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梓潼之戰

杜青雲親自率領武將楊暄業,孔超、衛鎮東,謀士盧筧笙、黃啓亭、姜筱、肖泗元,以及五千士卒向梓潼縣進發,與此同時,趕回少數族地的使者和回到南充的唐世寒也在配合起兵。

梓潼城邑佔地方圓十里,城牆高數丈,橫跨東西山巒,是阻擋入蜀地的第一座城邑,過了此關,將是平川盆地,無論車馬橫馳並行都不成問題,佔據此地,便掌控了入蜀出蜀的要塞。

梓潼城外空地,五千人馬列陣成方陣,五百騎兵在前,接着兩百乘戰車,戰車上有駑車手、長戈兵和刀斧手,負責衝擊作戰之用,每乘戰車後面跟着四名步兵士卒,前側兩排和兩翼、後排是兩千控弦之士,手持複合弓,揹着箭簇,準備攻城放箭。

龍天羽帶着三十名侍衛跟在謀士站在雙駟轅車上,他現在是富商合盟者的身份,因此沒有騎在戰馬上衝鋒陷陣,而是退居幕後,抱着觀戰的態度。

郭鈺瑩、姬紫塵、洛非煙、杜冰月四女也跟了來,想見證攻城的場面,站在了他身側的轅車上,皆在隊伍之後,在城樓上敵軍弓箭手所射箭矢範圍之外,如果戰事失利,則能迅速撤走,無後顧之憂。

這時梓潼城內號角吹響,城邑守將慌張趕赴過來,站在城樓舉目望下來,高呼道:“來者何人?你們是哪來的蜀兵?”

杜青雲側頭使了個眼色,旁邊副將衛鎮東會意,高喝道:“守將聽着,蜀王二世子在此,舉兵去往蜀都,杜嘯川擁兵謀權,勾結羌人,企圖篡位弒父,二世子帶勤王之師,平定蜀亂,還不亂打開城門迎接二世子入城。”

守將仲文樑愣了一下,有些猶豫,似乎對兩世子奪權和當前蜀政也有了解,何況大世子已經派密使來做說客,沉思片刻衡量利弊,回道:“對不住二世子,沒有蜀王旨意和虎符,任何兵馬都不能接受梓潼城邑,請回吧。”

衛鎮東大喝道:“大膽,竟然不放二世子入城,分明是在放任亂臣賊子,愚蠢之極,數三下,再不開城,就大軍攻城。”

仲文樑哼了一聲,下面只有五千人馬,城邑內守軍有八千人馬,兵書有言倍則分之,五倍攻之,十則圍城,意思是兩倍的兵力要分開敵軍攻擊,五倍兵力可以硬攻,十倍兵力包圍城池,二世子的兵力只有五千,尚不如守軍多,他卻不擔心。

“二世子若帶隨從入城,本將自然無不聽從,但要帶兵來犯卻是休想,趕快退去,否則休怪守軍放箭了。”仲文樑心想大世子的勢力強大,說不定很快就是蜀王了,要在兩位世子中選擇立場,自然還是依靠大世子。

杜青雲低聲道:“將士們,準備攻城!”

楊暄業,孔超、衛鎮東、楊鵬、楊慧等將領紛紛抽出兵刃,弓箭手齊刷刷地搭箭上弦拉滿弓,只等命令下達。

“壹、貳、叄……放響箭!”

一名手持大弓的侍衛,響着高空射出一箭,嗤的一聲,在空中發出爆響。

“殺啊!”

兩千弓箭手朝着城頭射出箭矢,頓時箭雨呼嘯破空射去,城下的戰車開始啓動,在箭雨的掩護向着城門奔去,中間戰車上拉着長梯和繩索、攻撞城門的頂木,士卒如潮水洶涌出擊。

“快,所有將士們,反擊!”守將仲文樑怒吼道。

箭樓角樓城樓和城牆上的箭垛上所有近千守卒開始反擊,同時城內人馬喧鬧,四處的守軍開始聚集到城門,準備阻擊敵兵來襲。

杜青雲乘騎在軍列前,凝眉望着城門,似乎在等待什麼。

戰鬥序幕一旦掀開,就是流血的場面了,雙方箭雨彼此互射,城頭上的士卒在第一波箭矢之下就有數十人中箭,或摔下城牆血肉模糊,或倒在城頭,死在血泊中。

城下攻上去的蜀軍傷亡更重,戰車上的士卒還未抵達城牆下,就有一兩百人中箭,喊殺聲和兵器戰馬混合成一股無限巨響,一撥又一波的人潮和兵器在相互傾軋着的聲音清晰地注入耳鼓,近在咫尺的一切,廝殺的場面,血腥的氣息,令人精神繃緊起來。

密密麻麻成千的人馬前仆後繼地攻打着城門,兵器的寒芒不是刺入眼簾,那是用鮮血和生命鋪墊出來的輝煌,何等殘酷。

龍天羽和諸女站在軍隊方陣後方轅車上,看着戰馬、兵車、步兵一撥撥衝向梓潼城門,每一秒不停有士卒倒在血泊中,慘叫聲,憤怒聲,悲痛聲此起彼伏。

四女屏着呼吸,注視着這一切,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單純的心理受到了極劇烈的震動,嬌軀顫動着;連驍勇善戰的龍天羽神情也莊重起來,面對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都是在用將士的性命來換取成敗。

城池喊殺喧天,弓箭手不斷向城頭髮射,掩護潮水一般架着雲梯和攻城戰車的人馬向前,而前面的將士排着城牆,前仆後繼,死了一波又補上一波。

城上向城下還以顏色,遠用拋石、弩箭,近用滾木、礌石,遙遙望去,不斷有攀援到一半的人體墜下城頭,摔成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殘破的雲梯、燃燒的攻城戰車散落各處。

龍天羽搖頭輕嘆,照這樣的攻城方式,攻敵一千自損八百,能不能攻克城池不敢確定,但一戰下來二世子這支人馬能剩下多少人,恐怕死傷嚴重了,難道杜青雲真打算這樣拿下梓潼嗎?用兵不會這麼弱智吧!

就在這時,忽然城頭守軍發生了騷亂,有不少身穿灰衣武士服劍手突襲從內部城門和城牆,原來世子在城內安排下伏兵,這城防都是防外不防內,從內造反,特別是突襲近身搏殺,頓時城池高地優勢就用不上了。

城頭和內門守軍一亂,外面的大軍壓力減少,迅速組織有效反擊,一輛結實粗大的撞門車在二十幾名士卒的扶持下衝向關門,前端露出一丈多長的尖銳頭端撞擊厚重結實的城門,撞門車上安裝了扇形護頂,石塊砸上去、弓箭射上去都不能傷及下邊的士卒。

“碰!碰!碰!”

最後城門在重撞之下,轟然被撞開,城門內竟然在混戰,加上外面的步兵車兵呼嘯涌入,攻勢頓時鋒利地插入梓潼城邑。

杜青雲在這時興奮地大吼一聲,抽出利劍,喝道:“給我衝!”然後一馬當先,猛夾馬腹策騎狂奔而出,身邊的數百親兵和騎兵衛隊跟着一起衝上去。

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二章 一親芳澤
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二章 一親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