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

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日軍在江南和江北同時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中國軍隊只能藉助有利的地形節節抵抗。北路日軍的攻勢異常兇猛,南路日軍也不甘落後,整個武漢地區的戰局正朝着不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着。

北路戰火惆,南路軍情危,但蔣介石卻並未慌亂。他對軍令部長徐永昌說道:“日蔻不自量力,妄圖攻下武漢消滅我的主力部隊。我到要看看就憑那三四十萬的人馬,如何吞下武漢和我的百萬大軍。我要讓他們付出代價!巨大的代價!”說完蔣介石就拿起桌上的電話,親自給他的心腹愛將胡宗南打電話,命令胡宗南即刻率領第1集團軍迅速支援江北戰場。

日軍第16師團借拿下商城之勇,向固守沙窩鎮東、西兩側的71軍88師和87師發動了猛攻,結果16師團激戰一週,卻毫無進展。宋希濂抓住這個機會,命令預備隊沈發藻師也投入戰場,大膽的迂迴到沙窩鎮側翼,切斷日軍第16師團的後路。16師團長藤江惠輔中將見情況危急,立刻率領部隊堵住了沈發藻師。16師團分兵阻擊沈發藻,宋希濂立刻命令71軍大舉進攻。經過3天的血戰,雙方殺得昏天暗地、血流成河。藤江惠輔中將不得不收縮兵力,放棄了進攻沙窩鎮的計劃。與此同時,日軍第10、第13師團,在潢川、新店等地與中國守軍相持苦戰。戰線時而膠着、時而激烈。日軍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昂貴、慘重的代價,參戰的日軍各師團都承受了進入中國戰場以來從未有過的壓力。

當孫連仲軍團各軍在在潢川、沙窩一線與日軍苦戰時,胡宗南卻把部隊悄悄的拉到羅山以東,準備與日軍周旋一翻。首先與胡宗南交手的,是日軍第10師團。他們在佔領潢川后,就分兵一部向羅山防線殺來。胡宗南率軍迎頭痛擊日軍,將日軍的先前部隊1000多人全部殲滅。第10師團指揮官莜冢義男中將感到了非常的震驚,他意識到在羅山方向碰到了一支生力軍,急忙指揮師團主力直插羅山。由於地處山區,第10師團的兵力無法全部展開,戰車和重炮等重武器根本無法施展威力。第10師團在羅山與胡宗南軍團激戰數日,竟然毫無進展。

羅山方向受挫,驚動了東久彌宮大將(日軍華北派譴軍新任司令官)。他經過反覆的權衡,最終還是捨不得放棄由羅山直搗信陽的計劃。他的野心更加的大,既想拿下中原重鎮--武漢,又想吃掉孫連仲軍團和胡宗南軍團。東久彌宮叫來了他的參謀長問道:“現在,南線的第11軍進攻到那裡了?”參謀長回答道:“岡村中將所部仍在德安一線苦戰,在營救出106師團後,岡村中將正在調整部署,準備按照大本營的指示向西發動進攻。”東久彌宮聽完參謀長的彙報後,嘴角露出一絲複雜的笑。他轉回身對參謀長吩咐道:“我們還有時間,你馬上給滕田中將發報,命令第13師團轉向羅山,協助第10師團擊敗羅山地區支那軍主力。告訴滕田中將,3天以後必須拿下信陽。”

由於有了日軍第13師團的加入,胡宗南頓時就感到了壓力倍增。胡宗南走出軍團部,在院子外面來回的走着。夜空黑得像一團濃墨,只有幾顆星星疲憊的眨着眼睛。對於接下來要面臨的血戰,他既有股要和日軍再較量一翻的衝動,可是他的心裡實在是沒有必勝的信心。但他知道百里之外的武漢,蔣委員長正在盯着他,這一仗他必須要打下去。第13師團的到來,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節節抵抗,他認爲是能夠做到的。可是固守信陽,他總是感到信心不足。一但丟了信陽,他如何向蔣委員長交代?可是想要固守信陽,勢必要消耗掉自己的部隊,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接受的,在他心裡保住部隊比保住信陽要重要得多。至於如何向蔣委員長交代?他相信蔣委員長會顧及多年來的師生情誼,會對他網開一面的。

胡宗南權衡再三的結果,導致了他不顧大局,只圖自保的私心。很快,日軍第10師團和第13師團就突破了羅山防線,兵鋒直指信陽。胡宗南雖然也組織部隊抵抗了一下,並以一部兵力配合孫連仲部在柳林鎮夾擊日軍,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他的主力部隊卻全部撤出了信陽城,向信陽的西面撤退了。當日軍進入信陽城後,先頭部隊在沿街搜索時,發現信陽城裡竟是死一般的寂靜,中國軍隊早就悄無聲息的撤走了。隨隊而行的第10師團長莜冢義男既滿心歡喜,又大惑不解。他不知道與自己血戰多日的胡宗南軍團,爲什麼會這麼輕易的就放棄了信陽城。

