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韓信練兵

龍天羽得知韓信即將來到漢中,心情甚爽,畢竟歷史上西漢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三人,自己已經拉攏了兩人,事實證明,無論是張良的運籌帷幄,還是蕭何的治民策略,都是絕對大師級人物,盛名之下無虛士,這韓信雖然兩次敗於自己,但並沒有體現出他的真正帶兵能力。

如果給他精銳人馬,讓他反手而爲,出兵中原,相信整個中原諸侯王,能抵擋住韓信帶兵的,唯有楚國項羽了,至於這個西楚霸王,與歷史上的項羽,身世有些出入,同樣的萬夫之勇,霸王氣概,但並未給他留下多好的印象。

這韓信能不能重用,如何重用,還要看他的心性轉變,龍天羽率朝中一些大臣列隊等候在城外,心中有些期待,想見一見這韓信歷經失敗和磨練後,究竟會轉變哪些?

張良、蕭何、曹參、趙堯、周勃、樊噲、夏侯嬰、陳嬰、王陵、周昌、呂臣、酈食其、叔孫通、陸賈、婁敬、侯公、隋何、鯽生、管鍾、甘軒等朝中文武重臣都來了,不少人心中多少有些想不通,不就一個楚軍叛將嗎,屢戰屢敗於漢王之手,而且還拼殺了那麼多漢軍,值得這麼大場面迎接一個豎子嗎?

過了小半個時辰,一隊騎兵終於出現在漢中王城外的官道上,映入眼簾。

“來了,禮樂啓奏!”負責迎接儀式的官員見兩千騎兵到來,下令奏樂,一時編鐘和號角奏響,充滿了氣勢。

陳平與韓信並髻而騎,來到官員陣前,見到這百官迎接的陣勢,不論陳平還是韓信都吃了一驚,陳平雖知漢王重視韓信,卻沒想到重視到這種程度,連三公六部大學殿等二品以上大員都來了。

韓信本已是待罪之人,又曾與漢軍鏖戰,還是楚國要緝拿的叛將,他的身份對於漢室而言,並不算光彩,儘管他猜到漢王會重視他,甚至有可能派大臣迎接他,但一國之君紆尊自降率領百官迎接他,如同迎接出徵邊疆、凱旋而歸的上將軍一般,僥是以他此刻的沉穩心智,也不禁深感涕零。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韓信這一刻,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無比的尊重,整個身心意志再次凝練、堅強起來,心情激動,生出“人以國士待我,我以烈士報之”的無限感慨。

“參見漢王——”陳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施武將的禮節。

兩千騎士齊刷刷單膝跪拜,兵甲鏘鏘,軍禮肅然。

反觀韓信,向前走了三步,一撩袍襟,屈膝跪地,左手輕輕按上右手,拱手於地,以額緩緩觸及手掌,戰國秦朝時期,禮有跪禮、揖禮、拱禮。跪禮中也有平輩之間、平等地位之間的跪禮,但是這跪拜九禮之中的頓首大禮,卻只有子拜父、臣拜君、人拜神時才能行得。

“庶民韓信,拜見漢王!”韓信跪拜之後,朗朗說道。

“平身!”龍天羽站在文武官員之前,接受着陳平、韓信等人的行禮,充滿威嚴地說道。

陳平等將士起身,韓信卻依然跪在地上,繼續道:“韓信乃楚國叛臣,並且曾帶軍在漢明關與漢軍鏖戰,險些釀成大禍,自感罪孽深重,無顏以對漢中父老,請漢王處置!”

龍天羽上前兩步,拖住韓信的胳臂扶他起身,近距離打量着韓信,只覺此人年紀二十四五之間,比自己還要小上一兩歲,此刻身形消瘦,但骨骼硬朗,眉清目秀,眉宇間多了以往沒有的成熟和沉穩,給人一種沉默寡言卻心智極深的感覺,這纔是真正的韓信,一帶兵神的氣質。

漢王微笑道:“當時你與漢軍立場不同,雙方廝殺,都是爲國效忠,並沒有什麼對錯,本王又豈會處置你,倒讓天下豪傑小覷了本王的容人氣量,不過——”他眉峰一轉,語氣低沉,變得威嚴十足,說道:“既然韓信你願投入我漢軍,便是漢臣了,本王就罰你在留壩英雄紀念碑建起當日,爲堅守漢明關陣亡的烈士們上香祭奠三日,你可有異議?”

韓信感受着漢王的氣度和威嚴,心中莫名一震:自己心智雖然變化不少,境界也提升了,但在漢王面前,反而絕對差距越來越大了,點頭道:“韓信聽從漢王之命,在紀念碑建起之日,必當親身跪拜祭奠烈士英靈,以贖韓信之罪!”

漢王語氣一轉,變得溫和起來道:“韓信,知道本王爲何如此興師動衆嗎?因爲本王敬重你是個難得的將才,在楚國,你逢不擇時,鬱不得志,難以舒展心中抱負,甚至落得被楚國追拿的結果,這一切都不重要,本王也不會因此絲毫輕視你,只要你在我大漢朝,一心爲國效力,爲百姓謀福,將來所得的功業和聲名必當流傳後世,你有沒有信心做到?”

