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

韓信隱隱感到不妙,強作鎮定,冷哼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何必藏頭遮尾的,有本事出來讓本將軍會會!”

“哈哈……韓信小兒,妄想用激將法嗎?告訴你,吾乃龍軍夏侯嬰!”話音剛落,在廳口閃出一個黑衣將領來,眉峰俊冷,目朗似星,正是夏侯嬰。

韓信目光盯住夏侯嬰,手中按着魚腸劍,對龍天羽的滿腔怒火,正好發泄在他的身上,冷笑道:“好大的膽,夜闖將軍府,今晚叫你有來無回,來人,拿下!”

“是!”

烏晨率先拔出長劍,呼喝着前三排幾十名鐵衛向廳口衝去,要擒拿夏侯嬰。

忽然,廳外又是一輪冷箭射場入,衝上的幾十名護衛紛紛中箭倒地,就連烏晨左臂也中了一箭,摔倒在地。

後面有些護衛從廳旁牆角的兵器架上摘下許多盾牌擋成一些,同時有些精銳戰士用劍擋住飛射的箭羽向前衝去,有的掄起桌椅揮擋,逐漸靠近殿門口。

“鏘!”

夏侯嬰抽出寶劍,寒氣四溢,冷光乍閃,唰唰幾劍砍倒了奔上前來的幾名楚卒護衛,這時從廳外一下子竄出幾十人,後面人影變動甚至更多,堵住了廳口。

“活捉韓信,擒回去主公定有重賞!”

十幾名龍軍戰士搶先衝上,對着盾牌手劈頭痛擊。

顏醜、汶良兩名中郎將各持兵器迎了上去。

“看招!”

顏醜吼了一聲,鐵劍揮舞,刺向夏侯嬰的腹部。

夏侯嬰揮劍一圈,磕在對方的劍身上,卸去大部分力道,同時左腿側踢出去,勁道非凡。

顏醜見勢不好,閃身躲避,退身撤回四五步,被汶良擋住,暗呼好險。

夏侯嬰劍勢大開大合,犀利刁鑽,劍鋒過處又有幾名楚卒守衛被劃傷斬殺,而汶良剛衝至,被龍軍團一名折衝校尉呂鵬攔住,各施絕技激戰在一起。

另一名折衝校尉呂鷹提劍跟在夏侯嬰身邊,說道:“夏侯將軍,此人交與部下即可,將軍儘可施全力擒那韓信!”

夏侯嬰大喝了一聲好,揮劍又斬殺兩名兵衛,帶着數人朝那韓信逼去。

“保護將軍……”

楚兵幾名護衛擋在韓信的身前,準備保護大將軍,韓信哈哈大笑,笑聲收斂後臉色青一塊紫一塊,目光罩住夏侯嬰,怒道:“龍天羽不來,韓某就先拿你祭劍!”

“鏘……”

一聲龍吟劍嘯響起,魚腸劍化成一道長虹經天般破空閃動,在他身前留下道道劍幕,隨着韓信一個箭步,如餓虎捕兔般衝向夏侯嬰的方位,迎面就是一劍。

劍光霍霍,殺氣瀰漫。

魚腸劍在燭光映照之下,化成道道虛幻劍影刺往夏侯嬰的心口。

夏侯嬰早有心理準備,化攻爲守,長劍一圈一吸,在胸前結出一朵猶若實質的劍花,正與對方的魚腸劍相擊個正着。

噹噹噹……

一陣交擊聲瞬間響起,攻得淋漓盡致,守得天衣無縫,一招之下誰也沒佔得上風,韓信大喝一聲,縱身一躍,揮起一劍從刺往對方面門,夏侯嬰大出所料,想不到夏侯嬰剛一交鋒,出招如此奇特,急忙舉劍一格,力道一拼,不禁倒退了半步,暗呼厲害。

室內鬥得兇險無比,城外又何其不是廝殺正烈,蒲節指揮着守軍已經無法抵抗住城外的龍軍攻勢,很快城頭的楚兵被節節逼退,龍軍幾乎佔領了高地,而城門也在呂澤、蕭川帶軍猛衝之下,衝散了城門處的陣列,開啓了一道石門,瞬間城外龍軍精兵如決堤潮水般蜂擁殺入。