胡宗南自持是天子門生,目無軍法。蔣介石也沒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決心,他在得知胡宗南棄守信陽後,也只是很生氣的罵了句“娘西皮”。自打抗戰開始以來,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蔣介石也屢次三翻大喊嚴明軍法,整頓軍紀。但爲申明軍法而槍決一些臨陣畏縮的將領時,幾乎總有一幕奇特的場面,令國民黨神聖的軍法慘遭褻瀆,黯然失色。抗戰初期被處決的國民黨軍最高級別將領當屬韓復榘了,他臨陣退縮失地千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但在華北不戰而逃日退百里,獲得“長腿將軍”稱號的劉峙,爲何卻逍遙法外,仍居高位?胡宗南無視戰區長官的命令,擅自放棄信陽城,致使鄂北三關接連失守。這失職抗命的重案爲何會不了了之,皆因劉峙、胡宗南等人都是蔣介石的嫡系。48

江北戰場由於胡宗南的擅自撤退,而變得岌岌可危。江南戰場的局勢也並不樂觀,雖然日軍第106師團在萬家嶺遭受了重創,但日軍第11軍的主力仍在,野心勃勃的岡村寧次也並不甘心失敗。他帶着參謀軍官們來到了第6師團部,預示着江南及整個武漢戰場將面臨一個突然的變化。他要改變11軍的主攻方向,以第6師團爲主力,沿長江南岸逆江而上直取武漢。他不想讓江北的第2軍捷足先登,他的第11軍必須第一個殺進武漢城內。促使他做這個決定的直接原因就是不爭氣的106師團,他覺得106師團受到毀滅性的打擊,讓自己在天皇陛下面前擡不起頭來,更讓東京的軍部要員們看了自己的笑話,所以他必須搶在第2軍的前面,搶先佔領武漢三鎮。稻葉四郎指揮的第6師團轉眼得到了3個支隊的加強,兵力猛增到了2萬餘人,在補充完彈藥和給養之後就開始發動了進攻。第6師團的先遣隊是牛島旅團,他們開始沿廣濟--浠水的方向攻擊前進。

自田家鎮失守之後,上至武漢的蔣介石,下至第9戰區的軍、師級將領,都已成了驚弓之鳥,意識到武漢岌岌可危,各軍各師都大睜着警覺的雙眼,生怕被日軍包抄,陷入重圍。所以一個小小的牛島旅團,就撼動了江南第9戰區的數十萬守軍,這也是武漢會戰後期的一大奇觀。一路未遇激戰的牛島旅團到達界嶺,還未展開進攻隊形,對面的中國守軍就不戰而逃了,這讓牛島少將多少感到了一絲好奇,同時他也產生了一絲警惕,生怕自己重蹈106師團的覆轍。牛島旅團在界嶺休整了一天,發現中國軍隊並沒有任何異常的舉動後,才放心大膽的朝浠水縣城前進。

第9戰區長官部內早已是亂成了一鍋粥,參謀們聲嘶力竭的對着電話呼喊着,要求某軍、某師一定要死守某地。陳誠頹廢的坐在辦公室裡沉默無聲,他心裡非常清楚,自打胡宗南棄守信陽而未遭任何懲處之後,幾十萬的國軍部隊就有了私心了。如今他們都以各種理由爲藉口,都以保存實力爲宗旨,根本就不與日軍死戰到底。現在唯一還能與日軍一搏的就只有薛嶽的部隊了,可是經過前幾次的血戰,薛嶽的第2兵團也損失很大,陳誠思索再三還是放棄了派第2兵團上去的想法。68

此刻的長江北岸,日軍第10、第13師團和日前由華北方面增援而來的一個騎兵旅團已攻佔了應山,現在正馬不停蹄的撲向武漢西北面的安陸;武漢東北面,經過補充的第3師團已經拿下了宋埠,他們的麻城,是兵強馬壯的第16師團。江南戰局也好不了多少,驕橫的牛島旅團一路無所顧及,看來是想第一個衝進武漢城。而蔣介石最爲擔心的卻是日軍的第6師團,因爲他們已經抵近黃陂,直逼武漢三鎮了。

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8章 日軍入關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4章 南下北平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章 南下北平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76章 大撤退(四)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99章 浴血叢林(五)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39章 西安事變(三)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22章 中條山之戰(七)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76章 大撤退(四)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8章 日軍入關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208章 回家(上)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79章 南京!南京!(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
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8章 日軍入關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4章 南下北平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章 南下北平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76章 大撤退(四)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99章 浴血叢林(五)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39章 西安事變(三)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22章 中條山之戰(七)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76章 大撤退(四)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8章 日軍入關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208章 回家(上)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79章 南京!南京!(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