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西安事變(三)

南京蔣委員長的官邸外,停了一溜的小轎車。忠於蔣介石的軍政大員們,已經紛紛趕來,官邸四周佈滿了衛兵。官邸的客廳裡已經坐滿了憂心重重的人,一張張臉上寫滿了焦急的神態。財政部長孔祥熙在客廳裡來回的走動着,滿堂文武官員全都坐臥不安。宋藹齡吩咐侍衛給衆人倒茶,不停的安慰衆人,並不時的朝樓上望去。衆人正紛紛議論着,忽然侍衛前來報告說,宋子文和夫人到了,還有委員長的私人助理端納先生也來了。宋藹齡立刻說道:”快!趕緊去通知夫人。”說完就跑出去迎接宋子文和端納。

此時的宋子文,心情非常沉重。剛接到蔣介石被關押的消息時,宋子文在震驚中還有點幸災樂禍,認爲讓這個粗野的蔣介石吃些苦頭也挺好。可轉念一想,他立刻就打消了幸災樂禍的念頭。他清醒的意識到,萬一蔣介石死於非命,宋家的勢力也會跟着倒黴。何應欽等人必定會趁機奪權,他們肯定會和汪精衛勾結在一起,到時候各路軍閥再趁機而起,一場大規模的內戰將無法避免。到時候日本人就會趁虛而入,不但全國民衆要成爲亡國奴,就連宋家也要出國避禍,流落他鄉了。因此,宋子文幾乎不需要考慮,就拿定了主意。不管從那個方面講,都必須先把蔣介石營救出來。否則就會是脣亡齒寒、一損俱損的悲慘結局。

孔祥熙正心亂如麻焦慮不安,看到宋子文和端納來了,就立刻迎上去說道:“子文,你可算是來了,我們都快急死了。你趕緊想想辦法救救介石吧。”宋子文沉穩的說道:“姐夫,你先彆着急,要穩住架。你先以你我的私人名義,給漢卿發封電報,讓他無比保證介石的人身安全。另外你務必要穩住山西的閻百川,讓他先表個態,只要晉綏軍不輕舉妄動,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孔祥熙立刻就答應道:“好,這兩件事情,我現在就去辦。”

宋子文走上了二樓,與宋美齡坐下來說道:“小妹,目前必須想辦法安定南京的局勢。馬上讓南京衛戍司令谷正倫下命令,讓他在全城實施戒嚴。同時我認爲最好先找馮煥章(馮玉祥)談談,他是介石的結義兄弟,雖然之前彼此有過不快,但煥章將軍是個深明大義、顧全大局之人。當此國家危難之時,他定會以大局爲重,全力支持我們的。”宋美齡心中大定,重重的點頭說道:“好吧,我去和煥章將軍談談。另外最近何應欽活動頻繁,正在積極聯絡那些國民黨元老,想要搶奪介石手裡的權利。”宋子文輕蔑的說道:“何應欽只不過是個跳樑小醜而已,只要介石平安的回到南京,他就得乖乖的交出權利。”

12月13日,國民黨中央常務會議及政治會議緊急召開,很快在何應欽的主持下作出了決議:一、撤消張學良的一切職務;二、由孔祥熙出任行政院長;三、軍事委員會由副委員長馮玉祥負責;四、推舉何應欽、程潛、李烈軍爲軍事委員會委員;五、軍隊的指揮和調動暫歸何應欽負責;六、通電全國,公佈張學良、楊虎城的罪行,號召全國軍隊對其進行討伐。決議的最後一項產生了重大的分歧,林森、何應欽力主不可對叛軍示弱,應積極採用武力進行討伐。而馮玉祥、孔祥熙、宋子文則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爭論了許久,如願把持軍事大權的何應欽,不顧馮玉祥等人的阻攔,向中央軍各部下答了討伐令。

散會之後,宋美齡突然走到何應欽面前,悽然的說道:“敬之將軍,張漢卿他只是想抗日,我們完全可以答應他的要求,何必大動干戈,把委員長往死路上逼呢?即使要討伐,也要等揪出委員長後再動手,此時切不可輕舉妄動。”何應欽豁然站起來說道:“委員長不僅僅是你丈夫,他還是國家統帥。爲了維護政府尊嚴,只有討伐一途,別無選擇!”宋美齡見何應欽如此的不近情理,氣得她大聲質問道:“何應欽,你要出兵西安,究竟是安的什麼心?你想取代委員長嗎?”何應欽聞聽此言,那裡還控制得住情緒,他衝着宋美齡大聲罵道:“你個婦道人家懂得個屁?你只知道救你丈夫,你想過沒有,若是我們不武力征討,而是與張楊妥協,那將置國家威望何在?國家法紀何在?將來有效法者,又該作何處置?國家大事,豈容你個婦道人家插手,你還是回去等待消息吧。”宋美齡悲憤難忍,一時間淚如雨下。

