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將軍殉國

這天,龍風給教導隊的弟兄們上完顆後返回宿舍,他第一時間就打開了電匣子,想聽聽關於第5戰區的最新戰況。可是當他打開電匣子後,就聽見裡面傳出了一陣哀樂聲。龍風感到了很奇怪,這無原無故的放哀樂幹什麼啊?就在龍風還在奇怪的時候,一個哀傷的女聲說道:“昨日,第5戰區傳來噩耗,第33集團軍中將司令官張自忠將軍,在與日軍的激烈交戰中不幸壯烈殉國......”龍風聽到這個消息後,當時就愣住了,許久之後,兩行熱淚劃出了眼眶。

自從張自忠將軍渡過襄河,把自己的集團軍司令部與59軍軍部和並後,他立刻就召集59軍的高級軍官們開會。在會上,張自忠對一衆軍官們說道:“最近與日軍打了幾仗,但戰況很不理想。這次我要帶弟兄們到敵後去,要主動出擊避免被動的防禦作戰。我們要伏擊敵人,打擊敵人,目的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竭盡全力的拖住敵人,讓他們無力向襄樊發動進攻。只要守住了襄樊,第5戰區的局勢就能穩定下來。等局勢穩定後,李司令長官就會積蓄力量,發動反攻。”

會後,張自忠連夜率部向棗陽進軍。當天亮的時候,擔任先鋒的59軍38師第114團發來了緊急軍情。在距離114團3公里處,發現一支日軍部隊正在向西行進,114團請示該如何處理。張自忠馬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隱蔽,然後他召集59軍的軍官們一起開會研究情況。38師師長首先說道:“從114團送來的偵察報告上看,鬼子的這支部隊中有很多騎馬的軍官,還有幾部電臺,而且有大量的行李和輜重,大部分人都是非戰鬥人員。”59軍參謀長用肯定的語氣說道:“這一定是日軍的旅團級指揮部,他們向西前進,一定是想把指揮部移動到離襄樊不遠的王家集去,好便於指揮部隊進攻襄樊。”張自忠看了衆將一眼,然後說道:“我們絕對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通知部隊馬上出擊,幹掉鬼子的指揮部。”命令下達後,張自忠親臨一線指揮這次戰鬥。

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戰鬥終於結束了,此戰擊斃日軍千餘人,繳獲輕重機槍10多挺,步槍800餘支,還有大批地圖、文件、彈藥、軍需品等。但此戰卻未能擊斃日軍的高級指揮官,因爲他們在警衛部隊的拼死護衛下,衝出了包圍圈向北逃竄了。38師當即就請示是否要派部隊追擊,張自忠說了句“窮寇莫追”,38師也就沒在追擊敵人。

張自忠在檢查繳獲日軍文件的時候,查獲了一份日軍的作戰命令。命令上顯示:此次日軍抽調了5個主力師團和3個師的僞軍,總兵力爲20萬人,其作戰目的是奪取襄樊,爾後再進兵宜昌,配合海軍沿江而上,進攻四川萬縣,威逼陪都重慶,迫使國民政府投降。張自忠立刻把這個重要的情報,派專人送往戰區長官部。並建議戰區長官部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收到這份情報後,立即開始調整部署,積極應對日軍的進攻。並及時的把這份情報的內容向重慶軍委會作了彙報。但是,這一情報並沒有引起高層的重視。

日軍兵鋒直指襄樊,首當其衝的是李宗仁的第5戰區長官部,第5戰區長官部發現日軍開始進攻了,立即要求第33集團軍39軍前出到襄樊城東面的老河口一帶佈防。2天后,日軍2000餘人向老河口發動了進攻,企圖撕開39軍的防線,徹底摧毀第5戰區長官部。爲掩護戰區長官部的安全,39軍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張自忠根據戰況判斷,日軍這次是志在必得,所以他建議李宗仁長官,率領戰區長官部儘快撤離襄樊。

爲了緩解襄樊方向的壓力,張自忠決定迅速出擊,在襄和河東岸地區將日軍攔腰斬斷。59軍的兩個師接到他的命令後果斷出擊,在方家集將日軍進攻部隊截爲兩段。日軍被截爲兩段後,迅速調動部隊,向59軍展開反攻。59軍的兩個師浴血奮戰,始終死守着方家集地區,就是不讓日軍兩部匯合。狡猾的日軍見方家集久攻不下,便秘密派出一個聯隊的兵力,迂迴到59軍的側後發起了攻擊。爲保證59軍側後的安全,張自忠親率兩個團的兵力,前出到吳河地區阻擊日軍。但是日軍兵力雄厚,彈藥充足,很快就突破了張自忠佈置的防線。黃昏時分,張自忠率部後撤至南瓜店繼續阻敵西進。當他看到前方傷亡慘重時,便把自己的衛隊也派了上去支援。在危急時刻,他命令身邊的隨從們趕緊撤退,可是參謀長張敬和副官馬孝堂堅決不走。這時張自忠已經身中兩彈了,他對參謀長和副官說道:“我不行了,你們快走啊!”

