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

咸陽城內廝殺聲愈演愈烈,趙氏族人在驚慌中被屠殺,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是活的,統統雞犬不留,趙高本是宦官,被閹割之前有兩子一女,女兒趙毓嫁給閻樂,兩個兒子趙僢、趙埜卻也不少好鳥,招攬的歌姬和妻妾成羣,就靠二人延續趙族香火,所以這些妻妾、歌姬生了不少孩子,但在這場屠戮中無一活口。

趙相府邸被屠光後,王陵派一支千人隊開始抄家,將趙高這些年蒐羅的金銀珠寶全部充公封存,四處搜尋密道之處,以免有落網之餘。

禁衛軍部被速援師包圍後,雙方開始惡鬥激烈,最終禁衛軍在措手不及的情況被鎮壓下去,不少禁衛軍紛紛丟甲投降,而都騎軍早有不服閻樂之心,得知趙高被誅殺消息之後,沒有做無謂的抵抗,直接表明立場歸順秦王調度。

東城門廖南、程威都是趙高安插在軍中親信,率軍死戰到底,這裡傷亡也最大,城牆臺階、地面橫陳着上千具屍體,仍有上千人踩在屍體上廝殺,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南城門是秦軍大將霍晁,乃忠於秦王之士,一直有秦老氏族做靠山,纔沒有被趙高害死,他也是少數握有兵權、又不是趙族黨羽的將領之一,駐守南城門,也只有這城門沒有戰鬥打響。

咸陽城內街道上人鬧狗吠,由佔了上風秦王軍隊和老氏族正圍攻那些與趙高平日裡親密來往的官員,一律視爲黨羽,他們沒有親自殺掉趙高,卻把這股仇恨挪移到其它黨羽上,根本不聽求饒,衝進府內一頓亂殺。

這時候北門已經涌入了三萬義軍,張耳、張熬、臧荼、彭越、趙午、貫高帶兵在北門空地列好陣勢,準備攻打皇宮,推翻秦朝政權。

龍天羽、虞子期、夏侯嬰、張雲等人縱馬來到陣前,三股人馬匯合後,進攻力量變得更雄厚。

“上將軍,咱們先攻打什麼地方?”彭越策騎來到龍天羽身側,手持長戟,滿臉胡茬子,興奮地問道。

龍天羽略微凝思,伸手指着東面方向,認真道:“下一個進攻目標東門!我們一鼓作氣拿下三門,留下南門給楚軍,用不了多久楚軍就會有行動了,咱們的時間不多,在楚軍攻擊城外義軍前,咱們必須要拿下秦宮,逼子嬰歸降,否則盟軍要退就難了。”

張耳縱馬山前道:“上將軍,末將願帶趙軍打頭陣,拿下東門,迎接淳于主帥和其他各路諸侯進城!”

藏荼、張熬、趙午、貫高在後面紛紛請纓,眼看勝利即將到手,誰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出點力,爭些功績好在日後分封天下割地稱王時,多些籌碼,在沛公面前好好表現,留個好印象!

龍天羽臨場指揮道:“虞子期、藏荼、張耳各帶兵五千,爭奪咸陽東門的主控權,就此燕趙彭城三軍一萬五千人馬,半個時辰內速戰速決,不得有誤!”

“遵命!”三位將領得令後,轉首騎開,過去清點人馬,頃刻出發,浩浩蕩蕩衝往咸陽東門。

夏侯嬰在他問道:“上將軍,咱們還要留在原地嗎?”