韓信渾身一顫,話都說到這份上,即使自己再不識好歹、清高自傲,也要有所折服了,何況他此刻還是無處投身的楚國要犯,戴罪之身,堂堂漢王親自率重臣迎接自己,已經是國士級恩遇了,當下激動道:“韓信鞠躬盡瘁,願爲大漢朝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龍天羽微笑點頭,以他的犀利目光,發現這韓信體能充沛,身體似乎能與外界巧妙溝通元氣,大劍師的境界,而且整個人淡定、沉穩,脫去了往日的鋒芒,似乎韜光養晦,真正成熟起來,看來韓信經過了一番磨礪,心境提升了一大截。

“自今日起,你就是我漢中將帥了,入城洗塵之後,本王會下詔書和兵符將印於你,統領三軍,來人,起駕入城!”龍天羽傳出口諭,迎韓信入城。

……

兩日後,漢王宮下達聖旨,快馬傳遞各郡縣,漢王已登壇拜將,封韓信爲大漢上將軍,授予三軍兵符。

又過三日,韓信被調往大劍山,負責掌管聚集在大劍山境內訓練的二十萬大軍,虞子期和灌嬰爲降爲副帥,作爲韓信的左膀右臂,共同訓練這支大漢常備軍,作爲一年後出師中原的主力人馬。

由於大劍山脈內駐紮的漢軍,大多是從各地徵募的新兵,身強力壯,但未經過多少正規訓練,素質不一,韓信來到塔木將臺上,望着校場上的陣列站得參差不齊,有在訓練體能,腿系沙袋的士卒反覆跑着,不一會東倒西歪地癱了一地。

還有手持着長戈的新兵,循序反覆走走隊列,卻是手忙腳亂,不是你撞了我的肩,就是我踩了你的腳,亂糟糟的幾乎沒了陣形,好在那位卒長也是這樣受訓出來的,知道一開始都是這個模樣,倒也不煩不躁,繼續大聲向他們講解着整個流程。

場地有空手方陣正練着徒手搏擊術、摔跤、拳藝,盾牌陣、短劍陣等各有不同訓練,有的練得好,有的練得差,要在一年中,將這些來自巴蜀漢川不同地方的壯丁武士,訓練到同一水平線,相互配合,統一調度,還真有難度!

校場旁還有單槓、雙槓、石牆、單橋,一些矯健的士卒不停翻來翻去,過單橋躍牆頭,動作嫺熟,這些士卒應該是訓練已久的漢軍老兵,身手明顯比那些招募的新卒果敢神勇多了。

虞子期和灌嬰都被調回來,與韓信一同練兵備戰,這時兩人身穿鎧甲,來到他的身旁,虞子期見韓信神色平淡,似乎對眼前的校場一幕不以爲然,忍不住詢問道:“韓將軍,你認爲這二十萬大軍目前訓練的內容如何?”

韓信微一皺眉,毫不客氣地道:“請恕本將直言,目前漢軍練兵,頗多新奇之處,不過就韓信看來,卻全無章法,練兵過於重術,卻輕於法,孰不知法爲術之根本,無法不成軍,縱然這些士卒練得再如何兇悍,身手再如何矯健,除非由漢王親自督戰帶軍,才能將這股士氣就擠在一起,否則換做其他將軍帶兵,臨戰仍是一盤散沙,全憑一股意氣,一遇銼敗,立時潰散。”

灌嬰冷笑道:“上將軍話總是這麼直接,難道漢軍屢次戰勝楚軍和秦軍,都是巧合運氣嗎?並非實力所致?”

韓信聽見對方冷笑,並不放在心中,仍平淡解釋道:“以前的漢軍多是豐沛起義後招募的壯丁,經過破釜沉舟、鉅鹿之戰、彭城大戰,跟着漢王征戰沙場磨練下來,都是精兵勇士,而且素質相差不多,往往能在漢王的激發鬥志下,捨生忘死,以少勝多,但目前朝廷的軍隊,老兵銳減,多是各地招募守城之軍,訓練有限,而這支漢軍主力人馬,更是混雜而成,雖多卻不精,法令不足,各練各地,一旦上了戰場,無法統一指揮,仍是一盤散沙,畢竟其它將領帶軍,遠沒有漢王和王后那樣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灌嬰並非庸才,相反也是一個難得將才,聽韓信這幾句說得有理,心中收起輕視之心,暗忖此人被漢王看重,卻有幾分非凡見識!

虞子期在旁問道:“那麼韓將軍以爲當如何治軍呢?”

韓信目視前方,風吹披風獵獵作響,但他眉宇之間卻是一片神采飛揚,沉思一下,開口道“信以爲,治軍首重法,次重術,主要應先加強三個方面。一是治軍之宗旨,以治爲勝、教戒爲先。凡兵必先定製,方能號令明,法制審;二是以法治軍,紀律森嚴,賞罰分明,沒有森嚴的軍紀,任是人多勢衆,必敗無疑。”

“三才是軍卒訓練,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練兵也要得其法,一是訓練從嚴,二是練以致用,排兵佈陣,統一調度,加強軍列之間的配合,纔是最重要的,畢竟戰場,不是幾個人的戰鬥,而是千軍萬馬的廝殺,團隊軍陣配合,往往能變幻無窮,自今日起,陣法和武技、體能將會統一來訓練……”

韓信簡單想了一下,滔滔不絕說了起來,虞子期和灌嬰越聽越驚,這個韓信年紀輕輕,用兵思想可真不是蓋得,看來漢王獨具慧眼,真沒有看錯人啊!

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五章 暖帳銷魂第二章 香閨旖旎
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五章 暖帳銷魂第二章 香閨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