副官馬孝堂說什麼也不肯走,堅持留下來保護張自忠。這時,鬼子們已經殺了上來,參謀長張敬掏出手槍一邊射擊一邊焦急的喊道:“馬孝堂!你還在等什麼啊?趕緊揹着司令走啊!”一陣彈雨過後,參謀長張敬壯烈殉國。副官馬孝堂把張自忠扶了起來,然後說道:“司令,能和您一起戰死沙場,卑職感到萬分的榮幸。”說完就端起步槍衝入敵羣之中與鬼子展開了肉搏,張自忠親眼看着馬孝堂被幾個鬼子刺倒在地,鮮血染紅了身子底下的土地。張自忠流着眼淚拿起了步槍,作好了與鬼子最後一戰的準備。當幾個鬼子走過來時,張自忠吶喊一聲,拼進所有的力氣磕開了鬼子的步槍,趁勢將刺刀捅進了鬼子的胸膛,但是另外幾個鬼子也把刺刀捅進了他的身上。當那冰冷的刺刀捅進身體的時候,張自忠用留戀的眼神看了一眼這祖國的河山,他覺得自己很不甘心,他實在是不願意讓這入畫的河山落入鬼子的手裡。但是如今自己已經盡力了,也對得起這個國家和民族了。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軍在打掃戰場時發現張將軍的遺體,確認無舞后,將張將軍遺體入殮。並全軍向張將軍行禮,以示尊敬,甚至在運送遺體回後方時,日軍指揮官下令停止空襲,避免傷到張將軍的遺體。由此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作戰中所展現出的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爲之佩服。當天深夜,日軍在廣播中插播了張自忠將軍陣亡的消息,並稱:“大日本皇軍第39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歸壯烈戰死的支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最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體莊重入殮,擬用專機運往漢口。”但由於戰事緊張,日軍沒有將遺體後運漢口。日軍軍醫用酒精仔細的清洗好將軍的遺體後,裝進了棺材裡。此棺被葬於南瓜店的山坡上,並立墓碑,上書:“支那將軍張自忠之墓”

2日後,由59軍38師師長黃維剛親率敢死隊,於當天夜裡衝破日軍防線突襲南瓜店,與日軍激戰數小時後終於奪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體。搶回張自忠將軍的遺體後,第33集團軍的將士們連夜重新將將軍遺體入殮,天亮後,第33集團軍派專人將將軍遺體運回陪都重慶。隊伍路過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將軍英靈,期間日軍飛機飛臨宜昌上空,但參加祭奠的軍民無一人驚慌失措,無一人離場躲避。

當將軍靈柩運至重慶朝天門碼頭時,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臂帶黑紗,肅立在碼頭上迎接,並登船繞棺致哀。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國民政府發佈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的牌位入祭忠烈祠。然後,國民政府在重慶儲奇門爲張自忠舉行公祭。現場氣憤**,極盡哀榮。蔣介石親自主祭,同時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將軍的功績,並追授張自忠將軍爲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軍銜。隨後,國民政府在重慶雨台山爲張自忠將軍下葬。蔣介石親筆題詞“勳烈常昭”,李宗仁親筆題詞“英風不泯”,馮玉祥題詞“藎忱不死”。

張自忠將軍殉國時,年僅49歲,他夫人李敏慧女士聽聞噩耗悲痛難當,不久後便自盡追隨將軍而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雨台山後,先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紀念館。1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張自忠將軍爲革命烈士,並撥專款整修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122章 中條山之戰(七)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231章 團圓飯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167章 鐵打的1營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4章 南下北平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197章 浴血叢林(三)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99章 浴血叢林(五)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73章 撿了一條命的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44章 華北陰雲(下)
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122章 中條山之戰(七)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231章 團圓飯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167章 鐵打的1營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4章 南下北平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197章 浴血叢林(三)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99章 浴血叢林(五)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73章 撿了一條命的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44章 華北陰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