手上竟是溼漉漉的,他不自覺的說了句好險!等到黎明時分,天空逐漸亮起來以後,蔣介石的座機才迎着凜冽的寒風,重又飛上了天空。

此刻,漢口戴家山,已經出現了日軍第6師團第23聯隊士兵那幽靈般的身影。當天傍晚,漢口就淪陷了。次日凌晨,日軍牛島旅團率先突入了武昌。午後,漢陽的上空也飄起了刺目的太陽旗。“君之代”的國歌在武漢三鎮的上空瘋狂的響起。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以中國軍隊的主動撤退而宣告結束。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中原地區。但就戰略而言,則日軍並未能實現其戰略意圖。國軍的幾十萬精銳部隊得到了保留,成爲了日後抗戰的主力軍。而在日軍佔領的後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裝也成長了起來,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作着艱苦卓絕的鬥爭。用日軍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所謂的佔領區,實際上僅限於主要交通線兩側數公里地區之內。因此可以這樣說:武漢會戰,不僅使日軍又遭到了一次戰略性的失敗,而且成爲了日軍由戰略進攻走向戰略防禦的轉折點。

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4章 南下北平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59章 北上投軍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88章 74軍遭遇慘敗(上)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2章 夢想破滅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11章 敵後游擊戰(十)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76章 大撤退(四)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4章 你算老幾啊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74章 大撤退(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
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4章 南下北平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59章 北上投軍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88章 74軍遭遇慘敗(上)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2章 夢想破滅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11章 敵後游擊戰(十)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76章 大撤退(四)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4章 你算老幾啊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74章 大撤退(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