火光燭天,呼聲動地,雙方士卒瘋狂地互砍拼殺着,一個個血肉橫飛,屍橫就地,有的士兵殺紅了眼,身陷生死之間,已瞧不清對方是誰,只顧着揮戈亂舞。

不殺敵人,就只有被殺的下場,此時已經分不清誰好誰壞,誰對誰錯,或者說自古沒有對錯的將士,只有是非的戰爭。

虞子期熱血沸騰,指揮精銳衝進了函谷關口,首先派兵搶佔各處崗哨和作戰要塞,同時留下一千人馬負責清除城門口一堆堆的死屍和障礙物,方便後面騎兵的進攻,其餘的精銳全面圍殺楚兵,城頭城門上下夾擊,勢如破竹。

蒲節見大勢已去,無法忍耐,只有下令突圍撤走。

街道上火海滔天,把黑夜照的血亮,四處巷子都是濃煙滾滾,有些衝過來援救的楚兵與撤退守軍堵塞住,陣型更加散亂不堪。

城外兩萬騎兵霎時間衝至城門口,只聽一將聲如洪鐘喊道:“韓信小兒在哪?樊爺爺在此,快快拿……命……來!”

蕭川喊道:“樊爺,韓信沒有前來督戰,正留在將軍府,將軍快去擒拿!”

樊噲當機立斷,不顧周圍的戰勢,帶着一簇人馬直奔關內將軍府的方向攻去。

灌嬰、酈商、陳嬰三將隨即統兵趕至,進入關內分兵三路各奔街巷和另外的城門,以奔雷之勢,迅速席捲整座雄關,攻得楚兵全無招架之力。

城頭與城門處的廝殺聲愈來愈小,最後幾乎消失,龍軍空投剩餘幾十人及城外精銳一起把清除城樓,把楚軍大旗統一換成龍軍的旗幟,留下一波人負責把附近的火撲滅,把守住要塞,其餘將士開始全面巡察逃兵或沒死的楚卒。

此刻將軍府內,夏侯嬰與韓信仍在廳內相鬥,周圍的雙方鐵衛各有死傷,逐漸橫屍在地越戰越少,二人渾然不覺,揮着寶劍生死相搏,一個不留心就有可能成爲對方的劍下亡魂。

“嗤!”

魚腸劍忽然劃在了夏侯嬰左臂的甲冑上,皮甲頓時撕裂,胳膊飛濺出一股鮮血,染在彼此的戰袍上。

夏侯嬰吃痛的剎那間,右手反擊一劍,抱着兩敗俱傷的打法,以狠搏殺。

韓信一招得手剛要趁機取了夏侯嬰的性命,誰知不等再出擊,對方竟化險爲攻,倘若不抵擋的話,即使能殺了夏侯嬰,自己也非得重傷,那樣被龍軍圍住休想有生機,心中的猶豫瞬間,側身一斜,閃避那一劍的攻勢。

“噗!”

夏侯嬰擊出的長劍沒有傷到韓信,卻將對方頭頂的逍遙巾斬斷,一縷髮束落下,頭髮登時散亂不堪,一副敗將頹廢之態。

韓信怒不可遏,嘶吼一聲道:“夏侯嬰,要你狗命!”手腕抖動之下,抖出一道攝人的劍芒,快得無法形容,在燭光晃動散射之下,似乎一道銀白劍氣席捲而去。

“天地無雙,韓式一劍!”

韓信的必殺絕技關鍵之時施展出來,夏侯嬰眼前如寒星亂墜一般無法辨識劍身所在,若不是經過龍天羽特殊極限訓練方式長期培養,達到蒙布巾能聞風識勁躲閃機關暗器突襲的本領,這一招快劍非要了他性命不可,此時憑着特殊感覺和本能反應,快速挪身避過劍鋒籠罩的要害,但右胸處仍被魚腸劍刺了一下。

“啊!”

夏侯嬰痛叫一聲,仰身欲倒,饒是他身手敏捷,意志堅定,強咬着牙蹬蹬蹬退了幾步,撞在一張案几上,暗忖:好個韓信,劍法如此強悍,次晚怪己一時大意栽了個跟頭,難道真要命喪在此嗎?

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暖帳銷魂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三章 伊人心醉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三章 定都之論
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暖帳銷魂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三章 伊人心醉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三章 定都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