一場突如其來的冬雨降臨到了南京,讓宋美齡感到了冬日的寒冷,但是比這更加難以忍受的,就是那人心的險惡。今天她算是明白了,沒有了蔣介石她就什麼都不是,蔣介石還沒死呢,這些人如此對她,等蔣介石真的遭遇不測。她宋美齡,還有宋家孔家,恐怕也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回到蔣介石的官邸後,宋子文對宋美齡說道:“小妹,難道你還沒看出來嗎?今日與往日已經完全不同了,何敬之一向有異心,介石對他也一直提防,這回他終於抓住機會了。什麼黨紀國法啊,政府威嚴啊,不與反賊妥協啊,其實說穿了,不過是想要害死介石,好取而代之。何應欽想當軍委會主席,至於黨主席的位置,那是要留給汪昭銘(汪精衛)的。另外,政府恐怕也要改組,姐夫的行政院長之職,估計也得被拿下。”宋美齡頹然的坐下,良久之後才堅定的說道:“我絕不會讓他們得逞的,哥,你和姐夫一定得幫我把介石就出來。”宋子文堅定的說道:“放心吧,小妹,我和姐夫知道該怎麼做的。”

宋美齡懸者着的心總算是放下了,宋子文接着分析道:“漢卿的爲人我很清楚,他不會糊塗到痛下殺手的程度,至少在他們的政治目的達到之前,委員長的生命應該是安全的、有保障的。我分析,張漢卿很可能是受了**的鼓惑,才發動了這次兵變。我認爲他們的用意並不是要殺介石,而是要逼他做一些什麼,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非常艱難的談判。”孔祥熙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所見略同,只是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做呢?”宋子文沉吟片刻,他說道:“我暫時還沒有什麼好主意,雖然漢卿特意來電說明,但也並不是說介石就沒危險了,畢竟有中共隱藏在漢卿的身後,目前西安的情況到底有多複雜,我們誰都弄不清楚。細細回想一下漢卿的通電宣言,感覺中共的態度至關重要,還有我非常擔心西安城裡隱藏的日僞間諜,所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和漢卿建立聯繫,保持通話暢通。現在已經是山雨欲來暗流涌動了,我們必須掌握好局勢,盡最大努力限制何應欽手裡的兵權。”60

12月13日晚,宋美齡在宋子文、孔祥熙的陪同下,按照既定計劃,在南京金陵飯店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在會上宋子文向新聞記者們說道:“蔣委員長在西安絕對安全,本人以爲西安事變,乃系國家最不幸之事,目前急需用有效辦法,盡最大之努力。無比用和平手段將委員長營救出來,避免爆發內戰的危機。”宋子文說完之後,就示意記者們可以提問了。

張雅茹作爲《中央日報》的特派記者,首先向宋子文舉手示意,再得到宋子文的允許後,她開口問道:“今天,軍政部長何應欽將軍,已經下達了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討伐令,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宋子文回答道:“我極力反對他的武力討伐的做法,我認爲這會引起一場激烈的內戰。如今日本人在華北虎視耽耽,就盼着中國政府發生混亂呢。何應欽的做法正好與日本人不謀而和,正中下懷。所以我在今天的常務會議上,極力反對他的主張,只可惜我的意見不受重視,最終沒能阻止討伐令的下達。”

新聞發佈會一直持續到了晚上9點才結束,張雅茹趕緊趕回報社去趕稿子。她也不贊同何應欽的做法,在文章中批評何應欽在武力討伐張楊的事情上,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篇措辭犀利的評論,被刊登在了《中央日報》的頭版上。張雅茹拿着印好的報樣請社長審查,社長毫不猶豫的就撤下了這篇評論,他好心的告訴張雅茹,在局勢沒明朗以前,這篇評論是不能發的,要小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4章 南下北平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5章 初到北大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30章 徵兵令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230章 徵兵令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2章 夢想破滅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血染大武漢(三)第23章 再遇故人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31章 團圓飯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6章 盛大的婚禮
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4章 南下北平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5章 初到北大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73章 大撤退(一)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30章 徵兵令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230章 徵兵令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2章 夢想破滅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血染大武漢(三)第23章 再遇故人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31章 團圓飯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52章 湘北大捷(一)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6章 盛大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