龍天羽點頭道:“不錯,現在還不是進攻秦宮的時候,單單咱們幾萬人馬衝進去,孤軍深入,若被王陵父子、司馬翊、馮戩、秦族子弟加起來包圍,非得一場血戰不可,雖然咸陽混亂,但秦王手下仍有近十萬人馬,何況城內百姓又不知道咱們的行徑,萬一羣起而攻之,反會落敗讓楚軍撿個便宜,咱們還要在這等時機……”

夏侯嬰有點糊塗道:“可是等秦軍平亂趙高黨羽之後,加上收編的降軍,人馬恐怕不會少還會增長,趁亂時不進攻,一旦城內局勢穩定,再進攻恐怕難上加難了。”

龍天羽是何許人也,他能考慮不到這些嗎?英俊無匹的臉上閃過一絲神秘,白淨的大手握住破軍劍,搖頭笑道:“我們還需要等一個人,這次進攻秦宮威逼秦王,若沒有他這關鍵人物,一切都不好辦了。”

夏侯嬰、張雲、葛離等人都陷入糊塗中,不知他說指的關鍵人物是誰?難道是仙子淳于玩兒?

……

楚軍營地,全軍戒備,輪班休息好吃好喝,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隨時出兵灑血疆場。

項羽提議在上戰場前先喝個痛快,壯膽色提鬥志,藉着酒勁上了戰場,面對敵人根本毫不手軟,受傷也不知疼痛,最主要是爲即將戰死的壯士送行。

шшш ☢ⓣⓣⓚⓐⓝ ☢¢Ο

英布、龍且、蒲節、龍且、章邯、陳平以及受傷的鐘離昧等二十多位主要大將謀士紛紛來到主帳內,把酒共歡,留下一些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左右將軍、先鋒將中郎將等在各自營地駐守,應對突發情況。

當然,在這個時候,盟軍自顧無暇,肯定不會來襲擊楚軍大營,在場將領心中都明白,這場酒主要是陪上將軍提神解愁的。

項羽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他英勇善戰,力能扛鼎,一入敵營大吼一聲,數千士兵將寂靜一片,令人心驚膽寒,這是他個人英雄主義魅力,只要是阻擋他滅秦復楚的事業和稱霸天下壯志的人,無論貴賤、強弱、老少,他絕不手軟,徹底予以毀滅。

但他另一面又多愁善感,癡迷一個女子後,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誰,有什麼使命,甚至連自己的將士都可以犧牲掉,來博取紅顏一笑!一旦得不到美人的心,整個人鬥志渙散,滿腦子想的都是紅顏佳人。

衆將坐在席子上,與項羽痛飲起來,一路上抓來許多歌姬隨行解悶,這時挑選二十多位姿色尚佳、舞技精湛的姬女在帳內起舞助興。

戰士軍前百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

任何時候,戰爭受苦的是百姓,衝鋒的是士兵,任何勝利的榮耀都是要將士的屍體和鮮血來換取,掠城奪地,一座城池下面往往白骨成堆、血染河渠。

西邊斜陽正濃,餘暉灑在秦川荒野上,染起一片金燦燦光輝。

一抹身影孤寂地從營帳走出,枯瘦的面容、陰險的眼神,謀士儒者的裝扮,劍眉微斜,勾勒城一個讓人心底裡面發寒的形象。

此人走出帥帳後,穿行營地直接來到一間女子芙蓉帳外,帳側隱蔽處有四名侍衛和兩名婢女,都是他提前安插的人,六人見到他走過來,立即跪拜道:“軍師大人!”

范增語氣冷冷道:“事情都辦好了?”

一名婢女恭敬道:“回軍師,虞姑娘喝了婢妾送去的茶已經昏迷過去了,此刻正躺在牀上……”

范增陰沉笑道:“乾得很好,你二人待會進去把虞姬的衣服除光,然後用毯子裹得嚴實,由他們四人護行送放霸王房內,這件事一定要保密,若是泄露出去,爾等誰也休想沒命!”

婢女跪在地上聞言渾身哆嗦,侍衛聽後也直打着冷顫,畢恭畢敬地點頭稱是。

虞姬的命運如何?能否保住貞節?一切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第二十五卷 龍虎爭嬌

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二章 千古紅顏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四章 戰略部署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一章 井陘大捷
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二章 千古紅顏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四章 戰略部署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一章 井陘大捷